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战争是在内燃机出现以后,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打破敌对双方在
阵地战中长期相持不下的僵局,英军自1916年起,先后在
索姆河战役和
康布雷战役中使用了具有突击能力的坦克,并取得初步成果。1918年,英国出现了
装甲输送车,并组建机械化部队。随后,欧洲其他国家的军队也先后组建
机械化步兵团、师和军。机械化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对军队的作战行动和
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1918年5月,英国的J.F.C.富勒提出了陆军以坦克为主体并辅之以飞机即可夺取战争胜利的思想。继富勒之后,
奥地利的L.R.von.艾曼斯贝格尔在1934年出版的《坦克战》、德国的H.W.古德里安在1937年出版的《注意——坦克!》等著作中,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以及机械化部队的组建和
使用原则等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装甲战车、
自行火炮及其他
机械化装备不断涌现并大量装备部队,使
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
突击力量;步兵也大量发展为机械(摩托)化部队。海军装备了
航空母舰和潜艇,成为能在水下、水面、空中进行立体作战的合成军种。空军的发展极为迅速,许多国家陆续建立了
空军联队、师、军和
集团军。各主要
军事强国将现代化的陆海空军及其具有高度机动力、
突击力的机械化
作战平台大量运用于战争,
徒步步兵、骑兵和其他兵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作战方式逐步由线式作战向纵深作战发展。在作战理论上,出现了G.杜黑的“
空军制胜论”、富勒的“
机械化战争论”、E.鲁登道夫的“
总体战”等著名的机械化
战争理论,特别是德国的“
闪击战”理论,提出了以
装甲部队在飞机和
空降兵的协同下远程奔袭,实施高速进攻的新的作战观念,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作战的理论基础。与之相对应的
苏联“
大纵深战役”理论,首次提出实施
方面军、
集团军战役的观点,强调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整个
防御纵深,在选定方向上突破,尔后使用机械化部队迅速
扩张战果,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达成预定目的。这些理论均在战争中得到充分运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
原子弹,宣告核时代的到来。原子弹、导弹的出现,使机械化战争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美军建立了
战略空军司令部,苏联组建了
战略火箭军,英、法等国家也建立了有限的战略核部队。在
常规力量建设上,苏、美等强国的陆军装备了威力强大的
战役战术导弹和高性能火炮;空军装备了可携带导弹的新型
作战飞机;
海军导弹舰艇、导弹
核潜艇和
海军航空兵成为主要突击力量。在
常规战争理论方面,突出了
局部战争对机械化部队运用理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中期,进一步形成
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理论。80年代,美军提出“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苏军的“
大纵深战役”理论又发展为“大纵深立体战役”理论,机械化战争理论进一步得到发展。
80年代中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飞速发展并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引发了新的军事
技术革命,使武器装备有了质的飞跃,也推动了
军队体制编制、作战方法和军事理论的革命。以1991年
海湾战争为标志,由
精确制导武器、情报支援系统和
电子战系统三者结合为主构成的信息作战系统及其他高技术在军事领域里的广泛运用,大大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面貌。统领战争舞台近一个世纪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
机械化战争的特点是:①具有高速
机动能力的飞机、坦克、军舰成为作战的主要装备。②战争中军队的进攻能力大大增强,打破了防御的优势。由于坦克等装备的使用,使得依靠战壕进行
坚守防御的优势不复存在,极大地改变了军队的作战方式。③战场范围扩大,情况变化急剧。机械化装备的大量运用,军队的火力、突击力、机动力和整体
作战能力空前增强,导致作战行动由陆地、海洋向空中扩展,前方与后方的界限模糊,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力量对比转化迅速,攻防转换频繁。④立体作战、纵深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方式。作战行动在多层次、全方位展开。陆空联合对战役布势全纵深的火力突击、大纵深迂回穿插和奔袭作战增多。⑤合同作战、联合作战迅速发展。以陆军为主,诸军种、兵种协同配合的合同作战逐渐发展为诸军种联合作战,作战威力大为提高。⑥
破坏力强,消耗巨大。机械化武器装备对弹药、油料和其他物资的需求极大,武器装备损坏率高,人员伤亡增加,破坏严重,更加依赖于强大的经济、充足的人力物资、顺畅的交通运输和良好的
后勤保障。⑦对参战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战场上保障人员大量增加。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武器装备已经在战场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制信息权正在逐渐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与
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机械化
战争形态也将为
信息化战争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