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廷杰 字彝卿。湖北
枝江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生;民国十五年(1926年)卒。地理学。 曹廷杰少年时期有较好的家庭教育,20岁左右,已熟读了四书五经,兼读史地书籍。同治十三年(1874),由廪贡生考取汉文誊录,到国史馆当差,议叙双月选用州判。
人物生平
光绪九年(1883)离开
国史馆,由
吉林将军派往三姓靖边军后路营中,办理边务文案。光绪十年,他广泛搜集东北史地资料,着手写《
东北边防辑要》一书。十一年五月受命考察边防。五月底由三姓起程,经松花江徐尔固入俄国境,沿黑龙江至东北海口,考察了黑龙江下游地区,看到了
永宁寺碑,并拓了拓片。然后溯江而上至
海兰泡,又沿江而下至伯力,溯
乌苏里江至兴凯湖,经红土岩,复由旱道至海参崴,再乘海船到岩杆河口,前后考察129天,往返路程16000余里。十一月回到吉林营中,十一—十二月间写成《西伯利亚东偏纪要》,绘图8幅。
光绪十二年(1886)六月,曹廷杰升为知县。《
东北边防辑要》写成,并增加《征索伦》、《平罗刹》二篇,总辑为19篇。十三年二月任边务文案总理。夏,撰《
东三省舆地图说》,并将《古迹考》收入此书中。十五年任山西省
和顺县知县。十八年改任崞县知县。次年赴大同、阳高、天镇办理赈务。二十年因母亲去世回家守孝。第二年因吉林边防紧急,
吉林将军速调曹廷杰到吉林,了解沙俄擅自派人到东北ì勘探铁路情况。曹廷杰经过跟踪考察,写成《查看俄员勘探铁路禀》一文。二十二年由黑龙江将军恩铭奏调曹廷杰试办呼兰木植山货税务,任呼兰木税总局总理。二十三年去
都鲁河试办矿务。1907年,曹廷杰补吉林知府,并兼理府学。1910年他代理蒙务处协理。1919年返回湖北
枝江县家居。1926年在上海病逝,终年77岁。
人物著作
曹廷杰是
清朝末年研究
边疆地理的学者,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
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历史、地理、古迹、社会经济作全面调查的人。他研究
边疆地理的目的是为了反抗帝俄对我国东北边境的侵略,为了筹边固边,具有较强的爱国主义思想和
爱国主义精神。他的著作《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为我国东北史地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东北边防辑要》是曹廷杰未去中、俄边界考察前于1884—1885年参考一些史地图书编写的。主要参考书有:《开国方略》、《大清一统志》、《皇朝通典》、《圣武记》、《方舆纪要》、《溯方备乘》、《登坛必究》等。它以大量的资料阐明明、清两代东北的疆域及其管辖情况,又从东北古代战守险要、边界沿革等方面论证
黑龙江流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从历史角度为当时抗俄斗争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教益和依据。
《西伯利亚东偏纪要》是曹廷杰1885年考察中、俄边界的成果,可以说是《东北边防辑要》的续篇。前者偏重于现实的考察成果,后者偏重于历史文献的汇集整理。《西伯利亚东偏纪要》总共118条,在当时边防工作中有很大的现实价值。1886年
吉林将军即从书中摘录85条咨送军机处备查,又摘录35条送给皇帝御览。曹廷杰对
永宁寺碑和
奴儿干都司衙署所在地的考察,对永宁寺碑文的拓取和研究,为论证明代东北疆域提供了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书中第64条写道:“查庙尔上250余里,混同江(今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下游)东岸特林地方,有石砬壁立江边,形若城阙,高10余丈,上有明碑二:一刻《敕建永宁寺记》,一刻《宣德六年(为八年之误)重建永宁寺记》,皆述太监
亦失哈征服奴儿干海及海中苦夷事。论者咸谓明之东北边塞,尽于
铁岭、
