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
蕲春四中语文教师
汪金权(1963年—2015年6月14日),湖北蕲春人,蕲春四中语文教师。1987年华中师范大学毕业以后,扎根于蕲北山区,在蕲春四中教书二十余年,多年来坚持把自己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其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受到中央和地方的多项表彰。
人物经历
汪金权出生于1963年,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狮子镇郝子堡村山区长大,自幼家中十分贫穷,靠乡亲们的资助才完成学业。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全国有名的湖北省黄冈中学。在到蕲春四中看望老师时,当时他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义无反顾地调到最偏远的学校--蕲春四中。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
个人荣誉
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04年,教育部授予汪金权老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9月9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汪金权成为湖北省唯一当选教师。大别山师魂汪金权老师在北京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接见。
被汪金权优秀事迹感动的不仅是莘莘学子。蕲春县委、县政府邀请他为全县干部群众作师德师风报告。县长徐和木专程到学校看望他,并为他送去政府慰问金。当地一些企业为方便他的教学,先后赠送他三部手机。然而,转眼之间,他就将慰问金和手机全部转赠给了困难学生。
黄冈市领导批示
汪金权的事迹经报道后,引起了黄冈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0年5月20日,黄冈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雪荣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向汪金权同志学习。
刘雪荣批示:汪金权老师扎根山乡,教书育人,精神宝贵,值得全市学习。
华中师范大学也发出通知,号召全校师生向校友汪金权学习。该校校长马敏还率领学校领导来到蕲春四中,亲手将一张“免费师范生导师”的聘书交到了汪金权手上。马敏说:“我们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应以师德为先。汪金权是华中师大的骄傲,要让他的动人事迹成为师范生教育的生动教材,让这种红烛精神为这些未来教师的人生导航,以此引导学生到基层就业,服务国家基础教育发展。”
湖北省教育厅号召向汪金权学习
2010年5月20日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向汪金权同志学习,用爱和责任铸造师魂。
通知说,汪金权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湖北省教育系统涌现出来的师德模范,是广大人民教师学习的典范。全省教育系统要学习他扎根山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不畏艰辛、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
省教育厅还派人赶到蕲春四中,看望汪金权老师,送去了10000元慰问金,并将其纳入“楚天中小学教师校长卓越工程”。该工程旨在通过高端培训、设立导师制等举措,培养造就一批本地著名、省内闻名、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型的教师和校长。
汪金权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
2010年5月26日,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教育工会分别授予汪金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北省师德标兵”称号。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亲切接见汪金权老师
2010年5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全国第三届“助学政策 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颁奖会。会后,郝平副部长在陈安丽厅长的陪同下,亲切接见了湖北省“全国优秀教师”、本次会议表彰的“优秀助学工作者”汪金权老师。
郝平部长在接见中谈到,汪金权老师二十多年来扎根山区,倾心育人,将青春和心血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精神可贵,事迹感人,充分展现了湖北和全国教育战线广大教师的光辉形象,不愧是新时期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师德模范。
陈安丽厅长说,汪金权同志作为湖北教育系统走出来的先进典型,其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全省将大力开展向汪金权同志学习的活动,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推进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湖北省召开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
2010年6月4日,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教育厅、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在武汉召开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深入挖掘汪金权同志崇高精神的重要内涵和社会价值,部署进一步做好其先进事迹学习宣传工作。
座谈会上,汪金权以“一心教书全力育人”为题作了发言,蕲春县时任委书记熊长江介绍了汪金权的先进事迹,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总编辑唐源涛介绍了旗下媒体宣传汪金权的情况。媒体代表、专家学者以及汪金权的同事和学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分别做了发言。
汪金权荣膺“湖北省道德模范”
