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是由
张艺谋、
张末执导,
陈永胜、
章宇、
曹操、
柯国庆领衔主演,
刘奕铁、
黄炎、
赵琥成、
王梓屹、
陈铭杨、
王乃训、
暗真、
钱焜主演,
张译、
林博洋特别演出的96分钟抗美援朝题材影片,于2022年2月1日(2022年大年初一)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在抗美援朝战争鲜为人知的“冷枪冷炮”运动中,由班长刘文武(
章宇饰)带领的“冷枪五班”战士为营救侦察兵亮亮(
刘奕铁饰),五班狙击小队充分运用志愿军“作战智慧”,利用敌人对战士亮亮身份的误判将计就计,在无法判断敌方狙击手位置时 “一个演,一个铲土, 把火勾出来”,用有限的弹药对敌人实施精准而致命的反击,在残酷的战场上以最壮烈的一次集结,与敌军展开以枪换命的热血捍卫。在以美国为主力的“联合国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志愿军无数条年轻的生命倒在了战场上,再也听不见战友的声声呼唤。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选材创意
该片导演张艺谋表示,在塑造人物过程中完成故事的讲述,是艺术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战争题材也是如此。所有宏大的战争都是由无数个体组成的,所以他希望作品聚焦战场上个人的成长。狙击手视角正好符合他的想法,这种类型创作通常会将视角凝聚在一个小团队甚至个人身上。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张桃芳、邹习祥等很多优秀的狙击手,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剧组综合了狙击手方方面面的资料和特质,编创了这样一个电影故事。
剧本创作
沟通
《狙击手》是陈宇作为编剧和导演张艺谋的第三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是《
坚如磐石》,第二次合作是一个正在筹备的项目,该项目做到一半时,陈宇接到张艺谋的电话,说把手头正在做的剧本放一下,先做一个抗美援朝的电影,就有了第三次的合作《狙击手》。
张艺谋在电话里对剧本创作的要求只有三点:第一,跟狙击手有关的抗美援朝影片,每一秒钟都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不能有丝毫分散;第二,要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要有一种澎湃的力量;第三,希望能和《
长津湖》区别开来,故事要以小见大,避免宏大叙事。剩下的由陈宇填补原创故事。
调研
写剧本前,编剧陈宇做了大量功课,一是对抗美援朝战争的部分文献、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消化,二是观看战争片,特别是所有关于狙击手题材的电影,包括对狙击手的技能战术、生活形态做进一步的研究。另外,陈宇还做了一些采访,例如他舅舅16岁时作为第一批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采访了舅舅,聊了很多鲜活的小细节。为了弄清楚当时战士手中持枪的情况,除了从正史得到的信息,他还会请一些从事研究军事方面的朋友,从其他角度多方面了解志愿军的个人装备情况,为剧本提供很多可考证的细节要素。
在做前期功课时,陈宇发现,实际上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狙击手”这个概念还并不成熟,当时是叫“冷枪手”,还没有一个成型的狙击战术,也没有一套作战术语,都是一些土话,以及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朴素经验,陈宇要结合这种特殊题材找到它的特点。
陈宇还专门研究过,美国那时候枪法很准的人,都来自一些固定的地方,最多是来自落基山脉的那几个州,因为这些人经常上山打猎,枪法非常准,成为后来狙击手的重要兵源。
创作
该片采用了“三一律”的戏剧结构,剧本要求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将中国志愿军与美军的狙击对决压缩在一个狭窄的时间和空间,影片时长接近于故事时长。
从剧本的故事大纲到一稿,陈宇完成得很快,前后大概花了三个月左右。传统三万多字一百二十余场的正常剧本体量,他写到了五万字。剧本从2020年暑期定稿后历经了多次修改,但是基本格局没变,没有大的颠覆性改动,都是一些局部调整。原始剧本比最终版本长,有三条副线,一条是朝鲜小男孩本身有个故事线,还有一条是关于狙击手大永和侦察兵亮亮的,最初的剧本里两人有一个共同喜欢的姑娘,有一条情感线。第三条是美军的戏,陈宇写了不少美军内部的一些纠葛,包括美军的一种精神面貌状态,他们对战争的态度,战友之间的关系,都有一些局部描写。之后在创作讨论时,做了一些技术性调整,将这三条线都减弱了,让故事更加纯粹。
角色设定
在2020年的电影拍摄制作备案公示中,该片的主角是一位叫张大弓的狙击手。陈宇最初接触这个题材时,脑子里直接蹦出了“张桃芳”的名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桃芳曾在32天内以436发子弹击毙214名敌人,创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
陈宇本打算以张桃芳的事迹作为原型参考。不过,后来做功课的过程中,陈宇发现在“冷枪冷炮”运动中,除了张桃芳外,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狙击手,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有各自的个性,最后就综合各个狙击手的共性及特性,提炼出了一个虚拟的文学人物,也就没有再使用“张大弓”这个名字。