开原,今以二碑证之,其说殊不足据。谨将二碑各拓呈一份。”他对奴儿干永宁寺碑文的拓取和研究,是“震惊当时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古迹考》一卷,是曹廷杰实地考察东北各地的成果。如
黄龙府故址在今长春以北,上京
会宁府故址在阿勒楚喀城西南,唐渤海大氏都城在今宁古塔城西。其他如
咸平府、率宾府、显州、信州、五国诸处,自来历史家未能确指其地的地方,经曹氏一一考证得知确切地点。此卷后收入《东三省舆地图说》中。
《查看俄员勘探铁路禀》一文是曹廷杰1895年受命实地考察的成果。在文章中他分析了沙俄侵占东北的形势,揭露沙俄勘办铁路的目的是要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建议清朝政府自行筹款修筑铁路,提出明立约章,自定铁路道轨规格;择要地设立炮台;俄人由我火车转输货物,按规章制度纳税;军械士兵不准入境。此外还要采取垦办矿务、练兵备战、裁革废政、效尤先进等励精图治、致富自强的措施。从这里可以看出曹廷杰的治边思想和策略是积极的,是一位具有爱国热情的政治思想家。
1887年出版的《东三省舆地图说》,汇集了曹廷杰有关东北地理、考古、民族等方面的学术札记,内容丰富,专家们对它的评论是“此书精予考证,为讲
辽东舆地必读之作”,“其所考证,多发前人所未发”。如关于得胜陀碑、
完颜娄室碑、金上京、三姓、白城、
韩州等问题的考述,都有他的新见解。
1886年写的《条陈十六事》是曹廷杰提出来的有关筹边和巩固东北边防的建议,共16项。如黑龙江将军移驻
爱辉,
吉林将军移驻宁古塔,松花江制造轮船,吉林机器局制造军械,屯垦实边,开采金矿等。这些主张与《
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东编纪要》中的思想完全一致。尽管
清政府没有完全接受曹廷杰的一系列主张,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曹廷杰一生瑕瑜互见。
甲午战争前,学术上较有成就,政治思想上也比较激进。甲午战争后,国势日衰,他感到灰心失望,便逐渐放弃了东北史地的研究。思想上转向妥协、退让,进而诋毁维新变法,歪曲辛亥革命,鼓吹帝制,宣扬封建礼教。尽管如此,他在东北史地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还是应该肯定的。
文 献
[1](清)曹廷杰:曹廷杰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85。
研究文献
[2]丛佩远、赵鸣岐:曹廷杰集·前言,中华书局,1985。
[3]翟忠义:中国地理学家,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爱国学者曹廷杰
据曹澄《曹氏迁居宜都记》载,明正统13年,“一日,偶以戎故,遂率仆童,负琴书,与客乘小舫,飘 江汉,寻行荆南。”舟至宜都,见“城堞峨然,及身亲临之,傍有小河西出”,“如玉带护城,而清浊不混”,“遂停楫于清江,登城散趾。”曹氏随即卜居王家畈老屋棚。其后401载,曹澄公之14世孙廷杰降生。曹廷杰(1850-1916)字彝卿,笔名亚东平情人,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和富有爱国激情的政治思想家。《辞海》(1999年版)称其“著有《东三省舆地图说》 《西伯利亚东偏纪要》、《
东北边防辑要》、《伯利探路记》等,义理精审,向为研究东历史地理学者所重”。
曹廷杰5岁随父课读,后由塾在师家教以经史。父母老师管教甚严,他亦发愤闭门苦读。父亲见他天资聪颖,有志于学,便训导他:“尔后一旦有成,须为国争光,为民谋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廷杰10岁时自江北高殿寺来陆城读书,20岁
院试中秀才,次年岁考为禀贡生,随即设馆授徒。这期间他有幸结识乡贤学者
杨守敬。刘翰后来回忆道:“曹君彝卿,余总角之交也,先馆宜都,距余寓不数武,每读经史推难质疑,旁及金石,无日不相从辩论。”遇有难决处,即向杨先生请教,每必一一与之研讨。廷杰由此打下了坚实的学问根基。