2010年06月18日,湖北省文明委在蕲春县隆重举行仪式,授予蕲春四中教师汪金权“湖北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湖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说,汪金权是湖北省继10.24荆州长江见义勇为舍己救人英雄群体,“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等后涌现出的又一重大典型。汪金权扎根山区,甘守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的崇高精神,集中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之无愧的教师楷模,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的道德楷模。在全社会学习、弘扬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湖北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受颁奖后,汪金权老师激动地说:“这个荣誉属于无数的山区教师,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山区教育和山区的孩子们。”
湖北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教师”称号
2010年6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蕲春县四中举行仪式,向汪金权老师授予“人民满意教师”荣誉称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授予被誉为“大别山师魂”的蕲春县四中语文老师汪金权“人民满意教师”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干部职工向汪金权同志学习。《决定》说,汪金权老师1987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全国著名的黄冈中学任教。但是一年后,得知老家蕲春县师资匮乏,汪金权主动申请调回到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并扎根山区中学,一干就是20多年,坚持不懈在农村教育战线默默耕耘。20多年来,汪老师家中一贫如洗,但是他省吃俭用,倾尽所有,从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拿出大半,扶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成人成才,先后无私帮助过200多名贫困学生。
《决定》指出:汪金权老师以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行的敬佩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青年学生满怀深情厚谊,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高尚品格。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满意教师”光荣称号,称颂他是全省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湖北省教育厅举办汪金权先进事迹报告会
2010年7月9日,湖北省教育厅举办“人民满意教师”汪金权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对2010年“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2万名参训教师、校长进行师德教育。
报告会上,汪金权老师与在场农村教师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教学体会、人生感悟。感恩、爱心与责任成为报告主题词。报告会上,听众一次又一次报以热烈的掌声,流下激动的泪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号召向汪金权学习
2010年7月1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组织开展向汪金权同志学习的活动。
通知说,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他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青少年学生的无限关怀,堪称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教育部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汪金权同志学习。学习他扎根山区、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学习他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育人的教育理念;学习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安贫乐教的高尚精神。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像汪金权同志那样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始终把人民需要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肩负起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汪金权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
2010年,全国第26个教师节前夕,首届十佳“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汪金权成为湖北省唯一当选教师,作为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的汪金权老师在北京受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汪金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武汉举行
2010年10月11日,汪金权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武昌洪山礼堂举行。时任副省长郭生练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省进一步深入学习汪金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掀起“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热潮。时任省教育厅党组书记蔡民族、厅长陈安丽及其他在家厅领导出席会议。
汪金权被评为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11年1月23日,由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0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在京揭晓,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颁奖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湖北省师生汪金权、赵小亭入选十大人物。
教育部举行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
