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产品,是轻质石油馏分经过精制处理后得到的透明或半透明、易挥发、可燃的烃类混合物,可用作燃料。外观为透明液体,可燃,馏程为30℃至220℃,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以及少量芳香烃,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较多的碳碳单键(C-C)和碳氢单键(C-H),这些特点使得汽油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良好的抗爆性。
发展历史
汽油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和人们对新能源的不断探索,汽油逐渐从石油的副产品转变为内燃机的主要燃料。以下是汽油发展历史的主要阶段:
早期发现
18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开始寻找能够更高效、更广泛地应用的液体燃料来替代传统的固体燃料如木材和煤炭,以及早期的液体燃料如桐油等。
1859年,这一年是石油工业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美国人埃德温·德雷克(Edwin Drake)在
宾夕法尼亚州成功挖出了世界上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原油井,标志着现代石油工业的开始。他通过加热蒸馏原油,不仅生产出了用于照明的煤油,还在蒸馏过程中发现了包括汽油在内的其他石油产品。然而,由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安全知识有限,汽油因其燃烧过快和潜在的爆炸性而被视为副产品,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正式提炼
1860年代至1870年代:随着石油
蒸馏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们开始能够更有效地从原油中分离出包括汽油在内的各种轻质烃类。这些轻质烃类因其高挥发性和易于燃烧的特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内燃机的发明
187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劳斯·奥托发明了内燃机,这使得汽油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燃料。随后,奥托还改进了汽油的配方,将其改为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
1886年:德国的卡尔·本茨研发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一号”,它使用了一台带有颤振线圈点火的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这标志着汽油在内燃机中的正式应用。汽油机作为汽车动力运行成功,由此,汽油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采用蒸馏法,仅能从原油中提炼出20%的汽油。
生产工艺的改进
1911年,美国“
标准石油公司”的两名工程师——威廉姆·伯顿和罗伯特·哈姆福瑞斯开始了新一轮的实验并最终解决了提炼汽油的低效率问题。他们对蒸馏法进行了改进,在其标准加热过程中增大压力,将煤油“裂解”成汽油。这种“热裂解”工艺使汽油的冶炼效率增加了一倍,出油率达到40%。1913年,伯顿获得了有关这一工艺的专利。自此,美国生产的汽油赶上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需求。
1937年,真空石油公司和太阳石油公司支持法国人尤金·胡德利成功研究了用催化剂实现重质原油裂解的催化裂化工艺,并开发出第一种催化剂——硅酸铝催化剂,建成世界第一套日产量能力12000桶(60万吨/年)的催化裂化装置。第一代装置是固定床催化裂化,3年后第二代移动床催化裂化工艺成功问世,1943年建成第一批两座移动床
催化裂化装置,日加工能力1万桶(50万吨/年),催化裂化使轻油收率大大提高,达到7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品质的提升
20世纪初期至1920年代,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内燃机的改进,汽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为了满足不同车型和发动机的需求,开始出现了高辛烷值汽油和低辛烷值汽油等不同种类的汽油。这些汽油的辛烷值不同,适用于不同压缩比的发动机,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燃油效率。
1921年,供职于美国通用公司的托马斯·米基利,发现了一种名为四乙基铅的化合物可以很好地抑制汽油爆震。这种物质合成工艺简单,成本相当低廉,而且只需少量添加就能有效提高汽油的抗爆震性能。可惜的是,铅元素和铅的一些化合物在当时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毒物,面向市场推出含铅的汽油添加剂很可能会引发公众的担忧。然而,通用公司刻意隐瞒了汽油含铅的事实,将其称为“乙基汽油添加剂”。在抗爆汽油添加剂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通用公司仍然不顾各种安全隐患,推动四乙基铅成为后来近100年使用最为广泛的汽油添加剂。
1970年代,由于环保要求,许多国家开始逐步禁止在汽油中添加铅,改用
无铅汽油。1979年,美国开始推行无铅汽油,并在1996年全面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欧洲推行得稍微慢点,1989年10月,欧洲多数国家开始使用无铅汽油;2005年完全禁止使用含铅汽油。我国从1991年第一个无铅汽油标准颁布实施,到2000年车用汽油实行全面无铅化经历了10年。
在此之前,我国的车用汽油质量标准经历2个发展阶段。1956年~1985年期间,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基本是按照苏联的样本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标号从五六十年代的56号、66号发展到七八十年代70号、80号。这3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缓慢,对车用汽油的质量要求也不高。
