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肯传
2013年出版的书籍
《林肯传》一般指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16任总统的个人传记,一般分为书籍和影视剧两种,下面介绍几个比较出名的书籍和电影。
剧情简介
本片描述美国总统林肯踏入政坛以至当上总统以后的过程。是美国默片时期的名导演D.W.格里菲思晚期拍摄的传统电影,手法平铺直叙,但相当忠于史实,沃尔特.休斯顿扮演林肯示有精彩的演出。尤娜.默克尔的表演也不俗。
图书一
作 者: (美)卡耐基 著,刘家裕 译
出版时间: 2009-11-1
开 本: 16开
ISBN: 9787546311241
定价:¥22.00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美国作家、演讲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成功学大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在实践基础上撰写的成功学著作,是二十世纪最畅销的励志经典。本书是卡耐基在全面搜集林肯资料的基础上倾心写就的。他将林肯的奋斗历程看做是人生的经典,重点描写了林肯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充分展现了林肯的人性光辉。卡耐基的思想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包括数位美国总统,无数人从他的教育中受益匪浅。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出身
一、汉克斯家族的情感逸事
二、母亲南希·汉克斯
三、勤学不辍
四、贫苦的童年
第二部分 情感世界
五、甜蜜的爱恋
六、律师生涯
七、非他不嫁
八、逃婚
九、悲剧婚姻
十、贫困的律师
十一、刻薄的妻子
第三部分 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十二、第一次政治挫败
十三、再次落败
十四、林肯与道格拉斯之争
十五、意外的提名
十六、总统竞选
十七、入主白宫
第四部分 南北战争
十八、打响南北战争
十九、纸上谈兵的麦克莱伦
二十、浮夸派将领薄柏
二十一、激烈的内阁争斗
二十二、发布《解放黑奴宣言》
二十三、壮烈的葛底斯堡战役
二十四、传奇将军格兰特
二十五、连任总统
二十六、南方军投降
第五部分 总统之死
二十七、妒火中烧的总统夫人
二十八、暗杀总统
二十九、悲痛的葬礼
三十、亡命天涯的罪恶凶手
三十一、真正的凶手
三十二、林肯夫人的凄凉晚境
三十三、骇人听闻的盗尸案
附录
葛底斯堡演讲
林肯总统就职演说
林肯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图书二
出版信息
作 者: (美)卡尔·桑德堡
出 版 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1
页 数: 377
开 本: 大32开
I S B N : 9787802119475
包 装: 平装
定价:35.00
作者简介
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y,1878-1967年)
美国诗人和传记作家。他为写林肯的传记,曾花了大约30年的时间收集有关资料。他于1926年和1936年先后出版了两卷《林肯·草原年代》(就任美国总统以前时期)和四卷《林肯·战争年代》(就任美国总统以后时期)。其后又于1954年出版了一卷本《林肯·草原年代和战争年代》。
基本评价
美国内战的客观记录
亚伯拉罕·林肯(1809-1865)是美国第16任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在1861-1865年美国内战时期,即北部酱主义自由雇佣劳动制和南部种植场黑人奴隶制两种社会制度决战的严重历史关头,林肯作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领导联邦平定了南部反动奴隶主的武装叛乱,颁了解放黑人奴隶忍气吞声宣言,胜利地进行 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奴隶制度废除后,美国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林肯的传记有许多,其中卡尔·桑德堡的《林肯传》是一本写得比较好,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传记,原著在1940年获普利策历史奖
