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超
中国香港投资分析家
曹仁超(1947-2016),男,汉族,1947年生于上海股神
人物简介
他出身草根,13岁丧父,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香港《明报》资料室任职,1973年与好友林山木创办《信报财经新闻》,其后曾担任《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
现为《信报》董事及专栏作家,每周六天在《信报撰写《投资者日记》专栏,以轻松有趣的笔触,分析香港股市以至政经形势。文章甚有娱乐性之余,亦酝含投资哲学及处世智慧,因此获得不少读者支持,特别是部份香港股市投资者追捧。其作品亦有结集成书。曹仁超曾获《信报》创办人林行止赠一住宅单位。
曹志明(曹仁超)先生于2016年2月21日逝世,享年68岁。
人物生平
曹仁超常被称为“贫民窟走出的股神”,其实这位“股神”有过一个富裕的家族,但与那些原生家庭优渥、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大把闲置资产可以投资的股神不同,曹仁超走上炒股这条路是“被逼无奈”,被穷逼的。他的祖父是英美烟草公司在中国的总代理,是大上海一个买办。解放前夕,因为厌恶国民党的统治,祖父选择了留在上海。
1947年,曹仁超出生在上海,正赶上了时代巨变。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为了“避风头,看形势”,祖父安排曹仁超一家前往香港。但到了香港情况更糟。几年后父亲中风半身不遂,在曹仁超11岁时,父亲病故。祖父思想老派,担心儿媳妇带着家产嫁人,收回了曹仁超父亲在香港的股票。母亲带着3个儿女和1万元存款开始艰难地生活。母亲把家搬到了工厂林立的素来被认为是香港穷区的土瓜湾,又找了份工作。
即便是辛苦地省吃俭用,母亲也要供三兄妹读书。母亲一个月的工资,扣除掉房租、学费等必需开支,剩下的伙食费只有65块钱,必须得省着用。
中学毕业时,大家各自谈论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大都离不开理想和情怀之类,曹仁超的最俗气—要用一切合法的手段去赚钱。
就在这时,一个机会找上门了,1969年,曹仁超一个同学的伯父买了一个股票经纪牌,需要一个识英文的人帮他处理文件,曹仁超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进入到了证券行业。
这是他命运的第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他后来经过不断历练成为“股神”迈出的第一步。
进入证券行业,对一心想赚钱的曹仁超来说,简直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炒股来钱居然这么快。心动的他立马决定要炒股,但当时没这么多本钱。
于是,为了抓紧积累本钱炒股,在工作之外,曹仁超又找了好几份零工:每天股市收盘后,他就去隔壁的洋行兼职打英文信,之后再到旺角教书,晚上替人补习英文,周末给报馆投稿赚稿费。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给报社投稿,曹仁超认识了当时《明报晚报》的编辑林山木,这也是他此后与报业结缘半生的开端。
几番努力后,一年下来,曹仁超终于积攒了5000块钱本金,他悉数投进了股市。
在炒股之前,曹仁超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资本市场知识教育,只读过三本投资方面的书,不过,他自认为自己学会炒股了。再加上他胆子大,就更敢放手去干了,他专挑那些高风险、高投入的股票下手。
但曹仁超也并非是盲目自信,在证券交易所打杂的那些日子里,他自己寻摸出了一套股市赚钱诀窍,当时香港股市买卖股票不需要现金交割,两周之后才交款。曹仁超便利用这个规则,用自己手里的5000块钱,不断的买入卖出股票,最多的时候,他手持价值100万的股票,口袋里却仅有1万块钱现金。
