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芭蕾舞团位于
东京港区南青山的松山芭蕾舞团(日:松山バレエ団,英:matsuyama ballet)由
清水正夫和
松山树子共同创建于1948年1月,是日本最著名的芭蕾舞团之一,自建团之日起,就以“上演古典芭蕾”和“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芭蕾舞”这两大宗旨为主导开展艺术活动,在舞台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
芭蕾舞作品,艺术活动的领域不仅限于
日本国内,还经常组织国际性的公演。
舞团介绍
1986年
松山芭蕾舞团年在
意大利、
希腊、
英国公演获得成功。1988年赴
英国爱丁堡参加国际艺术节,博得高度赞赏。1991年,作为日本的芭蕾舞团首次出访
美国,在
纽约、
华盛顿公演获得成功。松山芭蕾舞团还把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为重大的目标之一,为实现它付出努力。
1989年,
松山芭蕾舞团经日本政府认可,获得财团法人资格。目前,芭蕾舞团团员总数100人,学校及各分部学生总数
东京地区为2000人,地方为3000人。松山芭蕾舞团和团员曾先后获得过许多协会奖、文部大臣奖及艺术院奖、劳伦斯.奥列弗奖、舞蹈批评家协会奖等多项荣誉。现在全团仍然本着建团时制定的上演
古典芭蕾和创作新剧并重的宗旨,尤其重视在上演古典芭蕾舞过程中刻意求新。特别是近年来,每一个团员都积极从事舞蹈创作活动,把创新作为实现芭蕾舞艺术不断发展的重大课题加以探索。
舞团学校
清水正夫在创办
松山芭蕾舞团的同时,还
东京创立了
松山芭蕾舞学校。如今学校在为芭蕾舞团源源不断提供优秀生源的同时,也在为喜爱芭蕾的人们提供近距离接触这个高雅艺术的场所。为孩子们举办芭蕾培训班,为想提高修养的普通人授课等,
松山芭蕾舞学校正在用最平易的方式,让高雅艺术潜移默化进入人们的生活。
学校由现役团员作为讲师,对前来学习的爱好者进行训练指导。每周7天都能来学习,学生可以在白天或夜晚、空闲时间。成人可以在工作闲暇时或者周末。
艺术探索
在日本,芭蕾是最受青年观众喜爱的艺术,但是使芭蕾日本民族化,表现
日本人民的生活,却是
清水正夫和
松山树子四十多年来为之奋斗的。他们除上演经典的芭蕾剧目《
天鹅湖》、《
吉赛尔》、《葛蓓利娅》还创作了《祗园祭》、《新当麻曼荼罗》等反映
日本人民生活的剧目。
1987年为
松山芭蕾建团40周年
大庆,公演了清水哲太郎创作的舞剧《新当麻曼荼旻》。作者受到日本当麻寺的藏画《观经净土变相图》的启发,构思出二幕五场
芭蕾舞剧,该剧描写
江户初期(1603年左右)一个画师的故事。画师北马在当麻寺作画时,搭救了被无赖追捕的美女萌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北马想在画的最后一部分画上他心爱的萌姑娘,并已得到萌姑娘的应允。这时搜捕的武士追赶而至,杀死了善良的北马和萌姑娘。二人的灵魂徐徐升到天界,他们未完成的空白,留给后人去填补,他们祝愿人们终将实现自己的心愿。该剧演出获得极大的成功,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高度评价,认为表达了二十世纪青年人追求自由和新生活的心愿,是一部富有哲理的舞剧。
松山芭蕾团获文化厅艺术奖,清水哲太郎获第三届服部智惠子奖和舞蹈剧
评论家协会奖,
森下洋子在1985年即获得了国际芭蕾界最高奖劳林
奥林比耶奖,他表演的萌姑娘被誉为达到了完美的意境,博得评论界的高度赞赏。这是该团追求芭蕾民族化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他们享誉世界的原因。
纵观
松山芭蕾舞团的历史可以看出,
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这两位创始人,在前期确实为芭蕾舞团奠定了非常雄厚的基础,但使松山芭蕾舞团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成为日本顶尖的芭蕾舞团,并拥有广泛国际声誉,长子哲太郎和儿媳
森下洋子功不可没。现在
清水正夫任该团理事长,
松山树子则任名誉艺术导演。
芭蕾外交
松山芭蕾舞团是世界上第一个将
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曾先后12次访华演出,记载着一段“芭蕾外交”的历史。而在
中国改革开放前,该团访华演出次数高达8次,这在众多来华演出的外国文艺团体中恐怕独一无二。该团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早在1955年就与中国开始了交流。就在1958年即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
松山芭蕾舞团就冲破阻力,来中国上演芭蕾舞剧《白毛女》。主演
松山树子因此被称为芭蕾“白毛女”的“祖奶奶”。他们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将
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成