这部传记为我们研究林肯和美国内战,了解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资料。读者会在以下三个方面大有收获:(一)了解林肯其人;(二)了解美国南北战争,本书虽然叙述了林肯的一生,但重点放在了南北战争时期;(三)了解美国早期的历史。本书从美国独立讲起,结合林肯的家史讲述美国劳动人民不畏艰辛、披荆斩棘开拓边疆的精神。了解美国的昨天,可以更好地了解美国的今天。
艺术感悟
三十年磨一剑的力作
林肯是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一个传奇式人物。在1861-1865年美国内战时林肯在人民的推动下,领导联邦平定了南部反动奴隶主的武装叛乱,颁了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从而使美国资本主义获得了迅速的发展。杰出的贡献,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的朽配人物。
本书作者写作态度比较严肃,他对于美国内战的某些重大问题而看法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他确认:这次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度,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摧毁南部种植场主寡头政权和确立以纽约市为中心的金融和工业利益集团统治地位”。他看到内战带来的结果是“黑人被当作财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黑人可以从一个他们过着悲惨生活的地方迁移到另一个他们也同样要过悲惨生活的地方去”,北部的资本主义工业、金融和运输业几乎可以“不受约束地突飞猛进了”。作者还认为“千百万人民是林肯一生所完成的事业的基石”。作者站在反对奴隶制、拥护资产阶级革命产立场,在书中叙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冲突,充分肯定了林肯的历史功绩和进步作用,以一定的篇幅叙述了黑人及白种劳动人民的斗争,歌颂了美国人民的革命传统。本书对资本主义社会损人利己、投机倒把、贪污腐化等丑恶现象有所暴露,对工人的贫困生活有所反映。
作者文笔优美,表现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如书中第九章“大辩论”,充分展现了林肯善于分析,长于演讲的杰出才能,读为令人斗志昂扬,热血沸腾。在这一章里,作者着重刻画了林肯对于演讲技巧的训练掌握程度及与对手辩论时的风度。
阅读手记
我们都赞叹林肯的卓越个人品格,因为他是个宽容的巨人。从他身上,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宽容。一个人没有宽容精神,就会变得异常狭隘,而且会失去很多朋友。
《林肯传》,是一部从属的教科书,蕴藏着林肯一生的精华。在我们自己的人生路上,要树立的一块石碑,上面要铸刻着林肯的头像和“宽容”两字。
通过林肯的生平来了解美国内战历史;通过叛国早期历史来掌握林肯生平。明白一个道理:奋斗不止方能造就伟人!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将永远存在于地球之上。”
从贫苦家庭走出的林肯,用自己的努力成就了美国百年大国的历史。在林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两点:
一、努力是最终成就自我、贡献社会的重要因素。殷实的小康之家和幸福的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可是不能如意者又往往居多。放弃了努力就等于放弃了自己。
二、学会宽容可以享用终生。在林肯的工作与生活中,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他对家人宽容、对下属宽容、对对手宽容,宽容是他的个性,也成了他成功的基石。
图书三
出版信息
作者:[美]本杰明·P.托马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译者:周颖如/魏孟淇/周熙安
