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必卿(1917年12月23日—2007年11月17日),原名池长胜,山西省
平定县上庄村人。1917年12月23日生于山西平定。高中时即参加“一二·九运动”,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回到平定县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1949年后曾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1978年6月调贵州省委第二书记,1980年7月任中共贵州省委第一书记。1985年离休。2007年11月17日,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池必卿同志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1917年12月23日,池必卿出生于山西省平定县上庄村,青少年时代先后在上庄村小学、平定县立中学附属高小、平定县立中学读书。
1935年8月,考入
太原市友仁中学。同年,“
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积极投身于学校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在进步同学的启蒙和帮助下,参加了学习和宣传新思潮的组织读书会,阅读了许多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通俗读物。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后,他参加了
牺牲救国同盟会、抗敌救亡先锋队(简称“抗先”)和
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等进步组织,并担任本校抗先队队长和民先队小队长,积极声援“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在
抗日救亡运动中,他逐渐认识到只有
中国共产党才是领导抗日救国和
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中坚力量,树立了为
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坚定信念。
1937年7月,池必卿加入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爆发后,党组织派他回到家乡平定县组织游击队,并担任中队党支部委员,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不久,同本县的其他游击队武装一起转入晋冀豫交界的太行山区,进行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先后担任北方局晋冀豫边区和顺县委委员兼二区委书记、平(定)东县委组织部部长、赞皇县委书记、井(陉)获(鹿)县委书记、中心县委书记等职务。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他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武装,发展新党员,在基层普遍建立党组织,扩大了党的影响力和群众基础。
1938年5月,为加强赞皇党的工作,中共冀豫晋省委调池必卿任中共赞皇县委书记,领导了著名的“红五月”运动;10月,他到晋冀豫边区党校学习。
1939年2月,任晋东南农民救国总会主席兼党组书记。
1943年2月,晋冀豫边区改称太行分局后,改任太行分局五地委委员兼农会主席。他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将深入贯彻减租减息政策,确定农民
永佃权和清理旧债作为农救总会的工作纲领,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同年12月,他到太行分局党校参加整风,经过一年多的整风学习,他懂得了在抗日游击战争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了坚持思想领导、依靠积极分子,创造先进典型等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懂得了深刻领会党的指示和决定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掌握了党的指示决定的精神实质,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证。
1945年5月,池必卿同志调太行分局二地委工作,先后担任地委宣传部部长、副书记、书记,领导开展新解放区的反奸反特、清算匪霸等斗争,摧毁旧政权,建立民主政权和农会、工会等群众团体。
1947年7月至9月,他参加了全国土地会议。他坚决贯彻中央指示,在解放区内,将原来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
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建设解放区的积极性。他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在本地区党组织中开展整党运动,使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党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
1948年8月,他调任晋冀鲁豫中央局晋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他广泛动员翻身农民参军参战,发动人民群众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前线,为解放晋中广大地区作出了贡献。
1949年4月,
太原解放后,池必卿同志担任
太原市委办公室主任兼农村工委副书记,和市委其他领导一起着手恢复城市秩序和发展生产的工作。
同年9月,他调任
榆次地委书记、行署专员兼军分区政委,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抓住工作中的主要环节,有效地开展了镇压
反革命的斗争和“
三反”、“
五反”运动,研究制定了改变山区农村落后面貌的农,林、牧全面发展的政策规定,并在工业生产中进行民主改革。
1952年3月,他调任山西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兼省委党校校长。他坚持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为中心工作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做好有关工作。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他积极宣传贯彻。
1954年9月,他调任
第二机械工业部大同六一六厂(今
山西柴油机厂)筹备组组长、主任,负责筹备我国第一个
坦克发动机生产基地。
1955年8月,他担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兼太原市委第一书记,积极稳妥地在太原市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1963年,任省委书记,华北局书记。
他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期间,在分管工业生产的工作中,抵制日渐凸显的急躁冒进倾向,克服“大跃进”对工业生产造成的破坏,和省委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坚决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方针,努力克服经济困难。
1961年11月,他调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和华北局的领导同志一起集中精力抓工农业生产,在制定年度计划工作中突出农业和市场问题,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坚决克服各项工作中的“左”倾思想和错误做法。
1966年8月,任
北京市委书记;“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池必卿同志就受到冲击。
1967年7月,在北京军区支农支工小组协助工作。
1970年4月,任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
1971年6月,他再次受到“
四人帮”的诬陷和迫害。
1975年5月,恢复工作后,任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他按照中央“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治理整顿。粉碎“四人帮”后,他积极参与领导了全区揭批“四人帮”罪行的斗争。
1978年6月,池必卿同志调贵州省工作,先后担任省委第二书记兼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1979年1月,兼省政协主席;10月,任省委代理第一书记。
1980年6月,担任贵州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政治思想上的
拨乱反正,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坚决消除派性;他坚决把全省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组织制定了富民强黔的发展规划,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率和经济效益;他尊重农民群众的要求和意愿,冲破重重阻力,在全省农村推广“
包产到户”、“
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生产经营权交还给农民;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地、县和农村社队,倾听干部群众意见,共商发展农业的政策措施;他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内生活民主化,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工作水平;他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支持编修贵州地方史志,发展贵州旅游事业,加强与其他省区的交流与合作。他在贵州主持工作的几年间,全省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为今后更好更快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11月,池必卿同志当选为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积极参加中顾委的各项活动,积极为中央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圆满完成中央交办的各项任务。党的十四大后,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不顾年老体弱,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时刻关心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非常关心革命老区的经济建设。他积极参加老干部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谈思想,讨论问题,体现出较强的组织纪律性。他坚持学习,笔耕不辍,将自己近六十年的革命活动进行回忆整理,撰写出几十万字的《功在桑梓,情留大地》一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生前就写下后事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的遗嘱,他与中顾委其他26位老同志向中央写的《关于取消向遗体告别仪式的建议》的信,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池必卿同志是中共八大、十三大、十四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被邀列席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
2007年11月17日,池必卿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
北京逝世,享年90岁。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