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德显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学家
毕德显(1908年12月21日~1992年1月12日),山东平阴人。电子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中国电子学界中最早进行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应用的研究者。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2月21日,毕德显出生于山东省平阴县东三里庄。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7岁时,毕德显入山东省东阿县模范小学就读。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毕德显入山东泰安萃英中学(今泰安一中)就读。
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年)夏,毕德显进入山东济南齐鲁大学物理系学习。
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齐鲁大学因故停办,毕德显转入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插班学习,与袁家骝、徐元贵、陈尚义等同班。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毕德显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本科,留校边当助教,边读研究生。同班作研究生的还有岭南大学来的冯秉铨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夏,毕德显在燕京大学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正式留校当专职教员。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毕德显参加了中国物理学会,并于1936年夏出席了在青岛召开的中国物理学会年会。毕德显在燕京大学物理系做专职教员期间,曾指导过本科生张兴华的毕业论文《用扭摆测量植物油的粘度》和本科生张宗潢(张权)的毕业论文《五米波段的收发信机试验》等。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夏,经孟昭英介绍,毕德显到昆明财盛巷清华大学无线电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保密电话和利用中波广播电台导航飞机问题。
赴美留学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由无线电研究所所长任之恭推荐申请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的留美助学金,同年9月去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系读硕士学位。由于在国内已读过研究生并已工作多年,一年后(1941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
中华民国三十年(1941年),毕德显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物理系读博士学位。他除了读书外,还得到一个助教的兼职,协助袁家骝在实验室指导学生作实验,批改实验报告等。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夏,毕德显取得了加州理工学院授予的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先是留在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理论研究组工作;半年后(1944年12月),应聘到美国东部新泽西州康登城的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新产品试制部工作,主要从事脉冲多路通信设备、自动定向设备及微波通信设备等的研究和制造。
回国任教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9月,经当时的中央大学物理系主任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尧教授介绍,毕德显回国到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任教授。开始时担任低年级普通物理课,后来主要为物理系开设无线电课。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央大学欲拉一些教授到台湾去。而这时,中国共产党为发展解放区的高教事业,也在中央大学秘密动员一些教授去东北解放区任教。毕德显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要他去台湾的要求,响应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向他发出的去东北解放区任教的邀请。
不久,他在中央大学地下党安排下,与其他一些教授一起经上海、香港并取道朝鲜,终于在1949年初辗转来到解放区大连,担任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工科大学——大连大学(后改名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电机系和电信系的系主任。
1952年2月29日,毕德显带领电信系师生共211人离开大连,来到张家口,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任军委张家口工程学校系主任。195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58年8月,通信工程学院从张家口迁到西安,后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军事通信工程学院雷达教授会主任。
1963年,毕德显被授予大校军衔
文化大革命”中,毕德显受到不公正待遇,被关进了“牛棚”,家中又接连失去两位亲人。但是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之下,他仍然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着信心。出“牛棚”后,他除了去图书馆帮助整理、出借图书资料外,还抓紧时间,阅读国外科技杂志,在一位与他同处逆境的教授协助下,翻译出版了《电信技术译丛》19册,100余篇,近100万字,内容主要是晶体管理论,传输线变压器理论等。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他又广泛搜集国际卫星通信技术资料,为军队通信工程学院能较早地开设卫星通信专业创造了条件。
1972年,毕德显被解除审查,彻底平反。
1977年6月,古稀之年的毕德显终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7年9月毕德显调到南京,重新被中央军委任命为于1974年重建的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管学院教学、学术研究及师资建设等工作。
1978年初,毕德显向上级建议,组织力量开展军用光纤通信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一次军队某项工程体制论证会上,毕德显向上级提出,军队指挥自动化工程应该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从易到难来搞,要首先着眼于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建立,而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把兴趣放在大屏幕显示等的建立上。
1981年,毕德显向总参通信部领导建议,通信技术装备的改造与发展应特别重视微处理机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军队通信院校各专业都要开微机课。
1983年,毕德显根据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特点,向上级提出了“核战争条件下通信联络保障问题的建议”。认为应当高度重视对核战争条件下各种军事通信装备和电子设备抗毁性的研究,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1988年底,由于年事已高退居二线,但毕德显仍然兼任学院学术委员会等许多机构的名誉职务。他经常为教员和研究生解答难题,经常与研究生谈话,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多次告诫大家“现代化是买不来的,要靠自己干”。他还向学院领导建议,要重视学科建设,重视教员队伍建设,使通信工程学院为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因病逝世
1991年春,毕德显因病住进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治疗。在他生命即将完,学院一位博士生导师去医院看望他时,他在病床上吃力而大声地对这位教授说:“可不能让我们的博士点断了线啊!”
