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区,贵州省六盘水市辖区,位于
贵州省西部、
六盘水市中部,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山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地段,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总面积3040.73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4月,水城区辖9个街道、11个镇、10个乡。截至2023年末,水城区常住人口有62.49万人。
历史沿革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汉阳县,今县境属汉阳县。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遣唐蒙通夜郎,置犍为郡,辖12县,汉阳县为其辖县之一,水城境为汉阳县辖地。元鼎六年(前111年),设置牂牁郡,汉阳县改归属牂牁郡,水城境属于牂牁郡辖地。王莽建国元年(9年),牂牁更名同亭,汉阳更名新通,水城境为新通辖地。东汉永初元年(107年),汉阳、朱提由牂牁析出,别置犍为属国,治所朱提县(今云南昭通),属国汉阳县,当时管辖现在的水城、威宁、赫章等一带。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益州,设置宁州,统管八个郡,汉阳县属宁州朱提郡。
南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宁州土人爨瓒造反,汉阳县被废除,水城属爨氏的卢鹿部。
隋大业三年(607年),属昆明国。
唐总章二年(669年),设置汤望州(今水城境),由戎州(今四川宜宾)都督府监领,隶属剑南道。
宋开宝七年(974年),罗甸部普贵纳土内附,宋太祖嘉奖,赐爵为罗甸王,命为贵州刺史,水西卢鹿部为其属地,水城属于水西地域。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罗氏鬼主阿榨内附,招授安抚使。至元十六年(1279年),设置罗氏鬼国安抚司。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为顺元路宣抚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改为顺园路安慰司,领贵州48处长官司,水城境设有曰漕泥及市北洞两个长官司。
明崇祯八年(1635年),修筑水西(今黔西)、大方(平定水西后改大定)、果勇底(今织金)3城,水西辖中水、下水、底水,底水为今水城境。
清康熙三年(1664年),吴三桂伐水西。康熙五年(1666年),以安坤统地设大定府,水城属
大定府。雍正十年(1732年),在底水的下钟山建土城。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水城厅,划大定府之永顺、常平二里归水城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划平远州(今
织金县)之崇信、时丰、岁稔三里入水城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水城厅实行团防里甲制。宣统三年(1911年)11月,水城厅宣告拥护贵州军政府,成立“水城军政府分府”。
民国二年(1913年)9月,水城厅改称水城县,废除厅公署,设置县公署。民国十二年(1923年),属贵州省。民国十六年(1927年),水城县公署改称水城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
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1950年12月,水城县全境解放。
1965年,析水城县设水城矿区,水城县8个公社(镇)、
威宁县两个公社划归水城矿区;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水城矿区人民委员会,辖水城县。
1966年,水城矿区改称水城特区,属西南煤炭建设指部,与县并存。
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六盘水地区体制问题的批复》中决定,原水城特区和水城县合并为水城特区,特区行使县一级职权,归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辖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
1987年12月,撤销水城特区,复置水城县。
2003年,民政部批准同意水城县人民政府驻地由六盘水市钟山区黄土坡街道迁至水城县滥坝镇。
2020年,撤销水城县,设立六盘水市水城区,以原水城县的行政区域为水城区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9月,水城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1961年7月,撤销区级公社。
2013年,撤销木果彝族苗族乡,设置木果镇;撤销比德苗族彝族乡,设置比德镇;撤销保华彝族苗族乡,设置保华镇。
2017年,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
2019年,置海坪街道、新桥街道、以朵街道、石龙街道和红桥街道。
2020年,水城县保华镇、木果镇、南开苗族彝族乡、金盆苗族彝族乡、青林苗族彝族乡划归
钟山区。
区划详情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水城区位于
贵州省西部、
六盘水市中部,介于北纬26°02′56″—26°41′7″、东经104°33′57″—105°15′23″之间,东邻毕节市
纳雍县,西接毕节市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云南省
宣威市,南抵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普安县,北与
钟山区毗邻。全区总面积3040.73平方千米,南北纵距70.9千米,东西横距69千米。
地质
水城区内地层自石炭系(C)至第四系(Q)均有出露,以二叠系(P)、三叠系(T)分布面积最广,其余各地层局部分布。石炭系集中在董地—狗拔坡(堕却背斜核部)及阿嘎—肖家坪背斜核部。侏罗系(J)集中在纸厂—玉舍之间的小箐—兴隆一带。下第三系(E)集中滥坝镇西北面局部。第四系散布在缓坡、槽谷、洼地、盆地内。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构造较为复杂;玉舍—米箩—猴场之西南地区属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中东部地区之双嘎、纸厂、发箐、滥坝、陡箐、红岩及南部果布嘎、野钟、花嘎等地断层构造较为复杂,网状发育,其余地区构造较简单。总体岩层缓倾,构造紧密地区倾角较陡。区内无大面积的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分布,仅局部分布小规模的岩溶塌陷、崩塌及浅层滑坡。岩溶塌陷:分布于碳酸盐岩区,由于岩溶作用,加上构造影响,地下岩溶发育,造成地表局部塌陷,形成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崩塌:主要分布于厚层、巨厚层灰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等硬质岩组成的高陡悬崖处,堆积于坡脚。局部边坡岩石上硬下软,下部岩体强度较低,变形较大,造成上部硬质岩被拉裂破坏、失稳,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崩塌滑坡,主要发生在砂、泥岩、玄武岩及煤系地层分布区,多为松散堆积体沿基岩面、层面或风化分带界面产生蠕动变形形成。