1872年曹廷杰停授教读,心怀壮志,毅然远游。两年后到北京,经人推荐入国史馆担任汉文誊录,勤政有为,赐“明经进士”出身。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有感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而不得有悖父训,“彝卿即抚剑请缨”,上书朝廷,表白心迹:“道光二十五年至今,我大清军民与列强周旋,山河虽已残碎,总算还是自己的山河。只有俄国人不动一兵一枪,占去我数以百万计的领土。当今,我朝龙兴之地又在垂危。东北边防的加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曹某此番投笔从戎,志在报国,不在封侯。”经长达五年再三请求,他才如愿“以
书生从事戎幕”,赴任东北办理边务文案。“公余假日留心边事,凡东三省地理险要与夫古人用兵成迹有关于今日边防者,皆不揣谫陋,荟萃成书,”而为《
东北边防辑要》,为抗俄斗争出谋划策。
鉴于曹“品行端方,手不释卷,于兵法舆地甚为熟习”,
吉林将军希元“密饬候选
州判曹廷杰轻骑简从,改装易服,前往俄界侦探。”曹于1885年6月9日出发,自松花江口径至黑龙江口,复由黑龙江口上溯
海兰泡,再沿江而上返
伯力,又从伯力溯
乌苏里江而上,过兴凯湖,经红土岩,由旱道抵海参崴,坐海舟达岩杵河海口,于10月15日回到珲春。历时129天,往返行程16000余里,备尝艰辛,堪称壮举。12月撰成《西伯利亚东偏纪要》118条,以亲身见闻并征引群书,阐明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地,历代均为中国领土。
曹廷杰此次察探,一项重要任务是对俄占区
永宁寺碑作实地考察。他冒着“凡中国人有拓碑文者,格杀勿论”的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在悬崖荆棘中,拓下两块永宁寺碑文。释出《永宁寺记》362字,《重建永宁寺记》344字。从而确认:两座
永宁寺碑,一系明永乐年间
奴儿干都司建永宁寺所立,一系明宣德年间重修永宁寺时所立,是古代中国东北边疆的铁证。曹廷杰的这一发现和研究,当时被认为是“震惊学术界的一大贡献,”受到国内外重视。光绪22年,俄国学者巴·西·西里耶夫写道:“根据永宁寺碑文可以肯定,明永乐九年,明朝政府在奴儿干地区建立了地方管辖机构,把奴儿干改为省一级的都司。”
以侦探俄情有功,光绪皇帝召见,曹廷杰面呈《条陈十六事》,主张只有军事上增强兵备,经济上开发边疆,外交上阻俄扩张,政治上稳定民心,而后始可言抗俄。1887年奉命重返吉林,再一次前往中俄交界地方查访,历时7月有余,行程20000余里,撰写《东三省舆地图说》。后又借主持敷设电话线路之机,沿途考察,著述颇丰,增加了东北史地研究内容。1895年,曹廷杰自山西任上再次奉调赴吉林,调查窜入东北北部的沙俄铁路勘察队的行踪,亲身在三岔口、宁古塔处跟寻俄人踪迹,同时为我国自行修路之计,查勘山川道里。事后他怀着激奋的心情写下了一份《查看俄员勘办铁路禀》,主张外争国权,内兴实业,力图自强。他指出决不能让沙俄在
东三省修筑铁路,倘若任其筑路,“则三省大局尽入囊中,旗汉生灵数千百万遭其荼毒,无所逃避者”。
戊戌变法时,一些维新派人物评论说:“曹君款俄销差呈请会奏原禀不啻痛哭流涕而陈之”。
1896年跟踪曹调任呼兰木税局总理,不畏国贼,不媚洋人,严惩不法,追缴税款。次年主动请缨筹办
都鲁河金矿,以实现其实业救国理想。历经千辛万苦,开始正常生产,却遭俄军洗劫,厂房、设备、民宅被付之一炬,曹廷杰险些性命不保。曹在与俄人交涉中,感到有研究国际公法之必要。《万国公法释义》一书,列举沙俄侵略、抢掠、烧杀的事实,对照《万国公法》,谴责沙俄在
东三省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当世:“凡旗汉军民人等,不但知律法当遵,有益内治;抑且知公法当重,无损外交。”
武昌首义,民国初兴。曹廷杰认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是天经地义之举,他在《论孟类纂提要》一书的序言中指出:清朝官员,夺利争权,投机钻营,升官发财,不顾人民,中饱私囊,使国困民穷,人心失去,已非偶然。加之清廷公开卖国,“谓我家天下,与其给予奴隶,毋宁送与朋友,一言丧邦,其凡若是。此真炸裂满清之导火线乎!”
