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耶顺内克,纳粹德国一级上将,空军七任总参谋长里面任期最长也最重要的一位。在耶顺内克时期,德国空军经历了波兰、法国、巴尔干、东线的辉煌顶峰,最终衰落也始于这个时期。对德国空军的崛起和衰落,耶顺内克都是关键人物。
简介
汉斯·耶顺内克Hans Jeschonnek(1899-1943)纳粹德国空军总参谋长,生于霍恩萨尔扎,是个老师的孩子,他还有一个弟弟是未来的海军少将格特·耶顺内克。15岁的时候毕业于少年警察学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9月再下西里西亚步兵团时晋升为中尉,1917年加入空军,参加了在上西里西亚的边境战斗。魏玛共和国留在部队中,由于凡尔赛合约禁止德国拥有空军,他转为骑兵军官,从事空军秘密建设。1935年他把离散的空军飞行员重新召集起来训练,1938年2月重返帝国航空部,晋升为上校,任空军总参谋长,1939年由于对波兰的胜利晋升少将,1940年7月对法战争后晋升为上将,1942年晋升为一级上将,任空军指挥参谋部部长,年仅43岁,由于的苏联闪电战的失败,和德国空军在斯大林格勒受到灾难性的损失,他代替
赫尔曼·戈林成为失败的罪人,在英国空军袭击汉堡后,于1943年8月在空军大本营(戈乌达普)自杀。死后,戈林伪造了现场,说他是胃病突然去世的。
约瑟夫·戈培尔在1943年8月20日的日记中写道:“戈林说耶顺内克是胃出血死亡的,这不是事实,他是自杀的,就和
恩斯特·乌德特一样。”
生平
上任缘由
自从
阿尔贝特·凯塞林辞职,戈林就一直想任命一个年轻好驾驭的总参谋长,最好还要跟
艾尔哈德·米尔希为敌,牵制米尔希的野心。所以
汉斯-于尔根·施通普夫不过是一个临时人选,耶顺内克才是最合适的。首先,耶舒恩内克的确年轻资历浅,他生于1899年,任总参谋长时才40岁,之前是上校军衔,上任后才升为少将。其次,耶顺内克是个狂热的纳粹份子,发自内心地信仰希特勒的一些主张。第三,耶顺内克尽管年轻,已经在空军参谋部内部享有能力出众,智力过人的美誉了,首任总参谋长威弗尔将军曾经把他当作未来总参谋长的苗子培养。只是威弗尔当时没有预料到自己会早死,这个“苗子”这么快就要正式接班了。最后,也是对戈林来说最微妙的一点,是耶顺内克与米尔希曾经是好朋友,但是反目成仇。凯塞林当总参谋长的时代,米尔希就曾经借口训练事故居高不下,要军法审判当时还是大队长的耶顺内克少校,被凯塞林一口回绝。虽然并不清楚这两个好友之间为了什么反目成仇,但是这一点对戈林来说,绝对是任命总参谋长时考虑的因素。
战略思想
耶顺内克是东普鲁士人,父亲是一所中学的副校长,哥哥在一次大战以后的秘密空军里面很有名气,1929年死于飞行事故。耶顺内克15岁半就参军学习飞行,1917年当上战斗机飞行员,打下过两架敌机。战后1923年在陆军军械部工作,1928年成为总参谋部军官。1933年转入空军的时候,威弗尔,凯塞林,施通普夫等人都是上校了,耶顺内克还是中尉,给米尔希当副官。1934年升上尉。从少尉到上尉的这两级,耶顺内克花了17年时间。但此后8年之内,耶顺内克从上尉晋升至一级上将。他在指挥参谋业务上的才华,在空军参谋部里是公认的,1938年任总参谋部作战部长。但是耶顺内克的资历太浅,作为“坐直升飞机提拔上来”的总参谋长,根本镇不住象
阿尔贝特·凯塞林,
