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进步党
中国台湾地区政党
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英语:“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为中国台湾地区政党,于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以民主进步党为首的绿营,与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蓝营并列为中国台湾两大政治势力。
发展历程
民主进步党是由一群党外人士于1986年9月28日在台北宣布成立的。民进党自成立起,不断通过鼓吹“住民自决”等各种“台独”倾向的决议,至1991年民进党通过“台独党纲”,该党彻底沦为“台独党”。成立初期的民进党热衷于街头运动,一度在岛内被冠以“暴力党”的称号。后来民进党越来越强调“体制内斗争”的重要性,积极投入台湾各项公职选举。 民进党在1992年底第二届“立法委员”选举中赢得近三分之一席次。
1997年的县市长选举后取得了全台大部分县市的执政权。
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领导人陈水扁、吕秀莲获得“总统”选举的胜利,成为台湾地区的执政党。
2008年5月20日再度成为在野党。
在民进党进入第2次在野时期后,新上任的党主席蔡英文开始处理陈水扁弊案造成的影响,并推出小额捐款等新的开源管道;在2次“陈江会”期间,民进党发动抗议行动;而由于上任后的马英九政府,经历八八水灾、H1N1疫苗、ECFA、美国牛肉进口等议题与事件的处理无力失当,再加上于2008年民意代表选举后,诸多国民党民代因贿选而被宣判当选无效,因此民进党在4波的民代补选中逐渐夺回少数立法院席次;在2009年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中夺回宜兰县,各县市长得票率和国民党不相上下;2010年台当局“直辖市”公职人员选举中,虽未增加席次,但得票率超越中国国民党。
2016年1月16日举行的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推出的正、副参选人蔡英文、陈建仁当选,2016年5月20日民进党再度执政。
2019年1月6日,民进党主席补选的投票结束,总投票数为34230票,卓荣泰获24699票,以72.6%的得票率获胜,代理主席林右昌宣布,卓荣泰顺利当选民进党党主席。民进党中执会将于1月9日正式公告当选名单,而当选人将于1月23日上任。
2020年5月20日下午,蔡英文接任第十七届民进党党主席。
2022年11月26日,蔡英文宣布辞去民主进步党主席职务。
2023年1月15日,民进党第17届党主席补选投票,候选人赖清德同额当选。民进党晚间宣布,这次补选投票率17.59%,赖清德得票数41840票,得票率99.65%。赖清德将于2023年1月18日接任民进党主席,任期至2024年5月20日。
政党主张
民进党的党章虽然开明宗义地表明,民进党是一个追求“民主”和“进步”的政党,然而民进党的党纲则素有“台独党纲”之称。其实,民进党的党纲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地朝“缓和”方向变化,但目前仍不脱“台独”色彩。近年来,民进党又通过一系列决议文,来掩饰、修正党纲中赤裸裸的“台独”主张。除了“台独”内容外,民进党的党纲还主张建立“民主自由的法政秩序”、推行成长均衡的经济财政政策、建立“公平开放的福利社会”、培养“创新进步的教育文化”,以及推行“和平独立”的“国防外交”政策等。
政党架构
民进党的全台代表大会为该党最高权力机构,每一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召集一次,必要时也可经中执委决定或全台5个以上县市党部书面提议召开。“全代会”的主要职责是修订党章,议定党纲,听取并审查中执委的报告,选举或罢免中执委委员等。而中执委作为常设的最高权力中枢,设置委员31人,并由除党主席(党主席为当然委员)外的30人互选出10人为常务执行委员。党主席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产生,任期2年,可连选连任1次。此外,民进党还设置一个由11名委员(委员由“全代会”选举产生)组成的中央评议委员会,其主要职权是对党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民进党中央党部下设”国际事务部”、“中国事务部”、组织推广部、文化宣传部、社会发展部、妇女发展部、青年发展部等7个部,财务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等2个会,以及一个民意调查中心和一所“台湾民主学校”。民进党在各县市都设有地方党部,负责地方党务工作。
政党派系
派系政治在民进党内表现得特别明显。从党外时期开始,就有“公政会”和“编联会”两股势力在较劲。民进党成立后,党内又形成“美丽岛系”和“新潮流系”两大派系。1996年3月“领导人”大选失利后,“美丽岛系”逐渐没落瓦解。现在民进党内的主要派系有:“正义连线”,是陈水扁1992年初创立的,领军人物除陈水扁外,还有民进党政策会执行长沈富雄等人;“福利国连线”,谢长廷、张俊雄都属该派系;“新动力办公室”,许荣淑为龙头;“台独联盟”,是海外“台独联盟”1991年返台后集体加入民进党而形成的派系,目前负责人是李应元。(以上四个派系于去年组成一个松散的新组织,称为“主流联盟”);“新潮流”系,该系以纪律严明而被称为党内“一支正步走的军队”,龙头人物有吴乃仁、邱义仁、“立法委员”洪其昌等人;“新世纪办公室”,以民进党张俊宏为首。民进党的派系斗争,主要表现在政治路线之争和党内资源的争夺。
