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清末著名画家
李霞(1871~1938年),字云仙,号髓石子,抱琴游子,福建仙游县鲤南镇横塘村人,著名画家。幼年习画,兼修诗文书法,常为寺庙作壁画,名扬乡里。作品特点为笔意多追踪瘿瓢(黄慎),浑厚丰润,挥洒流畅。霞善用鸡毛笔,中锋遒劲,赋彩清丽,并常取西法渲染,有自家面目。作品有《渊明采菊图》等。
人物介绍
李霞(1871~1938年),字云仙,号髓石子,抱琴游子,鲤南镇横塘村人,著名画家。幼年习画,兼修诗文书法,常为寺庙作壁画,名扬乡里。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李霞到福州参加乡试,寓于西禅寺,作《古美图》,深得阁学陈宝琛赞赏。光绪三十四年,李随御史江春霖入京,在京师广交艺友,阅览历代画迹和西画,画艺大进,所作人物仕女,得到京师行家好评。所作《麻姑》尤为外国人所喜爱,称他为“麻姑李”。宣统二年(1910年),李霞到南通、南京、上海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名震一时。民国3年(1914年),《十八罗汉渡海图》被选送参加巴拿马全球博览会,获优等奖。我国名画家吴昌硕称赞李霞是“人物第一家”。民国12年,《函谷骑牛图》送往美国纽约参赛,再获优等奖。民国17年秋,东渡台湾,寓居新竹。
在台期间
他举办画展,作品被争购一空,并召来不少学子登门拜师求教。一年后返闽,在福州与陈子奋、张锵、吴适李耕等人组织“龙珠画苑”。民国24年,李霞与何遂在南京联合举办画展,面对日本帝国主义进逼侵略,他在画展牌刊中特地刊出“我非亡国奴”印章一方,并选出得意画作五十帧,委托南洋爱国会拍卖,收入用于赈济灾民。萨镇冰曾赞扬他:“儒雅风流,……。”民国26年,抗战爆发,当时李霞患胃癌,仍抱病作画,把大量画作和已出版的册、画片。
作品特点
李霞作画,擅翎毛、山水,尤擅人物。师承闽派诸家,并深研历代人物画传统,勤奋自学,努力探索“工写互参”的独立画风。其笔意多追踪瘿瓢(黄慎),浑厚丰润,挥洒流畅。霞善用鸡毛笔,中锋遒劲,赋彩清丽,并常取西法渲染,有自家面目。
李霞画人物,形神兼备,作《渊明采菊图》,不仅表现渊明的悠闲淡泊,而且画出其目光睥睨,一副倔强性格;作《李铁拐》,虽衣衫褴褛,却仙骨飘然;作巨幅《关公》,气宇轩昂,有雍容忠义气概。霞在福州鼓山作摩崖石刻《无量寿佛图》,画高3米,气势宏大,笔简意赅。霞也偶作工笔人物,代表作有白描《十八罗汉图卷》,长达数丈,罗汉各异,变化多端,为传家精品。晚年作《红楼梦大观园图卷》,长五、六丈,构图宏伟。
李霞性情豪爽豁达,喜结交,好施舍。虽画值千金,从不吝惜,常以佳作赠送穷人。每遇公益事业,则慷慨解囊,曾出资兴办东山小学
参考资料
仙游县志.福建省情资料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8:15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