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德
抗美援朝老兵
李继德(1935.8-2022.10.18),男,20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入伍,抗美援朝老战士,现任高青县红色故事宣讲员。他16周岁报名参军,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作为黄继光战友,面对一段时间网络上有关质疑黄继光事迹的信息,他果断地站出来,为黄继光正名,还原黄继光牺牲的过程,给所有人讲述英雄的故事。
人物生平
李继德,1935年8月生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木里镇三圣村。
1951年1月29日,只有16岁的李继德报名参军,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6连,和黄继光是一个连的战友,后来俩人都被调到2营营部,黄继光是通讯员,李继德是电话员,黄继光经常照顾这个年龄比他小5岁的小兄弟。1952年8月上甘岭战役爆发,李继德和黄继光约定:如果谁光荣了,活着的人要到对方家中“送信”。在黄继光牺牲后的两天,李继德也身负重伤,先是辗转回到国内治疗,然后复员回到老家。
1953年3月转业后,李继德淡泊名利,无怨无悔,从不宣扬自己的战斗经历。但当听到孙女说现在网络上有质疑黄继光的声音后,李继德不顾年老体弱,毅然决定站出来为英雄正名。他掷地有声地告诉世人:“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就在现场!”
2015年4月,鲁中晨报记者陪同李继德老人到四川省中江县黄继光家乡践行他与黄继光的生死约定。
2019年,李继德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2年10月18日,李继德逝世,享年88岁。
人物事迹
“亲眼见他堵住枪眼”
597.9——虽然已经80岁高龄,李继德仍然清楚地记得,战斗所在地的那个数字。他拿出家中的几个茶碗,哪里是阵地,哪里是营部,哪里是机炮连,都在茶几上重现了。“敌人炮火相当厉害,有毒气弹烟幕弹,我们的枪大多是‘单打一’。但战士们很勇敢,下了命令没有一个往后退的。”李继德说,敌人进攻一次,我军就反击一次,双方拉锯。“6连伤亡得差不多了,团长给营长下命令把4连顶上去。敌人又反击了,4连伤亡得又差不多了,团里又下命令,3营9连急行军再去抢山头,夺下了阵地。敌人又上来了一个团,9连伤亡了一半,进入了防空洞。”李继德回忆起这些,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照明弹照得宛如白昼的战地之夜。
此时,在距离阵地不到300米的营部工事里,作为营长警卫员的李继德和营参谋长通讯员的黄继光都在焦急地关注着胶着的战斗。敌人炮火凶猛,不给志愿军喘息机会,“听不出一个炮还是两个炮,占领了山头的敌人修筑了地堡,两挺机枪交替射击,压制了我军冲锋。”李继德说,“军长下了命令,所有干部下压一级,营长到连,连长到排。师长崔建功也急了,命令我们营不计一切代价,拿下并守住597.9阵地。”
反击在敌人地堡里的两挺机枪那里卡壳了。“我们的人上去一拨牺牲一拨,大家眼泪都急出来了。”李继德说,“这时候,我看见黄继光向首长请战‘我去!’。”
李继德说,和黄继光组成爆破组的一个战士叫吴三羊,另一名战士的名字想不起来了(据历史资料,应为肖登良)。三人当时都是营部的通讯员。眼瞅着他们从前沿冲了没20米时,吴三羊就倒下了,黄继光和另一名战士也受伤倒地了。“受伤后,黄继光还在挣扎着匍匐前进。但这时,营部里的人已经开始在想别的办法了。”李继德说。
“就在这时,我看见已经爬到地堡下的黄继光,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身体还算硬朗的李继德模拟着黄继光的身姿,用痛苦的表情连说了七八个“哎呀”。忆起这一幕,老人表情丰富,但嘴上词穷,只有用一遍遍的“哎呀”表达其中的痛感。
敌人的机枪一下哑巴了,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冲出掩体,一分钟左右就将地堡拿下。李继德看到英雄已经被子弹打烂了,“后背血肉糊拉糊拉的,不成形了。”
在黄继光精神的鼓励下,部队当天夜里又夺取了阵地。
睡通铺挨着黄继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只有16周岁的李继德也去报名了。由于年龄小,一开始部队没要他,他就跑到征兵办公室,坚持要入伍。带兵的干部一看李继德的那一股子劲,大加赞赏:“我就要这样的兵!”最后,李继德以1931年出生的报名年龄参军。于是,和媳妇拜完天地的当天,李继德就随着部队出发了。李继德至今仍记得当时军中传唱的歌儿,他站起来大声唱着:“反对武装日本!日本必须走向民主,亚洲必须走向和平。美帝国主义要武装日本,我们坚决不答应!”
