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艺(?—2014年6月6日),男,汉族,出生于广东省
湛江市
廉江市,广东省深圳市
龙岗区金稻田学校四年级三班学生,2014年4月在医院检查出身患
脑瘤,6月6日下午4点35分06秒在广州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内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年仅11岁。临走前他决定捐出器官和遗体,(妈妈,如果我活不了,就把我捐出去吧!),6月6日,他的心愿达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时内挽救了更多的生命,他的举动感动了
深圳,感动了全中国。小耀艺的事迹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和热议,他被誉为“伟大的小孩”。
人物经历
11岁的梁耀艺来自廉江,两年前,小耀艺随着哥哥来到深圳读书,那时候他才上小学三年级。姐弟几个在这个城市相依为命。姐姐梁李君比梁耀艺大10岁,已经成家。哥哥梁培洪比小耀艺大8岁,在一家企业上班。小耀艺和哥哥同睡一张床,他是家里的宝贝。
“耀艺,快去洗澡。”2014年4月12日晚上,姐姐的催促依然没有使他动身,这可不是弟弟平时乖巧听话的风格。他可能有点头晕,或许是感冒了。哥哥姐姐都没太注意弟弟的反应。第二天早晨,耀艺从房间出来,突然连路都走不稳,几乎摔了一跤。这可把姐姐吓着了,赶紧往医院送。一检查,脑瘤。姐姐和哥哥都慌乱了,怎么会这样?
母亲李群在老家廉江接到女儿的电话,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我以为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再难的病都可以治好的。”她取出家里的存款,再和亲友凑了点钱,急忙往深圳赶。
4月份的深圳已经渐渐变热,她坐在病床边寸步不离地守着小耀艺。医生说要做手术了,“那就做吧,赶快做,做完手术就好了。”
2014年4月16日,梁耀艺做了第一次手术。可是结果却不像李群预料得那么乐观,耀艺的病情并不见好转,肿瘤反而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5月8日,第二次肿瘤切除手术进行。李群开始越来越担忧。反而是病床上小耀艺十分坚强,几次手术从没有掉眼泪,咬牙坚持。痛苦的表情看得妈妈和姐姐于心不忍,锥心地痛。小耀艺还不断安慰妈妈,叫她不要担心。看着姐姐每天送饭,小耀艺对姐姐说不用辛苦了,根本就进不了食。
病情越来越严重,小耀艺变得连说话都困难。6月初,小耀艺似乎感觉得到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妈妈,如果我活不了了,就把我捐出去吧。”妈妈李群一开始没听懂,她再次问儿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小耀艺说:“把我的器官捐出去。”这个对成年人来说都是非常艰难的决定,却从一个11岁的男孩嘴里脱口而出。
妈妈李群先是震惊,转念一想,却也很平静地面对。虽然没上过什么学,她从电视节目当中也看到过器官捐献的事情,她很快听懂得了儿子的意思。
姐姐梁李君一开始本来是极力反对的,怎么可以把弟弟的身体捐出去,起码也要入土为安。但一想到弟弟给他讲的那些课本故事,她也理解了弟弟的心愿。“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
11岁的小耀艺告诉守在身边的家人,他看到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做好事,“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我也想做一个伟大的小孩。”
2014年6月5日,梁耀艺被转到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月6日中午11点45分,一个医生拉开ICU病房的小窗户,向走廊喊了一声:“梁耀艺的家人在哪里?”李群轻轻地抖了一下,静静地走上前,在医生递过来的一张纸前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签上了字。抢救已经结束。
妈妈反复收拾着小耀艺的玩具、书包、文具盒、作业本、课本……一个都舍不得扔。
妈妈李群向医生打听到了深圳红十字会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的电话,随之向高敏咨询器官捐献的事情。
