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1304年),本姓
蒲察,
小字劳山。
女真族。中国
元朝初年重要将领。
人物生平
女真旧族
李庭的祖上本为
女真大姓
蒲察。金元之际,蒲察氏居于中原,冠汉字姓李,李庭的父祖也在此时改姓。李庭家先居
济阴(今山东菏泽),后迁至
寿光(今山东寿光)。
激战襄樊
至元六年(1269年),李庭凭借武才被选入
军籍,由此进入行伍,
权(暂代)管军
千户。同年随军参与襄樊之战,围攻
南宋军事重镇
襄阳。当宋将
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援救襄阳时,停泊于
鹿门山西岸,遭元水军进攻。双方相持七日。当时李庭率领步骑军,自请与水军万户解汝楫共同出击,斩宋军副将王王巳、元胜。战后,
河南行省承制授李庭为
益都新军千户。后来,宋襄阳守将
吕文焕率军一万五千来攻万山堡。正在万户
张弘范领兵迎击宋军时,李庭单骑“横枪入阵”,杀死二人,并在持枪折断后倒持回击,将一人击落马下。李庭在身体两处负伤的情况下夺来后军持枪,于简单包裹伤口后再度出击,最终打败宋军。
至元八年(1271年)春,李庭被正式任命为益都新军千户,赐号“
拔都儿”(“英雄”“勇士”之意),与宋军战于襄阳城下。他一直打到北门,直到左股中箭才停下。
至元九年(1272年)春,李庭再率军攻
樊城外城,虽被敌炮伤前额及左右手,仍夺其土城,进而攻击襄阳东堡,在被炮击伤右肩的情况下攻破一字城。吕文焕麾下有员勇将名为胖山王总管,李庭设伏将其擒获,因此功被授予
金符。
至元十年(1273年)正月,元军再攻樊城,李庭亲自背负柴草、
土牛填埋城壕,驾云梯上城楼。城上箭石如雨而下,李庭多次中炮昏迷,跌落城下,苏醒后包扎伤口,再次攀登,如此往复多次,擒斩颇多。不久后,樊城被攻克。二月,襄阳守将吕文焕宣布投降,元朝取得了襄樊之战的胜利。此役之后,李庭因功被授
金虎符,任管军
总管。
驱驰南北
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
忽必烈令元军大举伐宋,以中书左丞相
伯颜、
史天泽统军南征(后史天泽因病未成行)。九月,李庭跟随伯颜与平章
阿术从襄阳出发,进至
郢州。郢州城在
汉水东岸,宋军又于汉水西岸筑新郢州城,用铁索横江,水中密插木桩,试图阻遏元军战舰前进。此外,汉水下游的
黄家湾堡亦有防御设施。堡西有沟,南通藤湖,离江仅数里。伯颜命李庭、
刘国杰受命抢先拔除堡垒,绕过郢州,顺江而下,至十月攻克
沙洋、新城,杀沙洋守将
边居谊。在此过程中,李庭先被炮击中左肋,带伤攻克外堡,但在随后的战斗中又遭炮击,跌落城下,被弩箭贯穿胸部,一度濒死。伯颜命人把李庭塞进水牛的腹中养伤,许久之后,他才苏醒过来。凭借勇猛过人的表现,李庭被晋升为益都新军
万户,加授为
明威将军。十一月,元军进抵
汉口,宋将夏贵以战舰横截江面,阻挡元水军。李庭与千户马福等人献计,建议由沙芜口入江,成功攻下武矶堡。十二月,在击溃夏贵等部后,伯颜采纳阿术的建议,先取
鄂州、
汉阳军。李庭也随阿术转战于鄂州等地,在与伯颜会师后顺流东下。
至元十二年(1275年)二月,二月,南宋丞相
贾似道在乞和失败后令步军指挥使
孙虎臣将精兵七万列阵于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之长江两岸,李庭随军与孙虎臣决战,夺船二十余只(参见词条
丁家洲之战)。随后宋军溃败,李庭因功加
宣威将军。此时,宋军截断
真州一带的江路,李庭焚烧宋军船只二百余艘,又击败其
护岸军。在听说夏贵试图由
太湖援救宋都
临安时,李庭迅速出兵拦截,败宋援军于
裕溪口。十一月,在一番修整后,伯颜分军三路南征,直取临安。同月,诸军攻
常州,李庭夺常州北门而入。
至元十三年(1276年)春,元军至临安附近,南宋君臣投降。进城之后,伯颜命李庭等保护临安内城,收集宋廷的符印珍宝;又命李庭与唐兀台等护送
