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是中国近代音乐家
刘天华创作于1918年,并于1924年定稿的二胡独奏曲。
创作背景
《月夜》是刘天华早期的作品,乐曲从1918年开始酝酿创作,1924年定稿。刘天华在1915年秋天谋得常州第五中学音乐教师的职位,这份工作不仅给他带来了生活上的安定,同时也满足了他喜爱音乐的兴趣。他努力工作,在校内积极组织音乐活动,成立了数十人的军乐队和丝竹乐队,通过他的指挥排练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当时的常州颇有影响。在此期间,刘天华深入民间学习音乐,其中曾经多次拜访民间音乐家
周少梅、
沈肇洲;去河南民间学习古琴,并对我国宗教音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期间把大量民间优秀乐曲记录了下来。在此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民族音乐创作。
1918年8月,刘天华在暑假即将结束时,从外地返回江阴家中。当夜晚家人在院内纳凉的时候,在庭院练琴直至深夜,在月色下创作出《月夜》的初稿,经过不断地加工修改,于1924年正式定稿。
在刘天华所作《《月夜》及《除夜小唱》说明》一文中,刘天华对《月夜》的创作意图有所说明:“有人以为胡琴上的音乐,大都粗鄙淫荡,不足登大雅之堂。此诚不明音乐之论。要知道音乐的粗鄙与文雅,全在演奏者的思想与技术及乐曲的组织上同一乐器七情具能表现,胡琴又何能例外?”
曲体结构
《月夜》的曲式是由三个互相对比的乐段组成的,这三个乐段都是用相同的结束句来统一全曲(即“合尾”的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传统民族器乐曲的特点。同时,三段用同一主题进行变奏发展。总的曲式可视为变奏“合尾”式三段体,与传统古曲《春江花月夜》及《汉宫秋月》等变奏合尾手法相同。
第一段
乐曲的第一段(主题)稍长,相当于后两段的总合。舒展而流畅的旋律,表现了月夜的恬静。乐段的特点是不间断的连续发展,虽然在旋律进行中可以找到许多句逗(暂短的停顿),然其进行是连续不断的,很难划分出若干乐句和段落来(无固定的终止);同时又无明显的内在对比。
第二段
第二段(主题的第一个变奏)听起来虽然很有新鲜感,而且在旋律和节奏上与主题形成了新的对比,但仔细分析起来,它的许多因素都是来自第一段的变化重复。其结束句与主题相同。
第三段
第三段(主题的第二个变奏)转为快板,变成四二拍,音乐既生动有力又柔美活泼,与上一个变奏形成鲜明的对比。但其素材仍完全来自主题;其结束句仍与主题相同。由此可见,《月夜》的第三个乐段代表着乐思发展的不同阶段,他是通过单一主题的变奏写成的。这种互相对比而又回到相同结束句以求统一的曲式,典范地体现了民族曲式的突出特点。
演奏技巧
第一段
第一段的旋律以写景为主,音乐的处理要相对平静一些,演奏的速度也应该较为稳定,以每分钟四十二至四十八拍为宜。在运弓速度、力度与揉弦的安排和变化方面要做到细腻而自然,要以音乐的分句和旋律的自然起伏为演奏的基本依据。揉弦的方式要以滚揉为主。压揉为辅。要根据旋律中情绪发展的需要掌握好揉弦的分寸和变化。第二小节和第七小节的“1” 以及第八小节的 “5”如果能够按照自然泛音演奏,会有更好效果。
第二段
第二段的旋律进行较为流动,速度的变化也比较多,音乐情绪以“借景抒情”开始,继而逐渐过渡到“情景交融”。演奏中要注意分句与旋律重音的合理安排,同时也要加强两手配合的默契感觉。在第四十一小节处,为了更形象地表现内心深处的不平静,可将揉弦的方式适当调整为以压揉为主、滚揉为辅,这样发音可以更坚实和深邃些。在演奏小节的快速音符时,左手一定要放松,手指的按音感觉要轻巧而有弹性,奏出柔美而流动的音响,营造出“微风习习、树叶沙沙”的音乐意境。
第三段
尾声部分为较活跃的快板,演奏时开头可以处理为慢起渐快,以表现出幽默和风趣的音乐效果。从五十七小节开始为四个连续上下行一体的滑音,演奏时要注意左指的按音力度不可过大,手腕和手指关节勿软,要和小臂的动作协调起来,在较小力度按音的同时放松虎口,在琴弦上迅捷而有分寸地滑动。否则容易造成左手的滑弦动作僵硬或迟缓,进而直接影响到发音的质量和流畅华丽的声音效果。
艺术特色
具体来说,《月夜》这首作品对二胡左手技法的运用较为丰富,并对江南地方音乐曲调进行了创造性地运用,其江南水乡韵味浓郁。同时,又借鉴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在《月夜》中,曲式结构应用了展衍技法,与西洋音乐的三段体曲式有着较大的不同,刘天华在这首乐曲中是以民族音乐曲极慢板、慢板和快板的三段体结构为基础,音乐结构受到了情绪发展的深刻影响,在月华如水的意境中,一种莫名的惆怅随着乐曲而来,整首乐曲充满着静谧安稳的主基调,其中又有着跌宕起伏的乐章。
作品评价
刘天华的的二胡音乐作品创作,是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以传统民间音乐为底蕴,把民族音乐的丰厚营养充分汲取,并受到了五四以来西方音乐的影响,从而使二胡这件本来不起眼的民族乐器,在新时期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为中国现代二胡音乐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历史时期。
《月夜》被称作”东方小夜曲“,这部作品无论从立意角度还是演奏技法上来说,都是一部佳作,乐曲表现出的音乐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音乐创作。(缪思思《浅谈二胡曲《月夜》的创作特点及演奏技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