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伐曹,选自
司马迁《史记·晋世家》,春秋时期楚国势力已经侵入中原诸国,曹、卫亲附楚国,晋国伐曹侵宋,许曹、卫复国而绝交于楚,拉开了晋楚争霸
城濮之战的序幕。楚国失败,曹、卫复国,听命于晋国,晋文公成为霸主。
五年春,
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韂,韂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韂。正月,取
五鹿。二月,晋侯、齐侯盟于敛盂。韂侯请盟晋,晋人不许。韂侯欲与楚,国人不欲,故出其君以说晋。韂侯居襄牛,公子买守韂。楚救韂,不卒。晋侯围曹。三月丙午,晋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厘负羁言,而用美女乘轩者三百人也。)令军毋入僖负羁宗家以报德。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於晋:患之。
先轸曰:“执曹伯,分曹、韂地以与宋,楚急曹、韂,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
楚成王乃引兵归。
晋文公五年(公元前632),春天,
晋文公将进攻曹国,向卫国借路。卫国人不
答应。晋军只得迂回从河南渡水,侵袭
曹国,攻打卫国。正月,攻下
五鹿。二月,晋侯、
齐侯在敛盂结盟。卫侯请求与晋结盟,晋人不答应。卫侯又打算与楚国联合,国中百姓却不想和楚国结盟,所以就将他们的国君流放出去以此来取悦晋国。卫侯住到襄牛,公子买驻守
卫国。楚国想援救卫国,却没有成功。晋侯包围了曹国。
三月四日,晋军进入曹都,列举曹君罪状,因他不听矨负羁的话,却御用乘坐华丽车子的三百名美女。晋文公命令军人不许进入矨负羁同
宗族的家庭内,以报答当年的恩德。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再次向晋告急。文公要救宋国就得攻打楚国,但因为楚国曾对他有恩,不想攻打它;想放弃
宋国,宋国又曾经对晋国有恩德:左右为难。
先轸说:“抓住曹伯,把曹、卫的土地分给宋国,楚国急于救曹、卫两国,势必放弃宋国。”于是文公听从先轸的建议,
楚成王便带兵回国了。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
姬姓,名
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
晋国,游历诸侯。在齐国受到
齐桓公热情招待,齐桓公死后齐国混乱,重耳逃出齐国。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
晋文公对内,拔
擢贤能:以
狐偃为相;
先轸为帅;
赵衰、
胥臣辅其政;
栾枝、
冀缺佐其事;郤溱、霍伯将其兵;
贾佗、阳子制其礼;
魏犨(魏国先祖)、
荀伯御其戎。晋民各执其业;吏各司其职。晋国由此大治。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
洛邑、败楚师于
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与
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是
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亦为后世儒家、
法家等学派称道。
此文选自史记,
史记是部通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其中“世家”记载自周以来开国传世的王侯,以及有特殊地位但非王侯的人物事迹。例如在史记中,它就把
陈胜、
吴广两人的事迹列入“世家”,歌颂了第一次农民起义。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
夏阳(今陕西
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
河津)人。中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谈之子,任
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宫刑,后任
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
受学于
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
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史记》(原名《
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
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
黄帝时期,到汉武帝
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
二十五史”之首,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