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
病毒病的区别:病毒是颗粒很小、与
寄主共生,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因此在不损害作物的情况下,任何药物难以杀灭病毒。尚未有相关产品能够杀灭病毒。 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病毒病原迅速复制,并抑制作物生长,形成病毒病危害。因此采用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手段,在复壮作物基础上,控制、防治病毒病危害。
概念区别
病毒与
病毒病的区别:病毒是颗粒很小、与
寄主共生,以复制进行繁殖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细胞中增殖,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因此在不损害作物的情况下,任何药物难以杀灭病毒。尚未有相关产品能够杀灭病毒。 病毒病是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在一定的温度湿度下,病毒病原迅速复制,并抑制作物生长,形成病毒病危害。因此采用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手段,在复壮作物基础上,控制、防治病毒病危害。 病毒的传播媒介、致病原理病毒主要通过
汁液接触(即活体)传染,只要寄主有伤口,即可侵入,土壤中的病残体、越冬寄主残体均可成为初侵染源。烟粉虱及其它
刺吸式害虫、农事活动等都可成为传毒途径。刺吸式害虫接触
植物表皮,使病毒进入维管束,在维管束中则可随植物的营养流动方向而迅速转移复制,使植物周身带毒传毒,发病、部位一般为幼嫩组织,如番茄、黄瓜的新梢组织。
病害种类
苹果的病毒病
不同病毒对苹果的危害性不同,按其症状反应和危害特点,通常把苹果病毒分为潜隐性病毒和非潜隐性病毒两大类:①潜隐性病毒。这类病毒一般在苹果的栽培品种上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我国分布最广的是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苹果茎沟病毒(ASGV)和苹果茎痘病毒(ASPV)。我国各苹果产区主要栽培品种的带毒株率在60%~80%。②非潜隐性病毒。世界各地已报道的非潜隐性病毒多达20多种。这类病毒侵染苹果树后,在大多数品种上都表现明显的症状,无需特殊鉴定,仅根据其症状特点就可进行识别。我国主要有苹果
花叶病毒、苹果绿皱果病毒和苹果锈果类病毒。
梨的病毒病
世界上已报道的梨树病毒病有20余种,其中发生较普遍的有梨环纹花叶病毒、黄花叶病毒、茎痘病毒和矮化病毒4种。其危害与苹果的病毒相似。值得注意的是梨树是苹果锈果类病毒的无症携带者,当带毒梨树与苹果树混栽时,可经根系传给苹果树。
国际上已报道的葡萄病毒及类似病害多达43种。现已查明,我国葡萄主要病毒种类有4种,即葡萄扇叶病毒、卷叶病毒、茎痘病毒和栓皮病毒。我国葡萄病毒病的发病率在30%~50%。
草莓病毒与以上病毒相比.其特点是有传播介体(如蚜虫、嫁接和
菟丝子传播)。我国草莓主要受草莓斑驳病毒、轻型黄边病毒、皱缩病毒和镶脉病毒的危害,其侵染株率高达80.2%。
(1)核果类坏死环斑病毒。该病毒可侵染樱桃、桃、李和杏等树种,主要通过花粉传播,因此。在栽培无病毒菌木时,新园要与带毒园相距1000m以上。(2)核果类矮缩病毒。该病毒可引起甜樱桃的褪绿环斑或黄花叶病、桃矮化及杏流胶病,常与核果坏死环斑病毒复合侵染,经花粉传播。
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1)温度>35℃或<10℃病害症状轻微,甚至出现隐症,即已经表现病毒病症状的植株,由于环境条件改变,症状消失的现象。这种隐症在条件合适时又可重新表现症状。如番茄TY病毒在棚内温度大于35℃且植株健壮的情况下,会出现不药而愈的现象。(2)光照过强、过弱都会影响症状的表现。
