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训(1838~1896年)清代平民教育家。今山东
冠县人。因在兄姐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名训则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武训(1838-1896年),1838年12月5日(道光十八年
农历十月十九日)出生在山东堂邑县武家庄(今属
冠县柳林镇)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原名武七(因在家中排行第七,故名“武七”),亦称武
豆沫,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
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
14岁后,多次离家当佣工,屡屡受欺侮,甚至雇主因其文盲以
假帐相欺,谎说3年
工钱已支完。武训争辩,反被诬为“讹赖”,遭到毒打,气得
口吐白沫,不食不语,病倒3日。吃尽文盲苦头,决心行乞兴学,20岁时当了乞丐。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次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庄创办义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
山东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
兴办筹备
咸丰九年(1859年),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但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边乞边佣”。几年下来,这个苦并快乐着的乞丐,足迹所至,遍及
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每次讨得较好的衣物和饭食,他就设法卖掉换钱。而自己则像一个
苦行僧一样,只吃最粗劣的食物,边吃还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他有时还像个江湖杂耍艺人一样表演锥刺身、刀破头、扛大鼎等节目,甚至吃
毛虫蛇蝎、吞石头瓦砾,以取赏钱。他还将自己的辫子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装扮成戏里的小丑模样,以获得别人的施舍。
武七白天乞讨,晚上
纺线绩麻,边做活边唱:“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在农忙时还经常给富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各种歌谣唱给众人听。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信使,以获谢礼和佣钱。经过多年的辛劳,武七终于积少成多,存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由于他居无定所,钱款无处存放,就打算找一富户人家来存放。他打听到本县有一位举人杨树坊,为人正直,名声很好。武七觉得这个人值得信赖,于是跑到杨府求见。由于他是乞丐,主人拒而不见,他便在大门口一跪就是两天,最后终于感动了杨举人。武七把乞讨积钱、兴义学之事原原本本叙述一遍,杨举人大为感叹。杨举人不但答应帮他存钱,并且表示要助他办学。
随着款项的增多,武七开始
典买田地,备作学田。同时他以三分息给他人放贷,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在他49岁时,武七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财力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乞丐身份去选择享受,他继续过着赤贫的生活。这时他觉得时机已经来临,决定创建义学,于是他向杨举人提出建义学之事,杨举人说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武七应先娶妻生子,武七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兴建义学
光绪十四年(1888年),武七花钱4000余吊,在堂邑县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义学,取名“崇贤义塾”。武七用了整整三十年的时间来实现他的理想,在这三十年里,他受尽苦难,但始终坚定的一步步迈向他的目标。学校建成后他亲自到当地有学问的进士、举人家跪请他们任教,并到贫寒人家跪求他们送子上学。
当年招生约50余名,依循惯例分为蒙班和经班,学费全免,经费从武七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第一天时,武七都要先拜老师,次拜学生,这种仪式持续多年。每次置宴招待老师,他都请当地名绅相陪,而自己则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便匆匆而去。