政党现况
2024年9月25日,台立法机构举行8个“常设委员会”“召委”选举,最终民进党团获8席“召委”。
相关事件
国民党党发言人、文传会副主委陈淑容强调,是为促进未来台当局立法机构议事步入正轨,才会推这支CF。陈淑容表示民进党是一个为了刻意阻挡当局施政,为反对而反对的政党。
她指出,民进党在议场内暴力相向,霸占主席台,一再的制造冲突对抗,不惜流血,甚至打人、咬人、丢人、抓人,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就是为了阻挡当局推动各项政策,但民进党籍县市长才是最先提出乡镇市长与代表可以新台币领4万5千元,民进党却骂国民党想绑椿、自肥,因此民进党里子面子全要,是为反对而反对。
2008年10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身份,赴台南参加两岸新闻学术交流活动,他在当地参访孔庙时,遭到民进党台南市议员王定宇率人暴力攻击。岛内各界及舆论对这一暴力事件纷纷予以谴责。国台办、海协会分别表态,谴责野蛮的暴力行为。
据台湾媒体报道,张铭清在参访台南孔庙时,民进党台南市议员王定宇率人到场围攻,张铭清被推倒在地。张铭清进入车子准备离开时,有一名极端分子跳上车顶踩踏,旁边还有人用旗杆击打车体,现场场面十分混乱。
民进党继台南推打张铭清、台北围攻陈云林住所、管碧玲掌掴洪秀柱之后,又出现民进党民代邱议莹掌掴李庆华、党团锁门“自囚”、“场内抗争场外包围”反对“集会游行法”等行径,不论是在台当局立法机构议事还是街头运动,民进党都打人有理、闹事合法,不但不愿道歉,还要骂被打者“不是人”,是什么原因让民进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崇尚暴力,是非不分?首先缘于民进党内中间理性力量的丧失。
民进党支持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基本盘”,就是铁杆的“台独分子”,约占选民总数的30%,另一类是不喜欢国民党,希望民进党进行改革的中间选民,最高时超过20%,在掌权初期,民进党一度拥有近半选民支持。但8年来民进党接连操作意识形态、撕裂族群,贪腐弊案又层出不穷,让中间选民非常失望,经过民代、县市长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可以看出,民进党再度退回到支持率不到30%的政治谷底,显示民进党已经失去多数中间选民支持,民进党内部再没有制衡激进“台独”路线的力量,剩余的支持者仍旧是那些仇视大陆、痛恨国民党的“台独”分子,他们不惜一切手段实现自己的“台独”梦想,包括使用暴力,因而暴力抗争再度成为民进党的基本路线。
其次缘于“台独”势力的集体焦虑。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失败后,不但失去了政权,无法掌握行政资源,在台当局立法机构也仅有不到1/4的席位,不足以影响任何“法案”的通过,在地方上,更是只有6个县市掌权,“台独”力量遭受重创,加上马英九上台后,两岸交流不断深入,民进党不论支持还是反对,都无法影响两岸关系发展和岛内民意的变化,大陆又不断出台惠台政策,尤其是加大做中南部民众工作的力度,“台独”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面临不断流失的危险,有危机感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就产生了集体焦虑,反应在政治上,就是不断发动暴力来宣泄不满,这也正好反应了“台独”已经进入穷途末路,“台独”势力在做的困兽犹斗与垂死挣扎。
第三在于国民党的容忍与退让。国民党对于民进党暴力的逆来顺受,不是自今日始,而是早在七八十年代的“党外”时期就已经开始。原因之一是国民党背负的“外省人原罪”,即血腥镇压“228”事件给本省人带来的伤痕,伤害之深使之年年为此纪念、谢罪和道歉,国民党生怕再度对台湾造成新的伤害,因而宁愿选择忍让;原因之二在于国民党的政治人物大多技术官僚出身,不习惯斗争与对立,“和事佬”、“和稀泥”者使施暴更有恃无恐,遭受多次羞辱的台当局立法机构负责人王金平在多方逼问下,迟迟不敢动用“警察权”,就是生怕引发更大冲突;三是国民党并不团结,王金平曾指出,不能将肇事者绳之以法,是因为没有法律依据,每次推动都受到民进党的强力阻挠,国民党立法机构党团不展现强势作为,跟以前否决马英九提名的台当局监察机构人事一样,就是因为国民党派系林立,勾心斗角的结果,这也是马英九要兼任国民党主席的由来。
另外,在于政客明显的“抢镜”心态。台湾政治是选举政治,选民的多寡与政治人物知名度息息相关,因而一些政客为了提高曝光率,频频抢镜头,表演越劲爆、动作越粗野就越能吸引眼球,因而每逢选举,脱衣助选、裸体拉票、怪异扮相遍层出不穷。而在中南部死忠“台独”分子眼中,越仇视大陆、越教训国民党,越能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因而泛绿的政客更对暴力方式情有独钟,在台立法机构质询时都声音尽量大、骂人足够狠,以“出位”的演出博得极端选民的支持,声言要“洗钱”的民代余天、推打张铭清的台南市议员王定宇还因此被视为英雄,政治行情看涨,可见这种“抢镜”行为的在民进党价值。
历任领导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1 10:4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