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枯萎病
植物病害
棉花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发生在棉花的病害。该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可表现出多种明显不同的症状,主要有黄色网纹型、黄化型、紫红型、青枯型四个典型症状。
病害历史
1993年在最后的一块净土澳大利亚发现该病害后,该病害已遍布世界各产棉区。在中国,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危害一度十分猖獗,1970-1985年期间在各大棉区严重发生,并被列为植物检疫对象。随着各地陆续出现,1990年后从植物检疫对象名单中取消。
早在1892年,Hansen首次报道了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发现棉花枯萎病,随后该病逐渐向美国各地蔓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扩散到世界各国。1934年黄方仁报道在江苏南通发现棉花枯萎病,这是该病害在中国发生的首次报道。1935年后随着推广种植美国引入的斯字棉4B,该病害开始在中国蔓延。20世纪50年代初,棉花枯萎病只零星发生于陕西、山西、江苏等10个省的局部地区。随后病害蔓延扩展,危害日益严重,遍及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京、天津、甘肃、宁夏、新疆、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上海等21个省、市、自治区,1970年该病在陕西、四川、江苏、云南、山西、河南等省严重危害。
病原特征
棉花枯萎病的病原为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esinfectum (Atk.) Snyder et Hansen)。菌丝透明,具分隔,在侧生的孢子梗上生出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略弯,两端稍尖,具2-5个隔膜,多为3个,大小(22.8-38.4)微米×(2.6-4.1)微米。
在中国,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大型分生孢子分为三种培养型:Ⅰ型纺缍形或匀称镰刀形,多具3-4个隔,足胞明显或不明显,为典型尖孢类型;Ⅱ型分生孢子较宽短或细长,多为3-4个隔,形态变化较大;Ⅲ型分生孢子明显短宽,顶细胞有喙或钝圆,孢子上宽下窄,多具3个隔。小型分生孢子卵圆形,无色,多为单细胞,大小(5-11.7)微米×(2.2-3.5)微米。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黄色,单生或2-3个连生,球形至卵圆形。
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的菌落因菌系、生理小种及培养基不同而有差异。该病菌的生理小种中国以外报道有6个,中国除第3号小种外新定7号、8号二个新小种,其中7号小种在中国分布广,致病强,是优势小种。
为害症状
棉花枯萎病在苗期和成株期可表现出多种明显不同的症状,各生育期症状的共同特点是维管束出现深褐色条纹,但以定苗后至现蕾阶段发病最盛,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病势发展稍趋缓和,症状出现隐蔽现象,至秋季多雨,气温下降,再度出现发病高峰,但较第一个发病高峰不明显,且有的年份出现,有的年份不出现。幼苗期为发病高峰期,棉苗在大田中,遇气温较低时,病株会出现紫红型或黄化型,而在气温急骤变化的条件下,如雨后迅速转晴、变暖、日照暴晒强烈,则容易出现青枯型的病株。
成株期枯萎病的常见症状是矮缩型,植株矮小、主茎、果枝、节间显著缩短,叶片深绿、皱缩不平,较正常叶片增厚,叶缘向下卷曲。
侵染循环
棉花枯萎病的初侵染来源主要来自带菌的棉籽、棉籽壳、棉籽饼、病残体和病田土壤。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在上述场所越冬,第二年棉花播种后,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开始萌发,从棉株根部伤口或直接从根的表皮及根毛侵入,并在寄主维管束组织内繁殖扩展,直至进入枝叶、铃柄和种子等部位。当棉花收获后,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种子等场所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此外,带菌的肥料和其他感病寄主也是该病的初侵染源。
病菌可通过中耕、浇水、农事操作等近距离传播,病残体遇高湿的条件也可长出孢子借气流或风雨传播,从而进行侵染。棉花枯萎病菌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借助于附着在棉花种子上的病菌和带菌的棉籽饼。
(侵染循环示意图注:1.越冬2.病菌萌发侵入3.病菌进入维管束内4.发病)
流行规律
棉花枯萎病是典型积年流行病。病害的发生与消长受气候条件、耕作制度、栽培管理及土壤中线虫等因素影响。
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枯萎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通常当土壤温度达20℃左右时,田间棉苗开始发病,其后随着土温的升高,病情逐趋加重,当达25-30℃时,形成发病高峰。夏季当土温升高到33-35℃时,病害停止发展,秋季随着温度的下降,田间可岀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土壤湿度对病情也有明显影响。一般在棉花现蕾前后如果雨水较多,分布均匀,土壤湿度大,有利病菌的繁殖扩展,往往病情较重;雨水少且集中,发病则轻。夏季暴雨多,可降低土温,同样能引起枯萎病的严重发生。
耕作栽培
棉花枯萎病菌主要随病残体遗落在田间。因此,土壤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来源。连作棉田年限愈长,土壤中菌量累积愈多,病情往往会逐年加重。合理轮作,尤其是实行水旱轮作具有显著减轻发病的效果。
棉花枯萎病菌主要分布在20厘米内的土壤中,因此,深翻土壤,具有一定减轻病害的作用。棉田精耕细作,底肥充足,施肥合理,棉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抗病性增强,对控制和减轻病害具有明显作用。
棉田地势低洼,整地粗放,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不利于棉花生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发展。
棉花品种
棉花不同的种或品种对枯萎病的抗性表现出明显差异。一般中棉抗性较陆地棉强,木棉和海岛棉较感病。在各类型棉种中,品种之间的抗性差异也很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病菌存在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不同区域的枯萎病菌其致病力不尽相同。因此,在甲地表现抗病的品种,在乙地就不一定具有相同抗性,品种的抗病性会随着种植的年限而降低,甚至丧失。
土壤线虫
棉田土壤中线虫的活动与消长,与棉花枯萎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线虫在土壤中的活动,可以携带棉花枯萎病菌,使之成为近距离的传播媒介。线虫在吸食根部的过程中,造成伤口,不仅影响棉株的生长,使其抗病性降低,而且增加了病菌侵入的机会。同时,线虫的刺吸活动及分泌物,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从而导致病害加重。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8 13:18
目录
概述
病害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