1997年,香港回归,受此影响,香港地产一片繁荣景象,他手中的地产股价值已经从最初投入的60万飙升到两千多万,获得了30倍回报。他一并将此前买下的多处物业在高点时卖出,又大赚一笔,这让他寻到了另一个赚钱机会。他从股市套现了一笔,继续投入到物业上去,等到高点时再卖出。
2016年2月25日,曹仁超因淋巴癌复发而去世,此前,他与胃癌、淋巴癌抗争多年,在此期间,他仍笔耕不辍,为广大投资者输出股市投资建议。
有时候,他也“狂妄”,时常抒发豪言壮语,“只要按我的方法行事,任何人都可以赚到一个亿!”。
但骨子里,他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是一个普通的散户,只是希望自己总结的一些简单易懂、好实践的方法论对广大股市投资者有一些帮助。
对于封神,他也说过:“不要把我当成”股神”,神在天上呢,我只是顺势而为。我所讲的投资方法未必适合你,不要照搬。”
人物采访
投资戒条
一、无论情况如何紧记沟上唔沟落。
二、股票市场系赚钱地方,因此绝对要跟红顶白而非锄强扶弱,几时都应吸纳强势股,沽出弱势股
三、持有蚀本股不放有两大损失: A、股价上既损失 , B、失去将资金投资其它项目既损失。因此绝对要止蚀。
四、股市唔系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既地方 ( 冇人做得到 ) , 应该高价买入更高价卖出 , 因此宜高追不宜趁低买入。
五、牛市中错失获利机会冇有怕 , 因为下一浪更高 ; 熊市中宁可赚少D, 亦不应太迟离市。
六、股市表现可能同自己想法背驰好耐 , 所以淡市莫估底 , 旺市莫估顶。
七、第一次出现裂口上升时不妨买入 , 如出现制裂回落系时候离开。
八、旺市时不妨胆大D, 因为形势在我 , 淡市时少玩 , 因为凼仔浸死人。
九、投资成功先了解基本因素 , 再利用技术分析决定买卖时机 , 只识技术分析唔了解基本因素者 , 只系花拳绣腿 ( 睇得但唔打得 ) 。
十、升市将尽小心“单日转向”或“单周转向”走势 , 通常几有用。最简单的技术分析最有用 , 太复杂的技术分析只系用黎吓初学者。
十一、 了解群众心理亦十分有用 , 因群众常常睇错市。
十二、止蚀唔止赚 , 通常卖出之后股价才大升 , 我地少赚 50% 或以上。获利回吐易 , 止蚀卖出难 , 只有克服上述心理 , 才能在股市立足。
采访实录
曹仁超畅谈三十年驰骋金融市场
庞 :很多读者和我有很多客户,都一直看曹生你的专栏,你过去提出很多好建议,一直都赚了钱。个人理财为何如此重要呢?年青一代在学校又无学习,我们应该何时开始制定个人理财计划?个人理财的范围应该怎样呢?
 :在现代商业社会,如果你要生活愉快,我相信最好是拥有一定数量的金钱。譬如说,你想约女朋友渡过一个很好的烛光晚餐;或者你突然间决定暑假去海外旅行;当子女长大了,他们希望去外国读书;甚至谈婚论嫁,你都希望搞得富丽堂煌;如果你手上有笔钱,我相信,起码令你生活更加愉快。
如何发掘第一桶金
庞 :但怎样得到第一笔钱?即所谓的第一桶金呢?
曹 :我个人经常有个愿望,最好有父荫。如果上一代努力辛勤,留下一笔遗产给我们,这是很开心的事。不过,我相信,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父荫,所以,自己努力去建立一笔财产都好重要。
庞 :嗯。
曹 :记得我离开中学时,看到电视上,有一间银行买广告叫人储蓄,说储蓄可以致富,储蓄有亭台楼阁,积少成多,日后富甲一方。那时候,我觉得这个是天大的笑话,因为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后,凯恩斯的信徒,就已经主宰全世界所有自由经济国家的决策权,他们经常利用赤字预算,去刺激经济成长,这成为了中央银行既定的政策。长期来说,存款利率一定低过通胀,以一百元为例,银行给你五厘息,你一年后收回一百零五元;但香港的通胀率有百分之八,所以你得回来的实质购买能力祇得九十六点六元。
如果你成世都希望储蓄的话,根本是参加一场永远打不赢的仗;靠储蓄致富,只是银行家的口吻,这就是个人理财慢慢兴起的最大理由。
庞 :如果个人理财照你所讲,是希望投资能够高过通胀,当然有两种做法。有些人可能拼搏一些,拼命工作去创业,甚至主动拿出资金找投资机会;但有些人却不会那么拼搏,有多余钱才去投资,其实两种做法有甚么分别呢?
曹 :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很多人都想做老板。
庞 :对呀!
