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
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另外三个为《白蛇传》《孟姜女传说》和《牛郎织女》),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东晋始,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祝故事
东晋时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当时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她乔装成男子,前往会稽郡城(今浙江省绍兴市)读书。途中遇见了会稽郡鄮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梁祝同窗三年,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但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之后,梁山伯成为鄞县县令,梁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尘世。
历史背景
晋室南迁,士人平民纷纷相随,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汉族南迁和多民族融合,影响汉晋政治格局,占据经济文化舞台的士族,侨姓有王、谢、司马、殷、何、庾、桓、郗、许、曹、 江以及阮籍的后裔,江南士族有周、贺、顾、纪、孔、戴、袁、虞、干、葛等,其中多数游止或世居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市宁波市),史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第一大都市。会稽郡城“多诸豪右、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
故事起源
梁祝故事产生于晋朝。现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载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张读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学性渲染,可见其大致轮廓:“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现存较早、也较完整的是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知府李茂诚的《义忠王庙记》,文中说梁山伯生于公元352年农历三月初一,死于373年农历八月十六,终年21岁,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庙(又名“义忠王庙”)修建于397年。如记载可靠,梁祝故事当产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这20多年内,完全形成则在宋代到清末。此后比较重要的文献记载还有明代冯梦龙的《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传》。
1997年7月,宁波的梁山伯庙出土一座晋代墓葬,墓的位置、规格和随葬器物与志书记载的梁山伯鄞县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认为是可信的实物资料。梁祝文化研究专家麻承照指出,根据他的研究,梁山伯应是宁波鄞州人,祝英台应是绍兴上虞人。
史籍记载
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载言《十道四番志》记载:“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晚唐(公元851年),张读《宣室志》记载:“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山伯,字处仁。祝先归。二年,山伯访友,方知其女子,怅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马氏子矣。山伯后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适马氏,舟过墓所,风涛不能进,问知山伯墓,祝登号恸,地忽逢裂陷,祝氏遂并葬焉。晋丞相谢安奏表其墓曰‘义妇冢’。”
北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郡守李茂城写的《义忠王庙记》记载:“神喟然叹曰:‘生当封候,死当庙食,区区何足论也。’后简文帝举贤,郡以神应君,诏为鄮令。”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张津《乾道四明图经》称:“义妇冢,即为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县西十里接待院之后,有庙存焉。……按《十道四蕃志》云:‘义妇祝英台与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明代徐树丕《识小录》中记叙:“按,梁祝事异矣!《金楼子》及《会稽异闻》皆载之”。(二书已失传)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岱(今浙江绍兴人)在其著作集《陶庵梦忆》第二卷《孔庙桧》一文中写道:“己巳,至曲阜谒孔庙,买门者门以入。宫墙上有楼耸出,匾曰‘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骇异之。”
梁祝故事于唐宋年间传入高丽,宋朝高丽史籍中明文记录两人姓名及生平。新近研究发现,在五代十国至宋代(918一1200年)时期,唐代诗人罗邺的七律诗《蛱蝶》,已被高丽国人辑入了《十抄诗》,其中有“俗说义妻衣化状”的诗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并且衣化为蝶。到中国宋代,高丽人编辑的《夹注名贤十抄诗》,不但收入了罗邺的《蛱蝶》诗,而且在注释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传》。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传到国外的梁祝故事版本,而且从“女扮男装”到衣裳“片片化为蝴蝶子”,比较全面完整地叙述了梁祝传奇故事。
梁祝故乡
祝英台故乡
祝英台的故乡是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祝家庄。传说祝氏祖先原籍山西太原,南迁到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定居,原在上虞县城教书为业,子孙移居上虞各地。据载,祝家村中原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后因战争被毁,住宅面积约有500平方米,还有花园遗址。村边有一个湖叫“千金湖”,有两人合抱的金桂、银桂,还有云柏、石榴等古树。还有记录祝氏历史的祠堂及石碑。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唱词写道“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梁山伯故乡
梁山伯的故乡是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现存梁山伯庙梁祝墓、梁祝故居。
故事版本
上虞版本