2011年4月19日,教育部举行“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北省蕲春县第四高级中学汪金权老师和湖南农业大学石雪晖教授为部直属机关干部作先进事迹报告。报告会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仁和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刘利民亲切接见了两位楷模。
学术成就
汪金权首部著作《学林探步》
《学林探步》于2012年付梓,湖北长江出版集团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华中师范大学严正教授为此书作序,本书讲述了作者20多年来对语文教育的一些经验和认识。该书共分五大篇目:教学篇、教育篇、鉴赏篇、演讲篇、思哲篇,分别从多个角度阐述作者对语文学科教育方法的思考,提出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素养和道德品质。
其他相关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批示:深入学习汪金权先进事迹
5月29日,省委书记罗清泉就汪金权同志感人事迹的学习宣传作出重要批示。罗清泉指出,汪金权同志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为全省广大教师和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要深入组织对汪金权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的学习,激励全省人民克难奋进、争先创优,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而不懈努力。 根据罗清泉同志批示精神,省委宣传部等部门将于近期召开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举办汪金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报告团在全省巡回报告,进一步在全省掀起学习汪金权、争当先进的新热潮。(钟边)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看望汪金权 称其事迹催人泪下
楚天都市报消息 (记者陈杏兰特约记者张立群)“你好!”5月28日上午11时,湖北师范学院内,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一头连着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另一头连着蕲春四中普通教师汪金权。
5月28日上午,第三届“助学政策,助我成才”系列报道暨征文活动颁奖大会在湖北师范学院举行,汪金权老师作为全国11名“优秀助学工作者”之一上台领奖。出席大会的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获悉汪金权的感人事迹后,抽出时间看望了汪老师。 郝平一走进报告厅会议室,立即上前双手紧紧握住汪老师的手说:“汪老师,你的事迹催人泪下,让人深受感动,又大受鼓舞。” 郝平说,汪金权老师扎根山乡20多年,把一名教师的“大爱”都奉献给了学生,他的事迹值得全国教师学习。 郝平最后对汪金权说:“你给山乡的孩子们带来了前途,带来了希望,我代表孩子们感谢你。你的困难以及学校的困难,我们都要解决。”汪老师激动地说:“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点点地去做。”
人物话语
自己愿意当只萤火虫,虽然光芒比不过太阳,也比不过月亮和星星,但能发多少光就发多少光,能照多亮就照多亮。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加入到萤火虫的行列,和他一起照亮山里孩子成人成才的十八弯山路。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一隅,但是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也许我是荒原上的一根电线杆,只能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
人物评价
他是全国优秀教师,也是政协委员。他在讲坛上教书育人,也在政坛上为民纾难。(光明日报评)
人物事迹
走进大山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有一天,汪金权前往蕲春四中看望老师顾凤鸣。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交谈间,顾老师叹气说:“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也招不到好学生。”汪金权说:“那我调过来。”顾老师以为他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年汪老师真的调了过来。 谈起当年的想法,他告诉记者:“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 这一呆就是22年。22年里,该校从最初8个班级、10余名老师和几排平房,发展到今天30多个班级,100多名老师,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前每年仅有数人考上大学,如今每年有数百名学生上大学。“没有汪老师的苦心坚守,就没有四中的今天。”这是四中老师们的一致评价。
第一眼看到汪老师时,吃了一惊——年仅47岁的他,已是满头白发。面容消瘦,身材瘦弱,身上的旧西服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他这身衣服已穿了10年,还是当年到市里领奖时由学校所买。
汪老师是该校中老年教师中唯一没有房子的人,多年来租住在学校宿舍。他的七旬老母、患有精神病的妻子以及弱智的小儿子,许多年都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屋中。而比他后来许多年的老师,都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22年来,汪老师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据介绍,汪老师来四中后不久,就开始当班主任。1989年春季开学,汪老师发现有些学生因家贫没来。他一家家去劝家长:“让伢们去上学,学费我先垫着。”
以后,这些孩子们的学费从他工资里扣,有时因垫付得太多,到月底时工资都快扣没了,财务人员只好一次少扣点,有时一直要扣到年底。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
有的学生没钱吃饭了,汪老师也几十上百元的给。上世纪90年代初,他月工资仅百余元,因帮助学生,常自己借钱吃饭。22年来,汪老师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
汪老师对学生的好是出了名的。无论谁遇上困难了,谁没有钱了,不管是不是他班级的,只要找来了,汪老师每回都是有求必应。不仅如此,他还把一些贫困学生安排在自己的宿舍里,“全方位”帮扶学习和生活。2002年以前,汪老师还是住在学校的出租平房内时,条件非常艰苦,房间窄小的只能摆下一张短小的木床,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汪老师的房间内依然有几口学生用的木箱。2002年,汪老师搬进了集资楼,于是在汪老师的宿舍内,简陋的房间内更多的摆满了学生们的高低床和学习书籍。多年来,学生与汪老师同吃同住已成为四中一景。最多一次,他安排了8名学生住进了自己宿舍。他把自己的全部空间和时间,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们。
