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八年(1472)
进士,授
工部都水司
主事,管河
临清,改作
板闸,又没收
内使私盐数万引。复任
刑部,迁
员外郎、
郎中,奉命赈灾山西饥民。民有为盗者,李鐩入其巢穴,谕还本业。李鐩开渠灌田万顷,民刻石颂德,擢
鸿胪少卿,上谏罢除邓常恩荫职及毁西山
戒坛。
弘治初年,数次上言,受到
吏部尚书王恕的赏识。本拟任
巡抚,受人阻碍,改任南京
太仆少卿,再迁
光禄卿,削
冗滥之俸,
抗章数落
工部随便置办器用,耗财无益。迁
工部侍郎,外族入侵
榆林,命兼
宪职,治理粮饷。外族遁走,还朝,言十事,主张“
外攘宜先治内”,今盛
斋醮、嗜
燕游,宠他技以杂
金紫,畜异禽以糜
梁肉,此好渐长,恐颠正道,远人侦伺以顺逆,边方观视以勤惰。命前往山东视察
漕运。边城上奏
密云有外族入侵,
明孝宗说:“非鐩往不可”,于是召至榻前,谕旨李鐩前去,简将广储,治壁垒,饬器械,守险隘,梁沟涧,垦荒田,舟河流,悉有成绩。明孝宗对
兵部尚书刘大夏说:“鐩果善
干国者。”
正德初年,迁
工部尚书。
刘瑾用事,恶先朝大臣不附,李鐩遂
致仕。刘瑾被诛,诏起还部,加
太子少傅,四辞乃允。适内宫发生火灾,焚毁宫室需重新兴建。长工部,悉心合计,以期“费省而工坚”。是时,“土木烦兴”,多次向正德帝上书,建议缓建其他项目,集中物力财力建成内宫。太监刘养监工,李鐩与之商议不和,面叱之,刘养素宠贵,哭诉于
明武宗前,正德皇帝素知忠直,不予追究。
李尚书府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座落在
汤河北岸,三面环水,以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为主,大院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由5个并排九门相照的主院落组成。每个庭院均设有哨卫楼、仆人院、柴院等,整个建筑群巍峨壮观,精雕细刻,四梁八柱,花墙砖雕,屋檐陶兽,其设计之精巧,建筑之考究,工艺之精良令人叹为观止,独具古林风格和人文魅力,被当地村民称之为“小故宫”。
2008年7月,被列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9月,李家大院被确定为首批河南古代暨近代民居民间建筑保护名录、鹤壁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名录。2009年10月李尚书府被确定为鹤壁市城市文化重点建设工程。2011年7月被列入“鹤壁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