芭蕾舞剧,并于1958年首次来华公演,获得圆满成功。60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留下了精彩的记录。并受到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8年3月3日到5月1日,
松山芭蕾舞团一行46人,应周总理的邀请进行为期2个月的第1次访华演出。演出共28场,代表团先后在
北京的天桥剧场、
重庆的人民礼堂、
武汉的
中南剧场、
上海的人民文化广场等地公演《白毛女》、《
胡桃夹子》等剧目。他们赴华演出之前,在日本演出40多场《白毛女》,但经常遇到阻挠。1958年6月,日本花柳德兵卫舞蹈团赴华演出时,听到
松山版《白毛女》轰动
北京城的消息。之后,他们所从事的中日友好活动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理解和赞许。1964年,从9月22日到12月12日,
松山芭蕾舞团一行50人进行第2次访华演出,共演出38场。他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时,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等中国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并接见全体演员。
松山回忆道:“在和
毛主席交谈过程中,他多次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老前辈了!’毛主席称我们为老前辈,我们很难为情,这是由于中国从这一年开始,全面开展了京剧现代化和古典艺术的改革,而我们则已经把《白毛女》改编成了芭蕾舞。所以称我们为老前辈,以此来鼓励我们。”
1971年松山芭蕾舞团第四次访华演出,周恩来总理亲自观看演出,上台与主要演员
森下洋子亲切握手并接见全体演员;1972年7月10日,上海舞剧团访问日本,
史学家戏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芭蕾外交”。我们带去了
芭蕾舞剧《白毛女》和《
红色娘子军》。
清水正夫团长全程陪同。他一反常态,脸上留着一把大胡子。他说“不亲眼见到
中日邦交正常化就不把胡子刮掉。”
日本右翼势力也十分猖獗。在剧团下榻的
东京新大谷饭店和演出地,不断有反对日中友好的宣传车开来开去,挥舞旗子,哇哇大叫,骚扰。日本朋友组织了强大的队伍,支持、保护舞剧团演出的正常进行。为防右翼分子扔燃烧弹,
清水正夫的儿子清水哲太郎等芭蕾演员都穿着《白毛女》中的演出服,化好妆,戴着手套,提着浸过水的毛毯,随时准备应付意外。
1984年
松山芭蕾舞团第九次访华公演,在
北京天桥剧场时任国家主席的
李先念亲自观看演出,并亲切接见演员。 1986年在
北京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主席热情会见了
日中友好协会会长
宇都宫德马和副会长、
松山芭蕾舞团团长
清水正夫,并合影留念。1992年
松山芭蕾舞团第十次访华演出,江泽民总书记和
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亲临现场观看演出,并与
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主要演员清水哲太郎、
森下洋子夫妇及全体演员合影留念。2003年10月1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长春在北京天桥剧场会见了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名誉团长
清水正夫、剧团总代表清水哲太郎、团长
森下洋子等。会见后,李长春观看了由清水哲太郎改编、
森下洋子领衔主演的新编
芭蕾舞剧《
天鹅湖》。2008年5月6日——10日,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
胡锦涛于5月8日参观了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看望日本友人
清水正夫一家,并与清水正夫夫妇及家人、松山芭蕾舞团部分演职人员合影。并为胡主席表演《
黄河大合唱》的片段。
往事略集
《白毛女》情缘
松山芭蕾舞团是世界上第一个将
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1952年秋天,清水在
东京江东区的一个小会堂里看到了电影《白毛女》,深受感动,便竭力推荐
松山也去观看。当时清水激动地说:“这部影片好极了,这将对日本的
妇女解放运动产生极大的影响。”
松山说:“其故事情节具有明显的序、破、急,主人公
喜儿的黑头发一下子变成白发,很适合于改编为芭蕾舞。”两位多次去看电影《白毛女》,最后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将其改编为芭蕾舞,搬上日本的舞台。虽然他们决定创作芭蕾舞版《白毛女》,但是,只看过电影《白毛女》,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因此,他们给