在他的言传身教下,陈卓彬等20多名学生作文竞赛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获奖,100余名学生的千余篇诗文习作在《语文报》、《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发表。
22年来,汪老师亲手培养了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如今,学生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很多人成为单位的骨干。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都十分贫穷,而他们的成长,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很多贫寒家庭的命运。2002年,执拗不过校长的再三要求,他才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
他是华中师范大学1987届优秀毕业生,分配在名校黄冈中学工作,一年后,他毅然回到贫困的大别山区。23年来,他扎根蕲北山区,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任劳任怨;23年来,他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工资,资助无数贫寒学子,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连日来,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乡村教师汪金权的事迹,感动着荆楚大地,涤荡着人们的心灵,被盛赞为“大别山师魂”。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汪金权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做得太少,回报太多”
5月24日下午,黄冈市副市长梅香雪一行刚刚离开蕲春四中,汪金权就将收到的一个信封交给该校教研处副主任汪文华,里面装着8000元慰问金。据介绍,这是一周以来,汪金权第三次上交慰问金。
汪金权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单位和个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对于这些慰问金,汪金权都是一笔笔用信封装好,标明日期,交给学校。汪金权说:“我相信大家捐款的初衷是希望这些钱都用到实处,不属于我个人。”为了切实减轻汪金权的经济负担,大儿子汪品超就读的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决定免除其读书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还有热心企业资助了汪品超2万元的生活费,汪品超拿出1万元爱心款去帮助身边的贫困同学。
“我之前是一个普通老师,现在还是一个普通老师,课堂才是体现教师价值的地方。我虽然资助了部分学生,但我不是一个慈善家,我做的事太少,获得的回报却太多太多。”汪金权说。
他自豪地说,20多年来,自己亲手培养1000多名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出身贫穷,如今分布在全国各地,事业有成,“这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贫困学生
在汪金权宿舍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他珍爱的照片,那是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时全系师生的合影。斑驳的照片中,24岁的汪金权眉清目秀,意气风发。坚守山村23年,如今满头的黑发染尽霜花,昔日年轻的面庞也刻满了沧桑。
“阔别多年后,再见老汪,心中一阵酸楚。”时任黄石七中校长的叶甲友是汪金权大学的同班同学。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同学们一直都没有汪金权的消息,直到2005年,他得知汪金权在蕲春四中任教,特意前往看望。“抵达四中时已是深夜12点半,老汪还没休息,仍在简陋的平房里伏案备课,看着年仅42岁的老汪已如老者般满头白发,忍不住落下泪来。”
几次探访后,汪金权才告诉叶甲友,20多年来,他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帮助着山里贫困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既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也不乏行为不端,品行不良的所谓“双差生”。
知道汪金权的难处后,叶甲友破例让刚刚初中毕业的汪品超到自己学校的宏志班就读,这样可以免除他3年的学费和生活费。
新时代的师德楷模
“汪金权以爱心、奉献、责任诠释了新时期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为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陈安丽说,“宣传、学习汪金权的先进事迹,能感召更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基层、扎根基层。因为汪金权的事迹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育的生动教材,能激励大学生们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适应时代的需要结合起来,作出积极的人生选择。”《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4日第1版
2013年4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武生院大学生人生导师汪金权表示,从程菲身上,能够感受到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德文化的传承者、实践者。他还说,“孝”不仅指孝敬父母,还要扩大为孝敬家庭和民族,是为大孝,程菲体现了这种大孝。程菲高二时休学照顾病母,母亲去世后,为筹生活费她辍学四处打工;通过自学考上武生院后,老师和同学才知她曾因献血十多次,获得由卫生部颁发的“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证书。今年3月,大三学生程菲当选该校“2012年度自强之星”,被大家称为“最美励志女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还授予程菲“自强感恩奉献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并颁发“自强学子奖学金”特等奖一万元。
助学事迹
23年来,蕲春四中教师汪金权自己清贫度日,却拿出微薄工资,帮学生垫付10万元学费,在当地传为佳话。47岁的汪金权出生在蕲春北部山区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87年,他从华中师大毕业后,被分配到蜚声中外的黄冈中学任教。一年后,在师生们的挽留和同学们的惊讶声中,他回到了蕲春北部山区的一所高中任教,一干就是20多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9 21:4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