地形地貌
水城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丘山原过渡、黔西北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梯级状大斜坡地段,地势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缓慢倾斜,海拔在635—2861米。最高峰为海坪街道界的牛棚梁子,海拔2861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猴场乡北盘江河谷,海拔为635米;高差达2226米。大部分土地面积分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为主,丘陵次之,还有谷地、坝地、台地和山原等,境内主要山脉为乌蒙山支脉,由梅花山入境,从西北向东南延伸,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境内大部分受北盘江及三岔河(乌江上游河段)夹持,地处乌蒙山脉东侧。
气候
水城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高原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春秋相连,四季不明显。多年平均气温12.3℃,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较大,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5.5℃,极端最低气温-12.6℃(1999年1月12日)。6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4.1℃,极端最高气温为38.7℃(1953年8月18日)。全年平均日照1468.5小时,日平均4.02小时,年日照率为16.8%,无霜期290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2.2米/秒,历年最大瞬时风速28.0米/秒。区域内常年多云雨,西南静止锋造成雨天日数多,年平均雨日201天,5—8月的雨日最多,平均每月都在18天以上,3月最少,平均13天。全年暴雨一般集中在5—9月,特大暴雨出现在6—7月。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春旱、倒春寒、冰雹、凝冻、秋绵雨、暴雨等。
水文
水城区境内河流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和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三岔河和北盘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462.89平方千米、珠江流域面积2577.84平方千米。因受气候及地质地貌条件的影响,境内地表径流与地下伏流相间衔接,地表径流多源于天然降水,常为季节性河流,一般冬春两季河道基流较小,汛期常有山洪暴发,且河谷深邃,落差较大。北盘江流域面积较大,干流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南部地区,主要支流为左岸的巴朗河、月亮河、发耳河、白牛河;三岔河流域面积较小,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北部边缘地区,主要支流有右岸懒龙桥河。三岔河及北盘江分属北部及南部地表、地下水排泄基准面,河谷多为“U”形或狭窄、深切的“V”型,两岸地表水多渗入地下。
土壤
水城区土壤以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壤为主,岩溶洼地处多为棕色、黑色石灰土。水稻土多分布于河谷、坝子区。黄壤一般分布于海拔1800—1900米以上地区,山地黄棕壤一般分布于海拔1900米以上地区。西部高原上以黄壤、山地黄棕壤为主。荒山、荒地多,耕地所占比重小,林地也少,土地利用率不高。
植被
水城区自然植被属于高原山地常绿林、云南松林区,常见树种有大叶栲、青冈、响叶杨等。森林植被从东西方向,境内西南部植被组成成份,多为喜马拉雅山森林植被区系树种,东北部,多为华中森林植物区系树种;从南北方向,除具有中亚热带区系成份外,还杂有南亚热带和暖温带区系成份。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河谷山地雨季林、灌木林。水城区森林覆盖率低,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森林覆盖率已有大幅度提高,从2005年的36.63%上升到2020年的58.79%。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截至2019年末,水城区有耕地81885.33公顷、林地194420.90公顷、草地13021.80公顷、湿地40.5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660.6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442.6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261.28公顷。
矿产资源
水城区境内有煤炭、铁矿、锰矿、铅矿、锌矿、玄武岩矿产31种,查明矿产地62处。
生物资源
水城区境内高等植物有90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390多种,常见有:金发藓、石松、卷柏、问荆等。野生山菜主要有竹笋、蕨苔(蕨幼茎、叶)。野生果品植物主要有:矮杨梅、刺梨、猕猴桃等。纤维植物有构树、荨麻、野桐等;淀粉植物有蕨根、多种青冈子、魔芋等。
水资源
水城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6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率为31.4%。其中,人均水资源量2321立方米/人,低于贵州省人均水资源量2987立方米/人,为贵州省人均水资源量的78.2%;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8.2%,低于贵州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10.4%。水城区人均水资源量偏小,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共存,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年平均径流总量32.78亿立方米,还有过境客水37.33亿立方米。河水水能理论蕴藏量476141千瓦,可利用水能资源336315千瓦。其中:三岔河及其支流河水水能理论蕴藏量36021千瓦,可利用水能资源21160千瓦,分别占两种水能蕴藏量7.57%和6.29%;北盘江及其支流河水水能理论蕴藏量440120千瓦,可利用水能蕴藏量315135千瓦,分别占两种水能蕴藏量92.43%和93.71%。
人口
数量