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课的老师,他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老师,他跪求警觉。有一次老师睡午觉睡过了头,学生在学堂内打闹,武七径直来到老师的房前,跪下高声唱道:“先生睡觉,学生胡闹,我来跪求,一了百了”。老师十分惭愧,以后再也不敢疏懒。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他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就这样,义塾老师对他十分敬惮,而学生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都严守学规,努力上进,学有所成者甚众。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武七与寺院合作,在
馆陶县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武七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在临清县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武七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他一生不娶妻、不置家。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都被他拒绝,他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
张曜闻知武七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
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并赐名武七为武训。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的匾额。武训的绝世奇行轰动朝野。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
黄马褂。从此武训声名大振。
人物逝世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10年后,清廷将其业绩宣付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武训县。
事迹年表
咸丰九年(1859年)
21岁的武训开始行乞集资。他手使
铜勺,肩背褡袋,烂衣遮体,边走边唱,四处乞讨,其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将讨得的较好衣食卖掉换钱,而自己只吃粗劣、发霉的食物和菜根、地瓜蒂等,边吃边唱:“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
义学院。”在行乞的同时,他还拣
收破烂、绩麻缠线,边绩麻边唱道:“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缠线蛋,接线头,修个义学不犯愁。”他还经常给人打短工,并随时编出歌谣唱给主人听。当给人家推磨拉碾时,就学着牲口的叫声唱道:“不用格拉不用套,不用
干土垫磨道。”另外,他还为人做媒红,当邮差,以获谢礼;表演竖鼎、打车轮、学
蝎子爬、给人做马骑等,甚至吃蛇蝎、吞砖瓦,以取赏钱;将自己的发辫剪掉,只在额角上留一小辫,以兑换金钱和招徕施舍。
同治七年(1868年)
武训将分家所得的3亩地变卖,加上历年行乞积蓄,共210余吊,悉交人代存生息,而后置田收租。他唱道:“我积钱,我买田,修个义学为贫寒。”
光绪十二年(1886年)
武训已置田230亩,积资3800余吊,决定创建义学。
光绪十四年(1888年)
花钱4000余吊,在柳林镇东门外建起第一所
义学,取名“
崇贤义塾”。他亲自跪请有学问的进士、举人任教,跪求贫寒人家送子上学。当年招生50余名,分蒙班和经班,不收学费,经费从武训置办的学田中支出。每逢开学时,武训先拜教师,次拜学生。置宴招待教师,请当地绅士相陪,而自己站立门外,专候磕头进菜,待宴罢吃些残渣剩羹即去。平时,他常来义塾探视,对勤于教事的
塾师,叩跪感谢;对一时懒惰的塾师,跪求警觉;对贪玩、不认真学习的学生,下跪泣劝:“读书不用功,回家无脸见父兄。”在武训的感召下,义塾师生无不严守学规,努力上进。
光绪十六年(1890年)
武训资助了证和尚230吊钱,又在今属
临清市的杨二庄兴办了第二所义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武训又靠行乞积蓄,并求得
临清官绅资助,用资3000吊于临清御史巷办起第三所义学,取名“御史巷义塾”(今
山东省示范化学校临清“武训实验小学”)。武训一心一意兴办义学,为免妻室之累,一生不娶妻、不置家。有人劝他娶妻,他唱道:“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其兄长亲友多次求取资助,他毫不理顾,唱道:“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
山东巡抚张曜闻知武训义行,特下示召见,并下令免征
义学田钱粮和徭役,另捐银200两,同时奏请光绪帝颁以“乐善好施”匾额。清廷授以“义学正”名号,赏穿