中国戏剧家协会写了一封信,请求他们提供有关《白毛女》的资料。
1953年底,他们收到当时任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的
田汉先生的回信,信中附了歌剧版《白毛女》的剧本和乐谱,以及舞台剧照。1954年日本
东京未来社出版了以歌剧版剧本和曲谱为内容的《白毛女》(译者为坂井照子、岛田政雄等),日本
作曲家林光参考歌剧版《白毛女》的乐谱,创作了芭蕾舞版《白毛女》的音乐。为了显示出芭蕾舞演员苗条的身姿,更符合芭蕾舞的特色,
松山专门为喜儿设计了银白色的造型服装。后来,中国芭蕾舞剧《白毛女》也采用了这一造型服装。
经过2年多的艰苦创作,1955年2月12日,
芭蕾舞剧《白毛女》终于在
东京日比谷公会堂上演。清水追忆,当时
东京的剧场奇缺,许多希望得到表演场地的团体或
艺术家均需采用先交款后抽签的办法来获得剧场的档期。为了演出,当时剧团实力并不强大的他们向银行贷款,抵押了自己的房产和土地,发动了几个团员带着钱去排队抽签。幸运的是他们抽到了2月12日和18日两个日期。
松山树子扮演主角喜儿、
清水正夫担任创作的《白毛女》上演后,博得了
日本人民的好评。清水回忆道:“那天天气非常冷,但是观众人山人海,连补座都没有。看上去,大部分的观众都是大学生和工人等年轻人。”
松山说:“我还很清楚地记得芭蕾舞《白毛女》的首演,我亲自感受到观众的热情,我只是拼命地跳舞。谢幕的时候,观众的掌声经久不停。我看到前排的观众都流着泪水,有的甚至大声地哭了起来,台上的演员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都流着眼泪谢幕”。
芭蕾舞情缘
松山芭蕾舞团的成立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佳话。几十年前,
清水正夫是
东京大学建筑系的高材生,因为常去剧院看戏,他爱上了芭蕾舞演员
松山树子。几年后,他们喜结连理。为了夫人钟情的芭蕾舞事业,
清水正夫放弃了建筑师的职业,以夫人的名义成立了
松山芭蕾舞团。
清水正夫的儿子承继了父母的事业,成为
松山芭蕾舞团的总代表,清水正夫的儿媳
森下洋子从3岁开始学芭蕾,在国际大赛上多次获奖。她在《
白毛女》中扮演“喜儿”,多次到中国演出。
牵手情缘
1955年3月,
雷任民率领中国贸易代表团访日,此前,由李德全、
廖承志率领的中国红十字代表团已成功考察访问了日本,使中日两国民间交流有了很好的开端,成功开启了双方互访的大门。5月,建国后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定签订。双方还约定7月间邀请日本著名的
松山芭蕾舞团来华演出。关于邀请
松山芭蕾舞团访华,其实是廖承志在中央对日政策方针指引下策划并酝酿已久的。中国贸易代表团访日期间,
松山芭蕾舞团就彩排过《白毛女》。那年夏天,当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华访问时,廖承志向周恩来总理做了详细的报告,介绍该团团长松山树子是日本芭蕾舞现代化的开创者,是她最早把中国的《白毛女》以芭蕾舞剧的形式搬上日本舞台,并亲自扮演了白毛女。
松山树子的来华演出使中国观众第一次从
芭蕾舞剧中看到了白毛女的形象。
周恩来总理听了廖承志的汇报后十分高兴,他在7月25日会见了
松山树子一行,还特地让廖承志邀请我国在歌剧中扮演白毛女的
王昆和在电影中扮演白毛女的
田华参加这次会见。中日两国三位演员欢聚一堂,也在中日艺术交流史上谱写了一段佳话。
自从
松山芭蕾舞团在中国成功演出《白毛女》后,廖承志对松山芭蕾舞团的成长和发展一直给予充分的关注。1964年10月,中国欢庆建国15周年之际,
松山树子再次率团来访演出。时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的廖承志在会见
松山树子时说,继九年前松山来北京表演《白毛女》之后,这次又演出日本民族舞剧《祗园祭》和《红战袍》,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重要大事。毛泽东主席也出席观看了
松山芭蕾舞团的表演并给予高度评价。
事后,廖承志在《
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赞誉
松山芭蕾舞团,文中谈到松山芭蕾舞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发扬日本独特的表演艺术,创造民族现实的芭蕾舞,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在发展日本民族艺术上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而且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极大的贡献。
三代“白毛女”情缘
在
松山芭蕾舞团的排练大厅后方,高高悬挂着中日两国国旗,国旗的中间挂着一张肖像,他就是周恩来总理。
松山芭蕾舞团多次来华演出,与中国
领导人特别是周总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之间的交往成为两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诸位,今天有日本的白毛女