1992年1月12日,毕德显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4岁。生前,毕德显立下遗嘱,其中两条的内容是:“一、在我去世之后,将遗体捐献给所在医院作病理解剖研究之用,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四、我参加革命以来,工作做得不多,但得到了组织上的很多关怀和照顾,我感谢组织,感谢同志们,祝学院兴旺发达。”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朝鲜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前线遇到了坑道通信的难题,当时国际上对地下无线电波的研究和应用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毕德显一方面认真总结战士们使用埋地天线的经验,另一方面查资料,搞演算,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探讨,写出了一篇“坑道天线”的专论,对坑道通信的电波传播方式,对坑道天线的辐射机理、基本形式结构及如何架设等都作了描述,使“天线埋在地下能够实施通信联络”的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答案,为抗美援朝时的野战通信联络贡献了一份力量。
20世纪50年代末,毕德显参与了气象雷达和超远程雷达等的研制工作,提出了将参量放大器作为接收机前端以提高雷达性能的设计思想。
20世纪50-60年代,毕德显针对当时中国雷达存在距离与速度模糊问题,研究提出了利用编码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并提出了几种编码方法。
1、T.H.PiandC.Y.Chao.OnthePositivelyChargedParticlesAccompanyingtheBeta-Raysofp32.PHYSICALREVIEW,1947,Vol.72:639.
2、毕德显、叶根函、蒋同泽译,A.Z.爱金堡著.天线.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53
3、毕德显.信息论基础.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1954.
4、毕德显.脉冲技术.张家口:通信工程学院,1955.
5、毕德显.天线馈电设备.西安: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1958.
6、毕德显、保铮、蔡希尧译,A.Z.爱金堡著.《超高频天线》.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61.
7、毕德显.《电磁场理论》.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5.
人才培养
20世纪50年代始,在毕德显的倡导下,通信工程学院筹备建立了雷达军用机实验室,通过毕德显和其他人的共同努力,50年代初,新中国培养出第一批雷达工程技术人员。
1952年,毕德显为通信工程学院无线工程系开设《电磁场理论》课。同年,以毕德显从大连带来的电信系为基础,在通信工程学院正式成立了雷达工程系,他被任命为雷达教授会主任,开设了《雷达原理》等课程,随后开始对信息论在雷达和通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956年,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下,经上级批准,毕德显招收了第一批研究生,使通信工程学院成为在当时军队院校招收研究生较早的单位之一。
1962年下半年,毕德显再次负责学院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63年9月和1964年9月招收了两期研究生。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毕德显带领一批骨干教员,第三次开展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1979年,毕德显主持招收了通信工程学院重建后的第一届研究生,并担任了指导教师小组组长。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他还在通信工程学院领导组建了军队第一个指挥自动化工程专业。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毕德显把主要精力倾注在通信工程学院建设博士点和增建硕士点上,确定了学院第一个博士点“军事通信网”的研究方向。
荣誉表彰
1941年,毕德显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
1944年,毕德显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83年4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党委批准毕德显为“优秀共产党员”。随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党委又作出了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毕德显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通信部队全体官兵向他学习。
1980年,毕德显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社会任职
1961年11月,毕德显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雷达工程学院副院长
1963年,雷达工程学院调整更名为通信兵工程学院,毕德显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副院长。
1962年,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
1972年,被任命为重庆通信工程技术学校副校长。
1979年,当选为中国电子学会第二届理事。
1978年7月-1988年底,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1978年,任中央军委电子对抗小组“电子对抗和雷达技术顾问”。
198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59年4月,当选第二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4年12月,当选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78年3月,当选第五届中国政协委员。
1983年3月,当选第六届中国政协委员。
个人生活
1975年,毕德显在“文革”之前带过的一位研究生,对国外一卫星通信专家来华讲学和座谈中提出的FDMA频分多址)非线性互调分析的一些理论产生了一些疑问,在千里之外给毕德显老师写去了一封求教信。10天以后,他收到了毕德显老师寄来的航空挂号信,9页纸上写满了详尽的数学推导,既指出了国外专家的几处关键性错误,又提出了正确的分析方法。在一年时间里,这位学生收到毕德显老师写的类似信件达8封之多。
人物评价
毕德显为把信息论普及到通信、雷达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现代化和指挥自动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毕德显被称赞为学术上的“活字典”,被誉为“科学道路上一颗晶莹的铺路石”。(林德喧《毕德显》)
是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建者,现代中国最著名电子学家之一。一生默默耕耘,著作甚丰,桃李满园。教授志弥坚、德仁厚,衣不求华,言不过实,对事业有抱负,对学业有卓见,对朋友有信义,对国家忠贞不渝。老友同窗,师长学子,皆以圣贤前辈敬佩爱戴之。一代楷模,高山仰止。(1992年12月,南京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为毕德显教授设立的铜像背后镌刻着对毕德显的评价)
人物影响
1992年12月,在毕德显诞辰84周年纪念日,南京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为毕德显教授设立了铜像。
2019年10月19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依托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成立“毕德显班”,实践“三全育人”体系,培养引领电子信息领域科技发展和产业应用创新拔尖人才。
参考资料
毕德显.中国科学院.
毕德显简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毕德显.中国科学院.2020-04-15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2 16:4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