出版年:2013-8
页数:530
定价:73.00
装帧:平装
ISBN:9787100094801
内容简介
本书被誉为最杰出的一卷本林肯传记。作者是著名的林肯传记作家,专门研究林肯及其时代的历史学家。由于作者长期从事林肯的研究,有机会阅读和掌握了大批文献资料,又能把史学界和他自己研究成果加以融会贯通。书中不仅生动翔实地刻画了林肯这位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地位,而且也写出林肯的经历对他个人性格、思想发展变化的影响,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位完整的林肯,律师、情人、政治家和总统。
图书四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版次:第1版 (2010年7月1日)
丛书名: 一力文库·图文经典
平装: 274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807415107
条形码: 9787807415107
内容简介
《林肯传》是詹姆斯·鲍德温为美国中学生所写的一本课外读物。它围绕林肯的出生、成长、经历,从美利坚合众国成立之始的政治理念,疆域扩张时的纷争,一直写到长达四年的内战结束。全文语言简练,措辞精当,不偏不倚,如牧师向教友布道般平和、真实。相比其他同类作品,它还有几个亮点:首先.该书对林肯人格魅力的描写洋溢着神性的光环。我们知道,基督伦理中的平等、博爱、民主、自由等思想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中结出的最为璀璨的智慧之果,它吸引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之献身,它同时也让每一次牺牲充满荣光和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詹姆斯·鲍德温(Baldwin.A.) 译者:王水
詹姆斯·鲍德温,美国著名作家。1841年8月27日生于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镇。幼年贫困,自学成才,24岁以后做过教师和督学。从事教职18年后,进入出版部门任编辑,并从事文学创作。在他近40年的编辑生涯中,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学习课本是经他编辑的。
他的主要作品有:《齐格弗里德的故事》(1882)、《罗兰的故事》(1883)、《古希腊的故事》(1895)、《四位伟人:华盛顿、富兰克林、韦伯斯特、林肯》(1897)等50余卷(部)。
目录
序曲/1
正当两个男孩子应付冒着浓烟的木堆时,突然听到尖厉的枪声。他们向空地另一边望去,发现他们的父亲倒在了地上,小弟弟托马斯站在旁边,恐慌哭叫。一团团模糊的烟正从森林边缘处的灌木丛中升起。
第一部分 准备/19
大约一百多年前,在肯塔基哈丁县的乡村,一个小男孩降生了,他注定将成为世上最伟大的人之一。这一天是1809年2月12日。孩子的父母非常贫穷,他们居所的简陋与贫困是你从没见过的。他们贫贱无知,根本不敢想象因为这个孩子,他们会被几百万人铭记和尊重,并且这铭记和尊重还会持续到遥远的未来。
1.卑微之家/21
2.偏僻地区的童年生活/27
3.前往印第安纳州/33
4.在“半边脸”帐篷中度过严冬/36
5.伐木建屋/39
6.巨大悲恸/42
7.“天使般的母亲”/45
8.鸽子溪畔的沉闷日子/49
9.生活好转/51
10.很少的一点儿教育/55
11.借火炉之光读书/58
12.乡村法院的讲演/62
13.当船夫的日子/65
14.新奥尔良和密西西比/68
15.搬家碰运气/72
16.大雪覆盖的寒冬/76
17.经营乡间小店/79
18.黑鹰战争中初露头角/83
19.选举——但当选者不是林肯/88
20.“法律,先生,法律!”/91
21.做邮差/94
22.学习土地测量/97
23.热切地开始政治生涯/100
第二部分 实践/105
三十三岁这年,他娶了玛丽·托德……林肯先生从最为卑微的境况下出人头地,取得受同伴们尊敬的地位。在律师行业他也不断取得成功;他还因政治上有所作为而受人嘱目,但他那时仍是穷光蛋。而林肯夫人说:“我宁可嫁给一个有着成功潜力和光明未来的好人,也不愿嫁给在世上只有成群马匹、成片房屋和金银珠宝的人。”
1.当选州议员/107
2.汪达里亚和纽萨勒姆之间/110
3.布衣贵族VS劳动者/112
4.当上律师/115
5.做巡回律师/118
6.激动人心的竞选/121