曹 :坦白说,上市公司只得五百几间,想成功,机会率不是那么高;所以,各位在做老板之前,最好自己问一问,本身是不是大富大贵的人。以普通人来讲,我都主张做“人中人”好些,“人中人”即是说做中产阶级,打份工。储蓄十万元,三几年间都应该可以达到目标,剩下来的就是福利的问题;如果你将十万元,每年希望升值百分之二十的话,十年之后已经变成六十二万、二十年后是三百八十万、三十年后就二千三百万。
庞 :很厉害!
曹 :换言之,我相信很多朋友,大部分在自己有生之年,都可以成为千万富翁,不过要清楚,三十年后的二千三百万元购买力,至于说,何时开始做投资理财,我认为越早越好,二十岁开始、五十岁已经是千万富翁;相反来说,如果你五十岁才开始的话,到八十岁才做到千万富翁。
有计划成功在握
庞 :我自己都试过,二十岁的时候赚到一些钱,就去买架靓车,或者花掉所有钱,这样又如何储蓄得到第一笔钱?对年青人来说,有时的确很难做,又要悭、不要乱花钱、不要带女朋友去看戏、去行街、这样,年青人如何储到足够的投资本钱?
曹 :做“人上人”就辛苦,如果你想做“人下人”的话,便很容易。我自己打开电视机,见到很多老人家靠公援金过活,内心有时都感到几闷。相信大部分的老人家,他们过去都很努力,为何如今会如此凄凉?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不懂得个人理财,结果辛辛苦苦储蓄的钱,在通货膨胀蚕食之下,已经完全失去购买能力,变成年老无依,的确很可怜。我自己认为,传媒有责任告诉读者或听众,如果你越早开始捱那三几年,你这一世都会很开心;相反来说,如果你一开始的时候,便胡乱花钱,那么,我就好担心,到你六、七十岁的时候,大有可能沦为“人下人”。
庞 :曹生、七十年代跟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比较,个人理财究竟有什么不同?其实,过往有什么经验。
曹 :七十年代,可以说经历了高通胀时代,最主要一点,我相信与一九七一年美元同黄金脱?有关,所以,一切实物都成为投资对象,好像黄金、古董、名画、物业、股票,可以说整个方针是在保值方面。
作为香港人,最好的投资当然是黄金,七零年的时候,黄金二百几元一盎斯,到一九八零年已经升至四千八百元,升幅接近二十倍,可以说,除了石油之外,没有其它的投资有这么大的升幅。但是,到了八十年代,美国的货币政策改变了,美国联邦储备局利用高息去压制通胀,所以高通胀时代便告结束了。另一方面,利率亦由高峰期一步一步回落,在息口向下的情形下,当然买楼、买股票最好。记得在八四、八五时,当我叫人买楼时,那时楼价六百几元一呎,但到九四年第一季,每尺楼价已经见六千几元。
庞 :十倍升幅!
曹 :对。恒生指数当时是八百点,九四年时已经见万二千点,升幅十五倍。虽然比不上七十年代金价的升幅,但相信是另一个致富机会。问题是到了九十年代,香港经济亦进入了成熟期,那些有十几倍升幅的投资已很难存在,好像大家坐缆车,坐了上山顶之后,就打圈圈,望落太平山下,景色无限,但是你想更上一层楼便相当困难了!
登山远望美景无穷
庞 :这个比喻真是很贴切!如果我整日在山顶打圈,又要做个人理财,通胀虽低但仍然存在,有百份之七左右。究竟在现时来说,应如何投资?应该投资中国,或是放眼世界呢?
曹 :可以说,香港高速增长期已成过去,相信最后踏入稳定增长期,未来当然还有机会,但不容易把握,以香港的发展经验,我相信亚太区已经遍地开花了,如果我们用从香港获得的经验再看南韩、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他们是正在重复过去一、二十年香港发生的事,我们以过来人的身份去到这些地方投资,相信占了很大的便宜。
庞 :今天,很多香港人都去过星马泰旅游,经常看到这些地方,譬如过去我们去台湾的时候,当地的发展与今日比较已经不同,其它东盟的市场亦一样。我想问一问。
曹 :我自己就相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话,所以,我很鼓励年青人一离开学校的时候,省吃俭用三、几年,储蓄第一笔资金,就开始制定理财计划;因为人到壮年时,通常负担相当大,譬如结了婚、有子女、或者正在供层楼呀︰︰︰
庞 :这样很难储蓄的?