黄马褂。其名声由此大振。
四月二十三日,武训在朗朗读书声中含笑病逝于临清御史巷义塾,终年59岁。师生哭声震天,市民闻讯泪下,自动送殡者达万人,遵遗嘱葬于柳林崇贤义塾旁。
逝世后(1896年-)
10年后(1906年),
清廷将其业绩宣付
国史馆立传,并为其修墓、建祠、立碑。武训的业绩受到世人的钦敬,许多名家题词,全国出现以武训命名的学校多处,并曾一度将原堂邑县改称
武训县。1945年,冀南行署在柳林创办武训师范。
清朝末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乞丐,
冠县柳林人武训靠着乞讨敛钱,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修建起了三处义学,购置学田三百余亩,积累办学资金达万贯之多,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
教育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所以有人称颂他是“千古奇丐”(
冯玉祥语)。
纪念活动
武训的精神广为后人敬仰效仿,死后
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准“宣付
国史馆立传”,建忠义
专祠。主要建筑有
武训祠和武训墓。
1903年
山东巡抚衙门为武训修葺了陵墓、建造了
武训祠,并立碑为纪。到了民国时期,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时任山东教育厅长
何思源先生拨款重建了武训祠。何思源还在武训祠堂立了尊武训
汉白玉雕像,这座雕像比真人略大。据解放后当地曾见过武训的老人们都说这座雕塑像酷似武训本人,可惜在文革中被
红卫兵毁坏。1932年,当时的山东省主席
韩复榘为纪念在
临清倡办义学的武训,建造了“武公纪念堂”,并在纪念堂两侧建造了两个“武公纪念厅”。
辛亥革命以后,人们对武训先生的行动及精神推崇备至,武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赞誉,他被誉为
普及教育之先导,私人兴学之表率,中国
教育事业的楷模。
蔡元培、黄炎培、
邓初民、
李公朴等民主人士,蒋介石、
汪精卫、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要人,
冯玉祥、张学良、杨虎城、
段绳武、张自忠等军界人物,
陶行知、
郁达夫、
臧克家等文教界人士,或撰文赞颂,或题辞纪念,或为以武训为名的义学捐款。
1934年,
临清县武训小学发起了武训九十七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人几乎囊括了当时全国军政要员和文教界知名人士。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冯玉祥、于右任、郁达夫、
陈衡哲、何思源等社会名流纷纷用题词、诗歌、散文、传记等多种方式,对武训的办学精神给予了颂扬。1945年12月,陶行知等人又在重庆兴起了纪念武训诞辰一百零七周年活动。郭沫若、邓初民、柳亚子等大批教育家、文学艺术家和社会各界
爱国人士参加了纪念会。两次纪念活动前后呼应,对于推广武训精神,发展
民众教育,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陶行知在四十年代物价飞涨、
教育经费紧张的时期,曾在全国提出“跟武训学”的口号,要求大家做“集体的武训”,艰苦办学。
当时武训的兴学事迹被正式列入学校教科书中。全国共有七省三十多处学校以武训名字命名。特别是“大量办义学,急务此为最”的冯玉祥,在1932年至1935年间,在山东创办了
十五所武训小学。后来陶行知创办
育才学校,
张伯苓创办南开学校都与武训精神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全国甚至出现了武训出版社、武训街这样的名称。江苏
南通的一所师范学校还将武训像与孔子像并列。山东民众甚至称其为“武圣人”,足见武训在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广。
中国共产党主办的《
新华日报》曾发表过称赞武训的文章,1945年12月1日,郭沫若在《新华日报》纪念武训
特刊上为武训
题辞:“武训是中国的裴士托洛齐,中国人民应该到处为他树铜像”。同月6日,《
新华月报》发表黄炎培、邓初民、李公朴、潘梓年等人纪念武训的文章。为纪念武训,抗战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冀鲁豫边区政府曾明令将武训的故乡堂邑县更名为“
武训县”,柳林镇更名为“武训镇”,并在武训诞辰纪念日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同年,中共冀南行署在柳林镇还创办了武训师范。
相关书籍
《武训先生画传》
有一本书,名为《
武训先生画传》,后来直接促成了电影《武训传》的诞生。《武训先生画传》最早的版本由段承泽于1938年绘制而成。后由陶行知先生作跋,在1943至1945年间,曾印刊至第六版,并译成英文对外出版发行。1944年,陶行知先生在
重庆北温泉送给著名导演
孙瑜一本《武训先生画传》,希望他有机会能把武训一生历尽艰辛创办义学的事迹拍成电影。孙瑜看了以后深受感动,初步确定了拍摄《武训传》的计划,并决定电影中的武训将由当时的
电影明星赵丹来扮演。
《武训文化大观》
