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国
周代姬姓诸侯国
沈子国,周代姬姓诸侯国,始祖为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胞弟聃季载,姬载受封于聃国,他的子孙被封于沈国,初为侯国周厉王时被贬为子国,所以后来称“沈子国”。
历史背景
据《史记?管蔡世家第五》记载:周文王有十个儿子,次第分别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聃季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后,周文王次子姬发为武王,封了他的六个弟弟为小国王,因他的哥伯邑考在此之前被殷纣王杀害,所以未封;他的其余两个弟弟康叔封聃季载因年皆幼,未能得封。因此,一直到公元前1043年,武王死后,其子成王继位,周公旦“专王室”,才封康叔封于卫,封聃季载于聃。
唐代张守义《正义》注:“聃,国名也。季载,人名也,伯邑考最长,所以曰:“伯”,诸子中咸言“叔”,以载最少,故言季载。”武王同母兄弟四人,为嫡出。季载为武王胞弟,居第四,故称季,本名姬载。
据众多的史料记载,聃国就在颍州西一百二十里处,即今古城址。有人提出疑问:既然聃季载封于聃,为何又叫沈子国呢?原来在古时,“沈”与“聃”二字互相通用。《辞海》“沈”条注:“沈”,古国名,一作聃。“聃”、“沈”古音名通用。看来聃季载封于沈当无疑义了。
封地
封地沈子国,已是三千年前的事了,旧城址在今城西(临泉县)一里许的古城子。此外北依泉河,南临流鞍,地势高亢,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富。一株千年银杏,古姿龙钟,虬枝参天,哗哗然叶鸣盈耳,确有一派古城堡气象。
沈子国在周王朝的位级,按《孟子?万章》说:西周分封诸侯分“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共四等,沈为子国。但在金文中,还看不出公、侯、伯、子、男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关系。周天子对分封的诸侯,称同姓为“伯父”、“叔父”,异姓为“伯舅”、“叔舅”。宗法血缘关系把诸侯与周天子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了“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目的。
沈子国与其他封国一样,虽为封国,但绝非独立之国。它要定期向周王朝纳贡,定期晋京朝觐,并听从周天子之使,率兵从征。如不履行义务,或冒犯了“周礼”的规定,轻则要受谴责,重则要被处死。
聃季载虽被封于沈地,但并未至沈地。他的三哥周公旦“视其有训行”,与九哥康叔封一起被留在周王室。康叔封被任命为司寇,聃季载被任使为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他去世后,可能葬于西周的国都镐京(今陕西长安县西部)。但沈国为他的封国,也可能移葬于沈国。故而有传说城西老丘墓上有聃季载墓之说,看来也不无根据。
皖豫沈丘之争
先秦时期: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姬旦辅佐成王治理国家,主管国家政务,在今临泉县境置聃国,亦称沈子国,封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食邑于沈”。公元前506年,周定王十四年,蔡国公孙姓率师灭沈,获沈子嘉归,杀之。公元前447年,楚国灭蔡国,临泉属于楚地,此处设平舆邑。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庚辰,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分36郡,310余县,临泉当时设平舆县
汉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06年,西汉高帝刘邦承秦制,临泉仍为平舆县。其西部新置鲖阳县(今鲖城镇)。572年,北朝北齐武平三年,废平舆县
隋唐五代时期:583年,隋朝开皇三年,实行州、县制,在今临泉设沈丘县,其西部复设鲖阳县,先后属沈州和颍州。627年,唐太宗贞观元年,沈丘县鲖阳县废,地入汝阴县(今阜阳市)管辖。706年,唐神龙二年,十道使唐俭奏请,将原沈丘县地从汝阴县分出,重置沈丘县,属颍州。
宋元明时期:960年,建隆元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实行路、府、县三级管理,沈丘县京西北路顺昌府管辖。1497年,明洪武年间,废沈丘县,降为沈丘镇,属凤阳府。其西部的姜寨、瓦店、鲖城,属汝宁府