曹 :储蓄就很辛苦。至于老人家,到年纪大的时候再开始计划理财,我担心时间方面对他们很不利,所以,我很鼓励年青人一开始的时候,就订立自己的个人理财计划,这样到中年、老年,你就可以享受黄金岁月,当你年纪大的时候,你再将自己二、三十年的经验传给下一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理财方法,一家大小的生活都好愉快。庞 :这就是说,我们先苦后甜,先吃少少苦头,后来的果实应该不错了!
曹 :对。
庞 :打工仔同创业的人有什么不同?不同性别对个人理财有没有影响和分别呢?
曹 :打工仔同创业的人根本是两类人。一般的创业者,除了你有父荫之外,开始创业的时候,资金通常都不足够,如果在那一刻,叫他再拿一些钱作其它投资的话,便相当辛苦。所以,我唯一的忠告是希望他埋头苦干,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的话,我相信创业都可以成功的。
至于男与女之间,香港基本上已经到了男女平等的阶段,所以分别不大。然而性格方面,男女始终有别,所以,我主张,最好夫妻档,以免日后为了金钱而伤脑筋,最好采用有限公司,因为香港组织一间有限公司成本不大;这样,男的性格就进取,女的性格就稳健,组合最完美。
庞 :对。这样就有平衡的作用。
曹 :是。
庞 :如果有财产,即已经有一笔钱的人又应如何理财?
曹 :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最大的分别,就是你有钱和无钱。假设你有一千万以上的话,可以说钱的作用就越来越小。譬如你住的房屋可能大一些,或者说你坐Benz、我就驾日本车;你有游艇、我没有。至于有一亿元以上,我的感觉就只不过是数字游戏,可以说,钱能够买的东西你已经可以买到;至于钱买不到的东西,你更富有都无办法买到。
我的想法是,以普通人来讲,当你的财富打破了一千万关之后,我认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应该由金钱转移到其它的地方,例如你自己的健康、你家庭生活是不是愉快、对子女之间的关怀是否足够,对朋友之间的帮助有无做到等,以免劳碌一生,除了金钱之外,一片空白。
顺其自然可发挥潜力
庞 :所以,个人的理财,除了金钱方面安排得好之外,其实都要有一个平衡的人生,这样生活才是愉快。
曹 :对。
庞 :但是,怎样可以快一点赚到第一桶金呢?其实从事哪一个行业较好?或者,每年有十几个百份点的增长,这样,我不如去中国做事?或到一些新兴市场工作,包食包住,我们就容易储到钱?
曹 :我在过去一、二十年常常收到读者的来信,问相同的问题,通常我的答复都认为:“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相信,二十五年前谭咏麟先生都不知道唱歌原来可以发达的。
庞 :有个红馆呀。
曹 :我相信成龙都不知道,原来打功夫亦可以发达。今时今日,张德培先生的成就,已清楚告诉我们,原来打网球也可以发达的。所以我认为,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这个世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至于你努力专心于自己有兴趣的事业,我想迟早都有时来运到的一天。如果你一味只望发达,一时好彩,你赚到少少钱,但我相信始终不是长远之计。
庞 :所以最好是自己勤力些,同找到自己的兴趣,一路发挥,迟早有机会出头,所谓行行出状元。九七以后,中国已收回香港的主权,我们个人理财的策略有没有改变呢?会不会放眼中国更有作为?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每年都有百份之十,高速增长。你的看法如何呢?
曹 :我相信,香港回归中国之后,英治时代在香港结束,大家希望见到的,是港治时代的开始。过去因为政治因素,英资在香港经济及投资方面占了不少便宜,日后这个优势肯定会失去。但是,我们希望见到香港可以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社会,即是许家屯先生同我们写那篇文章所讲:“白晋敬酒、能者绝欢”,我不希望见到中资企业取代了英资的地位,走了一班旧人,来了一班新贵。
如果九七年香港还保持公平竞争的制度,我相信,未来香港的前途还是光明的。如果今时今日良好的公务员制度受到影响,我们坚信的法治精神受到动摇,一步一步走向金权政治,有财的人与有势的人勾结在一起,令到社会充满不公平的话,这样,我便担心九七后,香港的前途是悲观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未确知道香港走哪个方向,所以我相信,理财策略要迟一两年后,才可以跟大家深入讨论。
善用止蚀立于不败
庞 :暂时是不是应该按兵不动呢?
