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先后主持或参加育成小麦新品种10多个,其中郑州24为河南省第一个杂交育成的丰产耐旱品种,郑引1号是经他鉴定选拔后在黄淮流域广为种植的引进高产品种,豫麦13较好地协调抗寒与早熟、高产与稳产的半矮秆品种,为中国小麦生产作出了贡献。
个人简历
1954年1月 福建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1954-1970年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前身为河南省农业试验场)技术员,1955至1959年兼任小麦组副组长。
1970-1977年 下放河南省修武县插队,后分配到
修武县农业局任技术员。
1978-1998年 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2),研究员(1986),先后兼任小麦研究所遗传资源室副主任,主任,丰产优质育种室主任。1994年起兼任院学术
委员会
副主任。1988-1989年 在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与昆士兰小麦研究所从事小麦品质合作研究。
1983年至今 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生平简介
早期经历
1933年7月,一个小生命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姓林的普通人家诞生了。爷爷给他取名“作楫”,引自古诗“作楫济舟,以渡东海”,意在期望他将来成为对国家、对民族有用之材。林作楫少年时代好学勤奋,上小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连续跳级,只用3年时间就读完了6年的课程。上初中时,由于家境贫寒,全靠优异的学业成绩获取校内、外奖学金才得以继续就读。
中学临近毕业时,虽然数、理、化成绩均很好,但林作辑还是怀着“让普通老百姓都能丰衣足食”的善良愿望,毅然地选择了当时很少有人报考的学科——农学,于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考入福建农学院农学系学习,时年仅16岁。
小麦选育研究
大学毕业后,林作楫被分配到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从此一干就是40余年。60年代他根据当时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实际,先后选育出郑州24、郑州3号、郑州683 等优良新品种,并发表一些有关
小麦育种和栽培的文章。1970 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全家被下放到修武县农村劳动,尽管身处逆境仍不忘为
农民办点实事、好事,诸如帮助村里搞起了玉米制种、甘薯保鲜、引进小麦新品种、讲授栽培技术等,两年就使小麦产量翻了一番,深受当地农民赞扬和爱戴,被评为新乡地区先进科技工作者。同时,就在那样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他仍念念不忘小麦育种,利用当时生产队的零碎土地和简陋条件重新开始一些育种实验,后来他从这里带回的材料中选出了豫麦5号。在这期间,他还协助农民育种家李德炎组织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小麦育种学》(科学出版社,1976年)。
粉碎“四人帮”后,他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先后担任小麦研究所遗传资源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丰产优质育种室主任,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率领课题组同志育成了豫麦5号、豫麦13、豫麦23、豫麦31、豫麦47、豫麦50等小麦新品种,并积极开展小麦品质改良研究。此外,还主持有关品种资源、数量遗传、生物技术等多项基础研究。
个人成果
40余年来,林作楫为发展小麦生产和育种事业呕心沥血,埋头苦干,做出了显著成绩,先后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2项,并得到社会的承认。豫麦13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曾连续4次被选为第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还是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河南省委第四届副主委,第二届河南省政府参事,第二、三、四届河南省小麦研究会理事长,第二届河南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第三届
中国粮油学会理事。1996 年荣获王丹萍科学奖金。1998年被授予“河南省科技功臣”荣誉称号。
主要论著
1 林作楫等.从几个新品种选育试谈
小麦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中国农业科学,1962(2):30~60
2 林作楫等.冬小麦株高、产量性状的早代评价.河南农林科技,1983 (11)
3 林作楫等.多抗性轮选方案.太谷核不育小麦.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93~96
4 林作楫等.冬小麦烘烤品质与其他一些
品质性状及产量性状的相互关系.作
物学报,1989,15(2):151~1585 黄东印,林作楫.冬小麦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华北农学报,1990,5(1):40~45