东晋时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鄮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会稽郡城的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泡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鄮县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下轿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宁波版本
晋代,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祝家有一女名叫祝英台,女扮男装到会稽郡城(今浙江省绍兴市)游学,途中遇到鄮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书生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之后,梁山伯在鄮县当县令时,忧郁成疾,不久过世,遗命葬鄮城九龙墟。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尘世。
与其他传说的联系
青陵台在封丘县东北25里之青堆。战国时期,宋康王驾车出游,见到一位采桑女天生丽质,欲纳为妾,使人探知该女为门下舍人韩凭之妻息氏。为见息氏,宋康王令筑青陵台以观之,息氏恐,乃作歌以拒之,投台身亡,韩凭也自尽。宋康王把二人分葬,后两墓各长出一棵梓树(又名相思树),根结于下,枝交于上,有鸳鸯雌雄各一只恒栖树上悲鸣,后化为蝴蝶飞去,据考梁祝化蝶的情节源于此。
有研究认为梁祝故事的雏形是《华山畿》。六朝时期,江南盛传《华山畿》这首令人性灵摇荡的民歌,《古今乐录》曰:“《华山畿》者,宋少帝时懊恼一曲,亦变曲也。少帝时,南徐一士子,从华山畿往云阳。见客舍有女子年十八九,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亦有记载。
其他故事版本
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读书途中相遇,互认知己,便在“草桥”结拜“兄弟”,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故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其前身为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改辟为敷文书院。
专家普遍认为,梁祝读书处是受梁祝传说的影响后形成的,不能反证其源头。
梁祝自小一起读书,后又到齐鲁、东吴等地游学访友,逐渐产生感情。宜兴俗定农历三月廿八为“观蝶节”。
《善权寺记》始记于南北朝齐建元二年(公元480年),称英台旧宅在善权寺。
在元氏版本的“梁祝传说”中,马文才被称为马世龙(音),祝英台是撞碑而死,之后与梁山伯合葬。明崇祯《元氏县志》记载,“在南佐村西北隅,书院路所经由也,桥西南塔有古冢,山水涨溢,冲击略不赛移,若有阴为封护者,相传为梁山伯祝英氏之墓。”宋代石桥“吴桥”旁边有一处古墓,被誉为古代元氏八景之一的“吴桥古冢”,相传是梁祝二人合葬之墓。当地秧歌小戏也有关于梁祝故事的演绎,戏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在书院打蹬脚睡在一盘炕上,忠厚老实的山伯对英台的女儿身毫无觉察,倒头便睡。祝英台唱到:“教你攥你不攥,教你摸你不摸,一脚踹到你胳肢窝……”语言朴实生动,很有地方特色。
元代陈云琴游峄山写有七绝《万寿宫梁祝像》云:“信是荣情两未终,闲花野草尽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双万寿宫”。明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崔文奎重修梁祝墓、祠时立梁山伯与祝英台墓记碑。2003年3月17日,济宁市考古人员在“梁祝墓记碑”座,东6米,深1.8米,发现东西长4米的大石板一块,分析认为是明代重建梁祝祠庙的香案桌。在“梁祝墓记碑”座,西1米处,深2.0米处发现与“梁祝墓记碑”尺寸相等的石板一块,分析为明“梁山伯之墓”墓碑。在“梁祝墓记碑”座,北10米,2米深处发现大批建筑物砖、石等。在“梁祝墓记碑”座的其他方位,深4.3米处,发现硬地表及早于明代的砖、瓦片等。在“梁祝墓记碑”后,深4.3米处发现石板、古土等。墓记碑全文843个字。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作为独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到邹城峄山求学读书,自九曲村过吴桥东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峄山授业,昼则同窗,夜则同寝,三年衣不解,可谓笃信好学者。一日英台思乡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门拜访,别后不一载,疾终于家,葬于吴桥东(据邹县志载此桥在明隆庆年间被淹没),英台眼见马家迎亲将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舍身取义,悲伤而死,乡党士夫谓其令节,从葬山伯之墓。
豫剧、曲剧、越调、民歌等都在汝南县马乡镇流传,如豫剧《梁山伯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曲剧《梁山伯攻书》、《梁山伯送友》,二夹弦《梁祝》、《红罗山》,越调《梁山伯送友》、《马文才迎亲》以及曲艺方面的河南坠子《英台下山》、《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弦书《英台担水》、《英台扑墓》等。
汝南版梁祝传说流传于汝南县境内的原马乡镇和大王、和孝、三桥等乡镇方圆数十里范围内,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地理基因。
文化价值
梁祝传说故事主要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婚姻自由的追求。它是民间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民间文学中积极向上的部分。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我们通过祝英台女扮男装并且主动向梁山伯示爱的故事情结,能更深一步地体会古代社会中女性大胆追求真爱、 渴望美好爱情的个人情感。梁祝的爱情悲剧,使人们认真思考包办婚姻制度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为改善婚姻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如果说,梁祝婚姻被残酷葬送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那么它的“化蝶”结尾便富有积极意义。活着追求不到的东西,在死后继续“追求”,终于得到。“化蝶”的结局,体现了爱情的伟大力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千百年来,这种力量一直鼓舞着人们向一切为了私利而破坏世间的美好的顽固邪恶势力作斗争。
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宁波市 、上虞市(今绍兴市上虞区)、杭州市 ,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联合申报的梁祝传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Ⅰ-7。
相关戏曲
篇目
歌谣
参考资料
使君祠.大河网.2014-01-03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9:29
目录
概述
梁祝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