宋恭帝赵㬎等北上至
上都。忽必烈嘉奖李庭的劳苦,在大宴群臣时,命他坐在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并对他说:“
刘整(创建元水师、提议先取襄阳的南宋降将)在时,也不曾令坐于此。因你有功,故以殊礼优待。你的子孙要牢记不忘。”后又传旨告谕他:“你在江南多出死力,但男儿立功,还是要在西北。如今有违背太祖(指
成吉思汗)所定的典章制度的人(指岭北叛王),由你前去征讨!”于是特别授李庭大虎符,加镇国上将军、汉军
都元帅;命其次子李大椿承袭万户之职。
李庭进抵
哈拉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附近,越过
岭北,大败反叛的宗王
撒里蛮诸军。又转战至
河西走廊,击败叛臣、大名王
禾忽(又译霍虎),直追至大漠深处才回师。至元十三年(1276年)秋,诸王
昔里吉、脱脱木儿举兵叛乱,企图联合窝阔台汗国的
海都等人合击忽必烈。李庭闻讯,率军袭击昔里吉等,生擒叛乱者,并请皇子
只必帖木儿将其赐死。随后,他又与诸王纳里忽会师,渡过塔迷儿河,击溃叛军余党兀斤末台、要木忽儿等人,彻底平定河西。
征日失利
至元十四年(1277年),李庭入朝觐见,受到忽必烈的慰劳,获赐在益都的府第、单河的官庄、钞一万五千贯及弓、矢等物;拜官福建行中书省
参知政事,又改为福建道
宣慰使。后来被召回朝廷,统领
宿卫军。
至元十七年(1280年),李庭被授为
骠骑卫上将军、日本行省
中书左丞,与日本行省中书右丞
范文虎率领江南军参加第二次东征日本之役(参见词条
元日战争)。次年(1281年)八月,江南军渡海行至竹岛,遭遇飓风袭击,战船尽毁,李庭攀抱着一块木板漂流抵岸,才幸免于难。随后,他收拾仅剩的残军由
高丽回朝。
征日后不久,李庭的父亲去世,他回到益都处理后事,并未接受元廷授他中书左丞、
司农卿的诏命。
生擒乃颜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东道宗王
乃颜为反抗元廷加强集权的措施,举兵反叛。忽必烈闻讯后,决意率蒙汉大军亲征。他下诏召李庭至上都,令他统领诸卫汉军随征。五月,诸军自上都出发,六月三日抵达撒儿都鲁(今内蒙古
奈曼旗南)。元军在此处先后与叛将塔不台、金家奴等遭遇。叛军号称有十万兵卒,实有六万人。面对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的叛军,忽必烈乘
象舆出阵,企图使叛军畏威投降,却遭叛军猛击,被迫下舆乘马。李庭调集阿速军与叛军交战,在流矢“中胸贯胁”的情况下仍试图裹伤战斗,直到忽必烈遣使制止才作罢。随后,李庭令军中准备百弩,待叛军列阵时“百弩齐发”,迫使塔不台引退。忽必烈询问李庭:“他们今夜会有何动向?”李庭认为叛军必将遁走,于是带领壮士十人,持火炮连夜闯入敌阵,炮发之后,叛军犹如惊弓之鸟,在自相厮杀后一片溃散。元朝诗人
王恽以《
东征诗》描述此战道:“横空云作阵,裹抱如长城。嚣纷任使前,万矢飞搀枪。我师静而俟,衔枚听鼙声。夜半机石发,万火随雷轰。少须短兵接,天地为震惊。前徒即倒戈,溃败如山崩。”
事后,忽必烈问李庭为何知道叛军准备逃遁,李庭回答:“其兵虽多,却无纪律,见陛下车驾驻此仍不战,一定是怀疑朝廷有大军在后,由此知晓这些人将要逃走。”忽必烈听后大喜,赐给李庭金鞍、良马。随后,李庭又奏道:“如果得到两万汉军,由臣自由调遣,乃颜可以生擒。”忽必烈“难之”,只是命他与月儿鲁率蒙古军并进,最终在
玉昔帖木儿等人的指挥下,该路元军生擒乃颜而还。忽必烈回朝之后,李庭又在玉昔帖木儿的指挥下扫荡乃颜余党,亲自领军生擒塔不台、金刚奴。因功加
龙虎卫上将军,
遥授中书省左丞。
忽必烈亲征乃颜的军事活动虽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未能完全镇压东道叛王。到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逃窜到嫩江、黑龙江地区的