7.主人和奴隶/124
8.爱情和贫穷/130
9.关于得克萨斯/132
10.1844年的国家政局/134
12.当选国会议员/138
13.重返斯普林菲尔德/145
14.蓄奴制问题现状/148
15.一项议案成为导火线/154
16.堪萨斯战争/160
17.要么控制它,要么毁灭它/164
18.布坎南当政/167
19.南北之间的疏离/174
20.林肯和道格拉斯/177
21.友好辩论/180
22.疯狂的约翰·布朗/186
23.在库珀学会的演说/190
第三部分 业绩/193
“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不能是敌人。尽管激动的情绪绷紧了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但这纽带决不会断裂。那一根根不可思议的记忆之弦,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从每一个战场,每一个爱国志士的墓碑,延伸到每一颗跳动的心和每一个家庭,它终有一天会被我们的良知所触动,再次奏出一曲联邦交响曲。”
1.“亚伯拉罕·林肯,劈栅栏木条的竞选者”/195
2.芝加哥选举/197
3.查尔斯顿之叛/201
4.前景晦暗/204
5.精神和脑袋/210
6.亚伯拉罕·林肯总统/212
7.内阁成员/215
8.林肯首次召集军队/218
9.国会大厦的情形/225
10.忙中不忘助人/228
11.“战时逃奴”/232
12.“一次只能有一场战争”/234
13.听取建议/237
14.大事前夕/242
15.安提塔姆战役和《解放宣言》/244
16.局势逆转/247
17.再次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252
18.统一还是分裂?/255
19.再次当选总统/257
20.完成我们未竟的事业/260
21.在里奇蒙市/263
22.4月14日,星期五/266
23.悲歌/269
译后记/271
附录/273
图书五
出版信息
书名:林肯
出版时间:2016.04
定价:32.00元
作者简介
戴尔·卡耐基(1888-1955)
美国作家、演讲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在实践中撰写的成功学著作,如《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等,均成为二十世纪畅销的励志经典,影响了千百万人的生活和事业,改变了传统的成人教育方式,使他从一个贫民之子变成二十世纪的名人和富翁。
内容简介
这是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撰写的一本关于林肯总统的传记。作者满怀对林肯总统的深深的敬佩,以精美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林肯总统充满坎坷和精彩传奇的一生。林肯出身贫寒,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不是很多。但是林肯意志坚强、品格高尚,不管经历怎样的挫折和失败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传记描绘了林肯作为一个政治家、美国总统应该履行的职责。林肯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度,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他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内战结束后不久,林肯再次连任总统时,遇刺身亡。林肯也是第一个遭遇刺杀的美国总统,曾位列最伟大总统排名第一位。也是美国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
简评
美国最权威,最广为流传的林肯传记。美国优秀畅销书,一部不朽的经典。
引子
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在伦敦黛萨特酒店的早餐时分,我如往常一样翻看着《晨报》的专栏版,试图搜寻些关于美国的消息。美国的新闻自然是很难寻觅,可就是那个幸运的早晨给我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收获。