曹廷杰撰书报国
曹廷杰是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和富有强烈爱国热情的政治思想家。他少年好学,服役军营,深入
黑龙江流域俄占区。撰著《
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亚偏纪要》、《东三省舆地图说》等书,从学术理论上证实
黑龙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他身临陷境拓取涌宁寺碑和对东北史地及沙俄侵华史实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称颂。
曹廷杰谱名楚训,是藜卿,亦名亚东。祖籍湖北省宜都县,迁居江北高殿寺(今属枝江)。一八五零年八月三十日生,父绪光,耕读为业,精于地理,母裴氏,自小训子甚严,茶饭常从窗口递入书房。十岁入宜都城关就读,于
杨守敬于金石地理之学精研甚密。一八六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娶梅花、氏为妻,以后南北奔波,终生相伴。
一八七零年,曹廷杰参加县考、府考,中秀才,并在
宜都现成受聘于江西帮会会首肖子贞家,设馆授徒,此年成为禀贡生。一八七二年向肖子贞借银四两,外出拜师,以求深造。
一八七四年,曹廷杰到了北京,经人荐举,入国史馆担任汉文眷录。因工作出色,赐为“进士”出身。由于国难当头,追求目标:农夫、山泉、有点田。申请到边关立志报国。他写到:“列强南侵安南,北窥高丽,最终要吃掉中国,道光二十五年至今,我大清军民与列强周旋,山河虽已残碎,总算还是自己的山河,只有俄过人不动一兵一枪,占去我数以万计的领土。当今,我朝龙兴之地又在垂危,东北边防的加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曹某此番投笔从戎,志在报国,不在封侯,但望皇天后土,列祖列宗多加保佑”。
一八八三年,曹廷杰以候选
州判的身份,被派到吉林。将军派他到
珲春靖边后路营办理边务文案。沙俄侵华的历史,激发了他对侵略者的仇恨,促使他留心边事,研究边疆沿革,关心军事,地理形势,他还利用工作之便,到吉林、
奉天、黑龙江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这就是他写《
东北边防辑要》一书的开始。正如他自己所说成书过程:“公余假日留心边事,凡东三省地理险要与夫古人用兵成迹,有关今日边防者皆不揣简陋,荟萃成书。”
《
东北边防辑要》约二万字,上下卷。上卷十篇:《盛京险要考》、《朝鲜沿革及形势考》、《明季三卫分建诸过考》、《征东海渥集瓦尔喀部》、《库页岛沿革形胜考》、《明维窝集·水源合考》、《卦勒察考》、《吉林根本说》、《伊通州沿革形势》。下卷九篇有:《征索伦》、《征罗刹》、《尼布楚事迹》、《分界碑文考》、《外兴安岭山脉河道中俄分属考》、《黑龙江察边考》、《乌底河公中地方考》、《界碑地考》、《黑龙江险要》。在成书的两年中,他考定
库页岛为女国,又叫毛人国,部落每年以貂皮进贡。考定索伦族为辽的后裔,清初索伦族部落全境称“臣妾”。考定
尼布楚为蒙古诸部落游牧采捕之地,林居,以捕貂为业,称为“树中人”。考定三姓疆域曰额登
喀喇,其人拨皮,鼻端贯金环,穿鱼皮和兽皮,陆行乘舟,舟行冰上,驾犬,称为使犬国。而俄国侵入的方法是“取人所不取,或图人之所我不防”,他建议清政府“震之以威”把俄国佬赶出境。
一八八四年,曹廷杰由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县)到边陲重镇三姓(今黑龙江依兰县),此处是一个集贸中心,往来商贾云集,从商人王守礼口中,得志黑龙江下游俄占区特林地方有两块明代
永宁寺碑,经曹考证,这两块碑可以证明明代中国东北的疆域,是中俄边界极为重要的证据。三姓商人王氏兄弟“亲至碑所,思拓碑文,因被俄夷禁阻未果。”曹廷杰询问之后,决意相机往俄占境拓此碑文。