截至2023年末,水城区常住人口有62.49万人。
民族
截至2024年6月,水城区境内居住有彝、苗、布依、白族、汉等民族,10个民族乡,105个少数民族村寨,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6.5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43.74%;共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4个,分别是水城区猴场乡补那村、水城区玉舍镇新发村、水城区海坪街道海坪村、水城区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乡天门村、水城区龙场苗族白族彝族乡娱乐村、水城区花戛苗族布依族彝族乡花水村、水城区米箩镇倮么村、水城区猴场苗族布依族乡打把村、水城区鸡场镇旗帜村、水城区玉舍镇大田村、水城区陡箐镇陡箐村、水城区果布戛乡大寨村、水城区杨梅乡台沙村、水城区鸡场镇坪地村。其中,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5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水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6.45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2.6:55.1:32.3;财政总收入27.74亿元,同比增长27.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65亿元,同比增长6.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29亿元,同比增长5.16%;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5.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358元,同比增长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69元,同比增长7.8%。
2024年,水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2.45亿元,同比增长8.0%。
第一产业
2023年,水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44.75亿元,同比增长3.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9.22亿元,增长3.4%。其中:农业总产值57.18亿元;林业总产值5.67亿元;畜牧业总产值12.46亿元;渔业总产值0.0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85亿元。种植业方面,粮食产量16.09万吨,增长1.6%;其中夏粮产量6.86万吨,下降10.2%;秋粮产量9.23万吨,增长12.5%;薯类产量6.37万吨,下降11.6%;豆类产量1.11万吨,增长9.0%。经济作物产量54.39万吨,增长2.8%;其中油料产量0.31万吨,增长27.3%;糖料产量1.57万吨,增长5.2%;烟叶产量0.45万吨,增长0.9%;中草药材产量0.46万吨,下降2.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0.97万吨,增长1.8%;瓜果类产量0.18万吨,下降22.6%。
2023年,水城区四肉总产量为3.76万吨,下降3.1%。其中猪肉产量2.93万吨,下降7.0%;牛肉产量0.23万吨,下降6.2%;羊肉产量844吨,增长4.3%;禽肉产量0.52万吨,增长27.9%。实现禽蛋产量1.04万吨,增长59.4%。年末生猪存栏27.32万头,下降3.3%,出栏33.61万头,下降4.7%;年末牛存栏6.33万头,增长0.9%,出栏1.77万头,下降5.5%;年末羊存栏5.37万只,下降20.5%,出栏4.96万只,增长4.7%;年末家禽存栏312.82万只,增长40.3%,出栏295.36万只,增长18.8%。
2024年,水城区第一产业增加值45.87亿元,同比增长3.7%。
第二产业
2023年,水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96.51亿元,同比增长0.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1%;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累计在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家(成长型入库企业尚未在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7.33亿元,其中重工业215.1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99.0%;轻工业2.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15.84亿元,产销率99.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1010万吨,下降21.5%;其中洗精煤305.90万吨,增长4.1%。铝及铝相关产品产量40.82万吨,下降2.0%;其中电解铝和铝制品产量分别为13.14万吨、27.68万吨,分别下降1.7%、2.2%。发电量138.07亿千瓦时,增长1.4%;其中水电为18.06亿千瓦时,下降38.2%。火电为116.12亿千瓦时,增长12.54%;水泥产量140.4万吨,增长29.0%。
2024年,水城区第二产业增加值185.24亿元,同比增长11.3%。
第三产业
2023年,水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15.19亿元,同比增长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3%;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36家(含大个体,其中批发业25家,零售业9家,住宿2家);累计在库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54家(含大个体,其中批发业68家,零售业57家,住宿业13家,餐饮业16家)。实现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销售额)分别为72亿元、65.81亿元、0.83亿元、7.87亿元,分别增长13.4%、4.0%、13.6%、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7亿元,增长1.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亿元,下降8.8%。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2家,累计在库47家,其中重点行业1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7.64亿元,下降21.5%。