演员集训
片中“五班”演员都进行了前期表演课集训,集训过程中坚持真听真看真感受“不要去演,要呈现出自己最真实的状态”;提前半年进行封闭军事训练,从射击、体能等各方面进行严格训练,高强度的训练不仅激发了演员们的战斗欲,这样的拼劲也让演员呈现了最真实的“战斗体验”。
拍摄过程
该片导演组走遍了几十个城市,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实地勘察,最终选定吉林白山作为最终取景地,在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5度的东北山坳里,全冰雪实拍真实还原抗美援朝凛冽战场。并在2021年1月6日,在吉林白山地区开机。拍摄过程中,片方搭建了两个战场,一边是导演张艺谋负责的志愿军阵营,另一边是导演张末负责的美军阵营。他们同时开拍,也几乎同时停机。
该片导演张艺谋和张末每天晚上都要一起讨论拍摄内容,看对方拍摄的素材,然后根据对方的思路调整自己的拍摄内容。
制作发行
宣传活动
2021年5月20日,该片发布海报,宣布定档7月30日建军节前夕上映;11月22日,该片发布定档海报,官宣2022年大年初一上映;12月29日,该片发布首支预告及一组概念海报。
2022年1月12日,该片发布导演特辑;1月14日,该片发布战术版预告和侦查版海报;1月15日,该片发布幕后花絮;1月17日,该片发布由韩红演唱的主题曲《
回家》MV;1月21日,该片发布预售海报宣布预售正式开启;同日下午,该片在北京举行了“祖国新年好”观影场;1月24日,该片发布由
张杰演唱 的致敬曲《
年轻人》MV;1月25日,该片发布北京老战友合唱艺术团翻唱的致敬曲《年轻人》MV特别版;1月27日,该片发布终极预告;1月28日,该片发布“青春的战场”狙击五班特辑;1月30日,该片发布“不能忘却的纪念”特辑;2月1日,该片发布“且听传奇故事”预告;2月2日,该片发布了“真实的致敬”特辑;2月3日,该片发布口碑特辑;2月6日,该片发布片尾“狙击五班等你回家”片段;2月9日,该片发布“大永的愿望”特别视频;2月15日,该片发布“为了身后的团圆”元宵节特别海报和“家乡的牵挂”正片片段;2月18日,该片发布片尾彩蛋“致敬上甘岭”特别视频;2月24日,该片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至2022年4月3日;3月25日,该片宣布放映时间将继续延长至5月3日;5月,该片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至7月3日;8月9日,该片发布2022微博电影之夜的特别活动“来自电影的一句告白”海报。
主创公司
参考资料
票房记录
影片评价
以小见大
《狙击手》从微观角度切入,小处着眼,以小见大,通过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表现志愿军狙击手的爱国精神、坚强意志、战友情谊。该片采取高密度叙事技巧,情节紧凑,曲折跌宕,扣人心弦,颇具观赏价值和思想意义。影片没有大兵团作战的人山人海,却刻画出了一位位鲜活的英雄、一个个大写的“人”,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性的光辉。影片高密度的叙事和催人泪下的情感渲染,让观众获得“沉浸式”观影体验的同时,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影片极具导演的个人风格。在这部片子里,没有宏大叙事,没有过多的群像刻画,也没有多线视角叙述,有的只是对敌我双方一枪一弹的较量的刻画,有的只是专注于这场小小遭遇战的战况交代。(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周仲谋评)
环环相扣
影片通过设置一个闭环的类似棋盘的空间,将敌我双方狙击小队各出奇招、互相对抗,经过多回合的博弈,把你死我活的战斗渲染得惊心动魄。电影开场不久,就直接进入主题,拉开双方对战的帷幕。接下来,影片通过“铁板御敌”“扬土诱敌”“以命换命”“移动狙击”“大战坦克”“终极对决”等多个回合较量的情节安排,使敌我双方的矛盾冲突一波接着一波,一环紧扣一环。可谓层层推进,丝丝入扣,起伏跌宕,惊险刺激。密集的情节安排和紧张的氛围营造,让观众的精神和情绪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正是在一次接一次的生死对抗中,影片充分显示出高密度情节叙事的强大魅力和吸引力。
该片还多处运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增强影片的紧凑度。还多处运用伏笔和照应的手法,增强影片的紧凑度。例如连长让五班无论如何带回亮亮,与亮亮身上的重大情报相互照应;约翰认为刘文武一定会救亮亮,与报纸上刊登的刘文武与亮亮的合照相互照应;亮亮让朝鲜小孩躺在身边的伏笔,与结尾处情报粘在小孩头发上相互照应;班长对大永的言传身教和鼓励,与大永最后只身战胜敌人相互呼应。这种巧于伏应的手法,使剧情前后相连,血脉贯通,紧致细密,浑然一体。(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副教授周仲谋评)
风格独特
《狙击手》在一开始就只向观众抛出一个注意点:五班如何救下侦察兵亮亮。自然而然,为了救下这位战士,五班又是如何努力的就吊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对于狙击手来说,就是冷枪对狙,而在这一过程中敌我双方的策略,显然就是影片的“最大看头”。这部战争片极具特色:双方狙击手在特定条件和特定场景下,是如何一决高下。这其中,你来我往,一招一式都是高手之间的较量。高手过招、强强对决,也让这场拯救更加曲折。值得注意的是,这场在雪地中发生的一次小小的遭遇战,是在铺天盖地的积雪环境下,在荧幕中,战士的紧张情绪在这场寂静的雪地中被极度放大;荧幕外,敌我双方每一次交战枪声的回荡,都会让观众觉得格外震撼。(《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