2014年6月6日下午4点35分06秒,梁耀艺在广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室内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下午5点19分,小耀艺的
肾脏和
肝脏被放进装满冰块的保温箱里,这些器官将在8小时内挽救更多的生命,而这一切,都是这个11岁的广东小男孩自己的决定。小耀艺成为深圳第142位多器官捐献志愿者,深大医学院第158位“无语体师”捐献志愿者。
那天广州的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李群呆呆地望着窗外的暴雨,此时此刻她也许想了很多,也许什么也没想。过了一会,她开始捂着脸哭泣,手里捏着小耀艺的照片。
2014年6月11日,共青团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决定追认梁耀艺同学为“深圳好少年”。
2014年6月25日,龙岗区文明办召开座谈会,授予梁耀艺第三届“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荣誉称号,并号召开展向梁耀艺学习活动。
社会评价
一个只有十一岁的孩子,在被病魔折磨的奄奄一息的时候,没有哭泣,更没有向日夜守候在自己身边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撒娇,反而神情坚决的要求捐献器官和遗体,希望以此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不是小说,也不是电影,而是刚刚在深圳一家医院发生的真实故事。已经病逝并被摘取多种器官的梁耀艺静静的躺在手术车上,医护人员围在周围向这位伟大的小孩鞠躬致敬。而实际上全社会的人们都该向这个孩子三鞠躬,因为小耀艺已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而已经形成了一个符号,一种精神,他的精神足以让世人反思和忏悔。
小耀艺没有伟大的出身,他的状况几乎和所有的外来工子女没有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别的孩子跟随的是自己的爸爸妈妈,而梁耀艺来到深圳读书跟随的却是哥哥姐姐。他虽然是全家人的宝贝,但却并没有享受到一个宝贝孩子的一切,连睡觉都要和哥哥挤在同一张床上。但是尽管这样小耀艺却感到异常的满足,能够想到的也是尽量贡献社会,感恩社会。一个小小年纪,生活更是始终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孩子,都有这么宽广和坦荡的胸怀,这要羞煞多少衣食无忧只讲索取不讲贡献的大人们?
梁耀艺的心灵是善良的更是纯洁的,虽然小小年纪就来到了经济特区,但其无暇的心灵几乎没有遭受任何污染,在生命将要结束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几乎是很多大人们都“谈论色变”的话题,捐出器官,捐出遗体。用自己还是健康的器官挽救更多的人,让自己的器官在更多人的身体中继续存活。这是一种无私,更是一种大爱。在这种潇洒对待生命和器官的豪情面前,相形见绌的大人又何止千万?我们不知道梁耀艺从哪得到的身体和器官可以捐赠的消息,就是这种把身体全部捐献的风度,又有几个大人能够做得到?
小耀艺走了,虽然妈妈嚎啕大哭,哥哥姐姐悲痛欲绝。但小耀艺不仅走得很安详,甚至很满足。也许是自己的心愿都达到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并没有丝毫遗憾,他走的坦坦荡荡,无牵无挂,不仅没有给父母带来任何的损失和伤害,更让他们赢得了巨大的荣耀和世人的尊重。小小年纪,短暂一生,自己留给社会的财富,即便是许多大人们也自愧不如。而这种精神更有可能改变一种观点,捐献器官,服务社会,原来就是这么的简单而又无比高尚。
医护人员向梁耀艺的遗体三鞠躬,实际上也就代表了整个社会。社会要感谢小耀艺,他的器官真正受益者也许不多。但小耀艺的这种精神不仅能激励千万人,更能让全社会受益。让我们都给梁耀艺三鞠躬吧,他是一个伟大的小孩,更是一个小小的巨人。
致敬,这是2014年6月9日微博上的一个关键词,它不是因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因为一个11岁捐献器官的小孩。
深圳晚报副总编辑周智琛发了条微博:致敬伟大的小孩!年仅11岁的深圳小学生梁耀艺身患脑瘤,临走前他决定捐出肾脏和肝脏。6月6日,他的心愿达成,其捐出的器官在8小时内救了多条生命。看完这则新闻,眼泪直流,所以下了这条标题!