松山树子光临,而且这里还有中国的白毛女,我荣幸地把她们介绍给各位。”1955年,日本
芭蕾舞剧《白毛女》主演
松山树子应邀前来中国,在欢迎宴会上,周总理特地把
中国歌剧和电影“白毛女”的扮演者王昆、田华介绍给松山树子。由周总理亲手“导演”的这次会面,让三位“白毛女”一见如故,此后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中国“白毛女”的帮助下,
松山树子把他们的《白毛女》做了大幅修改,努力精益求精。
1971年10月,
清水正夫和
松山树子率团来中国演出,此时正值中国发生
林彪叛逃事件不久。即便如此,周总理还是抽出时间来看演出。事后,当清水夫妇得知当时的特殊情况后,感动得相对而泣。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传到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悲痛不已。为了纪念周总理,他们再次精心排练了《白毛女》,并于1978年来到中国。在人民大会堂的招待会上,中日“白毛女”再度相逢,
邓颖超也亲临祝贺,她说:“恩来走了,我来代替他。”
清水正夫与毛主席情缘
清水正夫曾4次见到过毛主席。那是1964年秋天,
松山芭蕾舞团应邀访华演出。10月1日国庆节那天,他有幸登上
天安门城楼观看国庆游行。在天安门城楼上,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了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他感到高兴,也感到满足。按照演出日程,他们从北京到
哈尔滨,然后直赴
南京、上海。令清水先生感到意外的是,在哈尔滨,他们突然接到中国外交部的通知,要剧团立即返回北京。原来是毛主席要观看演出并专门会见他和剧团的主要演员,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11月3日,
松山芭蕾舞团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为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
委员长等中国领导人演出了芭蕾舞剧《祗园祭》。演出休息时,毛主席会见了
清水正夫和主要演员
松山树子。坐在毛主席的身边,
清水正夫感到非常荣幸。毛主席亲切地向他敬烟,从不吸烟的清水先生接过毛主席递来的“熊猫牌”香烟。毛主席说,你们演出的
芭蕾舞剧内容很古老,但与日本目前的状况很相似。文艺要尊重传统,但贵在创新。清水先生对毛主席说,我们经常学习《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用以指导我们的艺术。毛主席听后笑了。令清水先生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毛主席和日本客人谈,也和其他中国领导人谈,气氛融洽,宛如家人。他当时想,这样亲密无间的领导集体恐怕举世无双。谈话时,他注意到毛主席衬衣袖口上的
补丁,也看到了毛主席脚上那双中国老百姓常穿的黑布鞋,当时感到有这样的领导人,中国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抚今追昔,
清水正夫非常感慨。他说,
松山芭蕾舞团编演《白毛女》和到中国演出,曾遭到一些人的非难。但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事,不论遇到多大阻力,终归会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编演芭蕾舞《白毛女》,这不仅是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现代生活的一次尝试,更重要的是对当时日本的妇女解放运动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通过白毛女的遭遇,可以使
日本人民了解中国的社会,了解中国为什么会发生一场革命。
中日邦交正常化前,
松山芭蕾舞团访华演出也遭到一些人反对。面对这些,他们坚信,日中这两个邻国决不会永远被隔绝。后来,
松山芭蕾舞团当时所从事的日中友好活动终于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赞许。去年,天皇和
皇后访华归来后,曾会见了长期从事日中友好活动的人士。皇后对清水先生说,你们那时编演《白毛女》,还到中国去演出,谢谢你们。
清水正夫回顾这些往事时心情非常激动。他认为是毛主席给了他克服困难,坚持真理的勇气和力量。他说,松山芭蕾舞团的每一个人至今都对毛主席怀有一种特殊的亲切的感情。毛主席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人,他把一盘散沙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他清除了外国在中国的殖民势力,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他的影响已超出了中国国界。今天,中国在邓小平先生的领导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是毛主席长期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的继续。作为中国人民的朋友,我感到非常高兴。
