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志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1983年6月10日),曾用名何柳华,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广东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出生于日本东京。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于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人物生平
参加革命
1908年9月25日出生。出生时,父母亲希望其长大后继承革命先辈的志向,为中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因而给他起名“承志”。青少年时代,跟随父母为革命奔走广州、上海和日本。
1924年8月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5年参加广州学生运动并参与领导所在学校岭南大学的工人罢工斗争。6月参加沙基反帝游行示威。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愤而脱离国民党,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
1928年5月,因参加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工作,编辑“反日新闻”。11月受中共派遣到德国做汉堡中国海员工作,任“国际海员工会”执委、汉堡国际海员码头工人总工会俱乐部支委、书记。
1930年夏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30年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1年春到荷兰鹿特丹,领导中国海员工作,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欧分会。
1932年回国,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
1933年3月被国民党逮捕,经营救获释。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
1934年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9月因反对张国焘的“左”倾错误,廖承志被强加上“特务”的罪名,开除党籍,囚禁起来内定“枪决”。后被押解参加长征
1936年冬,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经周恩来同志解救获释,恢复党籍。
1937年4月任党报委员会秘书,参加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杂志。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工作。10月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抗日
1938年1月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负责领导南方各省的工作及八路军广州办事处,兼任“保卫中国同盟”秘书长。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为协助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作了积极的努力。10月召开省港地下党会议,决定建立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办和领导香港《华商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2年1月到粤北参加领导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奉党中央指示,组织领导秘密大营救,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惠阳大队护送下,与连贯乔冠华由香港九龙潜入惠阳县田头山、淡水、茶园、惠州等地沿途交通接待站,部署营救困留香港的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把他们安全转移到东江后方地区。5月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斗争。
解放战争
1945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
1946年1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5月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9月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为新华社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46~1948年曾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军调部重庆三人小组中共代表、中共南京局外事委员会副书记、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发言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新中国
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被递补为中央委员。4月被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5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主席。10月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团结海外侨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52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外联部副部长。为祖国的团结统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7月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11月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的斗争中,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
1958年3月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1959年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1960年任华侨大学首任校长及党委书记。
1963年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972年任外交部顾问。
1978年起任国务院侨办主任、党组书记,港办主任。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第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的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八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暨南大学复办后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1982年7月,廖承志同志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以振兴中华相勉,以忠孝两全相劝,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这封信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3年6月6日,在六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正当党和人民委以重任时,不幸于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大事年表
1908-1928年
一九○八年诞生
九月二十五日 在东京出生(原籍广东惠阳)。其父母廖仲恺、何香凝时在日本,追随孙中山从事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
一九一一年 三岁
随母亲到香港居住。
一九一三年 五岁
“二次革命”广东军政府瓦解,随父母赴东京,在千驮谷安家。
一九一五年 七岁
在东京晓星小学读书。
一九一六年八岁
随父母回国。
一九一八年 十岁
六月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随孙中山及父母经上海再赴日本。
一九一九年 十一岁
回国,入广州岭南大学附中学习。后入岭南大学学习,开始参加学生运动。
一九二二年 十四岁
陈炯明叛变时,由母亲送往香港。
一九二五年 十七岁
加入中国国民党。
六月二十三日 在广州沙基反帝游行示威中,组织学生队伍,投身到大革命洪流中。
八月二十日父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不久东渡日本,到东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留学。
一九二七年 十九岁
国民党右派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脱离国民党。
因参加反日大同盟,在日本两次被捕。
一九二八年 二十岁
夏 因继续从事爱国活动,被日本政府拘捕并驱逐出境,回到上海。