《武训文化大观》由山东省武训教育基金会主持的大型研究项目、许公绥等主编、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继1991年《武训研究资料大全》之后的又一部武训研究资料的集成式汇编,对于开展武训研究、继续弘扬武训精神、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训颂诗歌选》
2018年,编辑出版颂扬武训的诗歌专辑,在武训研究的出版专著中尚属首次。该书共分为两编,第一编为刘九龙老师选辑,主要是清末到民国近百年中的作品108首;第二编是杨俊平同志选辑的现当代作品157首。
《武训先生纪念册》
《武训先生纪念册》由
孙宝贤、
张元亨、潘云龙等组成的编辑委员会于1934年12月编纂而成。该书收录了当时全国军政要员和文教界知名人士
蒋介石、
张学良、
杨虎城、
冯玉祥、
于右任、
郁达夫、
陈衡哲、
何思源等社会名流为武训撰写的题词、颂歌、纪念文章;武训先生的兴学歌;武训小学校徽、校旗、校训、校歌、章程、历任校长及校董肖像、武训小学校史、教育宗旨、行政组织、训育概况等章节,为后人研究武训精神提供了平台。
纪念场馆
武训祠堂
始建于1903年,仅三间。1937年,为纪念清末闻名中外的“平民教育家”“义学正”武训,由时任山东教育厅长何思源拨款重建。1997年5月重修。祠堂为
歇山式砖木结构,阔五间,进深三间,飞檐高挑,肃穆庄严。1896年4月23日武训在临清他所创办的御史巷义学去世,殁后葬于当时的
崇贤义塾东壁外,即今武训墓的位置。1966年初秋,武训墓被“红卫兵”砸毁掘开,
遗骨被抬尸游街,焚尸街头。后残骨被武庄武氏后人归葬武训祖茔。1995年9月,在祠前建有百米
碑廊,碑刻26块;在祠右前方建有
高歌台,又名“嘤鸣台”;在祠左前方建有“武训魂亭”,亭额由著名学者
季羡林题写。
武训纪念馆
武训先生纪念馆位于聊城市冠县柳林镇东街村,距聊城市区40公里,属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教育研究基地之一,是“千古奇丐”武训先生的墓地所在,是武训及武训精神的主要纪念地。
文艺作品
影视作品《武训传》
1948年7月当时的
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制”)正式投拍此片。中国电影制片厂当时经营困难,经费上难以为继,1948年11月初,在影片拍摄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时候,影片便彻底停拍。1949年2月,
昆仑影业公司以低价购得此片的拍摄权和底片、拷贝。
孙瑜则加入昆仑公司继续完成此片的拍摄。在1951年2月影片正式拍成前,这个剧本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经过了数次大的修改。1950年12月,《武训传》公映。
音乐作品《千古奇丐》
2018年以“中国行乞兴学第一人——武训先生”真实事迹和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背景进行创作的歌曲《
千古奇丐》上线发行;歌曲由青年歌唱家
田毅演唱、词曲作家
陈国祥作词作曲。
武训传
武训,山东
堂邑人。乞者也,初无名,以其第曰武七。七孤贫,从母乞於市,得钱必市甘旨奉母。母既丧,稍长,且佣且乞。自恨不识字,誓积赀设义学,以所得钱寄富家权子母,积三十人,得田二百三十亩有奇,乞如故。蓝缕蔽骭,昼乞而夜织。或劝其娶,七谢之。又数年,设义塾
柳林庄,筑塾费钱四千馀缗,尽出所积田以资塾。塾为二级,曰
蒙学,曰经学。开塾日,七先拜塾师,次遍拜诸生,具盛馔飨师,七屏立门外,俟宴罢,啜其馀。曰:“我乞者,不敢与师抗礼也!”常往来塾中,值师昼寝,默跪榻前,师觉惊起;遇学生游戏,亦如之:师生相戒勉。於学有不谨者,七闻之,泣且劝。有司旌其勤,名之曰训。尝至
馆陶,僧了证设塾鸦庄,赀不足,出钱数百缗助其成。复积金千馀,建义塾临清,皆以其姓名名焉。县有嫠张
陈氏,家贫,刲肉以奉姑,训予田十亩助其养。遇孤寒,辄假以钱,终身不取,亦不以告人。光绪二十二年,殁临清义塾庑下,年五十九。病革,闻诸生诵读声,犹张目而笑。县
人感其义,镌像於石,归田四十亩,以其从子奉祀。山东巡抚张曜、
袁树勋先后疏请旌,祀孝义祠。
淮剧《武训先生》
淮剧《
武训先生》系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由著名剧作家
罗怀臻操刀编剧,中国戏剧“
梅花奖”获得者、
上海淮剧团艺术总监
梁伟平主演。上海淮剧团“都市新淮剧”三部曲之一生动讲述了“千古奇丐”武训历尽艰辛、兴办义学的人生故事。作品在审美上回归戏曲本体,在制作上注重纯朴本质,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
蛤蟆嗡大戏《武训舍情》
蛤蟆嗡大戏《武训舍情》由冠县县委县政府、
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主办,民营剧团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排演。蛤蟆嗡《武训舍情》在题材上围绕人物兴办义学、崇贤重教、塑造民族精神上展开,这种定位比较准确。
恢复名誉
1951年,电影《武训传》错遭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破坏。1986年,国务院办公厅作出为武训恢复名誉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