胡戈·施佩勒这些前线的统兵大将,不好开展工作,而在与自己资历相仿的下级当中,耶顺内克的个性也不善交际,他又升得太快,没有什么朋友,这种孤独的个性为他后来自杀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在重要的空军将领之中,只有
沃尔夫冈·冯·里希特霍芬和耶顺内克有比较好的私人关系,可能因为里希特霍芬和耶顺内克的资历差不多(1938年都是上校,1939年晋升少将) ,而且里希特霍芬拥有在西班牙兀鹰军团作战的英雄经历吧,耶顺内克几乎对里希特霍芬言听计从。里希特霍芬原先是战略空军派,自从西班牙内战以后,成了近战航空兵专家和最坚定的鼓吹者。他的观点,直接通过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影响整个空军的作战思想和战术体系。
作为一位总参谋长,应该对战略问题有自己独到而精深的见解。耶顺内克在这方面并不合格:他过於盲从元首的战略见解,元首说战争将是短期的,可以速胜,好,空军就不做任何长期战争的打算。公平地说,当时不但空军,整个德军的战争思想就是建立在速胜的闪电战基础之上的,这个不应单单去指责耶顺内克。而且就德国的资源情况来说,除了根本不战,速胜是合理的军事思想。但是作为总参谋部来说至少要对万一战争拖延有个应急准备,在后备飞行员训练,新机型的研制生产这些方面做些长远计划,在名将
毛奇手里成型的普鲁士总参谋部一直以来就是干战争计划工作。可是当德军入侵波兰的时候,耶顺内克从一开始就把各个飞行训练学校划归各空军军区和航空队管辖,让航空队司令们可以自由从训练学校抽调学员和教官补充前线。
东西两线
波兰战役和
法国战役以德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德军在敦克尔克的停顿,空军方面戈林可以说是责任者,因为米尔希、耶顺内克和前线的凯塞林都强烈反对这个决定。里希特霍芬把电话直接打给耶顺内克抗议,但是所有这些人都无法改变元首和戈林的决心。整个法国战役虽然是一场出乎所有人意外的大捷,但是后备力量薄弱的德国空军已经开始有捉襟见肘之感:法国战役空军损失1389架作战飞机。盟军一方的损失估计在3000架以上,包括英国远征军的854架飞机,占皇家空军实力的40%,所有派往欧洲的英国空军中队都起码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兵力,很多中队完全损失了。法国人损失虽多,但是整个战役期间法国空军接收的新飞机比损失的还多,实际上法国空军在投降的时候所拥有的飞机比开战时还稍微多一点,在法国南部还有4200架飞机。
在一片喜庆气氛中,希特勒大赏诸将,耶顺内克跳过中将军衔,直接晋升航空兵上将。当时的空军,只有米尔希元帅一个人对英国有清醒的预测。在敦克尔克的海滩上他对空军作战部长冯·瓦尔道(Waldau,后来的北非空军指挥官)私下里说,只要给英国人3到4周的时间,他们还能恢复过来,重新成为劲敌。
之后的不列颠战役证实了米尔希的预见,空军总参谋部调集凯塞林第2、施佩勒第3和施通普夫第5航空队参战。除了施通普夫以外,主力在西欧的两个航空队总共有1232架轰炸机,406架斯图卡,由282架Me110和813架Me109护航。战幕于1940年8月13日拉开。一般认为此战真正的转折点在於9月初希特勒命令空军把主攻目标从皇家空军转移到对伦敦的轰炸,给了英国喘息的机会。当时作出这项决定的时候,耶顺内克坚决支持希特勒,反而是
赫尔曼·戈林比较清醒。戈林曾经问耶顺内克:“如果英国空军集中轰炸柏林,你认为我们会投降吗?如果不会,你又凭什么认为英国会因为轰炸伦敦而投降呢?” 耶顺内克只好答以“英国人软弱,没有跟我们一样的战斗意志”。由此可以看出,耶顺内克对希特勒的教条是真正从骨子里相信的。