2024年,水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161.35亿元,同比增长5.8%。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水城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3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9.6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20%。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59所,其中幼儿园193所、小学115所、初中38所(含九年一贯制2所)、高中11所(含普通高中6所、完中2所、十二年一贯制3所)、中职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累计167527人,其中在园幼儿24841人、小学在校生70278人、初中在校生34166人、高中在校生14328人、中职在校生23794人(全日制3573人、非全日制20221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20人。拥有中小学图书338.8万册,其中小学160.8万册,生均22.88册;初中图书107.2万册,生均31.4册;普通高中图书70.8万册,生均49.4册。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水城区各行政村综合活动室业务用房屋面积均达357.32平方米,配套文体活动广场198个,建成乡镇图书室30个,村农家书屋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图书室共计189个。完成860个应急广播终端点位建设,开通“广电云”户户用13.3795万户。
国家三级图书馆:水城区图书馆。国家一级文化馆:水城区文化馆。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水城区集中征缴期内全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9.2602万人。共有卫生机构430所,其中医院31所,卫生院32所(包括分院)。共有卫生机构床位数4885张,其中医院3010张,卫生院1641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8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90人,注册护士1468人。
社会保障
2023年,水城区发放城市低保金1.45亿元,保障27057人;发放农村低保金1.53亿元,保障36719人;发放特困供养金2693.01万元,保障1777人;发放区级临时救助资金779.74万元,救助6525人(实施“救急难”资金234.76万元,救助1034人);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238人次288.65万元、事实无人抚养未成年人基本生活费5656人次585.72万元、孤儿“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助学金148人次37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64240人次578.86万元(其中一级31897人次319.28万元、二级32343人次259.58万元)。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44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13人;实现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2.29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390590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达53332人(其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34841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8491人)、失业保险参保达32902人、工伤保险参保达55303人。
交通运输
水城区地处川、滇、黔、桂四省(区)结合部,位于“毕水兴”经济带中部,贵昆铁路、株六复线横贯东西,南昆铁路、内昆铁路、水红铁路连接南北,杭瑞高速、都香高速、水兴高速、六威高速贯穿全境,辖区内路网6000余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水城之名,始于清代。因城外皆是水田,四面群山环绕,水绕城垣自西向东流。春夏雨多,河水暴涨,田塍皆没,宛如沧海,故名水城。
非遗文化
苗族芦笙舞,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传统舞蹈。芦笙舞是苗族人民举行祭祖和节日、喜庆活动时所跳的传统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播种前祈求丰收、收获后感谢神灵赐予和祭祀祖先的仪式性舞蹈,广泛流行于苗族地区。其中贵州的苗族芦笙舞主要分布在雷山、关岭、榕江、水城等地。芦笙舞表演时气氛热烈而欢快,现已成为苗族民众在稻谷收获后至来年春播前的农闲期间和喜庆佳节时都要演出的自发性舞蹈。芦笙舞的舞曲和舞步各地大同小异,芦笙舞曲根据内容可分为礼乐曲、叙事曲、进行曲、歌体曲和舞曲等。芦笙舞有吹笙伴舞、吹笙领舞和吹笙自舞几种形式,吹笙伴舞、吹笙领舞两种形式中吹笙者7人、9人、11人或更多人均可,吹笙者不舞或在场中小舞,周围男女群众层层环绕舞蹈,场面蔚为壮观。芦笙舞动作可概括为走、移、跨、转、立、踢、别、勾、翻等主要类型,这些动作或庄重肃穆,或生动紧凑,或明快洒脱,或轻灵敏捷,反映了苗族人民多样的生活与文化形态。水城苗族芦笙舞又称“箐鸡舞”,是苗族同胞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来源于苗族“老谱”在民族斗争和生产生活中的经历,以水城县南开乡小花苗支系芦笙手所跳的舞蹈最具代表性。目前,这一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表现形式正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窘境,急需抢救保护。2008年6月14日,苗族芦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5月,水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有省级2处、市级9处、县级12处、未公布为等级的25处,共48处。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3年10月,水城区共有A级景区20个,其中4A级景区2个(玉舍森林公园景区、百车河景区),3A级景区3个(米箩景区、水城春康养旅游景区、贵州初好农业园景区),2A级景区10个(滴水岩景区、木城景区、猴儿关景区、真龙山景区、转山景区、猴场补那布依风情园景区、百果园文化旅游度假景区、龙头山康养旅游景区、天门传统古村落旅游景区、北盘江畔桃花源景区),1A级景区5个(水城区东城花园景区、红豆健康主题公园景区、两江健康主题公园景区、龙池公园景区、水城铁艺文化公园景区)。
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
