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榆林地区政权的组织形式
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文化大革命期间榆林地区政权的组织形式(行政单位)。管辖今陕西榆林市,1968年成立,1979年撤销。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1.63万,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
发展历史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年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
文化大革命之后:1979年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相关:榆林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400多公里,古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300米,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境内有53条河流,北部有200多个内陆湖泊,其中红碱淖为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
全市辖1区11县,222个乡镇,5545个村民委员会。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为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总人口351.63万,其中农业人口292.73万。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是陕西面积最大的一个市。截至2009年底,榆林榆阳区城区面积扩展到5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增加到50.3万,城镇化率由2004年的27%提高到40.5%
榆林历史悠久。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唐及五代时设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以后,分属北宋、西夏及金。明朝设榆林卫,素有“九边重镇”之称。清朝设榆林府,民国榆林道。建国后为地区建制,2000年7月撤地设市。
革命委员会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简称“革委会”。1968年上海首先发起一月风暴夺权运动,由群众组织夺取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各级政府的权力,组织一个效法巴黎公社的大民主政权机构,由张春桥命名为上海人民公社,以后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全国各地效仿,纷纷夺权,各地组织的新政权名称并不统一。毛泽东认为上海公社的名称不好,发出了“最高指示”:“还是叫革命委员会好”,于是这半句“革命委员会好”成为全国必须遵守的法律,全国各级政权,从省一级到工厂、学校的政权机构全部改名为革命委员会。
革命委员会实行一元化方式,取消中国共产党政府的分别,合为一体,人员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有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组织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部队军管代表组成(全称为《工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主要是进驻机关、学校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工人、贫农、下中农的代表)。在这种机构中,干部由于熟悉业务,一般负责日常业务,工农兵代表掌管大政方针,群众组织代表维护本单位下层人员的利益。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工农兵代表逐渐撤出革命委员会。随后,1978年宪法进行修改,第五次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1979年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地方各级革命委员会改为各级人民政府。至此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终告结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31 09:24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相关:榆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