清代至民国时期,1667年,康熙四年,成立安徽省,沈丘镇属安徽省颍州管辖。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府,下设阜阳县,在老集设把总,沈丘镇设巡检司。清末又划为五个镇,即西南镇(吕寨)、西三镇(沈丘)、西四镇(鲖城)、西五镇(杨桥)、西北镇(胡集)和西一镇(老集、宋集的一部分)。临泉即为阜阳西乡之地。民国初年,仍沿清朝之旧,只是府名、州名不复存在。1914年,安徽淮北设淮泗道,临泉地方属淮泗道阜阳县。1928年废道存县,临泉仍属阜阳县。1932年,地方绅士以灾民为名,赴省请愿设制县城,理由是临泉地处豫皖边界,土地辽阔,距阜阳县城较远,鞭长莫及,豫匪群起,为害甚惨。安徽省府同意建县,遂于1935年1月正式成立临泉县,驻地沈丘集,属安徽省第七专员公署。县下设三个区,中断了567年的建制又恢复为县。(10)
从临泉沿革发展史中,发现临泉曾经在元代以前称沈丘。然而,从西汉、东汉、隋唐至南北朝、宋、元时代不断改朝换代,以及剧烈的兵火冲荡,导致淮水流域政治版图急剧变化和一批旧县、城邑的迅速废弃、复立、改名、侨置,为后人治史留下诸多疑惑。1000多年的战乱,历经明、清民国以后,人们逐渐模糊了临泉曾为沈丘本在临泉的历史,一些学者开始指认古沈子国就在今天的周口市沈丘县境。于是,河南沈丘沈子国、安徽临泉沈子国地望之争遂起,伴随而之的还有沈丘以东养国之争。
据明嘉靖《沈邱县志》载:“沈子国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即周聃季所封处,今遗址现存,地属颍州(今阜阳)。沈亭在县东南废沈子国城东五里,秦高士沈郢建为游钓之所,今为颍州预备仓基。元至正十六年四月,明兵取颍州路,改颍隶凤阳府,省汝阴、沈邱(丘,以下同)二县,沈邱县废。”又记载,“弘治十一年,抚按以陈颍(陈,指河南陈州,颍,指颍州)相距三百余里,奏割陈、项、颍三边隅地,复设沈邱县,治二十三里。拨陈州一十三里,为归善、务本等十三里地;拨颍州五里,为沈三、沈四、沈五、河北二、河北三,计五里之地;拨项城二里,感化、富有,计两里之地;收集流寓辏为三里,为归仁等三里地,共为二十三里地。”(11)
《沈丘县志·建置沿革》载:“西周,今沈丘地多为项子国属地。春秋,楚置寝丘邑,治所在今安徽省临泉县西侧古城(以下简称古寝)。战国,寝仍属楚国。秦,在古寝地方置寝县,属陈郡(见马非百《秦集史·郡县志》)。寝县治所在古寝丘(今临泉古城)……”。该县志不仅没有记载沈丘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国历史,而且又在《政区演变》载:“今沈丘县所属之地,在西周时介于历(今鹿邑附近)、胡(今安徽阜阳)、陈(今淮阳)等国之间。春秋战国,先后均属楚。公元前350年,诸侯称雄时期,寝、项东近胡与新郪(今太和),西、西南邻平舆、,北接苦县和陈。秦时,寝、项皆置县……。”(12)
由此可知,《沈丘县志》不仅没有记载沈子国在沈丘的历史,而且在《沈丘县志·地理志》还记载了一篇“沈丘不是沈子国”的考证史料文章。而据《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七载:颍州,“沈丘县,中。东南至州一百二十六里。本汉寝丘孙叔敖子之封,一名沈丘。汉为寝县,属汝南郡。后汉加‘丘’字。东魏于此置才州,高齐文宣帝废州,改置褒信县。隋不置县邑,至神龙二年,十道使唐俭奏请分汝阴置沈丘县。”根据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地理资料《元和郡县图志》所载,在唐代时沈丘依然被列在颍州,而在河南还没出现沈丘一名。
我们根据临泉沿革史所知,隋朝时候,在临泉境内先设沈州府,后设沈丘县。后来,沈州府迁移到今天的河南项城市,沈丘县迁移到今天的河南周口市沈丘县乳香台一带,后又迁移到沈丘槐店,也就是今天的沈丘县城。史书上记载的元代以上应为临泉沈丘,明代后应为河南周口市沈丘县。同时,再根据《沈丘县志》所载,我们知道今河南省沈丘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其北部的诸侯国是历国,以东地方是新郪(今太和赵庙镇)(13)和东南的胡子国(今阜阳),根本没有养国,可见在河南省沈丘历史上其东和东南方并没有养国存在的可能。
根据多种史载,“春秋中期沈丘以东为养国”。为此,我分析推测,史学家大多其实混淆了临泉从春秋战国至明代以前历史上称沈丘的事实。把春秋时期的沈丘,即临泉县,误认为今天河南沈丘县。实际应为沈丘(今临泉县)以东。理顺了春秋时的沈丘是临泉县,我们再根据史学家判断的河南沈丘以东进行寻找,便会发现临泉县以东的方位,即今天的杨桥镇
【注释】:
(1),《包山楚简释地三篇》,《简帛网》,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2),《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3)、(5),何浩:《羕器、养国与楚国养县》,《江汉考古》1989年第二期;徐少华:《周代南土历史地理与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4)、(7)、(9)、(13),杨玉彬:《羸姓养国族源、地望及兴衰史考察——兼论与界首古养国的几个相关问题》,2009年第1辑《皖北文化研究集刊》,黄山书社。
(6),黄盛璋:《 器与 国地望及与楚之关系考辨》,《江汉考古》1988年第一期;《新发现的“羕陵”金版及其相关的羕器、曾器铭文中诸问题的考索》,《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8),董全生等:《从金文羕、永看古代的养国》,《中原文物》1996年第三期及《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相关问题研究》,《中原文物》1997年第四期;南阳市文物研究所、桐柏县文管办:《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四期。
(10),详参《临泉县志》,临泉县地方志编纂,1995年,黄山书社;《阜阳地区志》,阜阳地区地方志编纂,1995年,黄山书社;《古沈风貌》,马家敏编著,1989年,安徽人民出版社;清乾隆编纂《颍州府志》,清·王敛福编纂,阜阳市地方志办点校整理,2006年,黄山书社;清道光《阜阳县志》,清·李复庆编纂,阜阳市地方志办点校整理,2009年,黄山书社;《阜阳通史》,张宁等著,1998年,黄山书社。
(11),明嘉靖《沈邱县志》,上海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
(12),《沈丘县志》,沈丘县志编纂委员会编,198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13),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一度是秦、楚、魏三雄争斗前沿阵地。春秋属宋,战国属魏,苏秦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太和赵庙镇城孜村于清末曾出土新郪虎符,清末国学大师王国维考证为“秦并天下前二三十年间物。”此符系战国末年秦攻取魏地新郪后所铸。新郪虎符,证明了太和早在“共和”行政(这是中国历史上有正确纪年的开始)时期就有了一座古城。《读史方舆纪要·颍州》载:“新郪城……谓之郪城。魏安厘王十一年,秦拔郪丘是也……后汉为宋公国。”《后汉书·郡国志》载,“宋公国,周名郪丘”。《太和县志》载:“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亳州)守边;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灭胡(阜阳)。胡与城父皆属于楚,而郪丘居其间,当亦为楚攻占。战国中期属魏。苏秦游说魏襄王合纵抗秦时说,‘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偃、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史记·苏秦传》)‘新郪即郪丘’。”(《史记集解》)
(14),《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2000年,中华书局。
(15),《左传》,蒋冀骋/标注,1988年,岳麓书社。《春秋左传译注》,鲁开泰/译注,1998年,武汉出版社。《战国策全译》,王守谦、喻芳葵等译注,1996年,贵州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起源》,史国强/著,1990年,山东大学出版社;《万姓统谱》,明·陈士元/著,武乐泉/今译,199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辞典》,陈明远、汪宗虎/主编,1995年,北京出版社;《临泉县志》,临泉县地方志编纂,1995年,黄山书社。
(16),《临泉县志》,临泉县地方志编纂,1995年,黄山书社。
(17),《阜阳通史》,张宁等著,1998年,黄山书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2 21:09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