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锈果病又称花脸病、裂果病,是由苹果锈果类病毒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苹果上的一种病毒性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为害叶片和茎干。发病后虽有产量,但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果实不堪食用。
病原特征
病原为苹果锈果类病毒。
类病毒的大型粒子180-400纳米,小型粒子80-100纳米,有两层原生质膜,无细胞壁。用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法,可以测定出锈果病中存在这种病毒,即一种环状低分子量的
核糖核酸(DNA),并对苹果树有侵染性。该种病原除了可侵染苹果外,还可侵染梨等果树。
为害症状
叶片:叶片背面反卷,在中脉附近急剧皱缩。病苗中上部茎出现不规则褐色木栓化锈斑,表面粗糙,龟裂,病皮翘起露出韧皮部,韧皮部内有黑色坏死条纹或坏死点。
茎干:枝干中部以上及芽眼周围形成褐色近圆形的突起溃疡斑,严重时在干上形成一块块癞皮,韧皮部有坏死的黑色细条纹。
果实:表现为5种症状。
侵染循环
病原病毒直接侵染,渠道有嫁接传播和接触2种传播途径。也可以通过间接侵染,渠道有昆虫传播、人为传播和带病植物传播3种方式。传媒昆虫有很多,如刺吸式害虫
蚜虫、
大青叶蝉、
梨网蝽、
苹果巢蛾、
舞毒蛾、苹果剑纹夜蛾、
金毛虫、
苹果鞘蛾、
吉丁虫、
天牛、
苹果透翅蛾、
金龟子、苹果潜皮蛾、
桃小食心虫、
苹小食心虫、
梨小食心虫、
梨园蚧、
苹小卷叶蛾等,红蜘蛛也能传播病毒。
流行规律
嫁接接种的潜育期为3-27个月,一旦发病,逐年加重,为全株永久性病害,无法治愈。结果树发病时,一般是个别显现症状,经过2-3年才扩展到全树。染病果实幼果期先是锈果型,到7-8月开始裂果,遇雨水后大部分变黑,自然脱落,失去了食用价值,只有个别品种果实染病后还可以食用,但商品价值不高,品质低劣。
寄主抗性:苹果不同品种对锈果病的抗病能力有一定的差异性,中国苹果为轻感品种。
发生条件:苹果树和梨树混栽或靠近梨树的苹果树,发病多。
防治方法
苹果树一旦发生锈果病后,很难恢复健康,只要树体活着,类病毒一直在树体内不断增殖危害。由于类病毒对各种化学和物理因素作用很不敏感,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以预防为主。苹果锈果病虽然是不治之症,但可以通过栽培管理等措施减轻危害。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病害区别
苹果锈果病、
苹果果锈病、
苹果锈病是苹果常见的三种病害,很多果农容易将这三种苹果病害混淆,区别如下:
苹果锈果病:病树全株带毒,病毒随着果树的生长而不断增长繁殖;苹果树一旦染病,病情将逐年加重,成为全株永久性病害。主要表现在果实上,果实在着色前,无明显的变化;着色后,果实散生许多近圆形的黄白色斑块,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散生白斑或呈红、黄色相间的花脸状。
苹果果锈病:也叫水锈病。果实表面密生铁锈色小颗粒,突出果实表面;严重时,锈点连片,果面粗糙;影响外观品质,降低商品价值。
苹果锈病:也叫赤星病、苹桧锈病、羊胡子等。可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叶片先出现橙黄色、油亮的小圆点;后扩展,中央色深,并长出许多小黑点(性孢子器),溢出透明液滴(性孢子液);此后液滴干燥,性孢子变黑,病部组织增厚、肿胀,叶背面或果实病斑四周长出黄褐色丛毛状物(锈孢子器),内含大量褐色粉末(锈孢子)。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可出现几十个病斑,甚至凹陷、龟裂、易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