渡过鸭绿江到达目的地后,李继德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45师135团2营6连1班,班里有16个人。李继德至今还记得:“班长叫乔有仁,战士有高成岗、蔡登海……”其中,一个四川兵和李继德关系最好,他叫黄继光。那时候,士兵们在一个大通铺里休息,和李继德天天挨着的就是黄继光。
,在后方练兵时,李继德所在的这支部队经常要去修路。修路结束后的1952年6月,由于战士们表现出色,1班的战士都上调了。黄继光给营参谋长张广生当通讯员,李继德给营长秦长贵当警卫员。虽然不是一个班了,但李继德和黄继光还在营部一起生活、工作。不久后,部队就上了上甘岭。
“我答应给黄继光送信”
李继德说:“和黄继光在一个班当兵时,有一天我们一起出去,我对他说‘你对我太好了’。黄继光就说,‘如果我死了,你就给我家去信,如果你死了,我就去找你家’。”就这样,一个看似玩笑的约定就在残酷的战场上达成了。李继德老人至今还记得,黄继光的家乡是四川省中江县,但什么镇、什么村已经忘记了。
黄继光牺牲后,他给黄继光留下的地址去过几封信,但都如石沉大海。在这个黄河大堤边的小村里,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李继德逐渐断绝了与黄继光有关的任何消息,只是听说黄继光的母亲被接到了北京。当记者拿出手机,给他看黄继光母亲与毛主席的合影后,老人又激动起来。
李继德家的庭院外,树叶沙沙,在地上留下斑驳光影。这样恬淡宁静的情景,很难与63年前的那场战争联系起来。老人的听力丧失大半,但在他的心里,依然能听见隆隆炮声;在他的心里,依然有一团未熄灭的火。李继德说:“趁我还能动,我还是想跟部队联系上,跟黄继光的家属联系上。我答应黄继光送信的事,还是要办到。”
联系黄继光家人、驳斥“黄继光没堵枪眼”的谣言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否定“黄继光堵枪眼”英雄事迹的谣言甚嚣尘上。2015年4月18日,记者在高青县木李镇三圣村采访到了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这位身上留有6个弹孔的80岁志愿军老战士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
2015年,李继德来到黄继光的家乡,拜谒了黄继光父母的墓地,完成了老人60多年来的一大心愿。李继德含着泪说:“黄妈妈,黄妈妈,我对不起你,我来晚了。”
2015年5月29日,中共高青县委宣传部组织“黄继光烈士的侄子黄拥军回访高青”活动。当年曾亲眼目睹黄继光堵枪眼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和黄继光的侄子黄拥军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尊重历史,捍卫英雄。倡议书说:65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纠纠地跨过鸭绿江,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和平。当那一代见证者逐渐老去之时,网络上开始出现大量抹黑英雄恶搞英雄的现象。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不时出现: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岂不违反生理学?黄继光的胸膛怎么可能挡住机枪的疯狂扫射?把解构先烈当时髦,以调侃英雄为能事。这种歪风邪气挑战正义良知的底线,冲击社会的价值判断,扰乱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
倡议现场,李继德发自肺腑地说:今天,作为黄继光的战友,作为一个亲历者,我决不能继续沉默,我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黄继光的事迹是真实存在的,我就是亲眼见证人。虽然那个时候留不下影像资料,但是真相却不会因此被抹杀。正因为有了像黄继光这样的英雄,我们才能夺回高地;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黄继光这样的英雄,我们才能在“联合国军”的枪林弹雨中将其牢牢阻挡在三八线上。作为那场战争的幸存者,我亲眼见证了黄继光牺牲的壮举,我将用我的余生来为英雄正名,任何谣言和恶意中伤我都不会答应。
社会活动
2015年3月,李继德去中江县拜谒了黄继光纪念馆,会见了黄继光的弟媳、侄子等亲人,拜谒了黄继光父母的墓地,了却了老人60多年来的一大心愿。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闻讯后,邀请李继德去了位于湖北省的空降兵部队,参观了黄继光连。老人还穿上军装手握钢枪在部队哨位上站了岗。之后,老人应邀到北京、安徽等地为干部、群众、学生、部队、民警做了多次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也不断有人慕名来拜访老人。老人的事迹感动了许多人。
2015年5月29日,中共高青县委宣传部组织“黄继光烈士的侄子黄拥军回访高青”活动。当年曾亲眼目睹黄继光堵枪眼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和黄继光的侄子黄拥军共同向全国发出倡议:尊重历史,捍卫英雄。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两个频道来为李继德拍摄了专题片。清明节之前,李继德老人应邀去四川省中江县参加了隆重的纪念黄继光的活动。老人参观了黄继光纪念馆,又来到黄继光父母的墓地前,献了鲜花献了酒,跪下磕了头。中央电视台全程录像,并采访了老人两个小时。
2020年10月13日,武警山东总队新兵连,85岁的李继德慷慨激昂地讲述着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勇事迹。作为黄继光的亲密战友,李继德已经成为黄继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宣讲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新兵们上了生动一课。
2020年10月19日,《新闻联播》推出《英雄不朽·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讲述英雄故事,致敬英雄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报道中,李继德讲述了舍身堵枪眼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事。
社会纪念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退役军人事务部组织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活动有“传承红色基因,续写军旅荣光”作品征集等形式。其中摄影作品《约定》,再现了2015年4月黄继光的战友、山东高青县80岁的老兵李继德,奔赴千里完成两个人63年前的约定。1952年,朝鲜上甘岭597.9高地,黄继光壮烈牺牲。当年黄继光、李继德约定,如果两人中有人牺牲在朝鲜,活着回国的都要到对方家中去看看。“黄继光壮烈牺牲的过程,我亲眼目睹,当初跟他的生死约定我一直记在心里。”李继德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兑现当年和黄继光在战场上的约定。见到黄继光的雕像后,李继德将其一把抱住,失声痛泣:“老战友,我来看你来了”。这幅被定格的照片成为历史珍贵记录,更是前辈树立在人民心中的精神丰碑。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7 09:4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