人为因素:很多用户在短期因为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造成病症短暂消失,而停止用药,一旦再次复发,会招致更大损失。植物营养及生长状态植物生长势弱,营养匮乏,
免疫力低下,易于病毒复制,病毒病发病快、重,防治较困难。在弱势生长状态下,吸收利用药物能力差,自体营养生长及免疫力低下,难以做到抗病、防病、治病。若生长势强,则相反。
生物因素:植物品种不同作物、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具有不同的感抗病毒能力,如带刺黄瓜(传统品种)相比无刺黄瓜在同等条件下,一般不致害。如番茄的各种品种(粉色与红色、抗病与不抗病、不同的抗病程度)感抗病能力不同,致害程度不同。在实践中需要差别化对待,采用不同的方案(用药次数、用药量),用不同的防治与其标准去衡量实际防治效果。
侵染途径
果树病毒病和类菌原体病都可通过1种或1种以上的方式进行传染。其主要途径有:昆虫及
螨类的传染方式、真菌传毒、菟丝子传毒、嫁接传染、
线虫及土壤传染。
昆虫及螨类
昆虫是果树病毒传播最重要的介体之一,昆虫对病毒的传播常有一些专化现象,即某种病毒需要特定的昆虫才能传播。但也有些病毒可以通过多种昆虫传播,而一种昆虫有的也能同时传播几种病毒。研究表明,一些病毒或类菌原体不但能寄生在果树上,而且也能够寄生在昆虫体内,另外一些病毒虽然不能寄生在昆虫体内,但能通过昆虫或螨类的口器、胃、肠、血液及唾液等而不被消灭。例如,柑橘速衰病的传播,当
棉蚜刺吸了感染病毒的寄主后,再刺吸健全的寄主,由棉蚜口器传染病毒到健康的细胞组织中,但往往吸食几次后就无病毒的传染性。果树上可以传毒的昆虫有很多,如
叶蝉、
飞虱、蚜虫、
蓟马等。昆虫传毒方式分为3种类型即非持久性型、半持久性型和持久性型。
真菌传毒
传播果树病毒的真菌属
鞭毛菌亚门,
壶菌和
根肿菌2个纲。真菌作为果树病毒的传播介体,主要是指真菌在土壤中由
休眠孢子和
游动孢子这两种方式传播病毒。已发现5种土壤真菌能传播33种植物病毒或类似病毒致病物。
菟丝子传毒
有些病毒通过菟丝子可以传播。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
组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它植物体上,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人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当把不带病毒的菟丝子寄生在病株上,待其繁殖一段时间后,再将它的蔓缠绕到被接种的健株上,最后可在健株上出现被接种的病毒。
嫁接传染
嫁接传染是果树病毒病的共性,嫁接是细胞间的融合,病毒未脱离活体寄主,所以嫁接传染是无一例外的。在培育果树嫁接苗时,要避免从病毒母株上取接穗,也要淘汰有病毒的
砧木。在嫁接的过程中只要有一方带病毒,嫁接后的果树体内都将有该病毒的出现。例如,
苹果锈果病和青果病等都可通过芽接、皮接、靠接传播病毒。
线虫及土壤
在果树病毒病中,一些病毒可以通过线虫或土壤传染,关于二者的传染可用接种法来测定。例如线虫接种,把病株根部及其周围的土一起取出,用清水洗后把土中的线虫经过60—200筛目的筛分离出来。当线虫分离后再将其倾注在钵内灭菌土的一个小穴中,立刻把拟接种的健康植株移入这个小穴,观察植株是否发病。这个实验需在网室或病毒温室里进行,线虫传毒介体仅见于矛线目中矛线科和毛刺线虫科。
果树病毒病除了以上的传染途径外,还可通过修剪、有毒苗木运输、种子等途径传毒。
脱毒方法
热处理
热处理是应用最早的脱毒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见效快。热处理的理论依据是在高温下病毒
钝化,复制明显减弱或不再繁殖,而植物在高温下生长较快。将植物在高温下培养数周至数月.这个期问生长的新梢不带病毒。
茎尖培养
病毒浓度呈梯度变化,病毒粒子随植物组织的成熟而增加,旺盛生长的根尖、茎尖很少有病毒分布茎尖大小、
