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芳
广州市第四中学校长
李建芳,女,汉族,广州市第四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获广东省优秀教师、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荔湾区优秀校长、荔湾区巾帼献才建功活动先进个人、金花地区“十佳”党员等多项殊荣,2016年7月1日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生平介绍
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30多年的优秀教师,李建芳同志在担任校长两年以来不断立新功,成为广州教育战线上的巾帼英雄。她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理念管理学校,坚持走“创新育人,质量强校”之路。强调以德治校,以质立校,强化管理,科技兴校。在学校工作中,德育、教育、教研并重,使广州四中成为“管理严,质量高,声誉好”的省一级学校。在李校长的带领下,2003年广州四中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和骄人的成绩,成为荔湾教育强区的一颗明星。
一、建立明确的奋斗目标,身先士卒践行三个代表李建芳校长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精神,严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依法治校,坚定地带领学校朝着“五个一流”(即: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配置一流的教学设备;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实施一流的管理手段;实现一流的育人加工水平)的办学目标前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硬件建设、信息化工程和科技特色学校创建等工作均取得优异的成绩。自1992年担任校党支部副书记以来,李建芳处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了让图书馆的藏书尽快达到市一级学校相关要求,李建芳亲自冒酷暑顶烈日,骑着自行车跑遍市内各大书店,搜寻有用的折价图书;接着又马不停蹄的加班加点对所有藏书进行入册登记。继而她又负责组织全校的档案整理工作。就这样日以继夜的工作了好几个月后,四中终于如愿以偿地挂上了市一级学校的牌子。在李校长的带领和鼓动下,四中师生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学校的全面建设中去。1998年,广州四中以优异的成绩,第一次获得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此后连续5年夺得该奖项;校园文化建设屡创佳绩;校园环境也日益美丽。为了进一步改造校园环境,李建芳亲自落实改造工程的每一个细节,多方争取经费,让四中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变样:建成了综合实验楼建成、塑胶跑道,还有处于全市领先水平的校园网
2001年省一级学校督导评估团检查了四中之后,给四中作出了“历史较长、环境幽雅、设备齐全、班子开拓、理念较新、教师善教、科研先进、质量日强、声誉日浓”的评价。仅仅用了6年,在李建芳及四中全体领导同志的带领下,广州四中完成了由市一级学校到省一级学校的飞跃
(一)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严格治校李校长注重民主管理学校,注意发挥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对于重大工作,决策和关系到群众利益的问题,必经教代会讨论,表决通过才执行,充分体现民主治校精神。她强化学校管理的力度,坚决向管理要质量。坚持每学期组织学生全员参与教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召开部分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征求意见会。要求行政干部随堂听课调研,组织青年教师拜师活动,完善期末教学情况大检查等制度。对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不断改进,完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工作实效。另一方面,李校长强调人性化管理,因此她无时无刻不关心群众的疾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教职工的意见,为教师解决困难,改善福利。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既稳定了四中教师的军心,又激发了大伙的斗志。而她勤政爱校,廉洁自律,团结同志,工作尽职尽责,勤勤恳恳,办事讲效率的工作态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二)狠抓教育质量,为国家输送大批优秀人才李校长对毕业班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为确保教学质量不断上新台阶,她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多次组织初高中毕业年级组教师会议、班主任会议、备课组会议、学生会议、临界生会议、尖子生会议,确立目标,树立信心,落实工作,每完成一阶段工作均及时总结,加以改进。因此两个年级在中考、高考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2003年高考成绩再创四中历史记录,总共有2人次总分超800分,8人次单科超800分,120人次总分或单科超700分,32%的考生上重点线,81%的考生上本科线,连续六年获市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中考成绩取得区属中学第一名,连续三年获初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
李校长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树立普遍的科学育人意识,建立了一套促进教师成长的机制。一方面通过理论学习,拜师学艺提升年轻教师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大胆委以重任,在实践中促进年轻教师成才。从而建立了一支强大而年青的教育骨干群体。李校长带头,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校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学校开展试验课、观摩课、示范课及评议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活动,使全校掀起了课堂教育教研热潮。教师们自觉地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学校的全脑教育课题研究和数学科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研究均取得重大突破,并取得较显著的教学效果。四中在2003年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省教育科研“黄华奖”,多篇论文获全国、省、市一等奖,四个学科组被市教研室评为市先进科组。