八月 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法南区委宣传部工作。
十一月 被派往德国,并转入德国共产党
1929-1949年
一九二九年 二十一岁
被派往汉堡,领导中国海员罢工取得胜利,任汉堡国际海员俱乐部支委、书记。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到过荷兰比利时等地考察国际革命运动,领导中国海员运动。在德国、荷兰均曾被捕,并遭“驱逐出境”,其中在汉堡入狱半年。
一九三○年 二十二岁
夏 被国际海员工会派往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间同蒋经国先生有同窗之谊。
一九三二年 二十四岁
回上海,任中国海员工会中共党团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从事工人运动。
一九三三年 二十五岁
三月 被上海工部局拘留,经何香凝及其他爱国人士多方营救获释。
八月 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工会宣传部长。
一九三四年 二十六岁
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参加长征。
十二月 因不同意张国焘“左”倾错误,被张国焘拘捕,带着手铐参加长征。
一九三六年 二十八岁
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经周恩来营救获释。
十二月 抵达陕北保安,在红色中华通讯社负责编译外国通讯社电讯,任党报委员会秘书。
一九三七年 二十九岁
一月 随中共中央迁往延安。
十月 被派往国民党统治区工作。
十月底 南京告急,经公路绕道长沙于十二月到达汉口。
一九三八年 三十岁
年初 经广东到香港,组织八路军办事处,为新四军八路军募集抗战物资。
此期间曾去汉口出席中共中央长江局会议。
一月十一日 在香港与经普椿女士结婚。
一九四一年 三十三岁
四月 创办香港《华商报》。
皖南事变后,在香港领导抗日民族统—战线工作。
十二月 珍珠港事变后,组织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撤离香港。
一九四二年 三十四岁
年初 经东江游击区进入内地,到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作。
五月 在粤北乐昌坪石镇,被国民党绑架后入狱。
一九四五年 三十七岁
六月 在中共七大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时尚在狱中。
一九四六年 三十八岁
一月二十二日 根据国共双方的“双十协定”被释出狱。
四月 代表中共到广东处理东江纵队北撤问题。
五月 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做宣传工作。
七月 返延安。任新华社社长。
一九四七年 三十九岁
三月率新华社等单位人员东渡黄河,七月到达河北涉县,建立第二个“陕北广播电台”。
一九四八年 四十岁
五月 率新华社人员转移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所在地。
由出狱到新中国成立前,还曾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一九四九年 四十一岁
三月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被递补为中央委员。
四月 被选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
五月 被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主席。
六月 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九月 作为青联推选的委员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十月 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十月 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还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国际联络部副部长。
1950-1967年
一九五○年 四十二岁
十月三十日 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赴华沙出席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被选为世界和平委员会委员。以后曾多次出席世界和平大会或世界和平理事会会议。
一九五一年 四十三岁
三月 作为慰问团团长,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六月 出席国家侨务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侨务扩大会议,作《侨委成立以来的工作总结与当前侨务工作的方针、任务与计划》报告。
十月 任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一九五二年 四十四岁
三月 作为细菌战调查团副团长,赴朝鲜和中国东北部调查。
一九五三年 四十五岁
被增选为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三月 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参加斯大林葬礼。
六月 继续被选为全国青联主席。
七且 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一九五四年 四十六岁
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
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后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
九月 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十月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十二月 任中苏友协副会长。
一九五五年 四十七岁
四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去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会议。
八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赴赫尔辛基参加各国议会联盟第四十四届大会。
十二月 随同宋庆龄副委员长访问印度和缅甸。
一九五六年 四十八岁
二月 任中国亚洲团结委员会副主席。
二月二十二日 在全国工商界积极分子大会上作报告:《跟祖国一道前进,为社会主义立功!》
九月 在中共八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五七年 四十九岁
十二月 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副团长访问日本。
十二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参加在开罗举行的亚非团结大会。后曾多次出席亚非团结大会或亚非团结理事会会议。
一九五八年 五十岁
三月 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
七月 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
一九五九年 五十一岁
四月 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
一九六○年 五十二岁
二月 任接待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九六一年 五十三岁
一月 任华侨大学校长。
八月 在北京公祭陈嘉庚先生大会上致悼词。
一九六二年 五十四岁
十一月 在北京同日本高琦达之助签署发展中日贸易备忘录。
一九六三年 五十五岁
十月 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
一九六五年 五十七岁
六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首席顾问,随同陈毅副总理出席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第二次亚非会议
十月 任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一九六六年 五十八岁
三月二十七日 参加与五大洲外国朋友的会见。
一九六七年 五十九岁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四人帮”迫害,周恩来为了保护廖承志,以写检查的名义安排他住进了中南海,与外界隔绝,直到1972年。
1972-1983年
一九七二年 六十四岁
四月二十日 以中日友协会长身份应邀出席来华访问之日本自民党顾问三木武夫的宴会。
九月一日 其母何香凝女士病逝于北京。
任外交部顾问。
一九七三年 六十五岁
四月 作为中日友协代表团团长赴日本访问。
八月 在中共十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七五年 六十七岁
一月 被选为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九七六年 六十八岁
一月 参加周恩来总理追悼会。
一九七七年 六十九岁
八月 在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一九七八年 七十岁
本年内出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
一月三日 发表《批判“四人帮”所谓“海外关系”问题的反动谬论》一文。
