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堂
中国革命烈士、抗日名将、原国民革命军第一陆军司令
李玉堂(1899年3月18日~1951年2月5日),字瑶阶,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大王桥村,中国革命烈士,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一陆军司令兼32军军长,中将军衔。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9年3月16日,李玉堂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大王桥河西的一户地主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七人,他排行第三。7岁时,入村私塾读书。15岁时,考入广饶县第二区振华高等小学学习。1915年,考入山东公立工业专门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带领青年学生抵制日货。
投笔从戎
1921年,李玉堂由亲朋介绍到阎锡山部下当兵,因不满军阀内部腐败,半年后即逃离回到家乡。1924年,李玉堂离开家乡,经李郁亭、王乐平等推荐,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一师第二团任见习排长,参加了第一次北伐战争。在与广东军阀陈炯明的作战中,他英勇顽强,由见习排长升任排长,继而升任连长。淡水之战后,受到通令嘉奖并晋升为少校营长。在第二次国民革命军东征作战中,因屡立战功,被提升为陆军第三师第八旅第八团团长。
1928年,李玉堂晋升为第三师第八旅少将旅长,驻军徐州。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奉命开赴河南,后率部驻守陕西驻军潼关。1932年,李玉堂升任第三师师长。1934年,在白衣洋岭战斗中,第三师第八旅被红军消灭,李玉堂被蒋介石革职留用,并降两级,由中将降为上校。
抗日名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李玉堂率第三师参加了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1938年,李玉堂被任命为陆军第八军军长,驻守江西。1939年,李玉堂率部在武宁附近的棺材山阻击日寇,屡挫敌锋。战后国民政府授予李玉堂部“泰山军”称号。之后,李玉堂改任第十军军长,奉调率部进驻湖南长沙,抵挡日军。从1941年至1943年,率部参加长沙保卫战,取得三战三捷的战绩。1943年第三次长沙保卫战大捷战后,国民政府召开庆捷大会,向李玉堂颁发“青天白日”勋章以示嘉奖。同年,李玉堂升任国民革命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1月升任总司令,驻军广西。
参与内战
1946年,李玉堂调任第十绥靖区司令官,进驻兖州,追随蒋介石参与内战,率部向山东解放区发动进攻。194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包围兖州,李玉堂麾下第十绥靖区全军覆灭,他本人化妆逃脱,辗转回到南京。1950年,李玉堂任中国国民党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驻军海南岛。中国共产党派遣李刚策反李玉堂,最终他同意举行起义;同年3月,因战局变化,国共双方封锁戒严,李玉堂还未接到中国共产党方面起义的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就已占领海南岛,他即随国民党军队撤往台湾。
命丧台北
1950年7月,中国共产党派遣李玉堂之妻陈伯兰与弟陈石青去台湾布置潜伏任务;同年年底,李刚受检举被捕后,供出李玉堂夫妇。随后,李玉堂及其亲戚被秘密逮捕。1951年2月5日,李玉堂夫妇在台北碧潭被处决。
担任职务
1945年5月,在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玉堂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人物事迹
牛头山战役
1937年,上海被日军占领后,李玉堂被提升为第八军军长,遵令作战略转移。当该军转移至浙皖赣交界处牛头山附近时,日军穷追不舍,与第八军首尾相接。李玉堂下令后卫部队坚持阻击,军直属各师以先战之利,抢占牛头山制高点,构筑简易工事。军指挥部刚安下,李玉堂即命令各级指挥官直至士兵,坚守阵地,如无军令擅自后退者,军法从事,当日夜间,日军未敢进犯。次日天亮,日军先以重炮轰击山头,继而向山头大举冲锋。李军坚守阵地,连续打退日军数次进攻,日军死伤惨重。战斗持续一天,直至傍晚,战事暂时停止。趁战斗间歇,李玉堂命各部队迅速补充弹药、修整工事,准备迎敌。第二天8时,日军两个联队分批向山头冲击。李军已有昨日战斗经验,当敌人冲到有效射程之内时,全线轻重武器一齐射击,一时日军尸横遍野。日军遂配备梯形队连续攻击,也无济于事。这时,李玉堂的援军赶到,两军夹击,日军大败。该次战役李玉堂始终指挥在最前线。牛头山战斗结束,李玉堂第八军对外更名为“泰山军”。