6 Zuo-ji Lin et al.Suitability of various Australian wheats for Chinese style steamed bread,J.Sci Food Agri,1990(53):203~213
7 林作楫等.高产小麦品种豫麦13号若干形态生理特性研究.华北农学报,1992,7(4):29~34
8 白玉龙,林作楫等.冬小麦品质性状与蛋糕酥饼烘烤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24~30
9 林作楫.食品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10 Z.J.Lin et al.Breeding for widely adapted high-yielding winter wheat varieties.Proc、8th Intern.Wheat Gen.Sym,Beijing,1994,1153~1156
11 X.D.Zhou & Z.J.Lin.Qualit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heat varieties,Proc.8th lntern.Wheat Gen.Sym,Beijing,1994,1185~1189
12 雷振生,林作楫.河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及今后育种方向.中国农业科学,1995(28)(增刊):28~33
13 林作楫等.从豫麦13的选育谈大面积丰产育种的若干问题.见: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23~129
14 林作楫等.中国
挂面对小麦粉品质的要求.作物学报,1996,22(2):152~155
15 林作楫等.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现状与问题.作物杂志,1996(1):6~7
16 赖菁茹,王光瑞,林作楫等.软质小麦品质与饼干烘焙品质关系的研究.中国粮油学报,1997,12(4):1~5
17 张世成,林作楫等.航天诱变条件下小麦若干性状的变异.空间科学学报,1996(16)(增刊):103~107
18 林作楫.育种策略.中国小麦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9 林作楫,揭声慧.小麦育种工作40年回顾.1.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河南农业科学,1997(1):1~5
20 林作楫,揭声慧.小麦育种工作40年回顾.2.
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后代处理.河南农业科学,1997(4):3~5
人生成就
总述
在老一代科学家倡导和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林作楫和
中国农科院、
中国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同行对中国北方冬小麦品质改良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开拓性工作。
赴美和澳大利亚考察
80年代初,针对中国小麦品种面包烘烤品质不好的问题,他赴美国考察品质改良研究工作,收集优质品种材料,并招收了一批研究生,组建小麦加工品质实验室,着重开展了小麦品质性状与加工优质面包、馒头、面条、
蛋糕、饼干等食品间的
相关性研究,为品质改良打下了基础,其研究结果已在国内外一些刊物上发表。1988年10 月,他应邀赴澳大利亚面包研究所专门从事中国传统食品馒头、面条品质指标的合作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他看到澳大利亚为了占领日本市场,专门针对日本面条的加工需要开展了淀粉糊化特性和提高白度的研究,终于培育出比日本优质小麦农林61更好的品种,从而保证了出口优势这个生动实例,很受启发,回国后立即将这些思路和评价方法介绍到国内。
出版《食品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
为促进中国小麦品质改良研究工作的开展,
1994年他组织国内同行主编出版了中国小麦育种与食品加工业联合撰写的第一本专著《食品加工与小麦品质改良》,提出了中国不同食品对小麦品质要求的指标、加工技术、质量评价方法以及品质遗传改良重点。他还参与了中国不同类型加工用小麦标准的制定,评选分别适于面包、饼干用的优质硬、软麦品种,推动了中国小麦加工品质改良的进展。
质和量兼顾
林作楫提出中国小麦加工品质改良应重点放在蛋白质的“质”上,兼顾量的调整,同时还要注意淀粉特性的改良。他认为,优质育种在中国具体条件下必须兼顾丰产性,才能在生产上推广;优质品种还应与适宜土质和合理栽培配套,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性。为了发展优质品种,必须注意与制粉企业相结合,采用“面粉公司+中介组织(包括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农户”的形式组织起来,使各方都得能到经济效益。他把这些观点应用到育种实践中,培育出的“丰优号”系列品种,在
1995年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共获金、银、铜4枚奖牌。其中丰优3号和丰优5号已通过河南省审定,分别命名为豫麦47与豫麦50,并通过与面粉厂家、地方行政推广部门及当地农民三结合,使优质商品麦的生产迈上了轨道,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益,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