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橘(学名:Murraya paniculata var.mollissimum),(英文名称:Common jasmine orange、mock orange、Orange Jasmine、Orange jessamine),别称
七里香、
台湾海桐等。月橘的花因浓郁而独特的香味,能飘散往远处故而有
七里香、
九里香、
十里香、
千里香、
万里香、
满山香等之称。
名称
千里香(生草药性备要)
七里香,万里香,
九秋香,
九树香,
过山香,
黄金桂(广东),四季青(广西),青木香(云南),月橘,十里香(台湾植物志)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达12米。树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黄灰色,略有光泽,当年生枝绿色,其横切面呈钝三角形,底边近圆弧形。
幼苗期的叶为单叶,其后为单小叶及二小叶,成长叶有小叶3-5、稀7片;小叶深绿色,叶面有光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顶部狭长渐尖,稀短尖,基部短尖,两侧对称或一侧偏斜,边全缘,波浪状起伏,侧脉每边4-8条;小叶柄长不足1厘米。
花序腋生及顶生,通常有花10朵以内,稀多达50余朵;萼片卵形,长达2毫米,边缘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达2厘米,盛花时稍反折,散生淡黄色半透明油点;雄蕊10枚,长短相间,花丝白色,线状,比花柱略短,药隔中央及顶端极少有油点;花柱绿色,细长,连子房长达12毫米,柱头甚大,比子房宽或等宽,子房2室。
果橙黄至朱红色,狭长椭圆形,稀卵形,顶部渐狭,长1-2厘米,宽5-14毫米,有甚多干后凸起但中央窝点状下陷的油点,种子1-2粒;种皮有棉质毛。
花期4-9月,也有秋、冬开花,果期9-12月。
分布范围
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的南部。
生于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有时为小面积范围内的单优种。
东自菲律宾,南达印度尼西亚,西至斯里兰卡各地。
据以前描述的模式植株,是从中国南方引种的,但该模式标本已失传。另选采自印度的作代模式。
主要价值
根、叶用作草药。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温,一说有小毒,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胃痛、牙痛、
风湿骨痛、跌打肿痛。
根皮松软,淡黄色,据报道,根的50%酒精浸剂可用作口腔粘膜表皮麻醉剂,用两面针和千里香的根50%的酒精浸剂,可减轻局部刺激作用。
根皮含微量吲哚类生物碱yuehchukene,又含skimmianine.花及叶均含15种以上的精油,以γ-elemene(占30%)neriolidol、trans-caryophyllene等,后二者各占11%以上。又含
黄酮类化合物:exoticin等。花瓣、果、茎皮等,又含不少于16类的“简构”香豆素,如 coumurrayin等。据动物试验 yuehchukene有强效的抗着床活性。
《药典》。
【阿昌药】外牙可救,奶卖苗:根、叶治跌打肿痛,
风湿骨痛,牙痛《德宏药录》。
【德昂药】节我洞: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景颇药】Gaulam hom: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佤药】拉孟西为:叶治疟疾,流感,感冒,风湿热,
扁桃体炎《滇药录》。
【彝药】本讷锡:根、叶治胃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感冒头痛,破伤风,牙痛,流脑,手术麻醉《楚彝本草》。叶治
跌打损伤,风湿骨痛,风火虫牙,胃脘冷痛,肾病水肿《哀牢》。
【苗药】都九里香:叶治心气痛,
跌打损伤《桂药编》。
【瑶药】哈羊:叶治骨折《桂药编》。
【壮药】棵九里香,九柳香,美刚下:枝、叶治风湿骨痛,关节痛;叶治吹风蛇咬伤;全株治疥疮《桂药编》。
繁殖方法
主要以扞插、播种及
高空压条法繁殖,扞插法苗多,但成株慢,播种法则可快速获大量苗木,故一般大多选用播种法。主要虫害为
蚜虫引致的煤烟病、星天牛幼虫侵害基部及
粉蚧。
本种提示
九里香与千里香是两个很近缘的种。二者的区别在于九里香的自然分布在离海岸不远的多属砂壤地方,喜阳光,耐干热,植株较矮小,但在香港邻近的大屿岛上,有颇高大的老龄树,其花与叶均较小。千里香则见于较内陆地区的山地林中,立地较湿润,颇耐荫。但也见于季节性干旱的石灰岩山地,在广东省阳山县的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有以千里香为优势的混交林,树的胸径在10厘米以内,在博罗县罗浮山,有百年以内的老树,在海南三亚市的甘什岭密茂林中,有高达12米,距地表约50厘米处的树干直径达35厘米的老树。在器官形态上,九里香的小叶是在叶片的中部以上最宽,顶端钝,有时急尖或近于圆,成熟的果长与宽约略相等,顶急尖或钝;千里香小叶的最宽处通常在中部以下,顶端长渐尖,成熟的果长远过于宽,多呈狭长椭圆形,顶端锥尖。前者多栽种作绿篱,或作盆景,后者尚未见有栽培,而其根多作中草药用。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后者的花远较大,花瓣长达2厘米,台湾产的多属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