在那段日子里,被誉为“众议院之父”的前任议员TP欧康纳在主持《晨报》的《伟人回忆》栏目。在那个特别的早晨以及随后好些个日子里,专栏都是以亚伯拉罕·林肯为人物的特写——并非专注于他的政治活动,而是描述他性情中的另一面:他的悲伤,他的屡屡失败,他的穷困,他对安·路特利的深沉爱恋,以及他与玛丽·托德的不幸婚姻。
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将林肯的系列故事读完。这时,我感到很惊讶。我生命中的前二十年是在中东度过的;中东距离林肯的国度并非遥远,并且,我一直都在研读美国历史。理所当然地,我该宣称自己知晓林肯的一生;但是,读完专栏故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林肯。事实是,我,作为一个美国人,却不得不跑到伦敦,去阅读一名爱尔兰作家撰写的文章,才了解了林肯的人生故事,那算得上是人类所有史书中最迷人的篇章了。
这仅仅是因为我可怜无知吗?我不得而知。但是很快就有了答案,因为当我与国人探讨这个问题时,很快就发现,国人对林肯的认识与我相差无几。他们所知道的林肯也就局限于此:出生在一个小木屋里;跋涉好几英里去借书,四仰八叉地躺在壁炉前的地板上挑灯夜读;起先干着伐木的营生,之后成长为一名律师;他口齿伶俐、玩笑不断;他被誉称为“诚实的小亚比”;他与道格拉斯法官激辩,之后,便当上了美国总统;他喜欢戴丝绒礼帽,他废除了奴隶制,他在葛底斯堡发表演说;他说他想知道格兰特将军喝的是哪个牌子的威士忌,以便能给其他将军们也送上一桶;而最后,在华盛顿的一个戏院里,他被一个名叫布斯的坏蛋谋杀了。
《晨报》的专栏文章激发起我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走进大英博物馆的图书室,忘我地阅读与林肯有关的书籍;书读得越多,我对林肯越是着迷。终于,我下定决心由自己撰写一本有关林肯生平的书。我知道自己没有接受过任何写作的训练,更谈不上富有创作的激情、素养和足够的能力为学者和史学家们提供一部学问高深的论著。再者,我也感到没有必要再出版一本类似的书籍,因为现有的都已经相当出色。然而,在读完有关林肯的故事之后,我确实感到有重写的必要。我的书应该可以向行色匆匆的人们简要地叙说林肯生涯中最引人入胜的事实。于是,我就尽我所能地撰写了这样一本书。
我的写作始于欧洲。在那里我艰苦笔耕了整整一年,之后在纽约又花去两年的时间。结果是,我将那三年写下的文字统统撕碎,扔进了垃圾堆。这以后我去了伊利诺伊州——林肯曾经心怀梦想并为之艰苦奋斗的地方,在那里我拿起笔再次来写林肯的故事。我与那些和林肯沾亲带故的人们一起,度过了好几个月的时光,他们的父辈们曾经帮助林肯开垦土地、修建篱笆、赶猪到集市上出售。为了解林肯,我潜心研读古籍、演讲稿、年代久远的报刊和纸张发霉变质的法庭记录。
我在葛底斯堡小镇度过了一个夏天。之所以要去那里,是因为它距离古老的新萨伦村仅一英里之遥,而新萨伦是林肯人生观形成的地方,也是生命中让他最幸福快乐的地方。在那里,林肯经营过小作坊,开过杂货店,学过法律,当过铁匠,做过斗鸡和赛马的裁判;他在此堕入情网,并因失恋而心碎欲绝。
即使在鼎盛时期,新萨伦村的居民也没有过百,而新萨伦村存在的时光总共也就十年左右。林肯离开之后不久,这个村落就变得荒凉了。蝙蝠和燕子在摇摇欲坠的木屋里筑巢,狂野的牛群则在那片土地上觅食半个多世纪。
好些年前伊利诺伊州政府终于把那个地方管制了起来,将之修建成为一个公园,里边复制了不少一百年前样式的小木屋。所以今天的新萨伦村,看起来颇有几分林肯时代的模样。
那棵白橡树依然挺拔地矗立着。林肯曾经在那棵树底下用功学习、冥思苦想,还忘情地恋爱。每天清晨,我都会从葛底斯堡带上打字机,驱车赶到那棵树下,写下一章半节的文字。在那样的环境里写作是多么的惬意呀!蜿蜒曲折的桑加蒙河在我的眼前静静流淌,环绕在我四周的树木和干草,随着白色小牛仔的声声呼唤而翩翩起舞;蓝色的鲣鸟、红色的知更鸟,还有黄鹂在林中穿梭。林肯就是那样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每当夏夜月朗星稀,鸟儿便在桑加蒙河两岸的树丛中欢叫鸣唱,我会独自一人前往新萨伦村。路特丽奇住的小旅馆在皎洁的月光映衬下活灵活现,它让我不禁想起一百年前,正是这样的一个夜晚,年轻的小亚比和安手拉着手在月光下并肩漫步。他们聆听着夜莺的歌唱,梦想着那些注定永远也无法实现的未来。然而,我坚信,新萨伦村是林肯最能感受幸福的地方。
写到林肯心上人去世那一章节时,我带上一张小折叠桌和一台打字机,驱车穿越乡间小道,经过一个猪圈、再经过一片牧牛的草地,终于来到了这片静谧的土地——安·路特丽奇长眠之所。现在这片土地完全荒芜了,杂草丛生。为了接近安的坟墓,我不得不大刀阔斧地斩草除荆。就在林肯默默哭泣的地方,我开始悲伤地叙述他的故事。
