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1991年3月16日—2017年4月27日),女,汉族,台湾省
台南市人,作家。
人物生平
1991年3月16日,林奕含出身医生世家,父亲为台湾台南知名皮肤科医生林炳煌。小学就读于台湾台南师范学院附设实验小学,初中就读于台湾台南市立中山中学,高中就读于台湾台南女子高级中学数理资优班。参加校内的青年社(即校刊社),曾获全台数学科展第一名。高中二年级起罹患
忧郁症,其患病被认为可能与在高中时期曾被补习班老师诱奸有关。
2009年1月,(高三)参加学测,获得满级分,曾被媒体采访,称为“满级分漂亮宝贝”;但林奕含日后认为当时的报导有夸大不实之处,使她招人闲话。同年4月,学测后的推荐甄试中落榜;7月,参加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考入
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部分报导误植为牙医系),但入学两周后便因忧郁症病情恶化而休学。之后曾三度自杀未遂。
2012年,重考进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曾受业于
陈芳明,但大学三年级时又因同样原因休学。
2016年,结婚,在婚宴上对宾客致词时坦言自己的忧郁症病史,并且说:“如果今天婚礼我可以成为一个‘新人’,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要成为一个对他人痛苦有更多想象力的人……我想要成为可以实质上帮助精神病去污名化的人。”
2017年2月初,出版首部长篇小说(也是唯一的完整著作)《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该书叙述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名师李国华
诱奸、
性虐待,最终发疯的故事,以优雅的文笔和精巧的
隐喻呈现她对性、权力、
升学主义的看法,并注明“改编自真人真事”。
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在台湾省台北市家中上吊自杀,时年26岁。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创作特点
在林奕含的小说中有许多新奇的比喻。比喻不仅用以形容房思琪的内心与处境,更成为揭露
父权伦理规范统治女性的工具。林奕含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将父权压迫具象化,当潜藏于父权社会下的伦理规范剥离了心照不宣的体面假象,吃人的枷锁便被赤裸呈现在读者面前。
人物影响
修正条文
林奕含的自杀身亡,使她多年前被补习班老师诱奸一事也被曝光。事件轰动了台湾社会,各界在呼吁严惩涉案教师的同时,也在反思台湾补习班管理的乱象。之后,台立法机构于2017年5月26日三读修正通过补习及进修教育相关规定条文,增订“狼师条款”,规定未来补习班负责人与员工、老师执行业务或对外招生时应揭露真实姓名。
废除通奸罪
林奕含的事件凸显出性侵案中的受害者对嫌犯提起诉讼后,或因证据不足无法定罪,此时受害者常常反被嫌犯配偶起诉
通奸罪。为避免性侵案中的受害者不敢起诉,主张废除通奸罪,以免造成压迫女性的不平等现象。台湾司改议事机构于2017年5月18日召开会议,商讨废止通奸罪事宜。参会人员表示,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事件或与通奸罪
除罪化相关。
2020年5月30日,台湾不再用刑罚惩罚婚姻不忠,在台湾实施了85年的通奸罪被宣告“违宪”立即失效。
人物评价
林奕含在我心目中是一个现代的、启蒙式的女神的存在,这个女神是一个受虐的女神,她是一个自我献祭的女神。今天我们可以说是踩着她的裹尸布在前行,她的裹尸布形成了我们通往文明、通往觉醒、通往两性平等的道路,但这样一个残损的女神是值得我们信仰文字的人不断朝拜的。(作家
戴潍娜)
从纯文学角度看,林奕含令人肃然起敬,她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属于“老天赏饭”的类型。(著名学者社会学家
李银河评)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需要经常退出来透一口气的书,作者本身的感觉和想像力以及她对感觉和想像力的表达能力,在这方面,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她可能是
张爱玲以后最好的中文写作者。(作家、学者
止庵评)
林奕含是当代台湾不可忽略的一位作家。这样一个因长期遭受补习班老师性侵却无力抵抗,以致最终毁灭自己人生的故事,一度成为2017年度台湾地区的舆论热点。尤其是她在遭遇不幸后仍旧埋头写作在实现女性自身价值转换的同时,更是把支撑自己的这股信念全部倾注到《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部作品之中。虽然她对于社会制度的反思与批判的结局是让人心痛的,但这也恰好表明女性作家创作之路开始朝着