1986年~1999年,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发生了两个重大变化,首先是标准体系的转变,由原先的马达法辛烷值转变为国际通用的研究法辛烷值。1986年首次出现的车用汽油标准中包括90号和97号两个标号。1989年修订的车用汽油标准中又增加了93号汽油。另一个变化是1991年颁布了我国第一个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包括90号、93号、95号3个标号。
时间进入2000年,此时我国汽车的数量激增,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明显,旧的汽油无铅化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环境需求。于是,国家颁布实施了新的车用
无铅汽油标准GB17930—1999。与旧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不仅提高了一些项目指标的限值,而且增加了新的项目内容,如硫含量指标、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的限值指标,此外对汽油中的含氧量也做出了规定。
现代发展趋势
此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石油工业也在不断改进汽油的生产工艺,以提高汽油的质量和环保性能。2001年,出台国Ⅱ汽油标准;2006年,汽油国Ⅲ标准出台;2014年,全国开始执行汽油国Ⅳ标准;2016年1月,供应国V汽油。与国Ⅳ相比,国V车用汽油标准最主要变化可以概括为“三减、二调、一增加”。三减即降低硫含量、锰含量、烯烃含量,结果是汽油变得更清洁,对环境的污染更小;二调是调整蒸汽压和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一增加是首次规定了密度指标,以进一步保证车辆燃油经济性相对稳定。
2023年1月1日起,国六B(或称国VIB) 标准车用汽油全国上线,我国汽油全面进入国六B时代。
目前,全球正在推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兴起对汽油的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汽油仍然是全球交通领域的重要燃料之一。
2024年6月13日—6月26日,受供需关系偏紧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上涨。央视财经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本次油价调整具体情况如下:汽、柴油零售限价每吨分别上调210元、200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7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7元。
组成成分
汽油的组成成分复杂多样,包括直链
烷烃、支链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等主要
烃类成分以及少量的其他化合物和
添加剂。这些成分共同决定了汽油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效果。
主要烃类成分
直链烷烃:这类烃类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以直线形式排列,形成直链结构。它们是汽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支链烷烃:与直链烷烃不同,支链烷烃的分子中含有碳原子的分支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支链烷烃在燃烧过程中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
环烷烃:环烷烃的分子由碳原子组成环状结构,它们也是汽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烷烃的存在对汽油的辛烷值和燃烧性能有一定影响。
芳香烃:芳香烃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的烃类化合物,它们在汽油中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对汽油的某些性能(如
辛烷值)有重要贡献。
其他成分
除了上述主要烃类成分外,汽油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其他化合物,如:
含氧化合物:如醇类、醚类等,这些化合物可能作为添加剂加入汽油中,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和排放性能。
含硫化合物:硫是石油中的天然成分之一,因此在汽油中也可能含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然而,现代汽油生产过程中会尽量降低硫含量,以满足环保要求。
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能来源于石油的原始成分或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
其他杂质:包括金属元素、水分、胶质等,这些杂质在汽油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调和与添加剂
汽油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调和处理,以调整其各项性能指标。同时,为了提高汽油的性能和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还会在汽油中加入各种添加剂。这些添加剂包括清净剂、
金属钝化剂、
抗氧剂等,它们能够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减少积碳和腐蚀等问题。
理化性质
汽油作为一种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烃类混合物液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其作为燃料的使用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汽油在多个方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详细介绍:
物理性质
汽油在常温下为透明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液体,外观清澈。其颜色可能因含有少量杂质或添加剂而略有变化。
汽油的
密度通常小于水,约为0.70~0.78 g/cm3(具体数值可能因汽油种类和温度而异)。因此,一升汽油的重量约为0.7~0.78千克,即约1.4~1.56斤(以0.75 g/cm3为例,一升汽油约为1.45斤)。
汽油具有较高的
挥发性,能够在常温下迅速蒸发成芳香味气体。这一特性使得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能够迅速气化并与空气形成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当汽油喷入发动机气缸内时,其蒸发形成的可燃混合气与空气迅速混合,并在火花塞的点火作用下发生燃烧,释放出热能。汽油的蒸发性还与其馏程有关,馏程是汽油中各组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反映了汽油中不同沸点组分的含量。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石油产品进行蒸馏,从初馏点到终馏点(或干点)的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表示了石油产品中所含烃类的沸点范围,也就是其蒸发的难易程度。汽油的馏程为30℃至205℃。
汽油不溶于水,但可以与
乙醇、
乙醚、
苯、
甲苯、
二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这种溶解性使得汽油在与其他有机物质混合时表现出特定的物理和化学行为。
汽油的燃点较低,且燃烧温度范围较宽。具体数值可能因汽油种类和测试条件而异,但一般来说,汽油的燃点温度范围大致在415~530℃之间,不同来源的数据可能略有差异。在常温常压下,汽油燃烧产生的火苗温度范围大致在800~1000℃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是汽油燃烧时火焰温度的一个大致估算,实际温度可能会因燃烧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汽油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空气中含量为74~123克/立方米时遇到火源会发生爆炸。这一范围通常表示为汽油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具体数值可能因汽油种类和测试条件而异。
热值是衡量燃料燃烧时所释放热量多少的一个物理量。汽油具有较高的热值,约为44000 kJ/kg(或44 MJ/kg),这意味着每千克汽油完全燃烧后可以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一性质使得汽油成为内燃机理想的燃料之一,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驱动汽车等交通工具。
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也是汽油
热力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汽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汽油的密度会逐渐降低。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汽油分子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得单位体积内的汽油质量减少。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汽油时,需要注意温度对其密度的影响,以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化学性质
汽油主要由C5~C12的脂肪烃和环烷烃组成,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芳香烃。这些烃类化合物在汽油中的比例和种类会因其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汽油中还可能含有少量的
含氧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
含氮化合物等杂质。
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包括
氧化反应、
裂解反应等。这些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水蒸气等产物。同时,汽油还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与氧化剂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等。
汽油是一种极易燃烧的物质,能够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这也是汽油作为燃料的主要特性之一。
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的稳定性。汽油的辛烷值越高,其抗爆性能就越好,发动机就可以用更高的压缩比工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动力性能。汽油按辛烷值的高低可划分为89号、92号、95号、98号等不同牌号。
燃烧特性是汽油在热力学方面的另一个重要性质。汽油的燃烧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包括氧化反应、裂解反应等。在燃烧过程中,汽油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水蒸气等产物。汽油的燃烧特性受到其组成成分、辛烷值、燃烧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辛烷值高的汽油具有更好的抗爆性能,能够在更高的压缩比下工作,从而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动力性能。
重要特性
汽油重要的特性为
蒸发性、
安定性、
抗爆性、
腐蚀性和清洁性。
蒸发性