许多章节我都是在斯宾菲尔德写成的。有些章节是在老房子的起居室里完成的,那是林肯伤心地度过了十六年人生的地方;而有些章节则是俯伏在林肯第一次起草就职演说的案桌上耕耘出来的;剩下的章节我是在法庭里写的,那里曾是林肯和玛丽·托德争执不休的地方。
精彩文摘
第一部分
哈罗堡,曾经称为哈罗德的要塞,有个名叫安·麦京提的女人。椐史记载,安和她的丈夫是首先将猪、鸭和手纺机带到肯塔基的夫妻;而且,人们还说安是在那荒蛮的不毛之地上做出黄油的第一个女人。但安的出名却源于这样一件事:她创造了一个纺织奇迹。在那个古老而神秘的印地安那乡间,没有人种植棉花,也买不到棉花,而豺狼又把绵羊给吃了个精光。织布的原材料压根儿就找不着。然而聪明绝顶的安·麦京提居然想出了一个纺线的好办法:她利用荨麻绒和水牛绒这两种廉价而随处可见的东西,纺出了“麦京提”牌的布料。
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家庭主妇们从大老远的相距一百五十英里的家中,来到她的小木屋学习新手艺。她们一边织布一边闲聊。但她们的谈论却几乎与荨麻绒和水牛绒无关;她们的闲聊很快就转变成了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而安·麦京提的小木屋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公认的丑闻消息交换地。
在那个年代,私通是可以定罪的,而养私生子则是个极为不端的行为。安一旦得知某个女孩的过失,便会跑到大陪审团去告发。在她看来,生活当中没有任何其他事情能比得上这一件——告发那些女孩可真是太大快人心了!在哈罗德要塞一个季度的法庭记录里,接二连三的可怜女孩因“安·麦京提的情报”而被裁定犯有私通之罪。1783年的春季,哈罗堡法庭就有十七桩个案开庭,其中八桩被裁定为私通。
这是其中的一个私通个案。1789年11月24日,大陪审团的记录如下:“露西·汉克斯,通奸。”
这已经不是露西第一次被定罪。她的第一次发生在数年前,那还是在弗吉尼亚州。这是陈年旧事了,可查的记录少之又少,只有些零碎的细节,而事实的背景无处可寻;然而人们从中还是可以重组这个故事的。不管怎么说,故事的关键元素都存在。
汉克斯家族在弗吉尼亚州曾经拥有一片狭长的土地,一端连着拉帕汉诺克河,另一端则接着波托马克河。在这片狭长的地带里还居住着华盛顿家族、李氏家族、卡特家族、范罗依家族以及其他一些有权有势的家族。这些权贵们参加基督教会的礼拜仪式,而与他们相邻的那些贫穷、目不识丁的家庭,例如汉克斯家,同样也去参加。
1781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天,露西·汉克斯如常前往教堂做礼拜。这一天,华盛顿将军将那位令人翘首以盼的客人拉·法耶特将军领进了教堂。人人都期盼着见到这位声名显赫的法国大将军,因为一个月前,正是他协助华盛顿在约克镇打败了康沃利勋爵的军队。
那天早上唱完最后一首赞美诗、祷告完毕之后,教区居民们排成一行,缓缓向前与两位战斗英雄握手问候。
除了军事策略和国家事务之外,拉·法耶特还有另一个爱好。他对年轻漂亮的姑娘情有独钟。他有这样一个习惯:一旦看上了哪位姑娘,他便要求接见,并以亲吻她表达赞赏。在那个特别的早上,在基督教堂前,他亲吻了七位姑娘;按照圣·禄克的说法,那天教区长洪亮诵读《约翰福音》的影响,远远不及拉·法耶特的亲吻意义深远。露西·汉克斯就在这七个女孩之列。
这次亲吻所引发了的一连串事件,正如拉·法耶特为我们参加的所有战斗一样,足以改变美国的未来。或许,会改变更多。有个单身汉在那天早上的集会中出现。年轻的单身汉出生于一个富贵家族,自然对贫穷潦倒、大字不识一个的汉克斯家了解甚少。然而这天早上他认为——当然纯粹是他的想象——和其他姑娘所得到的亲吻相比而言,拉·法耶特亲吻露西时倾注了更多的热情。
这位年轻的庄园主仰视着法国大将军——军事天才同时又是漂亮女人的鉴赏家。于是,他开始对露西·汉克斯想入非非。清醒过来之后,他意识到这世上杰出的佳丽都是在贫穷的环境下调教出来的,有些人的家庭背景甚至比露西家更糟糕。比如说哈密尔顿夫人;比如说都芭利夫人——一个贫寒裁缝的私生女——都芭利从未受过教育,是个文盲,然而她却和路易十五并肩统治过法国。这些过去的逸事想起来真让人感觉心里暖融融的,年轻人觉得自己的欲望是那么有尊荣。
这一天是星期天。整个星期天他心里萦绕的都是露西这名小女子;星期二的大清早,年轻人策马赶至汉克斯家脏兮兮的小木屋,招聘露西为他家种植园里的一名女佣。其实年轻人手下已经有了好些奴隶,根本没有必要再雇人。然而他还是雇用了露西,安排她干些轻活,并且叫她不要和其他奴隶接触。