剧目介绍
《吉赛尔》(ジゼル)
作曲: 阿道夫-夏尔·亚当
编舞: 清水哲太郎、外崎芳昭
主演: 清水哲太郎、外崎芳昭
初演: 1977年11月12日(
东京厚生年金会馆)
舞台美术: 川口直次
照明设计: 外崎俊彦
服装设计: 森田友子、清水哲太郎
新版《天鹅湖》
编舞: 清水哲太郎
主演: 清水哲太郎
舞剧剧本: 清水哲太郎
照明设计: 外崎俊彦
《胡桃夹子》
作曲: 柴可夫斯基
振付: 清水哲太郎
主演: 清水哲太郎
舞台美术: 川口直次
照明设计: 外崎俊彦
服装设计: 森田友子、清水哲太郎
《灰姑娘》
编舞: 清水哲太郎
主演: 清水哲太郎
舞台美术: 川口直次
照明设计: 外崎俊彦
《
罗密欧与茱丽叶》(ロミオとジュリエット) 作曲: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编舞: 清水哲太郎
主演: 清水哲太郎
舞台美术: 川口直次
服装设计: 森田友子、清水哲太郎
海外公演
1958年(昭和33年)——(剧目:《白毛女》、《白狐温泉》、《赤い阵羽织》、《彼得与狼》,地点:北京、重庆、武汉、上海)
1964年(昭和39年)——(剧目:《
祇园祭》、《舞火、土》、《
日本舞蹈》,地点:北京、南京、上海、
广州、哈尔滨、
平壤)
1966年(昭和41年)——(剧目:《日本太鼓》、《日本ばやし》,地点:北京、
延安、
西安、
韶山)
1971年(昭和46年)——(剧目:新版《白毛女》、《冲縄の五人娘》,地点:北京、延安、西安、武汉、
长沙、韶山、上海、广州)
1973年(昭和48年)——(剧目:《红色娘子军》,地点:北京)
1973年(昭和48年)——(剧目:《民间舞蹈》,地点:北京)
1977年(昭和52年)——(剧目:《古典芭蕾舞音乐会》、地点:北京、上海、
桂林)
1978年(昭和53年)——(剧目:《葛蓓利娅》、《
天鹅湖》第二幕、《ライモンダ》、《赤い阵羽织》,地点:北京、
天津、
沈阳、上海)
1984年(昭和59年)——(剧目:《
吉赛尔》、《
天鹅湖》第二幕、《唐吉柯德》,地点:北京、天津、沈阳、上海)
1984年(昭和59年)——(剧目:《
吉赛尔》、《
天鹅湖》,地点:
意大利)
1985年(昭和60年)——(剧目:《
吉赛尔》、《
天鹅湖》,地点:
伦敦、
希腊)
1988年(昭和63年)——(剧目:《
吉赛尔》、《新当麻曼荼罗》,地点:
爱丁堡)
1991年(平成3年)——(剧目:《
吉赛尔》、《新当麻曼荼罗》,地点:
美国)
1992年(平成4年)——(剧目:《
胡桃夹子》、《
灰姑娘》,地点:北京、上海)
1996年(平成8年)——(剧目:《
胡桃夹子》,地点:上海,参加
上海国际艺术节)
2003年(平成15年)——(剧目:新版《
天鹅湖》,地点:北京、上海,《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25周年特别演出)
获得奖项
在松山芭蕾舞团的一长串各种大奖的获奖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名字,是现任松山芭蕾舞团团长、著名芭蕾舞艺术家
森下洋子。《世界新闻报》记者问过日本朋友,即使是对芭蕾舞艺术不甚了解的普通人,
森下洋子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代表日本芭蕾界的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由此看来,
松山芭蕾舞团可以称得上两代芭蕾舞精英之家。
以下是
松山芭蕾舞团在世界芭蕾舞舞蹈比赛或日本本土所获的部分奖项:
1957年——
日本教育厅长奖,《白狐温泉》
松山芭蕾舞团。
1959年——日本
和平文化奖,《白毛女》
松山树子。
1961年——日本教育厅长奖,《
奥赛罗》
松山芭蕾舞团。
1963年——日本教育厅长奖,《祇园祭》
松山树子。
1969年——
日本第一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
森下洋子。
1970年——日本教育厅艺术新人大奖、第二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
森下洋子。
1974年——
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金牌,
森下洋子。瓦尔纳国际芭蕾舞比赛铜牌,清水哲太郎。
1975年——日本文化艺术节大奖,《
天鹅湖》
森下洋子。
1977年——日本文化艺术节大奖,《
吉赛尔》清水哲太郎/
森下洋子。第九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唐吉诃德》清水哲太郎/
森下洋子。日本教育厅艺术新人大奖,
森下洋子。
1978年——日本教育厅艺术大奖,清水哲太郎。