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必须要迅速气化并与空气形成均匀 的可燃混合气,这主要是由汽油的本身蒸发性所决定。 反映蒸发性的主要指标是
馏程和
饱和蒸气压。
① 馏程能大体上表示汽油的沸点范围和蒸发性能,一般用馏程 的10%、50%、90%点馏出温度和终馏点来反映不同工作条件下汽油的汽化性能。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要求10%馏出温度≯70℃、50%馏出温度≯120℃、90%馏出温度≯190℃,终馏点≯205℃。
② 饱和蒸气压是衡量汽油在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同时还可相对地衡量汽油在储存运输中的损耗倾向。蒸气压越大,蒸发性越强,易于
冷启动;同时产 生气阻倾向增大,
蒸发损失增大。
安定性
汽油在常温和液相条件下抵抗氧化的能力称为汽油的氧化安定性,简称安定性。汽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定性,以防止其发生分解或变质。这通常需要通过添加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来实现。汽油的安定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化学指标来评定,如
碘值、
实际胶质、
诱导期。
抗爆性
指汽油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车用汽油的抗爆性用
辛烷值表示。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汽油抗爆能力的大小与化学组成有关。带支链的
烷烃以及
烯烃、
芳烃通常具有优良的抗爆性。规定
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抗爆性好;
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抗爆性差。
汽油辛烷值由辛烷值机测定。
高辛烷值汽油可以满足高压缩比汽油机的需要。汽油机
压缩比高,则
热效率高,可以节省燃料。提高汽油辛烷值主要靠增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但也通过添加
MTBE等抗爆剂来实现。汽油的牌号是按辛烷值划分的。
衡量燃料是否易于发生爆震的性质称为抗爆性,汽油抗爆性通过辛烷值(RON)表示。汽油的辛烷值越高,抗爆性就越好。对同族烃类,碳数小,抗爆性好,辛烷值高。碳数相同的各族烃,辛烷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芳香烃>
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正构烯烃及
环烷烃>
正构烷烃。同一原油的不同直馏馏分,馏分越轻,辛烷值越高; 不同原油沸程相同的馏分,化学组成不同,辛烷值不同。
腐蚀性
汽油腐蚀性与硫及含硫化合物、有机酸、水溶性酸或碱有关。
清洁性
汽油常常含有
机械杂质和水分。机械杂质会造成油路堵塞,磨损加剧等严重后果。水分混入汽油中,会加速汽油的氧化,并与汽油中低水分子有机酸生成酸性水溶液而腐蚀金属,低温时易结冰形成冰粒堵塞油路。所以车用汽油中应严格控制机械杂质和水分混入。
制备方法
汽油生产配套装置为
常减压蒸馏、
催化裂化、
延迟焦化、柴油加氢改质、焦化汽油
加氢精制、催化裂化汽油
加氢脱硫、连续催化重整(简称重整)、苯抽提和MTBE等装置。整个制备汽油的方法、过程以及所使用的设备是一个复杂且高度专业化的体系。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介绍:
石油的提炼
汽油的制备主要通过石油的提炼过程实现,主要步骤包括原油开采、原油预处理、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吸收和解吸、汽油精制、汽油调和以及成品储存与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原油被转化为不同沸点的馏分,其中汽油馏分通过一系列处理得到高质量的汽油产品。
制备过程
原油开采:从地下油藏中开采出原始的原油,这是汽油生产的起始原料。
原油预处理:对原油进行初步的处理,包括脱水、脱盐、脱气等,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水分和硫化物等,为后续加工做准备。
原油蒸馏:将预处理后的原油送入炼油厂的蒸馏塔中进行蒸馏。通过加热使原油蒸发,然后通过冷却器冷却,使不同沸点的馏分(如汽油、柴油、重油等)分离出来。
催化裂化:将重质油馏分(如柴油)通过催化裂化过程转化为轻质油(如汽油)。这一过程中使用催化剂加速化学反应,提高转化效率。
吸收和解吸:处理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通过吸收剂(如
胺液)将其从气体中吸收出来,然后通过解吸过程将汽油重新回收到气相中。
汽油精制:对得到的汽油馏分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包括脱硫、脱臭、脱水等,以提高汽油的质量和稳定性。
汽油调和:根据需要,将不同产地、不同品质的汽油按照一定的比例调和,以得到符合标准的汽油产品。
成品储存与运输:将最终得到的汽油产品储存或装入油罐中,然后通过管道或油罐车等运输工具运送到加油站和销售点。
所需设备
原油开采设备:包括
钻井设备、采油设备等,用于从地下油藏中开采原油。
原油预处理设备:包括
脱水设备、脱盐设备、脱气设备等,用于去除原油中的杂质、水分和硫化物等。
原油蒸馏设备:主要是蒸馏塔(也称为分馏塔),用于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的馏分。蒸馏塔内部有多层塔盘或填料,使原油在上升过程中与蒸汽充分接触并分离。
催化裂化设备:包括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等,用于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催化裂化装置内部装有催化剂床层,通过加热和加压使重质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裂化反应。
吸收和解吸设备:包括吸收塔、解吸塔等,用于处理催化裂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吸收塔内装有吸收剂(如胺液),用于吸收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解吸塔则通过加热或减压等方式将吸收后的气体混合物中的汽油解吸出来。
