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鲻
鲻科鮻属鱼类
梭鲻,Mugilsoiuy Basilewsky,鲻科鮻属。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形态特征
背鳍Ⅳ —8;臀鳍III-9;胸鳍17;腹鳍I-5;尾鳍l4。体侧一纵列鳞38—40;背鳍前方一纵列鳞22;鳃耙31—35+84—85。体长227—347毫米。体细长,梭形,稍侧扁,体高较低。
体长为体高的4.9—5.2倍,为体宽的6.6—7.1倍,为头长的4.04—4.5倍。头短小,平扁,较宽,背部平坦,颐部亦平直,头的两侧略呈棱凸状。
吻短锐,大于或短于眼径。眼较小,侧位而高,脂眼睑不甚发达,遮复眼上,留一长圆形孔。眼间隔宽阔,微凸。头长为吻长的4.7—5.6倍,为眼间隔2.1—2.5倍。鼻孔每侧两个,分离,前鼻孔小 。
产地产季
近海鱼类,多栖息于沿海及江河入海口咸淡水中,亦能到淡水中生活。食浮游生物。在浅海和河口咸淡水中产卵。生殖季节为4~6月。个体较大。是上等食用鱼类,也是优良的咸淡水养殖品种;分布于沿海和各江河口。
药名梭鲻
【药 名】:梭鲻
【拼 音】:SUOZHE
【来 源】:为鲻科动物梭鲻的肉。
【功 效】:健脾益气、消食导滞、益气补血。
【主 治】:治脾虚泄泻、疲乏无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甘、咸,温。脾、肝、胃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0一200克。
【别 名】:赤眼梭、梭、红眼、赤眼鲻、蛇头鲻、肉棍子(《中国药用动物志》)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捉后,去鳞和内脏,洗净入药,鲜用为佳。
【本种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拉丁名】:梭鲻 Mugilsoiuy Basilewsky.
【考 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20: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产地产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