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永卫
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杜永卫,男,敦煌彩塑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酒泉市级领军人才、甘肃省“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人物概况
杜永卫,男,汉族,甘肃酒泉人,出生于1960年4月,大专学历,九三学社社员,雕塑家,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酒泉市敦煌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先后荣获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酒泉市领军人才荣誉称号,2018年被中共敦煌市委、市政府授予“飞天工匠”荣誉称号。
杜永卫扎根敦煌40年,创造了敦煌研究史上的四个之最,即最大的彩塑临摹——莫高窟158窟长12.5米卧佛像,最大的彩塑修复——复原莫高窟96窟7米之长的大佛双手;最大的彩塑再造——重新塑造了榆林窟6窟弥勒佛像;最多的彩塑临摹者——题材涉及佛像、弟子像、菩萨像、天王像、交脚弥勒像、供养菩萨像等各类造型达百余件之多。2013年,他与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申报课题《敦煌泥彩塑非物质遗产保护研究》,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立项,打造的“莫高窟工匠村”展示了古老敦煌创造情景和技艺魅力。曾荣获“酒泉市领军人才”、“敦煌市飞天工匠”等称号。
人物经历
1977年,改革开放前夕,一纸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招聘启事,让正在农场插队的17岁青年杜永卫成了为莫高窟造像的人。17岁的杜永卫骑着自行车,带着后来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骑行了几十里,去当时杜永卫下乡的村里争取让他进敦煌研究院。由此,他的一生便与莫高窟结下解不开的情缘。18岁时,杜永卫被当时敦煌研究院美术所所长孙纪元相中收徒,开始学习敦煌彩塑临摹。在师父的指导下,杜永卫完整传承了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期间,他还多次公派赴中央美术学院、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等进修。
1983年,23岁的杜永卫写成《敦煌艺术丛书彩塑分册》。1986年,他主持重修了莫高窟九层楼大佛的双手,大唐气象得以重现。在研习古代艺术的同时,他开始尝试依托敦煌题材进行创作。在莫高窟临摹22年后,1999年,杜永卫的创意意外中标,为台湾慈济静思堂做362身世界飞天雕塑,需历时三年。后来他选择留在“离窟最近”的敦煌创业,开公司、成立工作室,做敦煌彩塑临摹,并把自己的工作室变成了敦煌彩塑的传习基地,为海内外慕名而来的大学生、爱好者教授制作技艺,讲述佛窟故事。离开敦煌研究院后,他再进洞窟就变成了“甲方乙方”的合作。
2015年,他与莫高窟“再续前缘”。当时,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博物馆合作要在美国展览,请杜永卫做展览的彩塑。杜永卫从事敦煌雕塑40余年,作品曾在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展出。他还重修了敦煌石窟第一大佛双手、榆林窟6窟弥勒佛像等,为敦煌研究院制作了百余件彩塑。
2017年3月10日,他在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艺术系举办“非遗敦煌彩塑艺术”的学术讲座。
2018年10月13日,他参加2018甘肃首届雕塑作品邀请展。
2018年11月6日,他受邀参加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山西省文物局指导,长治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长子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传统雕塑传承与复兴学术论坛”。
2019年9月9日,出席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2019级新生入学典礼暨庆祝第35个教师节”系列活动。9月19日,他参加陇原工匠培训基地兰州石化学院挂牌仪式并担任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荣誉教授。
所获荣誉
2016年4月28日,他参加由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荣获铜奖。
2016年12月,他参与背面图案设计的2001年中国石窟艺术敦煌2盎司银币荣获2017世界硬币大奖2003年最佳银币单项奖提名。
2017年11月,他入选酒泉市2017-2019年度市级领军人才。
2018年1月22日,他参加由中国工艺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工艺“致新奖”颁奖仪式荣获二等奖。
2019年3月,他荣获甘肃省2018年第三届“陇原工匠”称号。
2019年4月30日,他荣获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2020年1月20日,他荣获敦煌市2020年百姓春晚暨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敦煌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2022年1月,杜永卫入选2021“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00人候选名单。
人物评价
杜永卫从事敦煌彩塑雕塑40多年了,曾任敦煌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敦煌艺术研究创作中心主任。1999年杜永卫“下海”创办自己的公司。身份变了,但宣传、推广、传承敦煌彩塑文化的使命从未改变。除了在自己的传习所讲学,他还在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做兼职教授,开设敦煌彩塑课程。他还把课堂开到自己的工作室,这些院校的学生可以直接到杜永卫的工作室学习。(央视网评)
杜永卫在敦煌已经整整38个春秋,为敦煌彩塑他曾毅然辞职下海经商;两次日本留学钻研技艺,在世界各国很多彩塑展深得圈内人士认可。1999年,他把包含“瓜地马拉”在内的异国面孔,纳西族现代少女面孔等362身,世界各民族飞天一一镶嵌在知名慈善事业基金会台湾花莲慈济“静思堂”的屋脊上……巨大的创新让他赢得很多赞誉,也让他身感身上的责任重大。(人民网评)
在敦煌的四十年间,无论是前二十多年在莫高窟工作,还是后十多年在民间奋斗,杜永卫都初心不改,努力践行着一个“敦煌工匠”的本分,从事着石窟彩塑艺术的研究、传承工作。多年来,杜永卫除了带徒弟传授彩塑技艺外,还先后与多家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办学,将他的工作室作为课堂,让学生感受、学习、热爱敦煌彩塑艺术。2013年,他与兰州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合作申报的课题《敦煌泥彩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被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立项;2016年,他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为敦煌市三危中学学生开展敦煌彩塑讲座及泥塑技艺培训;2017年,他开办“当代敦煌”微信平台,致力于传承、弘扬、发展敦煌文化艺术。(甘肃日报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9 20:54
目录
概述
人物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