汽油精制设备:包括脱硫设备、脱臭设备等,用于对汽油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处理。这些设备通常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去除汽油中的杂质和不稳定成分。
调和与储存设备:包括调和罐、储油罐等,用于将不同产地、不同品质的汽油进行调和和储存。这些设备需要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设备只是汽油制备过程中可能使用到的一部分设备,并且不同炼油厂的具体设备和工艺流程可能有所不同。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新的设备和工艺也在不断涌现和应用于汽油制备过程中。
主要用途
汽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交通运输、工业、发电以及其他一些特殊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在交通运输领域,汽油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主要燃料;在工业领域,汽油被用作溶剂和制药原料;在发电领域,汽油发电机为各种设备提供电力支持;此外,汽油还可在家庭和一些机械设备中作为燃料使用。这些用途共同体现了汽油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性。
交通运输领域
汽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燃料,是用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是引擎的一种重要燃料。。根据制造过程,汽油组分可分为
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
焦化汽油)、
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
叠合汽油、加氢裂化汽油、
烷基化汽油和
合成汽油等。
汽车内燃机的主要燃料就是汽油。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汽油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
除了汽车,汽油还广泛应用于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的内燃机同样需要汽油作为燃料来提供动力。
工业领域
作为溶剂:汽油,特别是
溶剂汽油,由于其良好的溶解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化工生产过程中。例如,在橡胶、油漆、油脂、香料等工业中,溶剂汽油可以用作溶剂,帮助提取和分离化学物质。这一应用基于“
相似相溶”的原理,即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则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汽油作为非极性溶剂,能够有效地溶解和分离非极性物质,如油污、油墨、油漆等。
用于食用油提取:虽然汽油本身不是食用油,但特定标号的溶剂汽油(如90号溶剂汽油,也被称为“6号轻汽油”)在食用油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萃取的方式,这些溶剂汽油可以将动植物中的油脂“吸”出来,再通过后续的工艺提纯,得到我们日常食用的油。这种通过溶剂汽油提取的食用油被称为“
浸出油”,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在制药领域,汽油也被用于提取和分离药物成分。通过特定的工艺流程,可以利用汽油的溶解性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为制药工业提供原料。
其他化工应用:除了上述应用外,汽油在化工领域还有其他一些用途。例如,不同标号的溶剂汽油可以用于不同的化工过程,如70号溶剂汽油可以从香料中提取香精,120号溶剂汽油可以用来溶解胶料以生产汽车轮胎、胶鞋等。此外,汽油还可以作为某些化学反应的原料或介质,参与化工产品的合成和制备。
发电领域
汽油发电机广泛用于停电、露营和其他需要紧急电力供应的场合。这些发电机利用汽油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为各种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其他用途
家庭用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汽油还可以用作家庭燃料,如加热和烹饪等。然而,由于汽油的易燃易爆性和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其在家庭中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机械设备燃料:某些固定式机械和农业设备也使用汽油作为燃料,如割草机、农用车和装载机等。这些设备通常需要在户外或特定环境下工作,汽油的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燃烧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燃料选择。
价格调整
汽油的价格调整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国内供需情况、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来保障市场的稳定和消费者的利益。
价格调整机制
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的汽油价格调整机制与国际市场油价变化紧密相关。当国际市场油价发生波动时,国内汽油价格也会相应地进行调整。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中国现行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遵循“十个工作日一调”的原则,即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一定周期内(通常为十个工作日)的平均价格发生较大变动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调价幅度: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满足调价条件时,国内汽油价格会根据一定的调价幅度进行调整。这个幅度通常是固定的,以确保价格调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影响因素