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1940年9月17日正式取消,但是9月14日大家都已经知道不列颠之战取胜无望,戈林和耶顺内克离开前线开始休假。1941年德国全力以赴准备进攻苏联,耶顺内克还是元首的忠实支持者,他在日记中写到“总算有一场正义的战争了” 。与首任总参谋长威弗尔一样,耶顺内克坚信德国真正的敌人是布尔什维克,与英法作战都是不得已的战争。戈林和米尔希却不那么高兴。戈林主张德国应该把战略重点放在地中海地区,而米尔希则忧心忡忡于德国可能会被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米尔希作为空军总监,曾经提醒耶顺内克要准备冬装,耶顺内克衷心地相信希特勒那个在冬天到来之前战而胜之的许诺,对冬季装备根本听不进去。还好米尔希未雨绸缪,亲自过问为空军准备了80万套冬衣和绒毛皮靴。后来德国陆军将领的回忆录中多有对德军在1941年冬天冬装准备不足啧有烦言,有些回忆录认为空军有充足的冬季装备是希特勒偏心优先供应空军的结果,其实空军能够渡过那难熬的第一个冬天全仗米尔希个人的远见和安排。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德国空军在东线以凯勒上将(Keller)的第1航空队支援北方集团军群,
阿尔贝特·凯塞林元帅的第2航空队支援中央集团军群,
亚历山大·勒尔上将的第4航空队支援南方集团军群,总共2840架飞机,其中作战飞机1910架,占空军总兵力的59%。其他战场上,西线施佩勒元帅的第3航空队有660架飞机,负责对付英国,挪威施通普夫的第5航空队120架飞机(作战飞机70架),地中海战区第10航空军和北非的空军非洲指挥部总共合计370架飞机,本土只留190架作战飞机。1941年的东线作战获得巨大成功,有些战果连德国人自己都难以置信。据说凯塞林的第2航空队在第一个月就获得击毁苏军飞机1千架以上的战果,空军总部不相信命令重新核查,凯塞林本人也不相信,特别嘱咐核查战果要严格,结果重新统计出来的击落数比第一次还要多。
总体来说,东线空中是由各战场司令官在前线指挥的,耶顺内克的总参谋部作用不大。这种情况直到1941年底42年初苏军冬季大反攻起了变化。在著名的德米扬斯(Demyansk)防御战中,德国第2步兵军被苏军合围,希特勒下达著名的不准后退一步的命令,责成空军总参谋部为包围圈里的10万部队空中补给所需的至少每天30吨的各种物资。为了实施空运,耶顺内克指派Fritz Morzik上校去第1航空队全权指挥16个运输机大队,以每小时10至15架次的速度,全天候日夜不断地穿梭运输。这次空运相当成功,从2月底发动空运到4月20日解围,日均运输量302吨,但是空军也损失了271架宝贵的容克52运输机。大大削弱了8个月后斯大林格勒空运可以动用的运输机力量。
1942年德军夏季攻势前东线空军总共有2750架飞机,占整个空军4262架飞机的64%,战线中段凯塞林的第2航空队调往地中海,凯塞林也升任南线总司令,不单单指挥空军。东线中段则代之以
罗伯特·里特尔·冯·格莱姆的空军东方指挥部。斯大林格勒被合围后,一开始耶顺内克支持希特勒以空运支撑包围圈内第6集团军死守的决定,但是前线新任第4航空队司令里希特霍芬打来电话,明白无误地告知肯定没有成功希望。耶顺内克一直对里希特霍芬言听计从,因之也改变了立场,但是希特勒的决定不可动摇。事实上,不但里希特霍芬没有做到用空运来充分补给被围德军,后来希特勒派米尔希亲自去前线坐镇,统一协调空运,
