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大会
小说中的武林大会
武侠小说中出现的武林大会,是指隔一定时间举办一届的武林高手间的聚会,以武术决胜负,胜出者会获得「武林盟主」等头衔、称号。为了写作需要,武林大会中展现的功夫一般以虚构、夸张为主。
武侠小说普遍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它的个体性,叙述单一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读者作为个体的阅读,追求个体的心灵满足,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越浓,个体的形象就越突出,读者就越能接受。
这也是武侠小说之所以长期火爆的原因之一。
然而,金庸先生从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开始,就已然在试图突出武侠群体----团队的力量了。有评论说,陈家洛是个失败的艺术形象。老赵以为,如果从「群戏」的角度来理解,陈家洛其实不「失败」。《书剑》是「群戏」,主角是红花会,而不是一个人或两个人。红花会一共有十四个「当家」,金庸先生为了渲染群体合作,每个人都着墨浓郁,必然会弱化主角的感染力。
随后的《碧血剑》,群体力量的描写变得重要起来。比如袁承志在武林大会上被推选为七省武林盟主,率领群豪抗击清军,并大获全胜,就是武林各派合作的成果。也正是有了这两部小说的创作尝试,金庸先生才最终完成了郭靖张无忌这两个尤其注重群体合作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常识告诉我们,世界存在很多问题,但归结到一点还是合作问题。为什么要合作,如何去合作、去发挥合作的效能,如何规避解决合作中的不利因素,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从金庸先生虚构的「武林大会」中找到答案。
武侠世界里的武林大会,说到底还算不上一个具有完全意义的组织,充其量是个松散型的协作机构,选举出一个武林盟主来行使发号施令的职能。袁承志郭靖张无忌等人都曾通过武林大会当选过盟主。
任何组织的存在,不外乎三种结构:竞争性结构,成员间的关系互相对立。日月神教任我行比较偏好这种模式,让手下人互相竞争,互相制衡,以实现驾驭之目的;个别化结构,成员间关系互相独立。如五岳剑派,在未合并前,各个山头就是互相独立的;协作结构,成员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成果。全真教是例子,虽然王重阳之后,再无杰出人物,但群体力量依然不可小觑。
从大胜关英雄会开始,郭靖举办过两次武林大会,两次都超乎寻常的成功。原因在于,首先,大会宗旨很明确----发扬武林同道的群体力量,守卫襄阳,保境安民。在这面旗帜的号召下,着实聚集了不少英雄豪杰。其次,黄蓉丐帮领袖、东邪继承人,郭靖自己与全真教的渊源等等,都使得江湖各派在合作中的不利因素被尽可能忽略,合作效能也得以充分彰显。
试想一下,如果仅凭郭靖夫妇,又怎能对抗蒙古数十万大军。
实践证明,合作共赢才是一个组织的最佳存在形式。
合作共赢的道理其实人人都明白,但实施的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这是因为,影响合作效率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实在太多:
主体因素----合作态度、习惯、心理倾向,个人参与合作必需的自身素质、能力和知识水平等。主导因素----合作的观念、组织合作的能力、调控合作的进程,及有效评价合作情况等。最主要的一点则来自于技术层面的因素,如合作小组的搭配、合作问题的设计、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及沟通技巧等。
我们从少林派举办的屠狮英雄会来分析。
合作主体成昆和参会各派,初衷并非是出于群体合作,恰恰相反,他们大多是来抢夺屠龙刀的。这次大会的组织形式,正是第一种的「对立」模式,以至于许多豪杰血溅当场。当蒙古两个万人队围攻少林寺时,屠狮英雄会的合作主导因素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群雄之间从互相对立与仇视转而开始同仇敌忾地合作,张无忌曾经无数次努力却无法实现的合作局面,瞬间就实现了。
从技术层面来看,张无忌得到了《武穆遗书》,设计全歼蒙古一个万人队,使得武侠群体力量的爆发力在此次大会中得以充分显现。
张无忌之后,比较像样的武林大会再未出现过,《鹿鼎记》中的「杀龟大会」,原本也还可以说说,只是被郑克爽那小子一显摆,整个儿掉价了。
按照韦小宝的想法,用时髦话来形容,那就是「不要太前,我不想追随;不要太后,我不想超越;结伴而行,永远做朋友。」
不做鸡头,不为牛后,风雨同行,合作为友。
愚以为,韦小宝的这种合作理想,更符合如今商道的现实,使员工之间、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更加有「法」可依----人们普遍渴望建立的伙伴友谊。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当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渴望得到归属与爱。武侠小说中的群体力量,正是侠客们寻觅归宿与爱的最后场所,也就是边缘社会提倡的「抱团取暖」。
金庸先生在他的许多小说里均试图告诉读者,每个人在每个层次上都需要别人,都具有强烈的人际之间的心理要求。体现这种心理要求的唯 一途径,只有合作,变成伙伴。
《论武侠小说:让伙伴多一点》文/新浪读书专栏作者 赵炎(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14:50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