一八八五年,珲春靖边后路营统领葛胜林发现曹廷杰特别关心东北防务,精于舆地,具有考察研究东北历史地理的才能。根据清政府军机处和
吉林将军要选拔人员侦察中俄边界防务的要求,令曹廷杰绘制《东三省舆地险要图》。他绘出草图,连同《
东北边防辑要》一起,呈报给希元将军。希元即“密伤候选
州判曹廷杰轻骑简从,改装易服前往俄界侦探。”曹廷杰带上士兵两人,化装成商人模样,请王守礼当向导,从三姓起程,顺松花江而下入黑龙江,至徐尔固(今俄罗斯
列宁斯科耶城城东北)进入俄界,沿黑龙江至东北海口。再由海口溯黑龙江而上至
海兰泡(今黑龙江黑河市北、黑龙江与结雅交会处),又沿江而下至伯利(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在黑龙江、
乌苏里江会合东岸)。溯乌苏里江而上,过兴凯湖、
红土崖(兴凯湖西南岸),由旱道至海参崴(即今俄罗斯
符拉迪沃斯托克,在绥芬河口海湾东岸),再坐海船入岩冱河海口,十一月才回到吉林。在俄界一百二十九天,往返一万六千余里,历尽艰辛。
在特林(今蒂尔),曹廷杰冒着“凡中国人有拓碑文者,格杀勿论”的危险,在悬崖荆棘中,拓下两块
永宁寺碑碑文,曹所拓碑文,后人称为价值连城的国宝。两座
永宁寺碑,一座是明永乐七年(1409年)
奴儿干都司建永宁寺所立,碑在今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东岸特林地方;一座是明宣德七年(1432年)
亦失哈到特林,见寺被毁,于一四三三年派人重修永宁寺所立。此碑是古代中国 东北疆域的铁证,证明中国东北疆域远至
库页岛(今萨哈林岛)。曹廷杰不仅拓下碑文, 还记下碑址周围的详情,后来连同释文和研究论文公诸于世,成为“震惊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曹廷杰在侦察俄境的四个多月中,坚持写日记。他访问了汉族居民和满族、朝鲜族、赫哲族、
鄂伦春族、
尼夫赫族、乌绩盖族等少数民族,访问了抗金名将牛岙、王贵的后裔,了解了各族居民的生活情况,详细记下了沦陷在俄占区中国各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热爱祖国、坚持抗俄的事迹。在侦察中,对古人用兵陈迹,俄侵略军据点、各处的兵数、地理险要、道路出入、屯占人口总数,土产赋税、贸易往来、民族风俗等一一笔录,整理成《旅俄日记》。十一月,他将确凿可证边界的资料、绘图、论文汇成《
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学术界论定该书“为研究东北亚洲历史 、地理、民族、国际关系所必备”。
一八八六年二月,
吉林将军希元将《
西伯利东偏纪要》摘出一百一十八条,连同八幅地图报军机处呈上。五月,曹廷杰以探俄有功,被光绪皇帝召见。他上《条陈十六事》,结合历史考证和地理考订,根据当时形势,主张军事上备战,政治上稳定内政,经理上开发边疆,外交上阻俄扩张,而后始可言抗俄。在中朝关系上,要支援朝鲜,唇齿相依。《条陈十六事》对形势的分析和主张都是正确的,反映了曹庭杰这位政治思想家的敏锐和爱国思想。
一八八七年,曹庭杰在吉林任边务文案会办,不久又复任边务文案总理。此期间,曹庭杰奉差至伯都纳(今吉林扶余北),过嫩江,到
郭尔罗斯前旗(今吉林长岭西北)及农安城万金塔等地,又由青山口至逊札堡,北行百余里,拓取了大金《得胜陀济碑》。
从这一年开始至一八九八年,曹庭杰用十年心血撰写了《东三省舆地图说》。《图说》正文四十条,所述自“肃慎国考”“中俄东边边界段说”,上下四千年,广袤百万里,涉及几十个民族、
正史、野史、地理、志乘 民间传说和中外地图。简明翔实。《图说》精于考证,史地界评“为讲述辽东舆地必读之书。”中外学者多引证。所附《条陈十六事》,为曹庭杰“富国强兵”“实边御夷”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查看俄员勘办铁路禀”,是曹庭杰分析国际形势,预测帝俄必侵东三省,当在国内集资筑路,与俄抗衡,以争取主权的主张,兼有政治、军事内容。