艾尔哈德·米尔希也真卖力,他的座车与火车相撞,自己脑振荡加上数根肋骨骨折的情况下,还上半身打着石膏固定,躺在司令部的床上指挥空运。就连这样超人的努力,也被苏联空军总司令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诺维科夫打败。斯大林格勒德军投降以后,戈林要为自己落空的保证找一个替罪羊找上了耶顺内克,准备对总参谋长进行军法审判。希特勒制止了戈林,宣称自己承担失败的一切责任。私下里,希特勒指责戈林应该为此负责。
本土防空
1942年和1943年,作为统辖全军的空军总参谋长,除了在斯大林格勒空运期间,耶顺内克一般不用过问东线作战具体部署,这些由前线指挥官负责。耶顺内克真正的大麻烦在于越来越严重的本土防空作战形势。1942年3月28日至29日夜间,皇家空军第一次对德国城市进行大规模轰炸(此前的轰炸规模不大,主要是骚扰性的士气轰炸) ,打击海港城市吕贝克(Luebeck) ,然后是罗斯托克(Rostock) ,5月间以1千架轰炸机的规模打击科隆,6月再次发动千机大轰炸,打击不莱梅。8月17日,18架美国空军B17空中堡垒在白天空袭鲁昂(Rouen)市,规模虽然微不足道,但却标志着美军强大的物力开始投入欧洲天空争夺战。1942年德国空军总参谋部对本土防空形势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耶顺内克觉得投入360架战斗机保卫帝国领空太多了,因为东线和地中海都需要这些飞机。1942年后半年和194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德国本土防空由韦斯上校(Weise)的空军中央指挥所、高炮部队和卡姆胡贝尔第12航空军的夜间战斗机共同负责。时至1943年,美国战略空军全面投入空袭德国,跟英国皇家空军形成了一个专门在白天进行大编队精确轰炸,一个专门在夜间对城市大面积目标进行恐怖轰炸的分工。耶顺内克终於转变看法,开始把本土防空放到优先地位来。最恐怖的空袭发生在从7月24日开始的9天里,英美空军出动数千架次重型轰炸机连续空袭汉堡市,造成平民5万人死亡,4万受伤,1百万居民逃离城市无家可归,其规模直追后来的广岛长崎原子弹。在欧洲战场要到1945年空袭德累斯顿才能再次见到对一个人口中心如此大规模地毁灭。经此一役,本土防空应该居于最高优先的地位成了空军高层将领的共识。但是希特勒一方面坚决否认防御优先的原则,命令生产更多的轰炸机报复性空袭英国,一方面公开指责整个空军领导层,大骂空军无能,完全不值得元首的信赖。在这一个多月里,希特勒几次召见戈林大发雷霆,而戈林每次都试图把责任推给耶顺内克。惨烈的本土空战形势和与戈林的紧张关系,是把耶顺内克的神经逼到崩溃的两个重要因素。
另外一个导致耶顺内克自杀的重要原因,是对希特勒信仰的崩溃。耶顺内克一直是狂热的纳粹,希特勒的信仰者。1943年希特勒拒绝把战斗机放到优先地位来保护德国城市的百姓,反而要更多的轰炸机去空袭英国,使得耶顺内克心中对元首的信仰和对国家人民的忠诚发生严重抵触。而希特勒在一次次大本营作战会议中指责空军不值得信赖,让耶顺内克心里更加难受。希特勒的这些火气往往是无法自制,也未必就是针对耶顺内克,事实上不止一次希特勒在大骂整个空军无能之后,会对耶顺内克说一句“当然,这并不包括你在内” 。但是作为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又怎么能没有巨大的压力呢?