在那个时候,弗吉尼亚州的有钱人家都将儿子送往英国接受教育。露西的老板曾经上过牛津大学,还将他喜爱的书籍一整套一整套地带回了美国。有天他在图书室里闲逛,发现露西坐在那儿,手里拿着抹布,凝视着一本历史书中的插图。
这样的举止对于一个佣人来说可非同寻常。年轻人把图书室的门关上,坐下来,给露西朗读插图底下的解说词,并告知其中的含义。
露西以极大的兴趣倾听着;后来,让年轻人惊讶的是,她说她想学会阅读和写作。
天呐!这是在1781年!一个女仆有如此的向往,简直令人难以理解。弗吉尼亚州在那会儿还没有开展免费的学校教育;这个州不到一半的业主在做买卖时能够亲笔签署自己的姓名,而所有的女人在转让土地时都是以做记号来应对的。
然而,这个女仆却渴望学习阅读和写作。弗吉尼亚州那会儿最老实厚道的人都将之称为危险之举——如果不是变革之举的话。但是,这主意却激发了露西主人的热情,他自愿允诺做露西的导师。那天晚上,吃过晚饭后,他把她叫进了图书室,开始教她学习二十六个字母。几个晚上之后,他把右手抓握在她那捏羽毛墨水笔的手上,教她如何拼写字母。他教了她好长一段时间,并面无愧色地说,他的教学相当不错。露西的一个手迹他现在还保留着,它显示出露西书写时十足的大胆和自信:书写表达了源于自身的灵气和个性;她不但使用了“感觉满意”这个词,而且还将它正确地拼写了出来。这个成就可非同一般,因为在那时,哪怕是像乔治·华盛顿那样的男人,在使用缀字法时也并非完美无缺。
那天晚上,完成了阅读和拼写课程之后,露西和她的导师肩并肩地坐在图书室里。透过壁炉里跳跃的火苗,他们久久凝视着在森林尽头升起的一轮明月。
她坠入爱河,深深地信赖着他;然而,这样的盲目信赖一文不值——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带给她的都是焦虑不安。她茶饭不思,难以入睡。她变得面容憔悴,整个人儿无精打采。当她觉得连自己都无法否认怀孕这个事实时,她告诉了他。有那么一会儿他想过和她结婚。但仅仅是一会儿而已。家庭、朋友、社会地位、微妙的关系、恼人的场景……不行!而且,他开始厌倦她了。于是他花了些钱,把她打发走了。
在这之后的几个月里,人们对露西指指点点,碰面时连个招呼也没有。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露西制造了一桩轰动一时的大事件——她毫不害羞地把自己生下的婴儿带去了教堂。集会里有教养的女人被激怒了,其中一人站了起来,要求把“那个荡妇赶走”。
这样的羞辱已经足够了。露西的父亲不想自己的女儿再受到任何的辱骂。于是,汉克斯家族将他们为数不多的家产放上马车,辗转荒野,穿越昆伯兰峡谷,最终在肯塔基的哈罗德要塞安家。在那里没有人认识他们:他们可以把谎撒得更大,可以不向任何人透露孩子父亲的真实身份。
同样,在哈罗德要塞,露西就像在弗吉尼亚家乡一样逗人喜爱,深得男人的青睐。她又一次坠入情网。这一次她迷失得更快。有人发现了她的秘密。这个秘密被传来传去,之后又在安·麦京提家传开了。如前文所提及的那样,大陪审团裁定露西犯有私通罪。司法官知道露西不是那种视法律为神圣的女人;于是他将传票塞进口袋里,把露西撂在一边,自顾自猎鹿去了。
裁定是在11月份作出的。至次年的3月,法庭再次开庭。庭间,有个女人恶意中伤露西,并且要求将“这名荡妇拖进法庭”、回应所有对她的指控。于是,另一张传票又发了出去;但是,趾高气扬的露西将传票撕得个粉碎,朝着向她宣读传票的男人扔去。五月法庭又将开庭,而毫无疑问,如果不是有个了不起的年轻人的出现,露西到时必定会被拖进法庭再次受到裁决。
这人名叫亨利·斯巴罗。他策马进城,将马儿拴在露西家的木屋前,径直进了屋。
“露西,”或许,他是这样说的,“我才不在意那些女人对你的评论。我爱你,我要你做我的妻子。”不管怎么说,他确实向她求过婚。
然而,她并不愿意马上结婚。她不愿意在镇上落下流言蜚语,说斯巴罗被迫结婚。
“亨利,我们要等上一年,”她坚持道,“在这一年里我想向每一位证实,我靠自己也能过 上体面的生活。如果在这一年的年底你还爱着我,那就来吧;我会等着你的。”
1790年的4月26日,亨利·斯巴罗领取了结婚证书,再也没人提及传票的事。差不多一年之后,他们俩结婚了。
参考资料
卡耐基执笔《林肯传》新版上市.南报网 .2016\u5e7407\u670804\u65e5
林肯释内战:废奴并非当务之急.网易 .2016\u5e7406\u670805\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3 02:47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图书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