1980年——日本第11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
松山芭蕾舞团。
日本舞蹈艺术大奖,
松山树子。日本教育厅艺术新人大奖,《罗密欧与茱丽叶》,清水哲太郎。
1984年——洛桑国际芭蕾比赛,平元久美。日本都民文化栄誉大奖,
森下洋子。日本教育厅艺术大奖,松山芭蕾舞团。
1985年——日本第16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松山芭蕾舞团。
日本艺术院大奖,
森下洋子。日本文化厅艺术奖,《唐吉诃德》,
松山芭蕾舞团。第一届服部智惠子奖,
森下洋子。劳林
奥林比耶奖,
森下洋子。
1986年——日本第17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清水哲太郎/森下洋子。
日本舞蹈作品比赛第3名,《发展》(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清水哲太郎。
1987年——日本第18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清水哲太郎。民音艺术奖,
清水正夫。日本文化厅艺术奖,《新当麻曼荼罗》
松山芭蕾舞团。日本舞蹈作品比赛第3名,《新当麻曼荼罗》清水哲太郎。第一回村松赏,贞松正一郎。第三届服部智惠子奖,清水哲太郎。
1988年——日本第19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松山芭蕾舞团。日本第十届仁村舞蹈奖,清水哲太郎。
1989年——日本第20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松山芭蕾舞团。洛桑国际芭蕾比赛,橘本美奈子。日本表演协会家庭娱乐优异奖,
松山树子。第二回村松赏,平元久美。
1990年——朝日新闻奖,
森下洋子。日本第21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松山芭蕾舞团。日本特别表彰奖,
森下洋子。日本文化厅艺术奖,《
灰姑娘》
松山芭蕾舞团。第三回村松赏,山川晶子。
1992年——日本第24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松山芭蕾舞团。
1995年——第七回村松赏,
佐藤明美。日本第26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
松山树子。
1996年——日本第27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
森下洋子。
广岛电视、文化和体育奖,
森下洋子。
1997年——日本第28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日本第28届舞蹈影评人协会新人奖,佐藤明美。
1998年——日本第29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
松山芭蕾舞团。
1999年——日本第30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
2000年——日本第31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日本舞蹈艺术大奖,清水哲太郎。
2001年——日本第32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
2002年——日本第33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
2003年——日本第34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
2004年——日本第35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10月,中国文化部授予
清水正夫和
松山树子“
文化交流贡献奖”。
2005年——紫绶褒章,清水哲太郎。
2006年——日本第37届舞蹈影评人协会奖,森下洋子。
2007年——第17届
松山芭蕾舞奖颁奖典礼,加藤耀子(艺术奖),键
田真由美、
佐藤浩希(艺术奖励奖),平多宏之、阳子(教育奖)
历史渊源
近50年来,松山芭蕾舞团多次访华演出,坚持进行广泛的中日文化交流,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正在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胡锦涛8日将参观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该团在中日历史上也是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将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为芭蕾舞剧的艺术团体,曾12次访华演出,记载着一段“芭蕾外交”的历史。
松山芭蕾舞团由
清水正夫创立于1948年1月,今年已经是71周岁。
松山芭蕾舞团由
