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容量单位,等于半合(bàn ɡě),合是古代的一种容量器具, 一般都是用木制而成的,中间有个隔板,分为2瓣,一瓣为半合,半合米相当于4两重。中国
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为一合。
据
李约瑟博士考证,
成书于1280年的一本题为《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卷二中有拉杆活塞式
风箱的最早的图画。这种风箱轻便省力而且功效高,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元代
陈椿《
熬波图》中绘有铸铁用回拉杆双阀门风箱。而明代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亦绘有许多风箱图,而且,不同用途的风箱,其进气或出气的阀门数量也不相同。
皮橐的初步改进,大概是
西夏人作出的。敦煌
榆林窟西夏壁画中有
双木扇风箱画。该风箱靠木质箱体上木板的启闭运动,造成断续气流。为了得到足够的风力,其扇风板比人体还高。其鼓风效率可能较低,甚至不及橐。不久,这种木扇风箱被安装在水力驱动的机械上,这才使木扇风箱有较高的功效。
南宋末年,这种风箱就被拉杆活塞式风箱所取代。
橐,也称橐龠。橐,以牛皮制成的风袋;龠,原指吹口
管乐器,这里借喻橐的输风管。战国时期已有橐龠。《
老子道经》用它比喻空间「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是说,皮橐内充满空气而不塌缩,拉动其体又能将其内空气压出。空气通过输风管可进入
熔炼炉中。
《
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其大意为:“所以说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瘪,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无极”为灵性之乡,灵山为性宫,
丹田为
命宫。修真以
橐籥开阖“性宫”与“命宫”。钟离师祖曰:无极玄关,
取坎填离,人身八卦,橐籥上源,由丹田呼吸 至灵山之上,丹鼎自煖,守中抱一,由
前转后,由下而上,火热上升,命宫灼闪,若隐若现,五脏六腑,沉痾宿疾,不疗自愈;百节四肢,
九窍五官,七情六欲,与日渐消。精气之传,亦以橐籥之法,由命转性。
纯阳祖师五篇注之采金歌有云:未采药,立匡廓,交合之时用橐籥.用橐籥,近我身,不看天体枉为作。
通关达窍之法,也是用橐籥来达成的。通关达窍,内里乾坤,奥妙千层,层出不穷。
穹苍宇宙,虚空无极,一呼一吸,氤氲二气交会和合的样子摩荡雄壮,摩空鼓荡也,一变之变,无有不动,
春夏秋冬,生长收藏,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