伟大的小孩梁耀艺的故事迅速在网络流传,微博微信圈点赞无数,网友们纷纷表达敬意和感动。@姚晨、@王开岭、@卓越兄等微博名人均被小耀艺的勇敢选择而感动。这条向小耀艺致敬的微博目前已经转发一万余次。
生前梦想
因为脑肿瘤的痛苦,曾经的他还想着要改变自己的理想与志愿。只要能康复,他就要当一名医生,要治好大家的病。在这之前,他只想去当一个挣大钱的老板,日后好孝顺妈妈。
遗憾地是他不能当一个医生了。他决定捐出自己的器官,并将自己的遗体也捐给医学院,这样算完成了自己走进医科大学的梦想。
小耀艺是家中的老小,虽然上面还有哥哥姐姐,但在大家眼里,他没有一点因为自己最小而被家人惯坏的影子。不仅如此,梁耀艺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老师器重这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身兼了多个科目的课代表。但命运弄人,病魔却带走了这个聪慧英俊的小男孩。
在手术室外,问起为什么要作出器官捐献的决定时。
小耀艺告诉妈妈,来到深圳后看到有很多人献血,很多人做好事,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我也想做一个伟大的小孩。
刚来深圳时,哥哥带小耀艺去逛深圳书城。好多书,花花绿绿的,让充满好奇心的小孩东张西望。哥哥买了一本少儿科普书给他——《世界最伟大的100种科学发现发明》,这是小耀艺人生第一本课外书,他像宝贝一样爱惜它。也许是太爱看了,随时都去翻,书本已被翻得残旧。
书中的原子弹、飞船、飞机等玩意儿深深地吸引了小耀艺。他不断地拿去问姐姐和哥哥,“你知道吗?你知道吗?”这种孩子特有的好奇让哥哥姐姐欣慰。他们都没读过多少书,心里更加希望最小的弟弟能够多学点科学知识。
也是在那本书里,小耀艺知道了很多关于火箭的知识。躺在儿童医院的病床上,小耀艺突然对妈妈说,“等我好了以后,我想当一名发明家。我要造火箭,像爸爸以前用过的氧气瓶那么大。”
病情逐渐地恶化,坚强的小耀艺也有点撑不住了:“妈妈,我好可怜。”
与此同时,脑瘤带来的痛苦,甚至让这个男孩想着要改变自己的理想。他不要造火箭了,他想当一名医生。他想要治好大家的病,让孩子们不再有病痛。为了不把医院的床单弄脏,“妈妈,我要尿尿”是这两个月说得最多的话。男孩的懂事让医院的护士看着都为之动容。
校方评价
课桌主人是梁耀艺,瞿诗涛是小耀艺的数学老师。2014年6月9日上午第四节课,他像往常一样走进四年级三班的教室。课程的后半段,看到教室第一排左边第二张空课桌,他心里一紧,课桌已经空在那里两个月了。
瞿诗涛突然对同学们说,他昨晚心情很沉重,一直没睡好,有点想小耀艺了。他这一提,教室里的同学忽然安静下来,沉默地看着他,似乎想要听到更多关于小伙伴的信息。下课之后,同学们悉数向瞿老师围拢过来,打听着小耀艺的消息,“他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回来。”问得瞿老师心痛。
瞿老师是这学期才教四三班的数学,才上一个多月的课,梁耀艺就已经生病住院。在他眼中,梁耀艺是一个很聪明的小孩,每次回答问题都特别积极,举手十分主动。比瞿诗涛更心痛的是班主任宛霞,她都不知道该怎么把小耀艺已经去世这个事实告诉班上的同学。
小耀艺生病后,宛霞在班上发起了一个倡议,希望同学们回家和家长商量能为小耀艺捐款。宛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拿着班里同学捐助的一千多元爱心款项去儿童医院看望小耀艺。知道老师和同学来了,几乎整日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的小耀艺,硬要坚持下床站起来,去走廊迎接老师和同学们。其实宛霞和同学们都不知道,小耀艺回到床上后直向妈妈喊痛,但他不想让同学们看到他的痛苦。那一天,他特别开心,是住院以来笑得最多的一次。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叫《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讲的是一个捐献骨髓的故事:一个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需要配对骨髓,一名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四年级下册还有一篇文章,也是关于器官捐献,叫《永生的眼睛》。
宛霞上课时喜欢给学生们拓展,希望他们能够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她顺便给孩子们介绍了一些器官捐献的故事。课堂上,她问同学们,假如这个人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
讲台下全是非常好奇的目光。
让班主任宛霞印象深刻的是,小耀艺在班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学那些善良的事情。她猜想,会不会是课本故事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还真是如此。姐姐梁李君记得,有一次小耀艺放学回家,便给姐姐讲了一个献血的故事,然后问姐姐,小孩子可以献血吗?梁李君对他说,小孩子先要锻炼身体,长大之后才能献血。