后劲不足
作为空军总参谋长,耶顺内克另一个重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他意识到从战争开始就犯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战略错误。出于对元首一再作出速胜保证的信赖,耶顺内克从波兰战役开始,就不遗余力地将一切可用的训练部队派上前线,让一线作战兵力达到最大。甚至有一度各个飞行学校归航空队管辖,等于听任前线指挥官随意调用后备力量。到1942年,战争明显不可能短期结束,而德军飞行员的后备力量也开始见底了。1943年德军新飞行员补充到部队之前,只经过160小时飞行,而英国皇家空军的新飞行员必须飞满360小时,美军更达到400小时。这些德军新飞行员上战场的时候很多训练科目根本没有学过,不会夜间飞行,不会仪表飞行,根本不能全天候飞行。随着战争消耗,飞行员后备力量短缺,又逼得耶顺内克不得不饮鸩止渴,搜罗更多的飞行学员,尤其是宝贵的飞行教官上前线。我们看到二战期间德军那些超级王牌们令人目眩的辉煌战绩,大概无人不知王中之王哈特曼击落352架敌机,也无人不知鲁德尔击毁过5百多辆苏军坦克,但在这些数字后面,还有一个统计:大约四分之一的德军新飞行员活不过头四次战斗飞行。从整体上说,德国空军的平均素质从1943年就已经落后于英美空军,战争后期德军完全是靠着那些勇敢无畏,技艺娴熟,经验老道的超级王牌们在撑场面。
从战绩上看,那些集中了飞行教官和超级王牌的部队,的确令人感到恐怖:1944年5月,第52战斗机联队庆贺首先打下第8千架敌机,3个月以后,第54战斗机联队的总战绩也到达8千架,到9月份,第52联队击落数达到1万架。但是到1943年,英美苏空军不但对德国空军占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而且德军主力战斗机Me109也已经在性能上落伍。即便是德军超级王牌也渐渐地被消耗:共击落敌机258架的诺沃特尼(Nowotny,第一个击落数超250的飞行员,最高战功勋章钻石双剑橡叶十字章获得者)于1944年11月被美军击落身亡,目击者描述他坠机的时候“后面象猎狗一样追了一群野马式” 。击落168架敌机的Admeit在东线被苏军地面火力杀死。另一位钻石双剑章获得者,以110架战绩排夜间战斗机第2号王牌的兰特(Helmut Lent)于44年10月坠毁。同月204架战绩的海夫纳(Anton Hafner)阵亡,一天之内击落18架敌机的单日战绩冠军,总成绩173架的兰格(Emil Lang)于44年9月在西线被击落。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些老牌飞行员们是被累死的。而当大批王牌飞行员渐渐寡不敌众地被消耗掉以后,德国空军离死亡的日子也不远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耶顺内克忽视飞行员后备力量培训的政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杀
从身体上说,耶顺内克一直受胃痛痉挛的折磨。他想到过离开,1943年曾请求外放担任一个航空队的司令,但是希特勒仍然认为离不开他。以上几个因素加起来,耶顺内克承受的心理压力终於到了临界点。从心理学上分析,一般的人工作上或者情绪上有了压力,如果有宗教信仰,或者有朋友家人可以倾诉,至少可以找到一条情绪宣泄的途径。而耶顺内克恰好是个无神论者,没有宗教信仰可以寄托。而他的个性又不善於与人沟通,几年来以很浅的资历身居高位,潜意识中肯定有自卑意识,已经在日常工作中养成了用冷嘲热讽和拒人千里来掩饰自己,为自己筑起一道精神壁垒的习惯,因此与总参谋部的下属也处不好。
这一天上午,他虽然面无表情,但是举止仍然正常,还听取空军作战部长迈斯特(Meister)的空袭伤亡汇报,作战部长出去之后不久,耶顺内克举枪自杀。他留下了两个字条,一个写着“我无法与帝国元帅一起工作。元首万岁” ,另一个写着“迪辛和勃劳希契不准来参加我的葬礼” 。迪辛少将(Diesing)和勃劳希契上校(Brauchitsch,前陆军总司令的儿子)是戈林的副官。他死后埋葬在拉斯滕堡大本营附近,当局对外宣称的死因是胃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