曹 :我相信亚太区提供了很多良机,因此,大家不妨利用一两年的时间,建立自己对整个亚太区经济发展的了解,这对大家将来一定有帮助。
庞 :个人理财有没有什么必胜的投资法?怎样做法可使到自己起码立于不败之地呢?
曹 :必胜术我就无啦!不败之地我就有,其实做法很简单,善用止蚀。任何投资,如果说,价格跌破了百分之十或者百分之十五,你就止蚀。我自己就很喜欢利用十八日平均数,任何股票投资了后,如果股价跌破十八天平均数,通常我都会卖回出去。
庞 :卖回出去?
曹 :对。
庞 :曹先生、你对大家在投资方面有什么忠告呢?
曹 :我记得胡汉辉先生跟我说过:“能知三日事富贵万千年”,所以,这个世界是无先知的。真正成功的人都有良好策略,而不是盲目跟大队;所以,在事前对事件了解多一些,就好过事后后悔。
庞 :大家在投资之前一定做好功课啦!
曹 :对。
庞 :做足功课,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曹 :对啦、对啦!
庞 :这个是很重要的。在个人理财方面,刚才曹生讲了,当有蚀价的时候就应该止蚀,有句说话大家都听过:“赚就赚粒糖、蚀就蚀间厂”。这一点值得大家记取。
曹 :是。
庞 :赚钱的时候,大家赚少少就卖出;但蚀的时候,就死持不放,于是蚀得更惨了!
曹 :对!
庞 :所以止蚀这个方法很重要。曹生、你觉得个人理财怎样算成功?怎样算失败呢?
曹 :有人喜欢搵快钱,我记得以前帮香港电台做一个“雄财伟略”的节目时,在最后一辑,我对他们讲过几句说话,就是“种树与种花”。
庞 :种树和种花又与投资有什么关系?
曹 :一个人如果想生活愉快,拥有一棵树是会几开心的,这棵树每年能够提供很多果实,而且还源源不断,替你照顾下一代!
庞 :有树荫了!
曹 :对!
庞 :但树需要很久去培育,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完成短期的目标,或者说,如何运用短期的资金,赚到第一桶金呢?
曹 :所以这就需要去种花了!种花的好处是一两个月的辛劳,你立刻见到成果,但是一场风吹雨打,又可能使你的成果一败涂地。因此,在一棵树未成长的时候,你需要种些花去帮补一下自己。
庞 :而且还要分散投资,种植很多种花。
曹 :对呀!
庞 :有些花可以在不同季节生长、也有不同的价钱、希望确保你的利润比较好一些。
曹 :是!
庞 :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投资专家,譬如华伦巴菲特,他自己都强调长线投资,他的威水史就是在四十年内,赚到一百四十亿美金的资产。其实你给他一万元,一万元的投资,在四十年内赚了八十倍,已经八千万了。他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投资致富,祇要勤力、坚毅、理性、自律!有这些性格就行!曹生个人对此有何看法?
曹 :听你所讲好像很惊人,因为你所讲是八十倍回报。资金有几百亿!其实这不外是福利。祇要你每年令自己的财产增长百份之二十五,四十年后你就是第二个巴菲特。关键是持之以恒,不是一年,而是年年百份之廿五,四十年后,你的财富已经可以同巴菲特媲美。
庞 :甚至比他更厉害!
曹 :相信如此。
投资项目拍拖或做人世
庞 :好的信息就等于财富,使你很容易赚到钱。但因信息爆炸,譬如,报章又有那么多投资专家,他们之中,有些看好、有些却看淡,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拣选这些信息,帮助自己去投资?你有什么忠告?或者有什么心得?