细胞分裂素浓度、继代次数影响脱毒率。不同植物种类和病毒无毒茎尖长度不相同。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结合多次继代可提高脱毒率。在苹果和草莓上应用二次茎尖脱毒可有效提高脱毒率,该方法可尝试用于其他属植物脱毒。
茎尖微体嫁接
即将茎尖分生组织嫁接在试管中经脱毒培养的砧木上得到完整的植株。微体嫁接解决了某些木本植物茎尖培养发根困难、生长缓慢的问题,并且可使复合侵染的病毒分离。
其他组织培养
包括
原生质体培养、
细胞培养、
花粉培养、
胚培养、
分生组织培养、顶端组织培养和愈伤组织培养等,均可脱毒。
化学处理
国内外对抑制植物病毒的活性物质研究近几十年来发展较快。该物质包括代谢拮抗物质、高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种类繁多,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防治经验
在综合植保的基础上,以复壮为主、药物为辅,控制、防治病毒病危害。控制是指通过抑制病原、减少病原基数,辅之以减少传播途径,不使健康植株染病。防治是指通过抑制、钝化病原达到防治病毒病害的目的,在速生植物(番茄、黄瓜、辣椒等蔬菜)中一般难以做到根除病原的效果,在多年生乔木中,通过多年持续钝化、抑制,持续复壮株体,能够做到病原增量越来越少或绝对量越来越少。在株体复壮、免疫力增强的情况下,将病毒病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到最低范围内。 1、综合植保:A、采取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减少烟粉虱、白粉虱的存量,包括悬挂黄板等诱杀手段。B、多施有机肥,适量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有利于复壮株体,提高免疫力,中微量元素肥料平衡营养,复壮株体,特别是锌元素能够内生赤霉素,使株体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C、适当浇水,有利于作物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2、合理用药:A、选用具有钝化、抑制功能及营养复壮作用的药肥,能够达到防控病毒病的目的。为了更好的达到防控效果,也可适量复配牛奶、
葡萄糖,既营养株体,又可将药液带入株体。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类刺激性物质。虽然能够快速刺激株体生长,好像病毒病消失,一旦条件具备,就会暴发病毒病危害。B、应视病害情况、株体生长阶段及长势,制定合理用药方案。用药时一定要打透,如番茄TY病毒,打药不透,即使少量病毒病原得不到钝化,在高致害条件下,难以达到防治效果,亦形成危害。如
苹果花脸病,因内膛不见药,病果比例高,而达不到防治效果。 3、病毒病钝化抑制需要时间,具体见效时间因作物品种不同、生长状况不同、用药方法不同、季节不同而不同,如黄瓜病毒5天左右即可见到效果。番茄TY病毒夏天10天左右、冬春季节7天左右即可见到效果,而果树类苹果的花脸病毒见效慢,樱桃的病毒病见效相对快。
番茄TY病毒
种苗带毒。当年生作物特别是番茄等茄科类作物,定植后缓苗期间,在种苗带毒的情况下,
免疫力低下,用药后吸收不足,作用不大,应在适当采取措施促其生根缓苗、壮苗的基础上用药。如果病势发作快,生长不良,只能放弃或拔棚了结。2. 番茄生长最易危害致损的阶段是开三蓬花时。此一阶段,番茄孕花、开花、坐果,生殖负担重(采用激素药点花过重),自身免疫力低下,是防病治病的关键时期。应在充分保障水分满足内生需求(适量使用硫酸锌),适量使用各种肥料基础上复壮树体,采取预防早治、猛治等手段使钝化、抑制等药物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病毒危害与株体免疫的