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六盘水市水城区南部,与杭瑞、水盘、厦榕、沪昆高速相连相接,距高速、六盘水火车站、月照机场分别是3千米、15千米、25千米,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度假区由野鸡坪、海坪、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素有“凉都翡翠”“天然氧吧”的称号,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玉舍雪山滑雪场坐落于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内,是中国纬度最低、贵州首家高山滑雪场,滑雪场有双板、单板、雪地摩托、戏雪、雪上飞碟等项目,可容纳3500人滑雪。度假区以彝族文化为主要元素,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同胞汇聚在海坪彝族广场,举办彝族最隆重的火把节,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位于水城区野钟乡南部的北盘江大峡谷,地处滇东高原向贵州高原的过渡地区,西南季风区与东南季风区的过渡地带,乌蒙山系东南坡,海拔780—1680米,面积13.62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4.15平方千米,是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及其栖息环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该区主要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种类较多。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还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穗花杉;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除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3种。其中兽类5种, 即藏酋猴、猕猴、小灵猫、斑羚、林麝;鸟类7种,即白腹锦鸡、鸢、雀鹰、红隼、雕枭、领鸺鹠、班头鸺鹠;两栖类1种,贵州疣螈。
北盘江大峡谷
北盘江大峡谷,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区,集瀑布、石林、石洞、峰林等数十种自然风光于一体,相对高差在300—700米。景区还有高家渡铁索桥和北盘江大桥,高家渡铁索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全长79.6米。
地方特产
水城猕猴桃
水城猕猴桃,贵州省水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城猕猴桃呈绿褐色,长卵形,果皮光滑、果毛稀少,果肉翡翠绿,果心乳白色,沿果心呈放射状血红色条纹。2014年9月2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水城猕猴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水城黑山羊
水城黑山羊,贵州省六盘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城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以禾本科牧草为主。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膻味极小。2016年2月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水城黑山羊”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水城小黄姜
水城小黄姜,贵州省水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城小黄姜产于水城,姜块相对较小,表皮呈淡黄色,故得名水城小黄姜,是水城人民在长时间的生姜种植与销售中根据姜块自身独有的外形命名。2015年4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水城小黄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水城春茶
水城春茶,贵州省水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城春茶生长在海拔1200—2200米之间,每年开园比贵州省遵义、铜仁等主要产茶区早10—15天,比江、浙一带早10—25天。“水城春”茶共有倚天剑、明前翠芽、凤羽等13个品种。2015年4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水城春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荣誉称号
2016年3月15日,水城区入选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区)名单。
2019年3月15日,水城区入选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20年6月2日,水城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名单。
2020年6月30日,水城区入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
2020年7月,水城区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二批)。
2020年12月1日,水城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四批)名单。
2021年5月14日,水城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名单。
2021年8月27日,水城区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2021年11月3日,水城区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2年6月,水城区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名单。
2022年8月10日,水城区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2022年12月30日,水城区入选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4年1月16日,水城区入选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名单。
2024年1月25日,水城区入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旗)名单。
2024年1月30日,水城区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