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肇生性刚强坚毅,武艺高强,而且身材魁梧,身上刺有虎形纹身。原是闽国
裨将,与陈铁齐名,人称林虎子。闽国灭亡后,归家闲居。
956年(显德三年),南唐中主
李璟因后周军攻打淮南,命鸿胪卿
潘承祐到泉州、
建州召募勇士。潘承佑推荐了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以及
郑彦华、林仁肇等人。中主任命林仁肇为将军,让他率
偏师救援寿州。林仁肇攻城南大寨,又破
濠州水栅,被擢升为淮南屯营应援使。
八月,周军正阳
浮桥建成,扼住南唐援军的进路。林仁肇亲自率领一千敢死士,用船载着薪柴牧草,乘风放火,欲焚毁浮桥。不料,风向转变,不利火攻,周军大将
张永德趁机进战,唐军大败。这时,林仁肇单马殿后,并将张永德射来的箭矢全部挡开。张永德大惊道:“敌军有能人啊,不可轻敌。”便不再追击。后来,南唐向
后周割地求和,林仁肇被任命为
镇海军节度使,不久又改镇武昌。
970年(开宝三年),林仁肇私下向
南唐后主进言道:“淮南兵力很弱,宋国又连年用兵,先后平定西蜀、荆湖、岭南,千里奔波,士卒劳累,这正是可乘之机。陛下只要给臣数万兵马,臣就能夺取淮南。陛下可以对外宣称臣起兵反叛,那么臣若成功,淮南归国家所有,臣若兵败,陛下便灭我满门,以此表示陛下并不知情。”后主听后,惊道:“你千万不要胡说,这会连累到国家的。”不久,林仁肇便被任命为
南都(今江西南昌)
留守、南昌尹。
林仁肇出身行伍,后虽担任将帅,仍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因此深得军心。但是,皇甫继勋、朱令赟等人与林仁肇关系不和,便在唐后主面前进谗言,称他向宋朝求援,要在江西自立。宋太祖也对林仁肇非常忌惮,便贿赂他的随从,得到他的画像,悬挂在别室中。
972年(开宝五年),郑王
李从善到
汴京朝贡。宋太祖带李从善观看林仁肇的画像,道:“林仁肇将前来投降,先用这幅画像为信物。”又指着空着的馆宇道:“这是我准备赐给林仁肇的。”李从善命人回报后主。后主不知这是
反间计,便暗中命人将林仁肇鸩杀。
徐铉:鼓鼙之气,指□敌而愈高。金石之心,因时艰而益壮。故能灼殊功於南部,夷多垒於东门。元戎所行,绩用昭著。及总留务,於浙之西,成师著无犯之威,察俗有惟清之化。屹尔京口,殷然长城。
陆游:金陵之被围也,以守备任皇甫继勋,以外援付朱令赟,继勋既怀贰心,而令赟孺子,复非大将才,其亡宜矣。使林仁肇不以间死,
卢绛得当攻守之任,胡则、
申屠令坚辈,宣力围城中,虽天威临之,岂易遽亡哉。
吴任臣:孟坚、
陈诲、林仁肇,皆闽故将也,先后归唐,行间效力,岂非所云
楚才晋用邪?然诲以功名显,坚以血战亡,而仁肇倾心谋国,反用间死。夫固有幸不幸哉!
乾隆帝:① 唐主可谓下愚不移者矣,既畏宋之侵伐,贬号称臣,事之甚谨,殊不知徒示削弱,何益之有。苟偷目前之安,曷若自强其国,春秋吴信谗而杀伍员,战国赵被间而杀李牧,楚项羽被间而不用范增,南史宋被间而杀檀道济,此皆昏君闇主之通患,不旋踵而国为他人所灭矣。仁肇乃江南之人杰,观其深谋远虑,迥出人表,苟或用之,则土地开拓而国未遽亡,夫何因宋之间遂鸩杀之于乎?抑不知宋之所惮者仁肇耳,仁肇既诛,则江南长城已坏,虽欲久有其国,乌可得哉?② 李煜之有仁肇,项羽之有范增也;太祖之间李煜,陈平之间项羽也;项羽亡于汉高,李煜亡于宋祖,一辙矣。(《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
陈鳣:坚(孟坚)、诲(陈诲)、仁肇,皆闽之故将,先后来归,效功军旅。或以疆场效命,或以忠义善终,或以反间致死,而全归则一也。
蔡东藩:国有良臣,为敌之忌,自古至今,罔不如是。但如江南之林仁肇,欲乘宋师之敝,规复江北,志虽足嘉,而谋实不臧。宋方新造,战胜攻取,何畏一江南。此时为仁肇计,亟宜劝
李煜勤修内政,亲贤远色,方足维持于不敝,轻开边衅胡为者?故即令反间之计,无目得行,仁肇其能免为朱令赟乎?
陈乔很赏识林仁肇,对他非常器重,常道:“若使林仁肇在外带兵,我陈乔在中央掌握朝政,那么我国虽国土狭小,宋国也难以图谋。”林仁肇冤死后,陈乔叹道:“国家到了如此地步,还要杀害忠臣,真不知道我最终会死在什么地方。”他为此感叹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