长沙大捷
1941年,侵华日军海军舰队占领九江后直取长沙。在保卫长沙的战斗中,李玉堂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利用马鞍山的有利地形,集中炮火还击日军。日军伤亡惨重败退,李玉堂部取得第一次保卫长沙的胜利。
1942年,日军集结部队配合化学兵种,再次进攻长沙,并突破守军第一道防线。李玉堂亲临战场指挥,坚守第二道防线,急令左右两翼迅速向前推进,构成环形火力网,三面夹击敌人,日军再次败退,李玉堂部取得第二次保卫长沙的胜利。
1943年,李玉堂调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钟嵩接任第十军军长职务。日军趁机调集大批军队意图再攻长沙。李玉堂察觉日军的企图后,决定推迟赴任时间,昼夜督促部队加速战前准备,研究作战方案。当时他的随从人员劝他按时赴任,担心他留下徒劳无功。他却毫不动摇抗日的决心,说:“官可以不当,日寇不能不打”。他在战前召开了阵地誓师大会,誓与长沙共存亡、与将士同生死,带动了全军士气。随即,他命令将所有船只都封闭起来,以示决不后退的决心。日军以一个师团的兵力配合各兵种向长沙发起进攻,李玉堂坚持在前线指挥作战,经过一周的战斗,击毙击伤日军6000多人,俘虏2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辎重车辆,取得保卫长沙的第三次胜利。
主要贡献
李玉堂在北伐革命中战功卓著,抗日民族战争中有大功于国家和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三次进犯长沙,李玉堂屡战屡胜,取得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三次长沙大捷,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并接连取得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湘西会战、广西大战等战役胜利,最终收复广西,并因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其“抗日救中国、维护民族尊严”的事迹,在中国山东、湖南、江西、上海、广西等省市流传较广。
所获荣誉
人物生活
家庭情况
逸闻轶事
李玉堂待下宽和,每次战役过后,军部官佐不分阶级大小,均可坐在一起吃饭。李玉堂曾跟部下谈及东征之役,当时他所在黄埔一期的学生不在学校上课,而是随校长蒋介石外出作战。攻下一城,论功行赏,升级很快,别人要入校四年,而他只用了六个月即毕业,但他认为黄埔一期的毕业生都是有本事的。他当连长时,几遍从背后,他也能叫出士兵的姓名。他认为官不离兵,艰苦与共,才能打胜仗。
有一次,驻在金华、兰溪一带时,李玉堂参加顾祝同召开的会议回部,不满地对几个亲信说:“蒋介石这个小子刚愎自用”。当时军队上下无人敢谈及蒋介石,到处是耳目,足见李玉堂受压之深,急不择言。
人物评价
李仙洲、李延年、李玉堂,因为籍贯都是山东,又都是黄埔一期,故有“黄埔三李”之称。而李玉堂的战功在“三李”中是最辉煌的,他是个能打硬仗的将领。(人民网评)
在解放战争后期,李玉堂能毅然醒悟,并深明大义,决心投向祖国人民,不失为卓有远见明智之举,虽起义未遂而被杀害,此一精神可嘉。(《山东文史集萃·军事卷 “民国将领李玉堂”》书中评)
“长沙保卫战”大战告捷,抗战总部派员主持了庆功大会,不少中外记者赶到现场进行实地摄影拍照,对李玉堂无视个人安危,以民族存亡为重的高贵品质被大家赞赏。(《兖州战役亲历记》书中评)
李玉堂在“山东三李”中战功最著,下场最惨。以长沙三捷名将,竟涉嫌共谍,屈死台北。宁可错杀,绝不错放,正是蒋介石统治军民的方针与手段,李玉堂恰好做了蒋介石“安定人心”的牺牲品。(《黄埔一期·“山东三李”》中评)
后世纪念
追认烈士
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李玉堂为革命烈士。2004年春,中国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公开发表一则“李玉堂将军及夫人陈伯兰沉冤昭雪并颁予‘恢复名誉证书’”的启事。
书籍阅读类
艺术形象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0: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