三月 当选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十月 与夫人经普椿一起陪同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
十二月二十八日 被推举为全国侨联名誉主席。
一九七九年 七十一岁
五月 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率“中日友好之船”代表团赴日本作为时一个月的访问。
一九八○年 七十二岁
任中国足球协会名誉主席。
三月 赴美国作心脏手术。
十月 任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筹委会副主任委员。
一九八二年 七十四岁
五月二十九日 任纪念宋庆龄国家名誉主席基金会顾问。
七月二十四日 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
八月 参与主持廖仲恺、何香凝纪念活动。
九月十日 在中共十二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九月十二日 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单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九月十七日 任中日民间人土会议中国委员会主任。
十月六日 被日本早稻田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由孙平化在日本代为接受证书和服装。
一九八三年 七十五岁
六月四日 被选为六届人大主席团成员。
六月六日 出席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
六月十日五时二十二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五岁。
六月二十一日 日本政府授予廖承志“勋一等功旭日大绶章”。
六月二十三日 中国领导人、各界人士、国际友人向廖承志遗体告别。
六月二十四日 廖承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致悼词。
人物贡献
廖承志同志是广东省惠阳县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青少年时,就在孙中山、宋庆龄和父母亲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熏陶下,积极投身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他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1928年在上海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的光辉道路。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第八、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担任过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担任过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侨务办公室主任、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还曾担任过新华社社长,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等重要职务。他一生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实现祖国的统一事业中,在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廖承志同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英勇奋斗,作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担任中华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的廖承志同志,被党派往德国国际海员工会,领导中国海员罢工并取得了胜利。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等职务,积极领导工人运动。1933年8月,他进入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工作,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长征。1938年初,党中央派他去香港主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遵照周恩来同志的指示,积极组织侨胞和港澳同胞支援祖国抗战。日本占领香港后,他辗转到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工作。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通讯社社长等职务,为加强和发展党的宣传事业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
廖承志同志为团结海外侨胞、开拓新中国的侨务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国家侨务工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关心和维护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关心和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在工作中,他广泛接触各阶层华侨、归侨、侨眷,向中央提出了许多完善侨务工作的重要政策建议。他积极推动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和侨区土改中的遗留问题,推动制定保护侨汇、保护侨户房屋等生活资料的政策。全国解放后,许多华侨和华侨学生陆续回国参加建设和学习,他在归国华侨的安置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并亲自担任华侨大学首任校长、党委书记,暨南大学复办后的第一任董事会董事长。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一些国家出现排华事件,我国政府于1960年专门成立了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廖承志同志担任主任委员,负责统筹几十万名归国华侨的接待和安置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率先冲破“左”的思想的束缚,在侨务工作中拨乱反正,落实政策,为侨务工作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廖承志同志为祖国的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初期,他担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负责港澳工作。1978年起,又担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他熟悉港澳情况,与港澳各界人士广交朋友,在港澳社会各阶层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参与了中央对港澳的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并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主持制定了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有关具体方案。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接触、谈判期间,他利用自己在港澳各界的声望及影响,多次向香港各界人士表明中央对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积极阐明和宣传“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为安定人心、维护香港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廖承志同志长期负责对台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就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构想。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1982年7月,廖承志同志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以振兴中华相勉,以忠孝两全相劝,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依时顺势,负起历史责任,毅然和谈,达成国家统一。这封信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廖承志同志为加强我国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推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一贯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就协助宋庆龄同志领导保卫中国同盟,积极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外交部顾问、党组第二副书记,北京外国语学院院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亚非团结委员会主席,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他是中日友好事业的重要奠基人,长期负责领导中日民间友好工作,从1963年起担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整整20年,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在国际活动中高瞻远瞩,立场坚定,为国家赢得了良好声誉。他对待国际友人谦虚诚恳,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体现了我党的国际主义精神。