国际市场油价变化:国际市场油价是影响国内汽油价格调整的最直接因素。当国际市场油价上涨时,国内汽油价格通常会随之上调;反之,则会下调。
国内供需情况:国内汽油的供需关系也会对价格调整产生影响。如果国内汽油供应紧张,价格可能会上涨;如果供应过剩,价格则可能下跌。
政策调整:国家政策也是影响汽油价格调整的重要因素。政府可能会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调控汽油价格,以达到特定的经济或社会目标。
价格下调
2023年12月19日,据央视财经消息,从12月19日24时起,这也是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第六次下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下调0.33元;95号汽油每升下调0.34元;0号柴油每升下调0.34元。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少花16.5元。2023年全年,汽柴油价格累计每吨下调50元。
2024年6月13日24时,中国国内汽下调190元/吨。折合成升价,每升92号汽油、95号汽油分别下调0.15元、0.16元。
2024年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下调145元/吨,柴油价格下调14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下调0.11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均下调0.12元。
2024年8月8日24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调整。本轮调价周期内,美国就业数据低迷加剧经济衰退、需求不振担忧,受此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05元和290元。
2024年9月5日24时,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本次国内汽油价格(标准品)每吨降低100元。
2024年9月20日24时起,国内汽油价格每吨均降低365元。
2024年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称,自24时起,国内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调145元、140元/吨。折合升价,92号汽油下调0.11元,95号汽油和0号柴油均下调0.12元。
价格上调
2024年10月10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每吨分别上调140元和135元。全国平均来看: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1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2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1元。
价格调整的影响
消费者:汽油价格的调整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出行成本。价格下调时,消费者加满一箱油将节省一定费用;价格上调时,则增加出行成本。
相关行业:汽油价格的调整还会对交通运输、物流、农业等相关行业产生影响。价格变动会影响这些行业的运营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宏观经济:汽油价格的调整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价格变动会影响物价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等经济指标,进而影响整体经济运行。
汽油牌号
分类与特征
我国车用汽油有含铅和无铅两种。其牌号均是按照研究法辛烷值(RON)划分的,汽油牌号中的数字就是辛烷值。常见的汽油牌号包括89号、92号、95号和98号。这些牌号代表了汽油的抗爆性能,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抗爆性能越好。
只要油料牌号相同,其抗爆性是相同的。只不过有铅汽油采用
四乙基铅为
抗爆剂,而无铅汽油采用无铅抗爆剂,对环境污染小。随着新的汽车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对汽车燃料的品质要求发生很大的变化。
牌号的发展过程
早期阶段: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汽油市场主要以56号、66号、70号和74号等低标号汽油为主。这些汽油在当时满足了当时汽车的需求,但抗爆性能和环保性能较低。
中期阶段: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我国汽油市场逐渐推出了更高标号的汽油。国四标准下,常见的汽油牌号包括90号、93号和97号。这些汽油在抗爆性能和环保性能上有所提升。
现阶段:进入国五及更高标准后,汽油牌号进一步调整为89号、92号、95号和98号。这些汽油在成分上进行了优化调整,减少了有害物质含量,提高了环保性能。
汽油相关国家标准
我国汽油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GB 17930《
车用汽油》和GB 18351《
车用乙醇汽油(E10)》等。这些标准规定了汽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和环保要求,确保汽油的质量和安全性。
汽油质量国家标准
汽油质量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汽油的各项性能指标,以确保汽油能够满足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动力需求。主要标准包括:
GB 17930《车用汽油》:这是我国车用汽油的主要质量标准,它详细规定了汽油的辛烷值、馏程、蒸气压、硫含量、烯烃含量、芳烃含量、苯含量等多项性能指标。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该标准经历了多次修订,目前实施的是国六标准,对汽油中的有害物质含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汽油质量国家标准是确保汽油品质与车辆运行需求及环保标准相契合的关键法规。其核心在于GB 17930《车用汽油》标准的制定与执行,该标准详尽规定了汽油的多项关键性能指标,旨在保障汽油既能满足车辆的正常运行与强劲动力需求,又能符合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汽油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主要包括:
研究法辛烷值(RON):作为评估汽油抗爆性能的重要指标,不同辛烷值的汽油适用于不同压缩比的发动机。
马达法辛烷值(MON):与研究法辛烷值共同使用,以更全面地了解汽油的抗爆能力。
抗爆指数:结合RON与MON得出的综合指标,为汽油抗爆性能提供更准确的评估。
硫含量:严格限制以降低汽车尾气中的硫化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
烯烃含量:作为影响汽油环保性能的关键因素,其含量降低有助于减少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芳烃含量:同样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增加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
苯含量:鉴于苯对人体健康及车辆排放系统的潜在危害,汽油中的苯含量受到严格监管。
蒸汽压:影响汽油的蒸发性和启动性能,需维持在适宜范围内以确保车辆性能稳定。
馏程:反映汽油组成和挥发性的重要参数,合理的馏程范围有助于汽油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腐蚀:通过添加抗腐蚀剂等措施防止汽油对车辆部件的腐蚀。
汽油环保国家标准
中国炼油工业积极响应环保号召,不断推进车用汽油标准的升级。从国Ⅱ到国Ⅵ的跨越,不仅实现了汽油品质的显著提升,还达到了超低硫、低烯烃、低芳烃、低苯的环保目标。
国家针对汽车尾气排放制定的标准,旨在防治压燃式及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该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
相当于国五和国六的过渡阶段,其排放标准基本与国五相同,但取了国五排放要求中最严格的值。此阶段标准在2020年7月1日开始执行,主要针对燃气车辆和城市车辆,所有车辆的实施时间则是在2021年7月1日。
真正的国六排放标准,也是史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此阶段标准在2023年7月1日开始执行,所有车辆均需达到此标准。
自2019年起全国实施,进一步降低了烯烃和苯的含量限值,分别由18v%降至15v%和1v%降至0.8v%,有效减少了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预计(或已)于2023年全面强制实施,该标准在国VIA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了对汽油质量的要求,特别是对环保指标的严格控制,将进一步推动汽车尾气排放的清洁化。
汽油安全国家标准
汽油作为易燃易爆品,其安全性能要求也非常重要。汽油安全国家标准主要关注汽油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以防止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标准包括:
闪点标准:闪点是衡量汽油着火危险性的重要指标。国家标准对汽油的闪点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汽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意外情况而引发火灾。
其他安全性能要求:此外,汽油的爆炸极限、密度、粘度等物理性质也对其安全性能有一定影响。国家标准对这些指标也进行了相应规定,以确保汽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环境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慢性中毒、引发呼吸道黏膜的炎症、急性中毒等。
① 汽油为麻醉性有毒物质,对
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共济失调、头晕、恶心呕吐等。
② 重度中毒则为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气后,表现为中毒性脑病,少数可产生脑水肿,出现颈项强直、面色潮红、脉搏波动和呼吸浅快;吸入极高浓度汽油后可引起突然意识伤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而死亡。
③ 平时注意驾驶室底部密封以减少发动机的汽油向驾驶室扩散外,还应注意行车时多打开专车窗,通风换气,降低驾驶室内的汽油浓度。
④ 汽油对皮肤有去脂作用,司机在修理汽车时,经常接触汽油,很容易引起皮肤干燥皲裂、角化和慢性皮炎;用嘴吸汽油又容易引起
急性肺炎。因此,司机在接触汽油后,应及时将接触部位清洗干净,以便减少汽油对皮肤的损害,更要杜绝用嘴吸汽油的不良习惯。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 67000mg/kg(小鼠经口);LC50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刺激性: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小时/天,78天(120号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2500mg/m3,130号
催化裂解汽油,4小时/天,6天/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铅汽油与无铅汽油
有铅汽油:有铅汽油是指在汽油炼制过程中添加了四乙基铅作为抗爆剂的汽油。然而,四乙基铅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危害。因此,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汽车技术的发展,有铅汽油逐渐被淘汰。我国自2000年起停止生产含铅汽油,并于同年7月1日停止使用含铅汽油。
