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思
中国五代时期首领
杨再思,湖南靖州人,生于唐咸通元年(860),卒于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享年94岁。
个人简介
杨再思是唐末五代靖州飞山蛮之王,人称“飞山公”。唐末,王室衰徵,天下纷争,藩镇割剧,时叙州(今会同城步、绥宁、洪江等地)南部一带侗水苗瑶各部在潘金盛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距靖州县城5公里)为中心的飞山蛮集团。
后梁时期,马殷占据湖南,称盐王,即楚。潘金盛领飞山蛮和五开(今贵州省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互为声援,以拒马楚。梁开平五年(911年)马殷遣吕师周飞山蛮
分封制度,从此“飞山蛮”进入兴盛时期。
势力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剑河岑巩镇远三穗石阡及广西三江、龙胜融水等县)。杨再思率领治下各州的部族归顺宋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侯(“威远侯”碑现收藏于会同)、芙济侯、广惠存侯和芙党侯。
杨再思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敬畏,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1)。
杨再思生于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农历六月初六,卒于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寿94岁,葬于贵州省黎平县长岭岗,是唐未、五代“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公”。唐朝未年,藩镇割据,王室衰微,天下纷争。时叙州(治所在今洪江市黔城)南部一带诸峒各部族屈服潘金盛、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形成一个以靖州飞山为中心的不受官府约束——“飞山蛮”。唐乾宁三年(公元896年),马殷占据湖南,僭称楚王,派兵接管诚州。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辰州(今沅陵)蛮酋宋邺、叙州蛮酋潘金盛,互为声援,宋率部攻打湘潭,潘率部攻打武冈。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马殷遣昭州(今广西平乐县)刺史吕师周带领衡山之兵五千讨之。吕师周引兵从城步径间道至飞山,攀藤石而上,分军布栅,至峒前斩潘之部将杨永磊,擒潘金盛至武冈杀害,杀害潘之部卒3000人,尽毁其营寨。
迫于败势已定,承蒙马殷意在收服残部,杨再思便收拢“飞山蛮”余部,降附于楚,受封为诚州刺史。挽救了“飞山蛮”,而且使其取得官府认可合法地位,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杨再思降楚后,设立古州(今贵州榕江县)、龙里、潭溪、洪州、八角、湖耳、中林、亮寨欧阳、新化(以上均为贵州省黎平县属)等十峒,号十峒首领,以其当地豪族姓散掌州峒。其子十二(含其弟二子),受土分镇滇、黔;长子政隆,授知州,与子通蕴住守武冈;次子政滔,授知郡,住守罗蒙(今通道县);三子政修,授刺史,住守真良(今绥宁);四子政约,授知州,住守辰州府(今沅陵);五子政炎,无官,住守罗岩(今通道县东北境,旧称罗岩洞);六子政绾,授知州,住守东山(今绥县西北境);七子政岩,授国公,住守湖耳(今黎平县属)并镇渠江(今靖州县);八子政嵩,授都司,住守黄疆(今黎平县西南);九子政权,授太尉,住守潭溪(今黎平县东部);十子政钦,授都统,住守乐土(今黎平县西南部);十一子政荣,授安抚,驻守澧州(今湖南澧县);十二子政衡,授都使,住守西番。同时杨氏还以字派“再、政(正)、通、光、昌、胜(晟)、秀(进)”七字为等级建立严格的领土制度。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社会平定,各方势力均衡不造声势,此皆领土制度之功也。
马楚政权灭亡后,杨氏子孙相继弘扬祖业,据《宋史·蛮夷二·诚徽州》载:“诚徽州,唐溪峒州,宋初杨氏居之,号十峒首领,以其豪族姓散掌州峒。”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首领杨蕴始内附。五年,杨通宝始入贡,命为诚州刺史。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其刺史杨政岩复来贡,是岁政岩卒,以其子通盈继知州事。自此,“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洪江、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剑河、岑巩、镇远、三穗、从江、榕江、玉屏、广西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杨再思由于能征善战,治国安邦,保境守土。宋开宝中(公元968-976年)被追封为英惠侯;绍兴三十年(公元1161年)封为威远侯;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改封英济侯;嘉定十一年(公元1219年)封广惠侯;淳祐九年(公元1249年)封创远英惠侯。历代以来,散居在湘、桂、黔、川、鄂及东南亚各国的杨氏后裔,广思其德,祀为神灵,尊为祖先,先后建飞山庙或飞山宫。其中最早兴建的靖州飞山庙,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3年)始建于飞山绝顶之上。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6年)置于绝顶下方广寺之左侧,后迁建于靖州县城西一里许原作新书院左侧至今,系纪念杨再思的总庙。每年生辰六月初六和忌日十月二十六日各地杨姓群众均要举行大型庙会活动。
个人履历