廖承志同志亲历了我国民主和法制的长期发展过程,他是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直接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和1953年选举法的起草。“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和法制受到严重破坏,廖承志同志也受到冲击,他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他强调:“要搞建设,必须有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民主是非要不可的。但这必须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有集中的民主。”1980年全国人大作出决议,成立宪法修改委员会,对宪法进行全面修改。他作为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有的内容例如保护华侨和归侨侨眷正当、合法权益等,已在1982年宪法中体现出来,有的内容在后来的宪法修正案中也被吸收。他还提出,应制定专门的法律,保护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归侨侨眷的投资权益。这在后来陆续制定的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等法律中都得到了体现。(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
亲属成员
廖承志的父母亲是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妻子是经普椿,岳父是经亨颐,姐姐是廖梦醒,姐夫是李少石李湄陈香梅是其外甥女。
长子:廖晖,曾任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央委员,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其妻子赵汝蘅曾是中央芭蕾舞团团长。
次子: 廖淳
三子:廖平, 其妻子是贺龙元帅之女贺黎明
女儿:廖娟、廖茗
孙子:廖怀南,廖晖之子,其妻子是台湾女星吴辰君
人物逝世
198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在廖承志同志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人物评价
廖承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他一生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大团结、实现祖国的统一事业中,在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和争取世界和平的斗争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廖承志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是无私的、奉献的一生。“丹心一片承先志,鞠躬尽瘁为革命”,这是他50多年革命生涯的最好写照。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的不朽历史功绩,我们将永远铭记。他在50多年革命生涯中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和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纪念廖承志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廖承志同志一贯地忠于党,忠于人民。他在与敌人斗争中,在与党内错误路线斗争中,大义凛然,无所畏惧,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和品质。1927年,他在日本因参加革命活动,曾两次被捕。1928年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时,因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又被日本政府拘捕并驱逐出境。他在国际海员工会工作期间,也先后在荷兰、德国被捕,并被驱逐出境。1933年3月他在上海被捕,在法庭上机智勇敢地与敌人周旋。在红四方面军时,因坚持正确路线,1934年12月被张国焘拘捕,在逆境中他坚守革命原则,忠于党的利益。到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才在周恩来同志的解救下获释。1942年他在粤北又被国民党逮捕,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当选为七届候补中央委员时还在狱中,直至1946年1月为党中央营救出狱。“文化大革命”中,他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深恶痛绝,始终站在斗争的正确方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他继续抵制“左”的错误,坚定地拥护和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
廖承志同志长期致力于巩固和发展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内的爱国统一战线,为祖国的团结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祖辈、父母和他本人都是华侨,他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有深厚的感情,同他们有广泛的联系。他长期负责党的侨务工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侨务政策,关心和维护海外侨胞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关心和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他对团结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中享有很高的声望,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和尊敬。1982年7月24日,他发表了致蒋经国先生的信,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这封信在国内外产生了日益深远的影响。
廖承志同志一贯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对外政策。早在三十年代,他就协助宋庆龄同志,为反对法西斯侵略战争,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反对侵略势力,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在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方面,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尤其具有重大影响。廖承志同志在国际活动中高瞻远瞩,立场坚定,为国家赢得了声誉。他对待国际友人谦虚诚恳,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体现了我国和我党的国际主义精神。
廖承志同志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阔胸怀。他开诚布公,能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他接触过大量的具有不同政治观点、属于不同政治派别的人,他善于接受对方的合理意见,也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融会贯通于风趣的言谈中。他的言论行动往往使对方折服,在求同存异中扩大了爱国的团结面。
廖承志同志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通晓五种外国语,擅长诗词、书画、戏剧。他长期以来患有心脏病,带病坚持工作,在施行心脏手术后的三年来,他自知为党工作的时间不长了,更加积极努力,孜孜不倦,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为革命鞠躬尽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新华社)
人物纪念
2008年9月25日,纪念廖承志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也在座谈会上发表了讲话。
艺术形象
1983年电影《廖仲恺》,史东敏饰演廖承志。
2001年电视剧《长征》,殷浩饰演廖承志。
2012年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赵玉武饰演廖承志。
2014年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王东军饰演廖承志。
2016年电视剧《东方战场》,胡安饰演廖承志。
2019年电视剧《外交风云》,廖崇儒饰演廖承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5 15:5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