李校长能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办学,坚持“三个面向”,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艺术、体育、科技教育和活动,在2003年取得了累累硕果。在艺术方面,获得了省“乐韵悠扬”民乐比赛二等奖,羊城“金钟响”青少年音乐专场比赛一等奖(民乐队);市第九届合唱节比赛一等奖。在体育方面,获得了省青少年射击锦标赛五项第一名;市中小学生气枪和射击锦标赛中分别获得两项第一名和四项第三名。初一学生何倩在市中学生游泳运动会比赛中获得了三项第一名和道德风尚奖。在科技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涌现了一批小发明家。初三学生梁蕴欣同学发明的“喂食汤匙”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创新奖,并被中国少年科学院评为“少年院士”(全省只有五名);初一学生梁海霖发明作品《汽车打滑自救装置》在第三界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比赛中荣获金奖(全国只有五名)。如今四中已有多名学生的多项小发明的作品获得了国家专利,学校被市知识产权局命名为市第一个青少年发明创造特色学校。在李建芳校长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我校获得各项奖励共178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7项,省级奖项44项,市级奖项523项。学校的“绿色环保小队”和“爱心敬老小队”还被评为“全国少先队特色小队”。学校被评为市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区先进单位,区教育局基层先进党组织。2003年,广州四中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李建芳校长并没有满足现状,目前正带领全校师生奋力拼搏,争创广东省绿色学校,为四中谱写新的辉煌。
工作方法
创新方式抓党建。建立“三个一”学习制度,坚持党总支“每周一学习、半月一讨论、一月一小结”,依托QQ、微信等新平台,引导年轻党员参加学习讨论;提出“1+X”工作法,每名社区在职党员和X名直管党员结对,每半月进行一次沟通交流;创建“网格党小组”和“党情日记”,要求社区在职党员建立党情日记,每月组织网格党小组走进网格服务居民。组建综治安全、信息反馈、矛盾协调、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和休闲健身六支队伍,构建民生保障、社会管理、重点人群、矛盾纠纷、治安防控和民情研判六大体系,居民问题在社区得到解决,矛盾在基层有效化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服务居民零距离。构建“居民驿站为载体、大支部为统领、网格长为骨干、信息员为延伸、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开展“虚心接受意见、细心办理业务、热心服务居民、爱心帮扶弱势、恒心解决难题”的“五心服务”创建活动,真诚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创办社区“阳光五点钟”,对小学生放学免费托管,每周两次免费进行国学班、国际象棋班培训;在街道率先成立“老年餐桌”,为50位独居空巢老人解决了午餐难题;组织社区干部多年义务照顾孤寡老人和抗战老兵。
急难险重勇担当。奉献精神强,工作拼命干,2015年曾做过一次手术,尚未痊愈就回到岗位;在康乐村拆迁和南沙河快速路改造中,她五加二、白加黑,多次进村入户深入细致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保证了市、区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在迎泽区政务大厅建设中,积极协调,为社区争取到1000平方米办公用房建设用地。
相关访谈
今年“七一”,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街道桃南二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建芳,作为山西省唯一一名来自社区的党务工作者,获得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赴京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
7月2日,刚刚回到太原的李建芳顾不得旅途疲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当我走上人民大会堂的主席台,接过‘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证书的时候,心里感到无上光荣,无比幸福。特别是现场聆听了习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说这番话时,李建芳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她说,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这为我们社区党务工作者如何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指明了方向。”
李建芳表示,立即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下一步,她打算一是通过“两学一做”继续加强社区党员的思想教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二是创新思路开展“党员先锋性”主题活动,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志愿服务。三是继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进网格服务社区居民活动。四是充分整合社区场所资源,引进社会组织,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五是克服困难,解决社区服务场所的建设问题,把社区老年餐桌进一步做实做好。
“习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说‘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社区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社区居民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李建芳充满信心地说。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14 11:25
目录
概述
生平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