杨再思(860—954),侗族,湖南靖州人,唐咸通元年(860)六月初六日生,五代后周显德元年(954)十月二十六日卒,享年九十四岁。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六月初六日,杨再思出生靖州。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朱晃废 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杨再思之父杨央率领盘踞会同、绥宁、洪江及靖州一带侗族高伊古儿部(侗语意为西部之头,史称叙州蛮)壮大,杨再思任首领后,在五溪地区建立峒制,逐步统一十峒,亦称五溪长史。
昭宣帝,自称皇帝。杨再思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仍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杨再思坚持奉唐正朔,改叙州为诚州,诚心固守,自封“诚州牧”。使用唐哀帝“天佑”年号,村寨使用唐规、唐款,在西南腹地创建忠于唐室的藩镇,以功受唐诰封为“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梁乾化二年(912),杨再思私改叙州为诚州,并自封“诚州牧”。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并以字派“再、政(正)、通、光、昌、胜(晟)、秀(进)”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峒区各部的团结和融合,从此叙州蛮进行兴盛时期。
后唐清泰元年(935)七月十二日,杨再思第一夫人韩氏逝世,诰封一品夫人。生子三:杨政隆、杨政滔、杨政修。唐末帝李从珂表彰杨再思丰功伟绩,授银青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左仆射尚书,食邑一万二千户。
后晋天福年间(937—944),杨再思领导征西、平南两大战役,将来犯界之南汉在黔粤交界击退,凯旋而归。与西部诸峒酋长在平南一战,使诸峒各部巍然具服,并联诚州。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三子杨政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后周显德元年(954)十月二十六日,杨再思逝世,享年九十四岁。葬於黎平县长岭岗。杨再思生前娶有五氏,依次生十子。
原配韩氏(892—936),唐仆射司马韩至之女。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八月十七日诞生,诰封一品夫人。后唐清泰元年(935)七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四十四岁。韩氏生子三:长子杨政隆、次子杨政滔、三子杨政修;
续配蒙氏(893—957),唐左拾遗蒙正言之女。唐昭宗景福二年(893)九月初九日诞生,诰封二品夫人。后周显德四年(957)七月十二日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蒙氏生子二:四子杨政约、五子杨政款;
继配马氏(904—975),安武节度使马殷之女。唐昭宣帝天佑二年(904)八月十四日诞生,敕封端庄夫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初三日逝世,享年七十一岁。马氏生子三:生六子杨政绾、七子杨政岩、八子杨政嵩;
侧室潘氏(914—975),潘金盛之妹。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六月十八日诞生,敕封端庄夫人。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十八日逝世,享年六十一岁。潘氏生九子杨政权;
侧室郑氏(918—976),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八月二十日诞生,敕封随阵夫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十四日逝世,享年五十九岁。郑氏生十子杨政俭,又名杨政钦。
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将军,英惠公,英惠侯。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后周显德四年(957)七月十二日,杨再思第二夫人蒙氏逝世,诰封二品夫人。生子二:杨政约、杨政款。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七月初三日,杨再思第三夫人马氏逝世,敕封端庄夫人。马氏生子三:杨政绾、杨政岩、杨政绾。七月十八日,杨再思第四夫人潘氏逝世,敕封端正夫人。潘氏生子一:杨政权。
杨再思诸子晋京纳贡。朝廷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英惠侯。杨政隆兄弟自从父亲杨再思辞世以后,见炎宋兴起(960),唐祚已终,人心归宋,乃顺应潮流,晋京面圣,称臣朝贡,献诚州版图。宋太祖赵匡胤龙心大悦,赞扬杨氏父子济世良策,守土有功,树为靖边楷模。
历任官职
封杨政岩为诚州刺史,世袭父职,治诚州;杨政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
封杨政隆为临州知州,治洞口。后授江西丰城都练使,治丰城。
封杨政滔为正二品资政大夫,湖耳、古州、柳州等处防御使,龙虎卫大将军,都元帅,军民宣抚使等职,治湖耳(政滔后裔世为黔东北渝东南等地土司,称为思州房)。
封杨政修为刺史,治城步,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飞山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封杨政约为古州八万军民安抚使,治古州(政约生通麟,入质后唐,通麟生光远,光远生弘信,弘信生杨业,是为麟州房;杨业生延昭,延昭生充广,充广生贵迁,过继播州杨昭,是为播州杨氏土司房)。
封杨政款为洪州刺史,治洪州。
封杨政绾为播州知州,居绥宁。
封杨政嵩为防疆使,治防疆。
封杨政权为太尉,治潭溪。
封杨政俭为威胜将军,镇黔阳。
