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香
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
十里香(拉丁学名: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为芸香科九里香属小乔木,高达12米。树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黄灰色,略有光泽,当年生枝绿色,其横切面呈钝三角形,底边近圆弧形。果橙黄至朱红色,狭长椭圆形,稀卵形,顶部渐狭,有甚多干后凸起但中央窝点状下陷的油点,种皮有棉质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开花,果期9-12月。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的南部。生于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12米。树干及小枝白灰或淡黄灰色,略有光泽,当年生枝绿色,其横切面呈钝三角形,底边近圆弧形。幼苗期的叶为单叶,其后为单小叶及二小叶,成长叶有小叶3-5、稀7片;小叶深绿色,叶面有光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9厘米,宽1.5-4厘米,顶部狭长渐尖,稀短尖,基部短尖,两侧对称或一侧偏斜,边全缘,波浪状起伏,侧脉每边4-8条;小叶柄长不足1厘米。花序腋生及顶生,通常有花10朵以内,稀多达50余朵;萼片卵形,长达2毫米,边缘有疏毛,宿存;花瓣倒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长达2厘米,盛花时稍反折,散生淡黄色半透明油点;雄蕊10枚,长短相间,花丝白色,线状,比花柱略短,药隔中央及顶端极少有油点;花柱绿色,细长,连子房长达12毫米,柱头甚大,比子房宽或等宽,子房2室。果橙黄至朱红色,狭长椭圆形,稀卵形,顶部渐狭,长1-2厘米,宽5-14毫米,有甚多干后凸起但中央窝点状下陷的油点,种子1-2粒;种皮有棉质毛。花期4-9月,也有秋、冬开花,果期9-12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不耐寒。最适年平均温度15~18℃,最高月平均温度27~29℃,最低月平均温度1~2℃,能耐极端最低温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为宜。以选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微碱性土壤栽培为宜。
分布范围
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及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区的南部。生于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有时为小面积范围内的单优种。东自菲律宾,南达印度尼西亚,西至斯里兰卡各地。
栽培技术
修剪
当新栽小苗长至10~15cm高时要及时摘去顶芽,保留6~8cm高,新抽枝条长至8~10mm高时进行第二次摘心,即摘去顶芽,如此反复几次,可形成丰满的树冠,成型后的植株还在不断生长,要及时修剪,长枝短剪,密枝疏剪,以保持优美的树姿。特别是千里香枝条萌生力强,为保持一定树形,应注意经常修剪。
浇水
千里香喜湿润,盆栽千里香因盆土有限,易干燥,如不及时浇水会因缺水而枯死。但也不宜浇水过多,否则会引起徒长。长期盆土过湿,树根呼吸不良、易引起烂根导致死亡。栽培千里香时浇水要适度,孕蕾前应适当控水,以促使花芽分化,孕蕾后及花果期盆土以稍偏湿润而不渍水为好。夏、秋季高温期要早晚各浇水1次,春季可每天或隔日浇1次水,冬季可数日浇水1次,梅雨季节或雨天要防积水,以免植株烂根死亡。
施肥
上盆或翻盆换土时,宜在培养土中掺些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生长期半月左右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不可单施氮肥,否则枝叶徒长而不孕蕾,生长旺季每隔3~4周施1次稀薄饼肥。4~6月每月可向叶面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剩的可淋根部以促使花芽分化。一般秋季不宜施肥,以防萌生新梢,遭受冻害。冬季可施1次有机肥做基肥。氮、磷、钾肥可根据千里香的生长情况和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而定。
温度
千里香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2℃,不耐寒,冬季当最低气温降至5℃左右时,要移入5℃~10℃室内越冬,如室温过低易掉叶,影响翌年生长,低于0℃就会冻死。
光照
千里香是阳性植物,宜置于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地方才能叶茂花繁而香。如家中养护,开花时可移至窗台上,花谢后仍需置于阳光充足处,在半阴处生长不良,花的香味也淡,过于阴蔽则枝细软、叶色浅、花少或无花。冬季入室亦应置于阳光充足处。
换盆
千里香可每隔2~3年换1次盆,秋季10~11月或晚春4~5月为最佳时期,冬季一般不宜换盆。换盆应根据树木大小来确定,可用原来盆或换稍大一号的盆。换盆时可结合修根、换土,根系太密太长的应予修剪,脱盆时剥掉土球四周50%~70%的旧盆土,剪掉烂根及部分老根,然后按照上盆的过程进行处理。如保留较多的原土,则可随时进行换盆,不受季节限制,如需换去大部分或全部宿土,要严格选择恰当的换盆时期。
主要价值
根、叶用作草药。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温,一说有小毒,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
根皮松软,淡黄色,据报道,根的50%酒精浸剂可用作口腔粘膜表皮麻醉剂,用两面针和千里香的根50%的酒精浸剂,可减轻局部刺激作用。
本种特点
据以前描述的模式植株,是从中国南方引种的,但该模式标本已失传。另选采自印度的作代模式。
九里香与千里香是两个很近缘的种。二者的区别在于九里香的自然分布在离海岸不远的多属砂壤地方,喜阳光,耐干热,植株较矮小,但在香港邻近的大屿岛上,有颇高大的老龄树,其花与叶均较小。千里香则见于较内陆地区的山地林中,立地较湿润,颇耐荫。但也见于季节性干旱的石灰岩山地,在广东省阳山县的石灰岩山地次生林中,有以千里香为优势的混交林,树的胸径在10厘米以内,在博罗县罗浮山,有百年以内的老树,在海南三亚市的甘什岭密茂林中,有高达12米,距地表约50厘米处的树干直径达35厘米的老树。在器官形态上,九里香的小叶是在叶片的中部以上最宽,顶端钝,有时急尖或近于圆,成熟的果长与宽约略相等,顶急尖或钝;千里香小叶的最宽处通常在中部以下,顶端长渐尖,成熟的果长远过于宽,多呈狭长椭圆形,顶端锥尖。前者多栽种作绿篱,或作盆景,后者尚未见有栽培,而其根多作中草药用。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后者的花远较大,花瓣长达2厘米,台湾产的多属此类。
参考资料
千里香.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千里香.植物智.
千里香.中国植物图像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4: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