曹 :我觉得,太多信息反而累事。各位都有拍拖的经验,两人不见面的时候,真是天下美女何其多;但可以做你太太的,我相信祇有一个。你未结婚之前比些心机去拣,拣一个同你性格、理想方面都相当匹配;这样,你跟她/他共同生活,我相信婚姻才会愉快。另一方面,若你朝秦暮楚,我相信到今时今日,你的婚姻生活都不会愉快。
拣选信息好、拣选投资基金经理也好、或者拣股票亦好,道理一样。你面对几百只股票,信息爆炸;过千的基金,总有些是适合你的。你慢慢拣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你去与它长期相处,我相信未来二、三十年,大家会好愉快。
庞 :即是说,自己开首的时候要花多些时间,去看一下、拣选一下、同时跟它拍一拍拖,了解清楚,然后先慢慢委托终身,长期相处。
曹 :拍拖时就不妨多心,结了婚之后就应该一条心。
庞 :最后,我就想问曹生一个问题,你自己在报纸上写专栏教人投资,其实同你自己的投资有什么不同?如何做到言与行一样,如出一辙,而且能够收赚钱效果呢?
曹 :我刚刚开始写投资专栏时,犯过所有今时今日投资者应该犯的错误,经过自己痛苦的摸索后,我才知道短线与长线的分别。可以说,经过二十几年之后,经验这样的东西需要时间去累积。年青人不妨多尝试,看有哪一样东西适合自己。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你会摸索到自己的投资策略,然后持之以恒,相信到了老年阶段,各位的身家都应该不会少!
庞 :日本有一位赚钱之神丘永汉,其实我觉得很多谢曹生透露了那么多投资心得。
曹 :多谢、多谢。
新年放言:牛市可维持到2011年下半年
2010年股市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双双收获两根分量十足的大阳线。沪指报收2808.08点,涨幅1.76%;深成指报收2458.55点,涨幅2.63%。沪深两市成交合计2006亿元,较周四放大近两成半。
仔细观察沪指年终的收盘点位:2808.08点。一连串的8字是巧合?
A股由2010年7月到2012年下半年仍是牛市二期,市场表现以板块轮动为主。牛市二期通常以个股发展为主,部分股票可以在牛市二期上升100%到200%,有些股票可回落50%或以上,直到牛市三期再次进入全面上升期。但牛市二期时间十分长,一般长达两年或以上。
参考70年代及80年代香港两次牛市走势,70年代香港牛市二期长达两年,80年代牛市一期因受香港主权回归影响,股市发展不清晰。如以1984年7月作为香港牛市二期起步,至1986年4月大约有两年。因此,有理由相信,由2010年7月2日开始的上证指数牛市二期可维持到2012年年中,201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牛市三期。 2013年或2014年完成牛市三期,达到2007年10月16曰A股高点,即6124点才完成整个牛市。
调整看支撑位
2010年11月11日上证指数创下的高点3186点,在2011年迟早会被升穿,下次支撑位是2800点以下2573点之上,即每次上证指数回落到2600点至2800点之间都可作为吸纳机会。
在当前这个点位,会选择买入还是卖出,仓位又是如何?
在外国或香港股市是容许抛空的,在牛市二期最适宜做对冲,即同时买入看好行业内的股票,抛空看淡行业内的股票;或同时买入偏低股票及抛空升幅过高的股票,在个别发展中获利,这方面散户一般做得不好,应投资表现出色的基金。
操作板块个股
由于不在内地生活,无法对板块作深入分析。这方面可参考当地分析师见解,为投资者寻找合适板块作投资之用。但我认为,2011年中国股市仍是板块轮动为主,炒个别行业升降,以及炒偏低股回升、偏高股回落为主。
圣诞节央行突然加息,对股市会有什么影响?
再次强调加息、减息应同CPI升幅一起看。 2010年11月中国CPI升幅5.1%,估计2011年上半年见6%。老利率低于6%,代表仍是负利率,资金是不肯回流银行存款收息的,仍将在股市、楼市中找寻机会。老利率上升至6%,则全球热钱都涌入中国赚息兼赚人民币升值利润,中国人民银行已陷入两难局面,看来只有继续维持负利率(即利率低于CPI升幅)。在负利率环境下,楼价跌幅极其有限,股市亦只会进入箱体震荡而不会大幅下滑。
朝韩矛盾升级,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对中国股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欧债危机相信仍会进一步蔓延,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已十分肯定,朝韩矛盾继续存在,但上述因素对中国股市影响有限。因为从2009年起,中国已进入内需带动型经济。这表明中国大大减少对美国及欧洲市场的依赖,内需型经济对经济的拉动大约有10-15年,也就是说从2009年到2024年,中国经济都是看好的。这也成为支持上证指数能够在2010年7月起进入牛市二期的基础。
散户操作策略
但是,由于政府对房地产持续调控,黄金价格也已处历史高位。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如何理财,比如说是否应该继续买房,买黄金,或者有其他更适合的理财策略?