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共同创建于1948年。近50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和提高,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留下了精彩的记录。
1964年,毛主席、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会见日本
松山芭蕾舞团清水正夫和松山树子。
1983年6月至1984年10月,我应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邀请,我国文化部的派遣赴日考察
日本舞蹈。下面谈谈我赴日考察的体会。说来话长,
松山芭蕾舞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白毛女》搬上芭蕾舞台于1955年在日本日比谷会堂首演,这比我国上海舞蹈学校要早9年。
松山芭蕾团一行1958年来华正式公演,我在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舞蹈评论文章,盛赞《白毛女》的成功。当时我任著名戏剧大师、
中央戏剧学院院长
欧阳予倩的秘书,因为欧阳老和
清水先生、
松山树子女士有着亲密的友谊,清水、
松山先生爱屋及鸟,对我加倍关心,使我在1983年至1984年日本考察期间得到他们热情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在一年零四个月中,凡是他们公演的剧目,必定把入场券送到我家,有什么聚会都一定邀请我,日本参加这样的聚会都要自己付钱,但给我的请柬上都注明招待两字(不要付钱)。
松山芭蕾舞学校的演出也必定邀请我,这种深厚的友谊,使我深受感动,永远难忘。
清水正夫先生现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日中友好协会全国本部理事长,
松山芭蕾舞团团长,一直为中日友好尽力,对中日友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
松山芭蕾舞团的《白毛女》为中日两国人民架设了一座友谊的金桥。
敝开心扉写友情
清水正夫先生是富有才华的建筑师,1947年与
松山树子女士结为伉俪,固为当时的
松山树子女士是公认的最有前途的芭蕾舞演员,这一消息使日本文化界感到震惊。风华正茂的清水先生的才华和组织能力在1948年1月3日与
松山女土创建
松山芭蕾学校和
松山芭蕾团,就显示出来了,特别是他创作和导演了《白毛女》、《祗园祭》等名作。此后更培养了像
森下洋子、清水哲太郎、外崎芳昭等芭蕾名家,使
松山芭蕾团步入巅峰时期。
清水正夫先生自1957年首次访华以来,先后来我国五十多次。1983年清水先生撰写的《
松山芭蕾“白毛女”遥远的旅程》出版了,该书1985年由我国著名歌剧演员
杨白劳扮演者前民同志和王北城同志翻译,书名为《
松山芭蕾舞“白毛女”——日中友好之桥》
由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一部充满真挚感情的好书,书中描述了他们创业的艰辛,和他们创编上演芭蕾《白毛女》的经过,原来电影《白毛女》是由日本友好人士帆足计先生亲自向周总理提出要这部影片拿回在日本上演的。据
清水正夫先生说他是在偶然的机会,看到这部影片的。看电影时,清水先生深受感动,自始至终流着泪。
松山女士经清水先生推荐,轮翻到各个会场去看《白毛女》的放映。他们决心把《白毛女》以芭蕾形式搬上舞台。
松山树子女士还生动地描述了她和敬爱的周总理会见的情景:1955年国庆节,松山收到了周总理发来的参加国庆节的邀请。在北京饭店大厅举行的国宴上,当宴会进入到高潮时,周总理突然对外国记者团说:“现在宣布一件重要事情”,大家都以为有什么事,气氛有点紧张。周总领着两位漂亮的中国妇女走到我面前,突然停下来,周总理向我伸出手说“朋友们,这里有三位“白毛女”,这两位妇女是演歌剧《白毛女》的王昆女士和电影《白毛女》的田华女士。这两
个“白毛女“加上演芭蕾舞的《白毛女》,就是三个“白毛女”。
松山女士感概地说:“象这样机智敏捷又充满幽默感的国家领导人恐怕再没有了吧!”(注1)
周总理曾对
松山女士说:“下次带着《白毛女》大家一起来。”就这样,1958年三月间,他们在天桥剧场公演,掀起了一股《白毛女》热的浪潮,北京观众通宵排队买票,盛况空前。
书中还记叙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和文艺界诸位大师
郭沫若、巴金、田汉、
欧阳予倩的友谊,以及
松山芭蕾团新秀
森下洋子,清水哲太郎等的成长。我在日本时得到了清水先生的赠书,一口气把它读完,这确实是一部感人至深、摧人泪下的佳作。说明一个有成就的舞蹈团体的拼搏精神和高尚的品德,以及艺术上的探索、追求,和光辉的成就,谷川彻三先生在该序言中称之为:“充满火一般热情的人生实录”。83年底在庆祝该书出版的大会上,以
日本众议院议员宇都宫总马为首的三百多位客人参加了庆祝,我驻日使馆的丁民、蔡子民、耿墨学等同志也参加了盛会。看到端庄秀美的
松山树子女士和留起了长须的清水先生并肩而立,接受上百人的祝贺,他们历经半个世纪的艰辛,而有今日之成就,当时的心情是可以想像的。
