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田荣(1920一1982),1920年生,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中国曲协会员,曲协辽宁分会理事。杨田荣自幼学艺,本来是天津市曲艺团的演员,后来到鞍山市说书,以擅长说新书闻名曲坛。杨田荣的新评书艺术,引起了社会和评书界的强烈反响。50年代末,《人民日报》以醒目的标题报道了他开创新评书道路的事迹,被誉为中国曲坛上的“新书红旗”。
出生于
河北省青县的一个贫苦农民之家。六岁从表兄学唱
沧州木板大鼓,十三岁拜刘庆和为师改学
西河大鼓。后又跟张启荣、牛德兴、苗德奎等学习《隋唐》、《水浒》、《三侠五义》等书目。出师后闯荡江湖,在天津、
佳木斯、哈尔滨、沈阳、
鞍山等地献艺,说过《大隋唐》、《大五义》、《三侠剑》等书,解放后改说评书。
1952年在他的倡议下,和许连和、赵阔汉等一起在天津市成立了“说唱新书小组”,集体改编了《
新儿女英雄传》。此后一直坚持说新书,积累了许多心得体会,成为全国表演新评书的先行者。1954年赴鞍山文艺茶社演出《大五义》。1955年参加鞍山市曲艺团,任书曲队队长。50-70年代,杨田荣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开始在茶社和电台说新书,为评书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他通过多年探索,打破了评书内容近百年来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模式,将新书列进了评书的目录中,这是鞍山乃至全国评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他与薛敬堂等人成立了“新评书研究小组”,开始说新评书《
铁道游击队》。先后录制了《
三里湾》、《
林海雪原》、《
野火春风斗古城》、《
苦菜花》、《
烈火金刚》、《
平原枪声》、《
红旗谱》、《
播火记》等共五十五部新书。期间当选为鞍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文联委员,被评为
辽宁省和鞍山市先进工作者。
杨田荣的表演既稳又准。所谓稳,是指抬手投足点到为止,从不虚张声势,夸张过火;所谓准,是指手、眼、身、法、步恰到好处,重在传情。他表演时语言生动,词汇丰富,力求神似。其故事结构严谨,情节顺理成章,
人物性格鲜明。他还善于将传统口技运用到新评书里,且模拟得惟妙惟肖。
1963年应邀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铁道游击队》。播出后很受欢迎。他自编自演的《小闯将》曾在多家广播电台广播。1963年春,《人民日报》以《全国说新书的一面旗帜》为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杨田荣的艺德十分高尚。他录制了拿手书目《包公案》,供团里作为教材,使先后学演该书的演员多达百人以上。他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曲协会员,曲协辽宁分会理事。
在艺术上作为“红旗',杨田荣是当之无愧的。而生活中的杨田荣却不以“红旗”自居,他为人谦逊温和,幽默风趣,而且坦率真诚,落落大方。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经济上,如有所求,总是慷慨相助,从不保守和吝啬。他性格倔强,宁折不弯。1960年,杨田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先后当选为
鞍山市人民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委员以及省、市先进工作者。1966年后,他遭到严重迫害,精神和肉体都受到摧残,以致患了心脏病,几次死里逃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杨田荣重新振奋精神;为了把“
十年浩劫”所耽误的时间抢回来,他以顽强的毅力,一面与疾病斗争,一面坚持工作。陆续在电台录放了《沸腾的群山》、《激战无名川I》等长篇新评书。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他病房的案头上还放着为录制《李自成》而准备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