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是汉语词语,拼音:pǐn zhì 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东西的质量。
释义
1、 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
他品质高尚
2、东西的质量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从姜青山的述说中,得知这条青年好汉的高尚品质和忠贞不屈的
气节。”
例句
1、人的素质,包括健康、智商、情商、逆商和知识、文化素养。
老舍 《
后记》:“在书里,虽然我同情劳苦人民,敬爱他们的好品质,我可是没有给他们找到出路。”
冯雪峰 《上饶集中营·关于主题》:“这种高贵的精神和品质,也是有着非常典型的表现的。”
2、物品的质量。
周而复 《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九:“﹝他﹞发现
清花车间和钢丝车间没有经常根据不同的
原棉品质,来调整
机器设备。”
相关因素
品质不是简单的事情,比如同样做发动机,如何做到动力更强、
油耗更省、体积和噪音更小、寿命更长,这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人员、素质、思想理念、管理、制度、文化、技术、设计、机器设备、材料、工艺方法、标准、流程、
用户体验等因素密切相关。
素质指人的健康、智商、情商、
逆商等状况和知识、文化素养。素质包括
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和
文化素质。素质可分先天禀赋和后天教育培养,人的
先天素质虽然各不相同,但
相互差别也不大,特别好和特别差的都不多。人的后天素质的
可塑性就很大。
我们公认德国、日本产品的品质好,根源在于德国日本的思想、环境、教育和制度好,德国人思维严谨、态度认真以至于刻板,日本人恪守规则、忠于集体、崇尚实力,德日两国人的性格非常适合机械、电子等
有形产品的制造,德日两国从民间到国家都比中国人更重视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
中国人并非没有优势,没有德国人严谨刻板、没有日本人恪守规则,对中国人灵活,可塑性也非常强,中国
本土文化的核心是太极
中和文化,灵活变通是中国人最大的特性,天性灵活的人适合做
服务行业,这比德国和日本人有优势,而服务产业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产业。
标准是在
生产过程中贯彻
执行标准和对贯彻执行情况实施监督,从而保证产品和
服务品质。思想、工艺方法、流程、管理、制度往往就在
质量标准的贯彻实施中。
现代
工业生产和
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几十个甚至上万个企业,协作点遍布世界各地,复杂的生产组合要求
机械设备、产品、材料、技术与工艺方法保持标准统一。这就必须制定和贯彻行业、技术和
工作标准,比如
ISO、IEC、
GMP、IFS、CMM……
思想理念不是口号,
管理制度不是
潜规则,在一个
假酒假烟毒奶粉、
楼脆脆、路桥塌塌社会,人投机、造假的犯罪的成本很低,各路老爷
吃拿卡要,喊口号搞面子工程,逼的商人偷工减料的环境和制度,其质量是不会好的。
在企业内部,对
产品质量标准的设计、生产、检验、服务等管控是否到位,也是检验
企业能力的重要方面。随着华为、
小米、
格力、
大疆等企业倡导“
新国货”的理念,并切切实实的做好产品,中国企业产品质量方面近来进步很大,这也是国货出海打造
中国品牌的前奏。
技术是品质领先的保证,也是众多品牌企业所追求的,技术事关产品的功能和性能。不管那个行业,领先的品牌企业莫不追求
技术领先战略,
西门子把收入的7%用于研发,华为的研发投入超过收入的10%,
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oppo手机的专利数量也名列前茅。
设计也是品质领先的保证,设计涉及到用户体验,不能技术性能好而外观丑陋,对产品来说,客户看到的第一是产品的外观,其次才会了解到其内部结构,设计包含方面很多:标识、广告、网站多是
平面设计,产品是
工业设计、还有工艺、管理、
业务流程等设计。
乔布斯将艺术与技术结合,iphone手机极致简美的设计让苹果成为手机界趋之若骛的典范,三星、锤子、
魅族、华为、小米、oppo手机无不重视手机设计与体验,
罗永浩进军手机主要秉持在设计和体验方面的自信。
材料是品质的基础,
好产品离不开好材料,产品的耐用性和可靠性是基于好材料。没有
触摸屏材料就没有
智能手机产业,没有耐高温的材料,就不可能有
航天飞机、
核潜艇产业……新材料是“产业之母”,也是各国重点发展的
高新技术产业之一。
用户体验,重视用户体验是一种以人为本、重视消费者、研究消费者、征服消费者的理念和思维。初体验的是产品的外观设计,再体验的产品的性能,这事关产品的设计工艺、材料和技术,
深度体验的是产品背后的思想理念和人品素质。
做到方式
不制造出不良品→ 依靠工程管理的品质保证
美国
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认为:质检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
产品质量。
1961年美国的费根堡姆提出了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将质量控制扩展到
产品设计生产检验使用的全过程,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
品管大师
田口玄一提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生产出来的,田口认为质量分两种:一种是顾客重视的质量,包括
产品外观、构造、性能、服务、售价等相关议题。
第二类是顾客不重视的质量,例如社会损失、失效、偏差、变异、缺点、污染、退化等,这些正是工程师要重点改善的,它对于
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出口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预防失效、如何降低变异,如何
降低成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