再思后裔繁衍众多,发展成了四大房,即思州房、靖州房、麟州房、播州房。
赤水峒主
唐末宋初,在今邵阳怀化两个地区的南部,有一个当时被称为“飞山蛮”的以侗人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其首领名叫杨再思,号称“飞山公”。他有十子,各为首领,称为“十峒首领”。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三子杨政修,管辖今绥宁、城步新宁武冈等峒寨地区。当时属叙州蛮徽州赤水峒,故称“赤水峒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 杨政修款附赵宋王朝。第二年,杨政修经魁进士,敕差韶州都统,并授银青光禄大夫之职。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杨政修殁。葬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土桥农场狗崽石,为城步杨姓苗族始祖。杨政修后裔繁衍于湘西南、桂西北、黔东南一带,全国闻名的许多苗族将领,史称“杨氏世勋”,与山西太原“杨氏世将”齐名。杨政修墓保存完整。已列为城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峒首领
杨再思是唐未五代靖州“飞山”“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公”。杨再思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政(正)、通、光、昌、胜(晟)、秀(进)”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
后晋天福九年(944),杨再思年迈,已是八十四岁高龄,自感心力不济,遂将权交与十子分管,二子杨政滔主管军权,七子杨政岩主管政权。杨再思有十子,各为酋长,称为“十峒蛮酋”。
宋建隆三年(962),周行逢死,其子周保权继位。部将不服,湖南再次卷入战乱。叙州刺史钟志存奔武阳徽州蛮酋长杨政岩。杨政岩遂以十峒称王,惟留徽、诚二州,诸县皆废。杨政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逐渐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从江、榕江、玉屏、剑河、岑巩、镇远、三穗及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北等县)。
有宋以来,再思裔孙即为湘西、黔东等地之土著大族、当地首领,后为各地世袭土官,对当地社会之稳定,生产之振兴,文化之发展,不无贡献。
相关内容
并追封杨再思为诚州刺史,赐爵英惠公、英惠侯,立杨英惠侯墓碑,嘉奖旌表,由朝廷赏赐兄弟绢帛回籍。从二世起,随官任职,散居十地。子孙开始与土著峒之外的苗瑶水土家各族联姻融合。宋初,在民族地区设置总管府、军民总管府、都护府等地方政权。自三世起,杨再思后裔世袭土府的有古州八万军民总管府等,官民相通,地方升平,出现了空前盛世。朝廷思念杨氏治世之德,九次褒封杨再思为王侯,弘扬德范,赐庙供养。五溪地区各民族人们也纷纷建立庙宇,祭祀杨再思。仍然香火不断。宋诗人陆游题杨再思庙对联云:“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山河”。
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十月十四日,杨再思第五夫人郑氏逝世,敕封随阵夫人。生子一:杨政钦,亦名杨政俭。
杨再思是唐未五代时期靖州“飞山”蛮“酋长”,号十峒首领,人称“飞山太公”。
唐代末期,王室衰徵,天下纷争,满镇割剧,其时叙州(治所在今黔阳县西南黔城)南部一带侗、苗、瑶、水、各民族在潘金盛、杨再思的领导下,逐渐兴旺繁盛,形成一个以飞山(距靖州县城五公里)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
后梁时期,马殷据湖南,称楚王。潘金盛领飞山和五开(今贵州黎平县)一带,杨再思据叙州的潭阳、郎溪一带,互为声援,以拒马殷。
梁开平五年(911)马殷遣吕师周经飞山袭斩金盛。迫于形势,杨率领“飞山蛮”余部,附于楚,被封为诚州刺史,不仅挽救了处于灭亡边缘的“飞山蛮”,而且使其取得合法地位。为以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附楚后,杨励精图治,设立10峒,以其族姓散掌州峒,抚驭峒民。并以字派“再、政(正)、通、光、昌、胜(晟)、秀(进)”七字为等级建立封建领土制度,推动境内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从此“飞山蛮”进行兴盛时期。
五代之乱,天下多遭涂炭,独诚州兵民屯集,商贾出入,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马楚政权灭亡后,杨之七子正岩将“飞山蛮”的统治范围扩展到今湘西南,黔东南,桂西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靖州、会同、通道、黔阳、怀化、溆浦、麻阳、芷江、新晃、新化、新宁、武冈、城步、绥宁;贵州锦屏黎平天柱剑河岑巩镇远三穗从江榕江玉屏及广西三江、龙胜融水等县)。
杨再思团结各州的兄弟民族归顺朝廷,因治国安邦功勋卓著,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侯,芙济侯,广惠存侯和芙党侯。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或其思德,或奉为神灵,或尊为祖先,普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杨的生辰)和十月二十六日(杨的忌辰)当地群众常去飞山庙祭奠,经久不衰。
参考资料
杨再思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侗乡的萨玛崇拜与飞山神.中国社会科学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8:45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