河鳟
鲑科,鳟属鱼类
河鳟又名猫鱼、亚东鲑、山溪高尾鲑,是鲑科鳟属鱼类。河鳟是1870年从英国移植印度北部,而后引进到西藏亚东地区。
生活习性
河鳟以水生昆虫和甲壳动物为食。消化道长为体长的1.1倍。生活在河川的山间河段,水流湍急,底质多为石头的洄水处。
鲑鳟鱼类还具有以下生物学特性。
多数种类都存在着降海型和淡水型两个生态类群。降海型是海淡水洄游类群。淡水型栖息于淡水水域,但许多种类也适于海水生活。可以实施淡水也可实施海水养殖。
除驼背大麻哈和岩女大麻哈鱼外,其他鲑鳟鱼0.2~15克的稚幼鱼体侧拥有7~12个标志幼稚鱼发育期的幼鲑斑(Parr﹒mark)。马苏大麻哈鱼降海型中的河流残留群及淡水型种群的山女鳟,幼鲑斑终生不消失,以其幼稚形态终老一生。
鲑鳟鱼类都在淡水溪流沙砾河底产卵繁殖,少数种类在湖泊有水流的沙砾底处产卵。卵粒大,粒径多为4~6㎜,是分离沉性卵。
鲑鳟鱼都是肉食性凶猛鱼类,主食水生或近水昆虫、虾类、小型鱼类及蛙类等。大型个体有的摄食蛇、鼠类。降海种类也摄食头足类、浮游腔肠类等。许多种类经驯饲后,喜食人工饵料。
分布范围
河鳟主要分布在欧洲的北半球寒冷地带,像爱尔兰、冰岛以及注入芬兰湾的诸河流。1870年从英国移植印度北部,而后引进到西藏亚东地区。在中国西藏的分布只见于亚东(卓姆河)。
形态特征
亚东鲑体长,侧扁,梭形。头较小,侧扁。嘴短而钝。口大,前位。口裂倾斜。犁骨突起较长。颌骨、舌骨及犁骨均有细小而锋利的牙齿。颌骨及犁骨的牙齿排列呈长条状。颌骨齿单行,两侧约20枚。犁骨齿双行,约13枚。上颌骨发达,向后伸延稍超过眼后缘。眼大,位于头侧稍前方。鳃孔大,假鳃必达,鳃膜与峡部不相连。鳃耙细长,排列较疏。尾柄粗短。鳞小;背鳍、尾鳍及胸鳍等之基部均被以易脱落之鳞片。鳃盖骨上亦覆易脱落之鳞片。
背鳍细弱,无硬棘;其后缘略平直;其起点位于体中央的稍前方。脂鳍小,不发达,但后缘可游离活动;其长约等于眼间距,其基部约与臀鳍基末端相对。胸鳍鳍末端略钝,其长占胸鳍基至腹鳍基间距的51.5-56.8%。腹鳍末端略圆,其长占腹鳍基至臀鳍起点间距的62—74%;其起点与背鳍第4—6根分支鳍条相对。臀鳍短,后延不达尾鳍基部。尾鳍宽(故亦称宽尾河鲑),后缘向内凹陷,略呈弧形,上下叶末端略圆。
体色:生活时,体有萤光,体背绿褐色,体侧越至下部越淡,腹部几为白色。头及鱼体背面和背鳍、胸鳍均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侧及背鳍、尾鳍具绿色、红色及黑色斑点;这些斑点不规则地分布于侧线上下,但侧线之下绿色斑点较少。因该鱼颜色极为鲜艳美丽,故当地称之为“花点鱼”。福尔马林浸制标体:该鱼出水不及半小时,体色鲜艳程度即显著减退。两三天后黑斑点突出;一个月之后,萤光脱褪,体色褐灰色,绿色斑点消失,带有白圈的红色斑点只在侧线上下可见。
侧线鳞105—120。第一鳃弓鳃耙数为17—19枚。鳃盖条10—12。幽门盲囊约36个。
亚东鲑全长172—258毫米,平均209.7毫米。体长149—199毫米,平均177.5毫米。
生长繁殖
鲑鳟鱼类以其只能在低温水域中繁衍、生长、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很低、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的生物学特性区别于其它鱼类。
鲑鳟鱼类是短日照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时间逐日变短水温逐日降低的秋、冬季,性细胞发育完熟。性腺发育对光照时间的变化很敏感,光照变化可以改变其成熟期,人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改变光照的方法,使其在需要的时期产卵繁殖。
繁殖季节多在11月至翌年2月,繁殖高峰期是12~1月。冰封期长的地区,有些种类在溪流开始解冻饵料生物开始繁衍的春季繁殖,繁殖水温都在8℃以下。
性腺发育、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的上限水温是13℃。超过13℃性腺发育失常,稚鱼畸形率增多。
性腺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稚鱼孵化、发育没有明显的下限温度。在0.5℃水温下,胚胎仍可正常发育、孵化。
受精后胚胎发育长达300~600度·日,完成仔鱼发育进入稚鱼期后孵化出膜,刚一孵出便是稚鱼,称为孵化稚鱼。
生长最适水温是8~20℃,高于21℃,代谢强度、饲料效率、抗病力降低,25℃下会很快死亡。
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水温,只要水不变成冰即能摄食生长。
终生栖息于高透明度、高溶解氧的流水环境中。
主要因以上生物学特性,欧、美及日本习惯上称鲑鳟鱼为冷水鱼。做为外来语,中国也引用了这一词汇。
参考资料
河鳟.知网空间.
亚东鲑鱼 .中国西藏信息中心.
鲑鳟鱼养殖.中国农业网.2--8-06-03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4 18:43
目录
概述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