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聪扬,当代书画家、著名指墨画家、油画家,
民革中央画院常务理事、
浙江民革党员、浙江省侨联委员,1958年出生于浙江
丽水缙云,天赋异禀,自幼习画,开创新格局,终成境界。李聪扬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独具艺术价值,国家领导人及国际知名人士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现场收藏其作品。
人物生平
1958年10月,李聪扬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石笕乡,幼年时李聪扬便显露出绘画天赋。在没有条件买纸笔的情况下,他坚持以树枝为笔,沙地为纸开始了最初的临摹,有时候直接以手蘸水作画,冥冥之中造就了一段指墨情缘。
1973年,父亲的因病逝世,给这个原本困难的家庭带来了重大打击,16岁的李聪扬也因此辍学,开始步入社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李聪扬期间从事过木工,油漆工,雕刻等工作,机灵的脑子加上自身的勤奋,他的生活得到改善,期间不曾中断作画,并且自费进入中国函授大学进修
国画,
油画等。
1977年,李聪扬第一次接触指墨画,因缘巧合,得见巨匠潘天寿的指墨画集,李聪扬得见指墨画的神奇,从此变得一发不可收,开始自学指墨画。
1989年,李聪扬带着自己的作品拜访中国美院
朱恒教授,得教授悉心指点,同时拜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副会长、杭州画院院长李明为师,开始正式接触一些美术理论。在理论知识得到补充的同时,其手指画艺术得到突破性进步。
为寻求自身突破,李聪扬四处游览,1994年,时年37岁的李聪扬来到杭州发展,并经常写生于西湖边,遇路人便为其作画,遇到稍懂画之人,便与之交流切磋,加上自身领悟,苦心专研,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
1999年,作品《仙都风光》参加第三届世界华人艺术大会香港大型艺术展,于香港大会堂展出并获得特别金奖。
2005年,李聪扬来到北京,“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北京良好的文化氛围让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多年的功夫积淀让他在北京首都这个城市声名鹊起,时隔不久,李聪扬成功地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绘画工作室。
2007年,李聪扬创作巨幅山水作品《浙江仙都》(366cm×145cm),并由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2010年,作品《
丽水风光》参加美国“国际名家艺术作品展”,荣获最高荣誉“钻石奖”。
2013年,应邀赴美国洛杉矶举办个人画展,成首位在美国举办指墨画展的华人。蒙特利市市长及洛杉矶郡郡长代表等当地政要出席开幕式并剪彩。
2013年年4月受聘为美国书画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及美中艺术家联合会荣誉副会长。
2013年,“指尖上的秀山丽水”李聪扬指墨画展览在家乡
丽水市档案局举行,为期五天。
2014年,“指尖上的大千乾坤”李聪扬作品展览在香港中环美轮楼举行,持续两周。
2018年6月28日,绿水青山——2018李聪扬指墨艺术40周年精品山水主题画作系列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现场嘉宾们无不啧啧称奇。
2023年12月8日,守正创新——李聪扬艺术45周年特展在浙商文化中心举行。展览主题为“守正创新”,共展出超过300幅作品。
作品特点
手是人类接触万物最直接的媒介,手能让灵魂最直接地感受万物之灵气。
李聪扬的指墨画最灼发炫彩的作品是丽水山水,占得比例最大,其次是雄鹰和梅花
李聪扬依靠真山真水,在写实的基础上写意,写趣,写心,他的仙都山水画作,深受宋画清新、谨严与豁朗、微妙风格的影响,因而偏重于工写兼具一路,倾心于雄奇俊伟、秀明清润的风格。全景构图视野开阔,磊落坦荡,似简实繁,似秀实苍,在虚实之间呈现山水之奇妙变换,展示天地奇观,充分发挥指画墨质地的特长,为画面注入“清爽”之气,使之画风不类常流。
雄鹰和梅花也是李聪扬偏爱的画材。他画的鹰形态生动,身形饱满,神韵灵动,怒目利爪,一派生气,把搏击长空的姿态画活了。而鹰的羽翼绒毛质感逼真,就像活禽身上长出来的,这是用画笔绝对勾画不出的效果。他画的梅花,方劲有力,横斜有度,主杆曲如龙,劲如钻,树梢长如箭,短如戟。花朵含苞娇羞,俯仰有致,顾盼生姿,分外精神,几乎能闻到一股寒香扑鼻。
李聪扬指墨画有“二绝”。一是指墨画防伪;每个人的指纹和掌纹都不相同,由于不同长短、形状、粗细的纹线组合,分弓、箕、斗三种基本类型,具有终身不变、各不相同的特性。而指画最炫最出彩的便是指纹和掌纹那里出神入化的纹理。这就成为坚定作品真伪的重要依据。二是不可复制;不管你是怎么工笔模仿,都画不出指纹的丰满俊俏,清秀圆润,流畅飞动的效果。正因为有这“二绝”,指墨画便具有了独特的价值。
主要作品
山水
《浙江仙都》、《瀑上古桥仙山居》、《丽水风光》、《仙都峥嵘》、《丽水天堂》、《听瀑山庄》、《丽水风光》、《吉祥瑞雪喜临门》、《心景》、《境由心生》、《瀑背仙桥》、《将军岩山庄》、《天桥山寨》、《中国黄山》
雄鹰
《气壮山河》、《善士不武》、《行大道》、《王者精神》、《天行健》、《可寄天下》、《自强不息》、《念苍生》、《英雄四顾》
梅花
《红梅精神》、《梅开五福》、《君子精神》、《俊逸》、《安其居》
彩墨
《西湖情趣》、《宇宙之光》、《山里人家》、《天下有道》、《雨前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