一八八九年,曹庭杰调任山西和顺县知县。次年十一月调任宁武县知县,
吉林将军长顺以曹庭杰在吉林主持电话线路工程时有功,保奏以
直隶州知州在任候补。
一八九二年元月又调任蝽县知县,以候补
直隶州在任以知府补用。
曹庭杰在山西奉命办理大同、阳高、天镇等处赈灾事务,他深入灾民中调查,对赈灾的钱、粮、物的发放,亲自过问,发放到手。离开山西时,老百姓为赞扬他为政清廉,各出一条几寸长的丝绸飘带,写上自己的姓名,缀成一把万名伞送给他作为纪念。同时抬着一盆清水,一面镜子送行,以赞扬他为官“清如水,明如镜。”
一八九五年,曹庭杰再次奉调去吉林,以五常厅
同知衔于俄房官员交涉修筑铁路勘测事宜。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沙俄窥视东三省,坐收渔利,向
清政府提出修筑东三省铁路的要求,组织勘察队,非法越境私自查勘,企图扩大沙俄在华势力。曹庭杰奉命一面与沙俄人员周旋,不让俄侵犯我国主权;一方面自行勘测。获得原始数据,为我方自行修路作准备。他率领员司、通事、绘图、翻译、卉兵,分路跟踪沙俄测察人员。在接见俄方官员格鲁利契维奇一行人员时,俄方提出全面勘办东三省铁路规划事宜,曹庭杰维护主权,推脱需要朝廷议决,拒绝谈判,不使俄人阴谋得逞。俄方不准曹廷杰自行测记,并要求
吉林将军撤回曹廷杰一行人员,曹理直气壮宣称:中国人在自己领土上的主权,外国人不得干涉。他不顾俄人阻挠,将随行人员分成两路,坚持野外测绘,严密监视俄人行动,不让俄人探知中国军情,直至把俄人送出吉林境。
曹廷杰亲自绘制了《东三省铁路总图》,并且写了一篇上报朝廷的文章《查看俄员勘办铁路禀》,他建议国内集资,学习“各国致富自强之术”自行开办铁路。“审今日俄情,切将来之杞忧”俄在
东三省修铁路,意在侵略东三省,“三省大局”将“尽入囊中”。
戊戌变法时,一些维新人士评曹廷杰“曹君款俄销差呈请会奏原禀不啻痛哭流啼而陈之。”当时情景,忧国忧民,血泪俱下。
一八九六年,曹廷杰调任呼兰木税局任总理。呼兰地区的英国商行和天主教徒,恃洋人势力,违法抗税,贩运人参、鹿茸、毛皮、木材,从不缴纳税款。当地商民和群众对这伙奸商狠之入骨,纷纷控告。曹在证据确凿的前提下,从严惩办,强令他们照章纳税,并冰请咨询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天津海关道衙门立案,通殇遵行,维护国家权利。
一八九七年,曹廷杰开办金矿实业救国的报告被朝廷批准,他领得款银二万两,招兵前往督理呼
都鲁河。可是出师不利,一条官船的粮食、货物被土匪抢劫一空,三名员司被绑架,勒索赎金三千七百两纹银。到了
都鲁河,开始盖窝棚居住,矿工千余人,不月余,发生兵变,资金衣物被抢,曹廷杰陷被枪杀。由于俄商金矿的竞争,曹廷杰采用了联合开采,扩大把头和矿工自主权的办法,使金矿迅速得到发展。沙俄眼红,收买中国土匪,借故向太平沟金矿大举进攻,沙金一千五百两被抢,战斗中兵勇阵亡八人,
都鲁河金矿被付之一炬。此次实业救国的道路以侵略军的进攻和匪徒的洗劫而告失败。
一九零一年,曹廷杰奉命到三姓和宾州地区调查处理抢案和税案。他虽以知府衔办案,但从不讲排场,不进衙门,常常独自随带一二人私寻密访。无案设副都统、
县丞、曹秉公而断;地方官、洋人、商人轮番送礼、说情,提供假人证、物证,曹拒不收礼,而是亲自调查,弄个水落石出。
一九零二年,曹廷杰注释《万国公法》一书。他研究国际公法,列举沙俄侵略军的侵略、抢掠、烧杀的事实,对照《万国公法》证明沙俄违反国际公法,试图用国际公法博士沙俄交还侵占的东三省之地。他呼吁国际, 希望各大国主持公道,对沙俄侵略者绳之以法。他还主张对中国读书人要考试“律法公法”,这样“有益内治”;“抑且知公法当重,无损外交”。