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率余部继续与元廷相对抗,忽必烈命皇孙
铁穆耳(即后来的元成宗)与玉昔帖木儿再度出征,李庭及枢密副使哈答作为先锋出击,大小数十战,最初时未能击败叛军。重新修整后,李庭再度攻击叛军,在被流矢射中左肋、右股的情况下追击至河上,挑选锐卒暗中携带火炮,连夜至河上游放炮,惊走叛军马匹;同时令主力自下游偷渡。待到次日清晨,双方再战,叛军无战马可用,被元军“俘斩二百余人”,哈丹秃鲁干逃往高丽。战后,李庭被拜为
资德大夫、尚书左丞,“商议枢密院事”,赐钞二万五千贯,其长子李大用亦被授官。
借着这次立下大功的机会,李庭上奏说:“如今汉军的气力,被困于北征中,如果按照江南军的规定,每年二月、八月
放散,按照次序
番上,甚为便利。”忽必烈同意李庭的看法,并将其建议定为法令施行。
安定社稷
后来,伯颜侦知窝阔台汗国宗王
海都即将举兵进犯的讯息,忽必烈于是命李庭与月儿鲁商议防备之策。李庭请求朝廷下发征调马匹的命令,最终征集了十一万匹马,足供军用。事后,李庭被拜为
荣禄大夫、
平章政事,“商议枢密院事”,并“提调诸卫屯田事”。
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春,忽必烈驾崩,月儿鲁与伯颜议定立铁穆耳为帝,即元成宗。李庭在铁穆耳即位的过程中“翊赞之功居多”,故而受到铁穆耳及其母
徽仁裕圣皇后的厚待。每次宫中“进食”,必定分赐给李庭一份;大宴时,李庭仍坐在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赏赐“珠帽、珠半臂、金带各一,银六铤”等珍宝及庄田。李庭曾奉旨整顿江浙军马五百三十所,等他回都后,铁穆耳亲自授衣于他,以示慰劳。
年老病逝
大德二年(1298年)冬,镇守北疆的宁远王
阔阔出败于海都、
笃哇等西北叛王,铁穆耳遂在次年(1299年)以其侄
海山(即后来的元武宗)统率西北诸军。李庭虽自请随行出征,但因铁穆耳考虑到他已年迈,遂未批准其出行,只是赐钞五万贯,命其仍居原职,并兼后卫亲军
都指挥使。
李庭后奉旨北征怀都,至野马川而回师。不久后,朝廷所派的
中使传旨,将汉军军马扣下,转予北军,又焚烧汉军马的
鞍辔、行粮等物。李庭听说此事后心情愤懑不已,因此病重,铁穆耳命御医二人前往诊治。病情稍好后,李庭一度虽铁穆耳前往上都,当时铁穆耳特别降旨要“存护其(李庭)家”,体现了对他的保全。
大德八年(1304年)二月,李庭病逝。到
至大二年(1309年),已经即位的武宗海山追赠他为推忠翊卫功臣、
仪同三司、
太保、
上柱国,追封益国公,赐
谥号“武毅”。
主要影响
李庭自至元六年(1269年)进入行伍,征战三十年,为元初名将,其主要军事活动有:
历史评价
忽必烈:“汝在江南,多出死力……。”(《
元史》引)
张士观:“宣力襄樊,振威岭海。甫师干之历试,俄斧钺之升崇。剑敌万人,纵横制变;冲当一面,出入如神。纳之牛腹而获生,载贾登陴之勇;蔽以马鞯而捷骛,畴争执讯之能。其韬钤动合于昔贤,故声烈特闻于今日。至于扈圣祖东降僭逆,所向无前;翼先朝西奠
遐陬,其犹克壮。决策于未然,而策无遗者;审几之先见,而几则灼然,缅怀熊豹之姿,忍听
鼓鼙之奏。”(《平章李庭赠谥制》)
柯劭忞:“李庭、
刘国杰从伯彦伐宋,攻城野战之功,未必居诸将右。其后庭擒叛王,国杰平
溪洞蛮夷,遂俱为时之名将。有发踪指示者,而后见猎犬之能,有世祖之知人善任,而后见庭与国杰之智勇。功名之立,岂偶然哉!”(《
新元史》)
人际关系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索引
《元史》卷162《李庭传》
《新元史》卷162《李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