我曾多次到清水、
松山先生家做客,观摩过团员们的练功和排练,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1980年我首次访日的那一次。80年我随
中国艺术研究院代表团一行五人赴日访问,11月30日下午我们来到
东京港区南清山,清水、
松山先生的家,也是松山芭蕾舞团的所在地。在楼下的会客室里首先看到廖承志同志的题词:“艰苦奋斗”四个大字,紧挨着就是58年访华演出后
郭沫若的题词:
“艺术是超越国境的,特别是舞蹈,更脱离言荃〔注2〕纯碎诉诸形象,也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有进步意义的舞剧,教育意义特别大。”巴金先生的题词:“友情是一根感情的带子,它把我们的心和日本朋友的心牢牢地拴在一起。”
清水先生带着几分自豪的心情和我们一起注视着这些宝贵的纪念品。接着我们又被带到楼上的会客室,室内布置令人惊讶的是满壁敦煌舞姿,飞天、经变菩萨,有几幅是著名画家
常书鸿、
李承仙先生临摹珍品,真是满堂生辉,可见主人是多么热爱中国艺术。前一天我们看到了松山芭蕾舞团演出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话题自然围绕着这个舞剧展开。清水先生介绍说,该剧服装都是由团员自己缝制,排练是很艰苦的,因为他们是业余搞舞蹈,都还有自己一份工作,但在清水先
生的领导下,全团上下非常团结和谐。
松山女士还向我们讲述《罗》剧结尾所作的新的处理:罗米欧与朱丽叶并肩相依,导演设想他们好像还活着,幕徐徐降下。她说:“由
日本人来演,就要注入日本人的特点。”从闭幕时的剧场效果看,她的构思是正确的,我们观看的那一次,剧场沸腾,谢幕长达八分钟之久。
修长而匀称的身材,温文尔雅,像一株幽兰那样
高洁。在人丛中最惹人注目的
松山树子女士,她出生在日本的鹿儿岛,在海滩上拾贝,吃生鲜,合着母亲的三弦唱歌,和大自然拥抱,这样度过了她的童年,培养了她外柔内刚坚韧不拔的性格。后来移居
东京,在高等女子学校上学,1936年认识了日本剧场的负责人秦米吉而进入日剧附属的芭蕾学校。(这是在日本建立的第一个芭蕾专业)该校特聘苏联列宁格勒舞校教师任教。十五岁时演出《天鹅之死》崭露头角。1946年进入“
东京芭蕾舞团”在帝国剧场演出《
天鹅湖》达一月之久。1947年与清水先生共同创建松山芭蕾团,1948年哲太郎诞生后,于1953年演出了《白狐之汤》,更引起世人注目,日本
评论家樱井勤把松山芭蕾团分为两个时代,初建1978年松山告别舞台为松山树子时代,松山树子时代的最大功绩是展开了与中国的交流,带着首创的《白毛女》和其他经典名作多次访问中国,和中国的领导人,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曾获艺术节奖、与
东京新闻舞蹈艺术奖和最高的紫绶褒章。1978年五十五岁的
松山女士在成功的演出了《雷蒙达》之后,告别舞台,让后继者出任主角,而自己承担起艺术监督的责任,和继续培养学生的校长职务。
1978年松山芭蕾团开始了
森下洋子、清水哲太郎的时代,众所周知哲太郎是周总理亲自关怀来中国留学,原来打算学指挥,正赶上文化大革命,他就改行学芭蕾继承了父母的事业,既当演员又作编导,都出色当行,84年参加巴罗那国际舞蹈比赛获铜质奖章,以后奖牌源源而来,
评论家说得国内奖最多的是哲太郎,得国际奖最多的是
森下洋子,可见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也得到了无比的欣慰。
森下洋子是芭蕾界的一颗明珠,他出生在广岛,娇小玲珑,在日本女性中很难找到如此完美的身材,1971年他从牧阿佐美芭蕾舞团转到
松山芭蕾团,参加了秋季访华的《白毛女》的演出,成功地扮演了喜儿。一直生活在被称为华丽世界的新白毛女
森下洋子,初次扮演贫农的女儿是有不少困难的。但她通过喜儿逐渐了解中国,她说:“到了中国以后,向中日友好协会的朋友们请教了许多喜儿当时的生活,中国当时的情况等等,凡是必须了解的事情我都从头开始学起。我曾想过,如果问这种事也许会被人看不起,可是中国朋友都非常友好热情地教给了我。”(注3)而
森下洋子在中国首演那天,
松山等都坐在观众席上,她说:“我虽身在观众席中,但在心理上,却是随着台上的喜儿的一举一动呼吸着、舞蹈着,演出一结束,我真是疲惫不堪,觉得自己登台跳倒比坐在下面观看舒服得多,唯一使我最感欣慰的是第二个、第三个“白毛女”出现了,看到白毛女已顺利地由下一代人接替了,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森下洋子、清水哲太郎的时代,是他们迈开大步,在追求芭蕾日本民族化上前进的时代。成功地演出了《新当麻曼柴旻》,全面整理改编《
天鹅湖》,对《
罗密欧与朱丽叶》、《葛蓓利娅》重新解释上演,更扩大了国际交流,不但来中国上演,还经常去伦敦、
意大利演出、并邀请
努里耶夫赴日合作演出等,他们真是前程似锦。
松山芭蕾舞团的道路
一条芭蕾日本民族化的路
〔注〕①引自松山芭蕾舞“白毛女”
——《日中友好之桥》一书。
〔注〕②言荃即语言之意,语出《壮子》。
〔注〕③引自松山芭蕾舞“白毛女”
——《日中友好之桥》一书。
中国歌唱家王昆(右)和
松山树子(左)。两个都是白毛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