一九零三年曹廷杰离京再去东北,以总理三姓等地放荒筹饷为主要任务。三姓各渡口官船为俄所烧毁,曹廷杰用罚款修造七艘渡船,方便了各渡口行人。由于甚得民心,不久升为道台。他在吉林抢救鼠疫灾民中,自费印书《救疫速效良法》万份发往各地,并用自幼学得的
针灸疗法和沾痧、刮痧法治愈了一千二百多人。一九一一年,他在沈阳万过防疫研究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赞扬。
一九一二年,辛亥革命,民国初兴。他感到“今共和告成,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自由之幸福”,于是于一九一三年辞去劝业道道台职务,回湖北老家,专心著述。他的作品除历史地理代表著作外,还撰有《论语类篆》、《孟子类篆》、《论孟类篆举要》、并整理出版了《时务一班》及其父遗著《元空妙诀》。值得重视的是他的《原教浅说》。他考证“儒、释、道、天主、耶稣、回回为地球六大教,支派虽多,本源止此六门,各有正经。除此,无论是何教名,凡炫奇矜异,聚徒惑众者,皆非正教。”“凡假托妖书,散步妖言,妄谈祸福,自命仙佛,煽动民情者,均应送官惩办,按律究办。”
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五日,曹廷杰出、病势于上海,归葬湖北松滋五家口。
曹廷杰字彜卿,曾署亚东平情人,湖北枝江人也,道光三十年(1850)生。同治十三年(1874),以廪贡生考取汉誊录,奉差于
国史馆,议叙双月选用州判。光绪九年(1883),投效吉林边防,於三姓靖边军後路营掌文案。竟日留意边事,撰《
东北边防辑要》与《古迹考》二书,於东三省历史典章,无不详备,足咨勘界护权之用。时甯古塔、三姓、
珲春,具俄人垂涎之地,彼海参崴、伯利、双城子驻军甚众,於我甚可忧虞。廷杰乃乔装入俄境,自徐尔图、
海兰泡、伯利、
兴凯湖、红土岩、海参崴、岩杵河,百二十九日,历万六千馀里,归而撰《
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列俄东
海滨省之兵力多寡、地理险要、道路出入、屯站民数、土产赋税、各国贸易、风俗及古人用兵陈迹等,绘图甚详。力主严密防守,徐图恢复,并献六路出击之策,出奇制胜之方。军机处闻而美之,摘其要者送呈御览。
廷杰于伯利东北二千二十里,拓宣德间重建
永宁寺碑以还,汉、蒙、臧、女真之文皆清晰可辨。
吴大澄见而美之,誉为壮游。廷杰集碑图之胜,复撰《东三省地舆图说》一书,俾留心边务者知所依据。
光绪十五年(1889),调任山西和顺知县,历迁甯武、
崞县、大同、阳高、天镇诸府县,终得
吉林将军长顺保荐,获准俟补
直隶州後以知府补用。然于晋、直两宦,俱不废东北地理之学。甲午战後,奉
吉林将军恩铭征令,于丁忧间再赴吉林。时有数百俄人擅自查勘各处,廷杰乃跟寻踪迹,绘画路图,译其标记。已而呈《查看俄员勘探铁路禀》,有自建铁路、设立炮台、垦办矿务、限制俄人入境等款。其议为拒俄人,自建铁路宜宽窄不同,此计疑日後阎锡山所本也。未几,迁呼兰木税总局总理,始办
都鲁河金厂,迄庚子年有起色。盖矿场不过四、五里,金砂已得六千馀两,可抵库款官利木税之数。俄军闻而来攻,焚劫官署工棚,尽夺屯积路运之金。
廷杰等逃离
都鲁河,啮指怅恨,乃撰《万国公法释义》暨《上各国钦差书》,冀以法理平边事。二十九年(1903),以知府发往吉林补用,撰《辨惑论》,兼有自由平等、纲常性理之说。三十三年(1907),实补吉林知府。宣统间,迁吉林
劝业道。入民国,犹居吉林,多治群经,有《论语类纂》等。民国九年(1920)返里,十五年(1926)复赴吉林,病于道路,卒於上海,终年七十七岁。
廷杰东北诸史,皆亲身勘探以得,固非条约所能涵盖。故日本虽亦虎视东北,然其学者如
内藤虎次郎,亦不得不求教於廷杰。查当时江东江北,遗民尚众,苦俄人之荼毒极甚,故廷杰有绍复旧土之志,良可矜也。然其才不得大用,终以地方致仕,不得闻达於中央,赍志以没,此国家之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