无铅汽油:无铅汽油是指不含
四乙基铅等有害添加剂的汽油。它采用其他抗爆剂来提高汽油的抗爆性能,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市场上供应的89号、92号、95号和98号汽油均为无铅汽油。无铅汽油的使用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共识和趋势。
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
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
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顺,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可替代汽油的燃料
乙醇汽油
制备方法:乙醇汽油是通过在普通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物乙醇(通常为10%乙醇和90%汽油的混合,即E10)制得的。乙醇主要来源于植物纤维的加工,如玉米、甘蔗等。
环保性:乙醇汽油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特别是能够显著降低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对环境友好。
目前应用:乙醇汽油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巴西等国家,乙醇已成为汽油的重要替代品。2017年9月,发改委等十五部委曾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 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要全面推广和使用乙醇汽油。
经济性:乙醇汽油的经济性受原料成本、生产工艺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在某些地区,由于乙醇原料的丰富性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乙醇汽油的价格可能具有竞争力。
技术挑战:乙醇汽油的推广面临一些技术挑战,如与传统汽油的兼容性问题、乙醇的腐蚀性等。此外,乙醇的生产也受原料供应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的制约。
天然气
制备方法:天然气作为燃料,无需复杂的制备过程,主要来源于地下储层,通过开采和净化后可直接使用。
环保性: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较少,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目前应用:天然气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出租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领域,并逐渐在私家车领域得到推广。同时,天然气也广泛用于工业和家庭供暖等领域。
经济性:天然气的经济性取决于其开采成本、运输费用和市场需求。在某些地区,由于天然气资源丰富和价格稳定,其作为燃料的经济性较高。
技术挑战: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并建设相应的加气站。此外,天然气的储存和运输也面临一定的技术和安全挑战。
氢燃料
制备方法:氢燃料主要通过电解水、天然气重整或煤制氢等方法制备。其中,电解水是最环保的制备方法,但成本较高;天然气重整和煤制氢成本相对较低,但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
环保性:氢燃料燃烧时只产生水,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能源。
目前应用:氢燃料汽车目前仍处于试验和示范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但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国家和企业致力于氢燃料汽车的研发和推广。
经济性:氢燃料的经济性受制备成本、储存和运输费用以及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氢燃料的价格较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其成本有望逐渐降低。
技术挑战:氢燃料的发展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包括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以及燃料电池的寿命和效率等问题。此外,氢燃料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时间。
生物柴油
制备方法:生物柴油主要通过酯交换反应将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与甲醇或乙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或乙酯。[28]
环保性:生物柴油的燃烧特性与柴油相似,但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低于化石柴油,且不含硫和铅等有害物质。
目前应用:生物柴油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特别是在重型车辆和农业机械领域。然而,其市场份额仍然较小。
经济性:生物柴油的经济性受原料成本、生产工艺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在某些地区,由于原料丰富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生物柴油的价格可能具有竞争力。
技术挑战: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存在原料供应稳定性、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此外,生物柴油的储存和运输也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