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采奇
明代李一楫创作的图书
《月令采奇》四卷,明·李一楫纂。原书刊印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现藏日本内阁文库,保存完好,乃世之孤本。1970年,台北艺文印书馆曾据此出版过影印本,收入《岁时习俗资料汇编》丛书中。该书体例精当,内容丰富,是古代岁时民俗类著作中较为精善的一部,对研究传统月令和中国各种传统民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简介
《月令采奇》四卷,明·李一楫纂,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在福建晋江付梓,是李一楫仅存的著作。
李一楫(1555—1624),号巨川,明潮州府程乡县松江(今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人。万历贡生,历任福建晋江县训导、广东高要县教谕、廉州府教授,卒谥“孝友纯儒”。康熙《程乡县志》、乾隆和光绪《嘉应州志》中有传。事迹详见百度百科“李一楫”词条。
《月令采奇》在传统四部分类法中属于史部时令类典籍,全书按春、夏、秋、冬四季各分一卷,每卷除各月月令之外,还包括各季总叙、五行生旺、逐日杂记、各月调摄占候等内容,其中卷四后又有“闰月令”、“调摄总论”、“占候补遗”、“杂记补遗”等。该书在体例上的一大优点是采用逐日记的形式,即每个月都有“逐日杂记”,将历史上于当日发生的事情或存在的习俗活动分属其下,依次罗列。清康熙末,大学士李光地奉敕修纂《御定月令辑要》时,对《月令采奇》一书有很高的评价:“昔人以月令起义成书者,指不胜屈。李巨川《采奇》一编,季有总序,月有月令,日有杂记,而又附以五行生旺调摄占候诸说,体例颇可观采,惜其书不传……”
《月令采奇》在思想上非常推崇随时取义、循时而动、因天时而制人事的观念,严格遵循自古以来的月令思维传统,通过详细罗列四时五行、天道人事、饮食宜忌等的密切关系,旨在“使贤知之人读之,可以昭昭修德;使愚不肖之人读之,不至冥冥举事;使上之人读之,可以茂对时育物之政;使下之人读之,不至犯非时妄作之令”,具有强烈的匡扶社会秩序和指导生活日用的意义。该书出版时,与李一楫交厚的“缙绅先生”、也是闽中文化名人的何乔远李光缙、郑维岳、黄文炤等人纷纷参与校阅并作序,对此书深表赞赏,认为比起其他同类著作,该书更加“精而有要,详而不烦”。此外,由于《月令采奇》引用了大量书籍,而其中一部分现已亡佚,因此该书在保存文献、辑佚校勘等方面也颇具学术价值。
《月令采奇》迄今为止仅在日本内阁文库发现藏有孤本一部,台北艺文印书馆曾于1970年年据此影印,收入《岁时习俗资料汇编》丛书中。
附录
《月令采奇》序、跋
一、李光缙《月令采奇序》
是书也,吾邑学博巨川李先生所辑而著也。闻之先生,蚤岁治博士家言,喜观古人书。客有语先生读《吕氏春秋》者,曰:是书当秦世,悬之国门,予千金,人莫增减一字。先生亟取读之,心知无奇,第秦法重,国人畏威,箝口无敢雌黄耳,书则可增减多矣。于是本《月令》纪候之意,博采群书,汇而集之,岁分季,季有总叙,季分月,月有月令,月分日,日有杂记。而又有五行生旺论、调摄、占候诸说,各附于月日之末,凡有一事一奇可前民用者,靡不攗摭,种种具载,大都先生意亦欲以补吕览春秋之所未备,而破其千金不增减一字之说,露其奇于千百载之下,故书成而自名曰《采奇》。噫!扬扢亦已勤矣。余谓儒者载籍极博,当以六经为正,今按六经中,多虞夏商周之文,或混言其理,或详纪其事,或全录其辞,或分析其义,沿革相仍、世代相次有之,然弗详其年月。编年纪事之体自《春秋》始,其后《左氏传》、司马《通鉴》因焉,于年月则详矣,而时日尚缺。至于一年十二月三百六十日无一挂漏,可与大统历书相表里,惟此书为然。余尝读《月令通考》、《岁时广记》,以为明天道、察民故,可一览而尽,乃其精而有要,详而不烦,尤不若先生是书。是书出,使贤知之人读之,可以昭昭修德;使愚不肖之人读之,不至冥冥举事;使上之人读之,可以茂对时育物之政;使下之人读之,不至犯非时妄作之令。其于开物成务、诱知破愚至矣。然吾夫子有言:民可使由,不可使知,以为知则凿也。老氏亦曰:圣人于民皆愚之。先生欲使人日日而省,事事而遵,得无与使由不使知之意异?先生盖欲使小人由,而但令君子知也,非故语灾语详、语怪语神,而以骇不可知之民也。先生灵心爽性,博学宏词,以道禔躬,惟日不足,有邹鲁时习风,来训吾邑,诱进多士,诲人不倦,无亦于是书若有助云。
万历己未冬至日晋江儒林间人友弟李光缙顿首撰。
二、吴亮朱《月令采奇》跋
朱生平颇好古,阅先正著作,悉论世考心,知人乃快。翅占毕辞章、赏识春葩已也。兹读巨川李师翁《月令采奇》,知师不得志于时而为。细心研理,独印真谛,不争奇于字句,未尝与《吕氏》相蛮触。盖师翁舞象泮游,即见知督学使暨良守令。连上七科不第,叹曰:天之扤我乃尔耶?遂图不朽筭,投禅刹方丈,自经史子集、天文地志,垍震旦内典、苦县漆园、列仙玄箓、孤树草木、稗官小说,搜罗披沥者七越祀,关世教者悉采,汇辑成稿,藏之书楼。独此稿携入吾泉,呈与吾乡缙绅先生阅。阅毕佥曰:此书可庀骚人采择,可前编氓日用,宜传也。师乃索赀家橐,爰付剞劂焉。小子朱,乃知师稔者,何以故?繇叔祖练石以进士宰师邑,师之学行双丽,知最悉。而灵山叔又缘会试合簪,遂成莫逆。三世通家,故可绎已。如徒以博学为师,讵足以罄师之妙?师之妙,诚超然于寻常世味表者,此知师者宜莫朱若也。
晋江门生吴亮朱顿首拜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2 11:06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