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
高密度结缔组织的器官,在结构上主要分为皮质骨、松质骨。其中松质骨占人体
骨量的20%,但构成80%的
骨表面。松质骨的
骨密度低于皮质骨,而
富有弹性;松质骨的
脚手架结构有助于维持骨骼形态,
抵抗压力,构成绝大部分的
中轴骨如颅骨、肋骨、脊柱骨。
人的骨质分为骨松质和
骨密质。
骨松质是由许多针状或片状的叫做
骨小梁的骨质互相交织构成的。骨松质分布于
长骨的两端、
短骨、
扁骨及
不规则骨的内部。松质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配布于骨的内部。骨小梁按照骨所承受的压力和张力的方向排列,因而骨能承受较大的重量。骨的大体结构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前者占全身
骨量的80%;高度组织化(
骨单位);血供来自Haversian管系统;Volkmann管内的血管连接骨单位。后者占全身骨量的20%;交叉的
网格结构;较高的骨逆转能力。
松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刺激
成骨作用大,爬行代替过程快,抗感染力较强,且可形成碎片,填充于
骨端间的任何裂隙。因此,它应用的范围较广。它的缺点是质地较软,
内固定作用较弱。故临床上常需与皮质骨移植或金属内固定合用,一般,松质骨移植多用于
骨肿瘤或炎症刮除后形成的
骨腔的填充、关节融合、
骨折不愈合、
骨缺损等。此外,在
血供不良的
骨折行切开复位(如胫骨下1/3骨折时)也可用松质骨碎片移植,以促进
骨折愈合。
髂骨有较多优质的松质骨,需用大量松质骨时,可从髂骨采取;亦可取自肋骨。需用少量的松质骨时,则可在病骨邻近的骨端采取,但含脂肪较多,质量较差。
3.各种良性骨肿瘤或炎症病灶行刮除术后所遗留的空腔,可
植骨充填,以恢复骨骼的
坚固性。
4.各种关节内、外融合术,
肢体延长术、切
骨矫形术以及骨折部血运不良作切开复位者,植骨可以填充缺损,促进愈合,加强融合。
1.预防
伤口感染是
骨移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移植骨的抗感染力很弱,一旦感染,移植骨被
脓液浸泡,会发生坏死,而招致失败。
预防措施是:对受骨区和供骨区要严格准备皮肤;贮存骨的贮存过程必须有严格的
无菌要求;有骨与
软组织感染者,必须在感染治愈3~6个月后才可施行植骨手术,否则手术容易激发局部潜伏的细菌,使感染复发。这类病人术前应用抗生素,术时应尽量利用抗感染力较
强的松质骨移植或吻合血管的骨移植。
2.受骨区周围
软组织及承受骨的血运要丰富,生长力要旺盛,才能保证骨移植愈合过程的进行。局部皮肤、软组织如有广泛
瘢痕,必然血运不好,而且骨移植后内容增多,皮肤缝合困难,容易发生感染,形成
窦道。因此,术前应先切除瘢痕,作皮瓣移植,为骨移植的愈合创造条件。
3.很多需要植骨的病人,都已经过多次手术或长期
外固定,以致伤肢
肌肉萎缩,骨质脱钙疏松,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限制,
血液循环不好,抗感染力低,组织生长能力也差。
植骨术后必不可少的一段时间的外固定,将会造成
肌萎缩与
关节僵硬加重。因此,术前应进行一段时间的
功能锻炼与
理疗,对无移位的下肢
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病人,可在支架或外固定的保护下进行功能锻炼。
4.术前摄x线片,了解病骨情况,根据病情设计手术(包括植骨部位、植
骨片的大小和植骨方式)。如拟作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前应对移植骨的全长摄正、
侧位x线片,以便选择植骨的部位和长度。
5.
吻合血管的骨移植术前,应当用超声血流仪探测
供区和
受区肢体的主要动脉是否存在及血流情况,以便设计手术。一般受区动脉多选用肢体主要动脉的分支作吻合,如
股动脉的
股深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等。如受区有2条主要动脉如尺、
桡动脉,胫前、后动脉,亦可选用其中1条主要动脉作吻合,其
先决条件必须是另1条主要动脉经超声血流仪或临床检查证实供血良好。受区的静脉一般多选用
浅静脉作吻合,如
头静脉、
贵要静脉、大隐、
小隐静脉及其分支。因此术前应检查受区的浅静脉有无损伤或炎症,近期用作穿刺,输液的浅静脉不能用作接受静脉。
1.根据骨折部位选用合适的切口,以显露
骨折不愈合的部位,彻底切除
瘢痕组织和折端硬化骨质,并凿通两端
髓腔,用
髓内钉、钢板或皮质
骨板作内固定[图1]。骨质缺损区用松质骨碎块填满所有裂隙及角落,并轻轻捶紧。最后缝合
骨膜和切口。
2.良性
骨囊肿或骨肿瘤显露后,先在病灶周围钻孔,只钻通一侧皮质骨,各个钻孔排成矩形,再用骨刀切开各孔间的骨质,即可取下一块皮质骨,将病变组织搔刮干净后,将松质骨填入。如病变位于负重区,应加用适量皮质骨移植,轻轻捶紧后,按层缝合[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