博弈中倾向于后者。 3. 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的发病现象及应对方案 连续阴雨天气,植株光照强度不够,光合作用降低,同时植株根系活性低,导致植株整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病毒因低温处于潜育期,一旦气温突然升高,尤其是马上晴天、温度迅速升高,植株光合作用突然加强,气孔迅速扩大、蒸腾量增加,这就使病毒侵染的几率增大;同时天气好转后,植株对养分需求量恢复正常,但植株根系活性不能马上恢复,造成上下供需矛盾,植株在养分需求量大而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自身免疫力低下,甚至进一步降低,此时植株体内的病毒复制迅速,在植株对体内病毒抑制失去免疫条件下,病毒病迅速发作,有的大面积蔓延。应对方案是在天气好转的前一天下午或好转的当天下午用药,可以在植株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外部病毒侵染,减少染病几率,同时,天气好转后,药液被植株吸收,可以及时抑制植株体内病毒的复制,防止天气好转、气温升高后病毒病的大爆发。在用药时加一袋纯牛奶效果更好。 4. 持续高温条件下的发病现象及应对方案 蔬菜病毒病具有明显的与季节相关的特征,一般是夏秋高发、重发,冬春季节则反之,持续高温(35度以内)干旱不良环境有利于病毒繁殖复制,不利于作物生长,此时应适当加大用药量,一般为冬春季节的1.5倍。
苹果花脸病
果树病毒病
病原与
蔬菜病毒病病原传播不同,主要由苗木(接穗)、修剪以及根系、枝干摩擦(以新疆本地乔化果树最为典型)传播。其危害特征也不同于蔬菜病毒病,蔬菜在于危害“快”,而果树在于“顽”。苹果花脸病毒病的防治关键在于综合、持续、多方三个方面。 所谓综合是指采取多种植保措施,多方面复壮树体。苹果种植普遍存在有机质、有机肥偏少,中微量元素偏少,树体中的木质素、氨基酸、多糖类物质偏少等问题,果品有产量无质量,口感差是明显的例证。从生长表现上看,根系不发达,小叶、黄叶、早期生理性落叶、枝干皮质老化、果实豆斑病等也是例证。苹果花脸病除了病原的因素,发病不发病,发病快不快,危害重不重,防治难不难都与株体是否健壮有关系。在株体健壮的基础上,与病毒病博弈的天平才会逐步倾向于防病治病,发挥药效作用,否则再好的药也治不了必死的病。复壮树体的具体操作方法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所谓持续是指结合苹果树生理规律与病毒复制及其危害规律,在抓住关键防治时机的基础上,持续地复壮树体,持续地用药钝化病毒病原,从而达到病毒病复制与株体免疫抗病。在药力等持续外力作用下,控制危害,长期达到株体免疫并根除危害的效果。用药措施包括:一是在树液萌动病毒病原随之复制的关键时期首次用药,此时用药病原易于钝化,同时也避开了易于侵染与复制的初期。二是在谢花后,病毒易于通过花蕊侵染幼果的关键时期及时防治。三是在苹果套袋前抓住钝化病毒,避免侵染果实的最后用药时机用药。四是在秋梢发育完成,并孕育花芽的时期用药,钝化病毒活性,避免侵染来年的花芽形成隐患。此周年防治方案当年能够有效钝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复制,减少或杜绝危害。第二年再循环执行此方案,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所谓多方是指用药方式方法的多样,一是与牛奶、葡萄糖等物质复配,既能起到营养作用,又能快速把药液带到果树体内,更快更好地发挥钝化、抑制、营养作用。二是结合真细菌病害防治,同步预防多种病害,避免因病害加重导致株体衰弱,病毒病加重。三是多种方式用药:A、喷雾并喷透,有苹果的地方一定要打到,在新疆阿克苏苹果花脸病毒病防治实践中,当年用药树冠外围果实防治效果明显好于树冠内膛防治效果,就充分说明这个问题。因为当地树体高大,采用高压喷枪喷雾,在枝叶茂密情况下,内膛难以见到药液。B、灌根。在果树毛细根区用药,既有防止病株侵染周边健株的作用,又有根部吸收后传导至树体周身,全面钝化抑制之功效。C、挂吊瓶,从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到冬季树木休眠之前均可进行,但以5-7月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