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
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铸造,分为四笔和五笔,四笔是指正字的最后两笔连写成一笔,一般的正隆都是这个版式,比较多见,属于
普通品,存世较多。
正隆元宝为金建国四十二年第一钱,与前此沿用之辽、宋钱并行。正隆元宝仿
北宋大观平钱制作,质地精良,文字俊秀,楷书钱文旋读,边廓整肃,
光背无文。径2.5厘米,重3.4克左右。正隆钱文端庄统一,
甚少差异,唯以“正”字末笔是否出头分为两式。传世以左竖连下横作“﹂”者为众,末笔出头者稀有。1983年湖南
麻阳出土正隆元宝
大钱数枚,径2.9厘米,重4.5克,肉薄背平,相当北宋
折二钱,是为最新发现。史志多载“正隆
通宝”,有误。据报建国后黑龙江曾出“正隆通宝”钱一枚,迄今未曾确认。有
合背钱,另有安南铸薄小异体钱。
俯正:美制类,铸造精美,背郭规整,四字与普品差异明显,因正字第一笔下俯得名。存世极少,认知度远不及大字连元和五笔,但此版在正隆大版别中应排第三,网上见约30品内。
铁钱:可能与当时货币制混乱有关,应该属于临时地方铸造,
面文是普通正隆版。可能因铸量少加之铁钱不易保存,发现极罕见,网上仅见两品。
正隆元宝是金代最早的
金属铸币,铸于金代
海陵王正隆二年(1157年)。但是,在《
金史·食货志》中却记载成“正隆通宝,轻重如宋小平钱,而肉好文字峻整过之,与
旧钱通用”,把元宝写成“通宝”。《金史》一字之误,前辈学者作过考证。如
夏荃《退庵钱谱》中说“今正隆钱皆元宝而无通宝……史之略也”。
翁树培的《
古泉汇考》认为《金史》及《续通考》
两书俱作“通宝”,实为史误也。这便是古钱币界常说的“以钱证史,可以校其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