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方立(1717-1767),江西瑞金
象湖镇绵水上阳人。杨方立出身于书香门第,少负俊才,性好诗歌。身为童子时,从学校读书归来,其祖父杨兆涞,祖母钟氏每晚又必以唐人诗为课。长篇短咏,句析字解,诵习既久,渐有所悟。代表作《默堂诗集》。
乾隆四年(1739),方立客游南昌,与南昌
明经杨子载(
杨垕,字子载)、武宁
学博盛于野(盛大谟,字于野)等名士结为至交。他们以诗文会友,旗亭唱遍。
乾隆五年,杨方立选为
拔贡。
乾隆二十二年充会试同考官。上任考官期间,他以清正廉明,善于发现选拔人才,受到应试人员的称赞。不久,又擢
礼科给事中。在巡视
南漕时,他与负责漕运的官员
清江县杨锡绂一起兴利除弊,解决多年的积案。他戒声色,拒贿赂,漕政一清。乾隆三十二年升任
鸿胪寺卿,居四品,负责朝廷祭祀事宜。同年乞假归养,回到家乡不到10天,就去世了。
蒹葭江水西风急,木叶翻红秋露白。十幅蒲帆挂断烟,元亭一叩
扬雄宅。
而今憔悴返江乡,千里红尘老剑霜。重到山阳寻旧梦,徒瞻画相拜
中郎。
东皋叶落雨
霏微,蒿蔚风中孝子悲。长笺题向庭前树,伴尔慈乌夜夜啼。
杨方立,
江西瑞金
象湖镇绵水上阳人。杨方立出身于书香门第,少负俊才,性好诗歌。身为童子时,从学校读书归来,其祖父杨兆涞,祖母钟氏每晚又必以唐人诗为课。长篇短咏,句析字解,诵习既久,渐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