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林奕含始终坚持一个创作方向,她把偏向关怀的社会意义,扩大到其他更深层面。在突破了传统
女性写作的性禁忌的同时,把很多隐蔽的问题透明化。也正因她对当前社会的批判不留情面,才得以其让作品中的性道德框架成功跨建于社会问题之上。这更是体现着五四时期进步作家“为人生”创作观的延续和当时社会的性伦理观念同时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双重含义。一面是以
男女平等为主导统一双方在爱情中的权利与义务;另一面则是以性神秘、性蒙昧的片面观点,强调阻碍性道德的发展与传播的女性贞操观的重要性。(薛熹祯评)
人物争议
事件经过
林奕含少时遭补习教师
陈国星性侵,曾3度试图自杀未果。
2014年,林奕含曾与未婚夫到一个援助妇女的
基金会向律师咨询,打算要告补教名师陈国星,但却碰了个软钉子。“立委”
王定宇指出,林奕含从头至尾并不畏惧面对法律,也不怕陈国星妻子谢如玉反控她妨碍家庭。但当时该基金会却向林奕含表示“缺少女学生遭性侵事证”“如何证实女学生是遭胁迫性侵”,且“年代已久、难以成案”。
南检调查
台湾台南地检署(南检)调查4个月,传唤陈国星、林奕含家人、闺蜜、医师等证人,并参考双方通联、林奕含病历、心理咨询记录等对此事进行调查。2017年8月22日,南检召开记者会称,林奕含家属表示不愿对陈国星提告,此案是由多名民众告发,从“未满14岁或16岁为性交”、“利用权势或机会为性交”、“强制性交致被害人羞忿自杀”3项罪嫌进行侦办。南检称,据林奕含的闺蜜与补习班班主任等人证述,可确认她满16岁后才认识陈国星,就算两人发生关系,也难认有罪嫌。根据相关证述,检方认为双方最可能于2009年8月发生关系,那时林奕含已结束补习,与陈国星不是师生。另据闺蜜称,林奕含曾将陈国星介绍给她们认识,当时两人互动如情侣,林未提到被性侵。陈国星强制性交罪名也难成立。
2017年8月21日,台湾台南地检署侦结该案,宣布由于证据不足对陈国星不予起诉。
2017年8月22日,对于检方处理结果,台湾台南市长
赖清德表示,司法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定陈国星的罪,但是陈国星伤害林奕含,让她患上
忧郁症,进而走上绝路,这是事实,因此陈国星虽然可以躲过法律的制裁,绝对躲不过良心的苛责,“如果善恶有报的话,陈国星也会得到报应的”。
民进党“立委”
林俊宪对此痛骂“这整件事实在有够王八蛋”。
高雄市议员
萧永达称,结果属意料中事,法律本来就是最低道德标准,经常不代表正义。有网友称:“这是我最痛恨台湾法律的一刻。”
修改法律
林奕含案引起岛内社会检讨补教制度,“立法院”已三度通过修正“补教法”,补习班老师执行业务、招生宣传等,都要用真实姓名,违者罚补习班新台币5万到25万元。
后续影响
2019年4月5日,有网友微博爆料,福建
福州一飞外语学校聘请曾涉台湾女作家、《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作者林奕含诱奸案的教师陈国星。一飞外语学校回应
新京报记者称,从未聘请过该陈姓教师,福建省
福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也证实此说法。
2019年4月6日15时许,福建省福州市教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经核查,网传台湾陈姓教师与一飞外语学校的签约合作、聘任关系并不存在。
后世纪念
2017年5月12日上午11时,林奕含遗体告别仪式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举办并火化遗体。仪式举行低调,只有大约30人左右的亲朋好友参与。
2018年4月27日,以“文学内外·重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主题,纪念青年作家林奕含逝世一周年的活动在北京单向空间·爱琴海店举办。
2019年4月27日,在林奕含逝世两周年之际,《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简体版出版方
磨铁·文治图书举办了一场朗读纪念会。
2020年4月,在林奕含逝世三周年之际,
南方周末、
三联生活周刊、
新京报、
头条新闻等多家大陆媒体发文,以此怀念这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也借此反思当前社会上猖獗的性侵现象。而网友也从未对其遗忘纷纷留言缅怀。#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登上微博时事热搜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