每次学到新东西,小耀艺都会第一时间给家人分享。妈妈在老家时,他就让姐姐帮忙打电话。想妈妈了,就聊聊天。有一次,他在电话里教妈妈李群读英语,可把妈妈难住了。有一次同学的爸爸请小耀艺一起吃肯德基,小耀艺悄悄地用纸包了一块鸡腿回家,打电话问妈妈要不要吃。
梁耀艺离开人世后,其生前所在的学校打出了横幅:致敬 我们“伟大的小孩”----梁耀艺同学,记载了学校师生对小耀艺的怀念和不舍,同时校园里一块特意制作的展板上,张贴着梁耀艺同学的照片、奖状以及老师、同学怀念和哀思他的。
“生命的长度骄傲于世,生命的宽度令人击节,生命的高度让人致敬。”在校园的展板上,梁耀艺黑色照片下方,老师用毛笔字这么描摹他们心目中“伟大的小孩”。
在宛霞眼里,梁耀艺是那个老师问起可不可以随意横过马路,他就会很认真地回答老师的孩子:“老师,您不是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吗?”乖巧和懂事是让班主任和数学老师频繁提起的词语。宛霞回忆说:“小耀艺学习很好,是英语课代表。每天他都会利用放学后的半个小时,热心帮助同学补习英语。”
“也许是因为天生的早熟与聪颖,也许是因为深受苦难的磨砺,他小小年纪,却对生命持有一种开阔与豁达的理解,某种程度上,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金稻田学校副校长吴忠汉在向梁耀艺致敬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小耀艺是伟大的,不仅因为他对生命的崇高理解,更因为我们很多人哪怕活到80岁,也无法达到这样的心灵高度。”
“梁耀艺同学的决定让人敬佩,小小年纪就知道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我们大家都被这种精神所感动。”
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郭雨蓉表示,孩子有这种意识,站这种精神和举动,离不开良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非常感谢梁妈妈培养了这样的好儿子,感谢学校和老师培养了这样一名好学生。龙岗区副区长杨莉表示,龙岗为有这样的学生而骄傲,梁耀艺同学的举动给有需要的生命带来了希望和期待,他的生命在延续,极大地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2014年6月11日早晨,在金稻田学校操场,3000多名师生聚集在一起缅怀梁耀艺。
在追思会上,校长吴中汉的感言让在场的师生数度落泪:“同学们!有些人凭生命的长度骄傲于世,而有的人却用生命刹那的闪光,照亮了这个世界。梁耀艺同学便是后者。梁耀艺同学是一个伟大的小孩儿,他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这个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命,更改变了其他几个人的生命,梁耀艺同学虽死犹生。如今,梁耀艺同学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带给我们的不应是悲怆和惋惜,而是一次灵魂的启迪与洗礼。”
梁耀艺所带来的思考和感动已经在学校蔓延开来,在纪念梁耀艺同学的留言板上写着——
“我想不到这么小的一个孩子,竟然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在今天的默哀仪式中我们都哭成了一片,虽然跟梁耀艺素不相识,但他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伟大的小孩,祝你去天堂后快乐幸福……”
“虽然他小,但他的伟大远远超越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高度,他不仅拯救了别人,更教会了我们生命的价值。我以后也会像梁耀艺同学学习,将无私的爱给予别人,让爱流通于世。”
记者手记
ICU病房里静悄悄的,只有各种治疗仪器运作的声音,小耀艺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医生和护士并没有催促我们尽快离开病房。作为母亲,李群实在不忍看着自己的孩子受着这样的煎熬。在离开之前的一瞬间,我突然觉得在这偌大的病房和仪器中间,梁耀艺是那么的弱小和孤独。我第一次感到手里的相机快门声格外刺耳。
距离器官捐献手术的时间越来越近,我突然看不到李群的身影,下午4点19分,ICU病房的大门突然打开,医生和护士匆忙地推着小耀艺的病床一路小跑地赶向手术室,配备各种仪器的病床瞬间填满了电梯。因为高敏跟医院协调之后同意我进入手术室进行拍摄,我也顾不得旁人的目光背着相机从楼梯间一路狂奔至手术室门口。
当我换好衣服洗完手走进手术室,小耀艺已经躺在了手术床上。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手术室,医生关掉了维持梁耀艺生命的机器,监视仪上的数据越来越小,报警声越来越急促,代表着心跳呼吸和血压的三条线也越来越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