通胀是对抗不了的,但通胀对楼价、黄金、股票影响非一般人想像一样。例如1976年至1981年香港通胀率一度高达15%,但该年,楼价、股市同金价齐升。 1984年 7月至1987年10月,香港通胀率十分温和,同期楼价上升、金价牛皮、股市狂升。再以2002年至2004年为例,当时通胀率极低,股市、楼价、金价皆上升。换言之,通胀同楼价、金价、股市关系十分复杂。
楼价不会因为政府打压而回落、政府支持而上升,因楼价有本身循环周期。例如,1990年到1997年,香港政府不断打压香港楼市,但本港楼价出现最大幅度上升;1994年至2008年,日本政府不断支持日本楼价,希望它止跌回升,但日本楼价在这14年内顶多维持不跌。除非政府大量供应土地,例如1981年,香港政府才可令楼价回落;或限制土地供应,如1985年4月至1997年6月香港政府限制每年只可卖地五十公顷,令香港土地供应大减才使楼价下降。总言之,楼价受供求因素而升降,而非政府临时打压措施而改变,金价、股市亦一样。好好研究各项投资的循环周期,不要人云亦云。
投资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对抗通胀。由于政府有增加货币供应的能力,因此通胀永远存在。投资应学习如何把握各项投资的盛衰循环而非对抗通胀。以美国为例,自1945年至今,美元购买力平均每年失去3%。但美国楼价、金价及股市并不是每年上升3%,而是有些日子大起,有些日子大跌。中国自1978年采取改革开放政策后,人民币购买力亦不断下降,在中国楼价、金价及股市也是有些日子上升,有些日子回落,上述投资项目升降大部分同CPI升幅关系不大。
慈善事业
在香港,人们都知道曹仁超先生是香港《信报》资深股评家,但没有人知道他对中国中西部贫困农村女孩所给予的父辈的关怀。
2003年元月份,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收到了香港〈信报〉资深股评家曹仁超先生捐赠给农家女助学金的善款一万二千九百四十元人民币,从此,曹先生和农家女学校结下了很深的缘份,几年来他一直关注贫困农村女孩的教育,尤其是因贫困而于初中阶段辍学的大龄女童,曹先生已先后4次给农家女学校和农村妇女扫盲捐赠资金。
我们用这笔钱资助来自江西上饶地区的57名学员来校学习餐饮服务技能,学员结业后全部找到了工作。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叶瑶玉、游宇霞、俞芬、董静容等同学表现特别优秀,已成了其所在酒店的骨干。按她们自己的心里话说,没有那次培训,没有曹先生的资助,她们就没有今天。
特别是他新近出版了一本书《风险与机会——曹仁超投资智慧》。在书未出版时就和我校联系,要把这本书的版税捐给学校用于培训,并在这本畅销书的扉页上刊登“北京昌平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扩大学校的知名度。
为了让更多的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奉献精神的人了解农家女学校,曹先生还趁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4人赴港学习之际,组织了一个晚餐会,让农家女的代表介绍自己组织的愿景,理念及所做的事情,以期有更多的人了解农家女,帮助农家女学校。果不其然,在当晚的晚餐会上,毅桦地板木业的林楚珍女士就把捐赠给学校的一套房子的产权证交给了学校代表。同时,新城广播有限公司的执行总编辑郭艳明捐赠4400港币;香港电台普通话台编导、主持人刘羽葳也希望能通过电台宣传农家女的故事,让更多的港人来关爱农家女。在他的介绍下,恒基(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法人李家桀和学校签署协议,向学校捐赠304211元人民币,用于家政培训设备投资培训经费
前不久,曹先生和他的读者之友又分别寄来两笔10万港币的捐款
香港回归祖国之后,帮助贫困人口减贫,成了香港和内地有识之士的共同使命,曹先生是先行者和实践者。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5 11:30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