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港位于
昌化江的出
海口,又是石(碌)昌(化)公路的终点,水陆交通便利,水路可以通航到
海口、
湛江、
北海、
广州等地。
《昌江县志》记载:“每年3—7月为渔汛期,两广渔船数千只云集于此……为岛西沿海天然捕鱼良港。”昌化港内泥土乌黑,故又被称为“乌泥港”。如今,海水退潮时露出的不是乌黑的泥土,而是淤积得满满当当的白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昌化港还属于广东的四大渔港之一,百来吨位的渔船可停泊数百只。每到渔汛期间,海南和两广地区的渔船纷纷云集在附近海面捕捞作业,并在港内进行鱼货交易,昌化港也铺店倍增,经济繁荣。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附近山岭的林木被大肆砍伐,港边
海防林不断被毁,流沙开始大举入侵,渔港被填埋得越来越浅,航道被流沙堵塞。八十年代后,港内只能停靠一些十几吨位的小船。
昌化渔港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北部湾,是昌化江出海口的自然避风港,也是著名的南海北部湾昌化渔场的重点渔港。八十年代前,昌化渔港港池面积40万平方米,港区停泊面积大,避风条件好,每年渔汛期间,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和本省各市县渔船云集昌化渔场作业,最高峰期日进出昌化港的渔船多达3000多艘次,渔货交易量达2万多吨,对繁荣省内外水产品市场和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昌江县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