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bridge construction)按照设计内容,
建造桥梁的过程;主要指桥梁施工技术与
施工组织、
施工管理、施工质量等内容。
施工流程
前期准备
1做好桥梁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意义
(1)桥梁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坚持按照基本程序、
施工程序办事的重要环节之一。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桥梁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2桥梁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阶段划分
(1)第一阶段桥梁工程
初步设计已完成,并列入国家或地区建设计划以后所需进行
招标投标及签订
承包合同等准备工作阶段。
(2)第二阶段是施工单位承包施工任务以后,在开工之前进行的以圆满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为目的的准备工作阶段。
3桥梁施工的招标和投标
(1)实行招标的目的
(2)招标的条件
(3)招标的方式和程序
(5)资格审察
(6)施工投标
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以
工程项目、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
1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
(1)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
(2)选择经济合理的
施工方案,做好施工的战略部署。
(3)编制切实可行、逻辑关系严密的工程进度计划,确定施工速度。
(4)编制资源需要量计划。
(5)制定采购、运输计划,以便及时供应资源,确保施工现场的物资消耗。
(7)切实安排好冬、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不间断施工。
(8)提出切实可行、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
质量保证措施。
3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施工管理
1计划管理
施工
计划管理是
施工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切其他管理工作,都要围绕计划管理来开展。
2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3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工程质量,组织全体职工及有关
职能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
管理技术、专业技术和
科学方法,经济合理地开发、研制、生产并提供给用户满意的产品的管理活动。
4定额管理
2、定额的项目及计量单位
3、编制预算时使用定额应注意的事项
1、确定劳动定额的依据
2、确定劳动定额水平的原则
3、制订劳动定额的方法
①工作测定法
4、劳动定额的统计和分析
5、劳动定额的修改
1、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②统计法
③计算法
②周转回收量计算
5成本管理
工程的成本及分类
(3)按成本与产量的关系划分
6信息管理
工程施工
指
桥头引道及导流建筑物的施工。桥头引道的河滩
路堤部分应使用透水性强的土质填筑,并用砌石护坡以防冲刷。导流建筑物多在枯水季节,按照设计用柴排、石笼、砌石或
混凝土等就地建造。
施工质量
注意事项
1.要重视调拱调坡层的施工质量,在该层的施工时,特别要抓好各材料的规格、级配及配合比,确保该层的
有效宽度内的
平整度和
压实度,是保证基层施工质量的基础。
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采用麻袋进行养护,也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保护。若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车速不应超过20km/h,同时应注意其他交通设施对基层的损坏。若出现车槽(坑槽)松散,应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3.在基层施工中,严格抓好
松铺厚度,在最佳含水量的碾压尽量减少基层成型,经初压后进行人工整修,特别要加强基层边缘立模处的压实度,对因特殊情况碾不到位的应采用工人锤和振动夯,分层夯实,以确保其结构层的质量
4.严格控制基层平整,面层铺筑前用3m直尺对基层进行
平整度检测,
平整度差且大的路段应进行整平。面层铺筑前受到其他工序污染,如表面滴落水泥成硬渣时,应予及时清除,以确保面层平整度。
5.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也取决于主要材料的质量和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6.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壅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矿料的质量不好,集料的
压碎值和石料的
抗压强度太差和细长扁平颗粒含量过高,使路面混合料的稳定度降低,容易出现路面的各种病害。
7.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有时当拌和设备出现意外情况,刚开炉或料温低,含水量大时,会出现料温不均匀现象;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老化,不能保证
沥青混凝土摊铺质量;当运输设备不配套或司机技术较差时,会撞击
摊铺机,使机身后移,形成台阶。以上因素极易造成
平整度和表面
密实度差等现象。
质量处理
在工程施工中,虽然做好了施工的质量管理控制,但也会因某种因素,造成质量上的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处理措施。
1.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基本要求。
1.1注意综合治理,既要防止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发生,又要注意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如结构承载力不足时,则可采取结构补强、卸荷、增设支撑、改变结构方案等方法的综合应用。
1.2重视分析消除事故的原因。这不仅是一种处理方向,也是防止事故重演的重要措施,处理应达到安全可靠,不留隐患,满足通车要求和施工方更经济合理的目的。
1.7认真复查事故的实际情况。在事故处理中若发现事故情况与调查报告中所述内容差异较大时,应停止施工。待查清问题的实质,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再继续施工。
2.工质量问题处理应具备的资料。
一般质量问题的处理应必备以下资料:首先与事故有关的施工图;其次与事故有关的资料如:原材料检验报告,各种试验报告,施工记录等;再次,事故调查分析报告包括:
2.1事故情况:出现事故时间、地点,事故的描述,事故观测记录,事故发展变化规律,事故是否已经稳定等。
2.2事故的性质:应区分属于结构性问题还是一般性缺陷,是表面性的还是实质性的,是否需要及时处理,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性措施。
2.3事故原因:应阐明所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如结构裂缝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还是温度变形;是因施工振动,还是由于结构本身承载力不足所造成的。
2.4事故评估:阐明事故对结构功能,使用要求,结构受力性能及施工安全有何影响,并附有实测、验算数据和试验资料。
2.5事故涉及人员及主要责任者的情况。最后,设计、施工、建设单位对事故的意见和要求等。
3.施工质量问题处理的应急措施。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问题经常发生,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具有可变性,对那些表面质量问题,要进一步查明问题的性质是否会转化,对那些可能发展成为构件断裂、倒塌的恶性事故,要及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在拟定应急措施时,一般应注意以下事项。
1)对危险性较大的质量事故,首先应予以封闭或设立警戒区。只有在确认不可能倒塌或进行可靠支护后,方准许进入现场处理,以免人员的伤亡。
2)对需要进行部分拆除的部位,应充分考虑事故对相邻区域结构的影响,以免事故进一步扩大,且应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和拆除措施,要严防对原有事故的处理引发新的事故。
3)凡涉及结构安全的都应对处理阶段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提出可靠的防护措施,并在处理中严密监视结构的稳定性。
4)在不卸荷条件下进行
结构加固时,要注意加工方法和
施工荷载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5)要充分考虑对事故处理中所产生的附加内力对结构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不安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